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總的裏見】


    裏見氏的始祖,乃是居住上野裏見鄉的新田義俊,室町時代,裏見義實確定本處於安房館山,其子成義(“成”字,為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一字拜領)將勢力擴展到上總,逐漸成為戰國大名。關於裏見氏在永享到應仁年間的事跡,此處不再冗述,可參考日本古典名著——瀧澤馬琴的《裏見八犬傳》。


    第三代裏見義通,完全確立了家族在安房和上總的第一豪門地位,並修築鶴穀八幡宮以顯示自己的權威。1518年,義通病歿,遺命傳位於才元服的嫡子竹若丸(義豐),而暫時讓兄弟實堯代領家督。1533年7月,義豐急襲實堯居城稻村,實堯自殺。次年,實堯嫡子、得到北條氏綱支持的裏見義堯在瀧田·犬掛之戰中擊破義豐,義豐退入稻村,和實堯一樣,也自殺了——史稱“天文的內訌”。


    裏見義堯是裏見家罕有的英主,就在他擔任家督的四十年間,爆發了兩次國府台合戰。裏見與北條的長時間同盟,至此破棄。值得大篇幅敘述的,是第一次國府台合戰——


    上總真裏穀武田氏,為了向下總的原氏領發展,家主武田信保千裏迢迢從奧州找來放浪的足利義明作為大義旗幟。義明當初是與其兄高基爭奪古河公方位置失敗而北逃的,得此機會,野心再熾。1524年,原氏的本處小弓城被攻陷,義明在此建起了禦所,稱小弓公方。


    小弓城的被克,使足利義明權威大盛。1534年,武田信保受排擠而被迫出家,同年病歿。信保一死,他的兩個兒子——庶出的長子信隆,和嫡出的次子信應——開始爭奪家督之位,整個南關東都被捲入戰亂。房總諸將大都奉戴足利義明,支持信應,而正在相武擴張勢力的北條氏綱則援助武田信隆。


    而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北條的盟友裏見義堯突然毀約,轉而加入小弓陣營。形勢急轉直下,武田信隆的居城峰上失陷,信隆逃往武州金澤。基本掃清房總內憂的義明·義堯勢,遂北向追入武藏。


    1938年(天文七年)春,足利義明為主將,義明弟基賴與裏見義堯二人為副將,總兵力約一萬,進駐國府台附近。北條氏康趕緊向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求得討伐禦內書,10月2日,命其子氏康帥軍二萬進駐江戶。6日,氏綱也正式國府台出陣。


    據目前發現比較可靠的《小弓禦所樣禦討死軍物語》中記載:義明在國府台正麵渡河,通過國府台與鬆戶台中間的低地前進;氏綱則從江戶出發,渡淺草川,在鬆戶對岸的金町布陣。10月7日晨,北條軍與義明的預想相反,從金町直接渡河發起攻擊。在鬆戶台發現這一敵情的椎津隼人祐急忙要求義明驅動全軍急進迎敵,但是被拒絕了。


    午前9時,戰鬥開始,北條軍士氣旺盛,勢不可當,於午後四時擊破椎津隼人祐等敵前軍,直麵堅固的國府台小弓軍本陣。氏綱先作出迂迴側擊的假象,卻突然正麵直插敵陣,小弓勢大亂,義明弟基賴和義明本人都先後討死。正在和北條旗本軍激戰的裏見義堯見勢不妙,急忙向船橋方麵退卻。


    義堯在退卻途中,救出義明的遺孤後,放火燒毀了小弓禦所。從此,小弓公方家滅亡,其遺臣逐漸都變成了裏見氏家臣團的重要組成部分,裏見的勢力,不但沒有衰退,反而可以放膽在房總膨脹了。10月10日,北條氏進軍上總,武田信隆奪取小弓城,原胤榮奪取峰上城。次年,北條氏綱侵入安房,被義堯擊退,第一次國府台合戰完全結束。


    不久,氏綱病歿,氏康即位,氏康和義堯長時間互相攻伐,各有勝負。直到長尾景虎關東出陣,義堯也參加了小田原包圍之陣,並與景虎會麵,商討關東平定計略。1562年(永祿五年),北條氏康滅亡古河,古河公方足利藤氏往依義堯。


    1564年(永祿七年)7月,爆發了第二次國府台合戰。義堯子義弘大敗於北條氏康、氏政父子,不久,重臣正木時忠離反,裏見家的勢力開始衰弱。義弘後來繼承義堯為家督,鼓勵百姓“落書”(就代官貪汙害民等事,直接向家主上書),可以說是一位賢君,但他被迫與北條和睦,在爭雄關東方麵,卻基本徹底沉寂了。戰國以後,裏見家先後臣服豐臣氏和德川氏,保住了最後的江山。


    【“鬼義重”的力量】


    佐竹氏出於清和源氏,新羅三郎義光初為常陸介,其子孫有世居常陸久慈郡佐竹鄉的,遂以佐竹為姓。戰國時代,佐竹的勢力上限,包括大部分常陸國和部分陸奧、下野等,對於上杉和北條的關東爭奪,絕大多數時候保持中立,等待漁翁得利的機會。


    戰國中期,佐竹氏的當主為義昭。義昭子義重,英勇善戰,同時南擋北條,北拒伊達,人稱“鬼義重”。1589年(天正十七年),義重讓位於嫡子義宣,自己退居二線,運用靈活冷靜的外交手段,在豐臣秀吉小田原之陣時,保住了佐竹舊領安堵。兩年後,佐竹義宣完全統一常陸國,將居城移往水戶。據1595年(文祿四年)的統計,佐竹藩知行高五十四萬六千石。


    關原之戰中,佐竹義宣參加西軍,被剝奪領地。又多虧義重在背後努力,使得1602年(慶長七年),改罰出羽秋田二十萬石減知移封。


    最後再提一下太田道灌,他是扇穀上杉定正的家宰,文武兩道兼長的名將。不過他最著名之處,還是在於修建了後來成為德川幕府主城的江戶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內藤湖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內藤湖南並收藏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