弘中父子被迫後退,為了阻礙毛利軍的追擊,他們點燃了瀧之小路附近的民家,然後逃往大聖院方向。火勢蔓延,絢麗的嚴島神社幾乎毀於一炬。吉川元春命令停止追擊,先撲滅神社的大火,他的這一舉措,受到了當時和後世的一致好評。


    令一方麵,毛利隆元也正麵對陶五百兵馬的垂死抵抗,他親自抬槍上陣,殺得敵軍望風而逃。見此情景,陶晴賢心知扭轉戰局無望,萬念俱灰,準備沖入敵陣赴死,被大將三浦房清所勸阻。二人急奔大元浦,希望找到一艘小船,回歸防長,再圖後舉。


    小早川隆景於後一路追殺,在大元穀殺死了殿後的三浦房清。不久,晴賢來到海邊,但見波濤洶湧,青天無限,更無一片帆影。如是下將,此時或者隱匿、或者投降,但身為一代名將的陶晴賢,但覺人生一夢,他再何麵目生存於天地之間,更何麵目回見房長的父老。“何を惜しみ何も恨みん,元よりも,この有様の,定まれる身に”——吟罷辭世之句,陶晴賢遂於海邊自刃,享年僅三十五歲。


    此戰僅止一日,陶軍陣亡四千七百八十餘人。與戰國另兩場著名的奇襲戰(河越與桶狹間)不同的是,陶晴賢乃善戰名將,與今川義元不同,更非上杉憲政之流可比,一時疏忽,致此大敗,可不嘆歟!毛利元就,所以被稱為“瀨戶內的智將”,也確實名實相符。


    弘中隆包父子尚不知晴賢死訊,先在多寶塔附近等待戰局的轉機,後於駒之林的龍馬場頑強抵抗洶湧而來的毛利勢。雖然號稱陶軍的精銳,但是在缺乏糧草、食水和替補人員的情況下,更毫無休息機會地長時間作戰,終於全軍覆沒。最後,弘中隆包自殺性地向敵將挑戰,因為饑渴疲累而被當場討取——這已經是10月3日、陶晴賢死後的第三天了。


    五年以後,毛利元就攻入山口城,大內氏滅亡。


    ●免費教學·部分日文漢字詞彙的解釋


    中日不同種卻同文,經過千年來的演化,許多日文漢字詞彙,已經偏離其構成漢字很遠了。我們在讀許多日文典籍的時候,如果僅從漢字字麵上去了解其含意,是會鬧笑話的。


    油斷:讀作ゆだん,意思是疏忽大意。曾經某文在嚴島的水戰中用到此詞彙,翻譯者竟然譯為“往敵人的船艦上倒油,然後縱火”,我和馳騁都笑掉了大牙。


    本気:讀作ほんき,兩意。一為真心、真實;二為認真。


    勉強:讀作べんきょう,三意。常用的為學習、用功;二意為賤賣;三為教益或經驗。


    麵白:讀作おもしろい,有有趣的、滑稽的、愉快的等意思,五段形引申為以某事某物來取樂。切莫誤為因害怕而臉色發白。


    甲斐:讀作かい,除去甲斐國的意思外,很多行文中的意思是指效果、價值或好處。另外,連用甲斐甲斐,意思是勤快而富有成效的。


    大丈夫:讀作だいじょうぶ,意思是不要緊、靠得住,或者安全、放心。千萬別以為某人在自拍胸脯,誇自己是個男子汗。


    今度:讀作こんど,一般就等同於漢字本意,是指此次、這回,但根據語態的不同,有時反而必須用“下一次”來解釋,要仔細區分。


    邪魔:讀作じゃま,意思是妨礙、打攪。


    ●十三章、戰國的名將·中國篇(二)


    戰國時代,中國地區的第一豪強,是毛利氏。大內雖然曾經興盛一時,大有併吞天下之勢,但東進的道路,卻被一隻猛虎遮斷,那就是——同樣輝煌如初升旭日的尼子家族。


    毛利元就仿佛一株生長在夾縫裏的小草,西有大內,東有尼子,但他終於頂破巨石茁壯成長,變成參天巨木。因此,在敘述毛利的歷史之前,就必須要先談談大內和尼子。


    【清貞的奮鬥】


    尼子氏,出於近江源氏佐佐木氏流,出雲和隱岐的守護京極高秀三男高久,領得近江犬上郡尼子鄉,乃以鄉名為苗字。京極氏是室町時代的大守護,近畿、中國數州都在它的統治之下。應仁之亂的時候,京極氏的家督乃是京極持清,人稱“三朝元老,一大異人”,作為東軍大將,他一戰突入西軍近江守護六角氏的居城觀音寺城,聲威響徹畿內。持清在江州鏖戰,無法兼顧遙遠的出雲,於是任尼子清貞為出雲守護代。


    當時,出雲東麵的伯耆、西麵的石見,都在西軍山名氏統治之下。響應山名的號召,出雲國內國人領主叛亂不斷。尼子清貞對富田城鬆田備前守的征討,拉開了出雲爭亂的序幕。


    數年的征戰,尼子清貞用兵神出鬼沒,先後擊敗百餘名有力的國人領主,統一了出雲東部的能義、意宇、島根三郡,並奪得重要戰略據點美保關,將居城移至月山富田。


    此時西方橫田郡的統治者、原美保關代官三澤氏,亦為爭奪出雲的霸權,開始向東進軍。文明二年(1470年),三澤氏煽動尼子領內一揆,不但被清貞很快鎮壓,反而進取出雲神西和伯耆境鬆二郡。同年,京極持清去世,由其年幼的孫子繼承家督之位。京極對出雲的統治進一步放鬆,尼子更獲得了部分守護權限。不久,幕府正式發布命令,三澤、牛尾、佐世等諸雲州國人領主,皆受尼子管轄——新的戰國大名開始形成。


    美保關是與李氏朝鮮王國通商的重要貿易關卡,尼子清貞取得其代官資格,欲用此積累財富,以鞏固自己的勢力。時在近江的守護京極政高,要求尼子氏每年上繳五萬疋(合五百貫)的公用錢,這樣一來,清貞辛辛苦苦從關稅上獲得的利益,就要被全數剝奪。清貞嫡子又四郎自告奮勇上京,懇求主家將公用錢降至年一萬疋,遭到拒絕。又四郎回到出雲後,一方麵為任務未能完成而請罪,另一方麵,根據他的所見所聞,稟報說京極氏勢力衰退,已不足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內藤湖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內藤湖南並收藏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