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八日,後白河法皇在同公卿商議後,決定立尚在京中的第四子為後鳥羽天皇。為了安撫一直在鎌倉擁兵安坐、觀看義仲和平家惡鬥的賴朝,義仲借朝廷之名封其為征夷大將軍。也為了達到牽製的目的,防止賴朝起變,所以同時又封賞了遠在陸奧的藤原秀衡和常陸的佐竹隆義。賴朝不是傻瓜,自然看出了義仲的詭計,從此懷恨在心。
掌握了皇室的義仲驕橫異常,部下也紀律敗壞,在京都燒殺姦淫無所不為,群眾基礎非常之差。另一方麵,上了台的義仲既沒有給在朝的公卿什麽好處,也未曾讓各地的豪族們得到任何的實惠,結果使得朝野上下都對他意見一堆。
出身微賤的義仲對禮儀方麵也是一竅不通,說話粗俗無理。招待公卿們吃飯居然使用鄉下人吃飯的大蓋碗,然後將飯盛得高高的,再在上麵鋪上菜,好象在招待鄉下來的窮親戚,這令平日以風雅為己任的公卿們極不高興,心中連番暗罵他:“鄉巴佬!”
義仲是平安末期的名將,也是日本古往今來第一大老粗。
【同室操戈】
就在這時候,逃到九州的平家在安定下來之後,步步削平與之為敵的豪族,統一了九州和四國以及一部分的關西。閏十月一日,平家開始反攻,並在水島等幾次戰役中,利用水軍的優勢大敗義仲的部隊。義仲得知大驚,一麵命令駐防部隊死守,一麵率領主力部隊進行迎擊。
義仲出擊關西後,不滿義仲所作所為的公卿們立即控製了京都的駐防部隊,並借後白河法皇的旨意宣布義仲為朝敵。
得知後方大亂,身在關西的義仲立率一支偏師返京,平息了這場貴族復辟的鬧劇。在動亂中,法皇和天皇全部出奔,正在氣頭上的義仲索性準備自己稱帝。但是,這傻瓜以為法皇要剃光頭(上皇出家方為法皇),天皇要留茅蓋(最近的這幾代天皇都還是孩子,所以才要剃這種髮型),於是自作聰明的當了個不倫不類的法皇廄舍別當(為法皇養馬的馬夫頭,義仲見有“法皇”二字,以為是很大的官)。
聽說了義仲在京胡鬧的賴朝大喜過望,馬上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一日出兵十數萬,以討伐朝賊的名目向京都殺來。義仲萬萬沒有想到這麽快就大難臨頭,隻好硬著頭皮將手上僅有的五萬部隊撒開來進行宇治川的河防。
主持正麵作戰的是賴朝異母弟弟、源氏著名的飯桶——蒲將軍源範賴;配合從側翼進攻的六萬部隊,則由那位前麵提到過用色相誘降了弁慶的源氏之禦曹子義經指揮。水位高漲的宇治川擋不住士氣高漲的東國武士,義經部下的關東名將佐佐木高綱和梶原景季率先縱名馬“摺墨”和“生食”(廢話,你看過馬吃熟食的嗎?)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源氏的年輕人在他們優秀的年輕領袖義經之激勵下,好象下餃子一樣“撲騰撲騰”地跳入水中(喂,馳騁老弟,這個比喻好象有點……)。熱血青年們不顧如雨的箭支,拚命地向河對岸衝去。一時間,宇治川裏蛹動著各種顏色的鎧甲,好象花朵爭奇鬥研的春天提前到來了。
在對岸防守的義仲軍很快就被擊潰了。經過惡戰,義仲軍退出京都,義經領著六騎騎兵直奔皇宮,為皇室壓驚。見到如此嬌艷、又英資颯爽的義經,崇尚美學的皇室和公卿都無比陶醉,對這名符合貴族審美觀點的青年充滿了好感。義經萬萬沒有想到,這卻使他日後死無葬身之地。
●街頭小報·平氏的棟樑
平清盛(1118~1181):平氏的首腦,通稱平相國,法名靜海(淨海)。父親為平忠盛,母親為祗園女禦之妹——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說他是後白河法皇的私生子(啊呀,赤軍兄,果然不愧為街頭小報)。至於他的經歷,前文已經交待得很清楚了吧。
平忠度(1144~1184):平忠盛之子,平清盛之弟,官薩摩守。曾向藤原俊成學習和歌,文學修養頗高。戰死在一之穀合戰中。
平賴盛(1132~1186):權大納言,平忠盛之子,平清盛的異母兄弟。因為平治之亂後,他的母親池禪尼保護過源賴朝的性命,因此平氏西走後,他依舊留在京都,毫髮無損。平氏滅亡後出家,後裔長保富貴。
平時忠(1128~1189):平安末期的公卿,平時信之子,平清盛的內弟(他的姐姐時子嫁給了清盛),官至正二位權大納言,但因為權勢熏天,人稱平關白。壇之浦合戰後流亡並死於能登。
平重盛(1139~1179):俗稱小鬆公、小鬆內府(內府為內大臣的尊稱),平清盛之子,性格溫厚,曾經諫阻清盛幽閉後白河法皇。據說他死的時候,許多有識之士都哀嘆,平家大廈既傾,滅亡不遠了。
平宗盛(1147~1185):平清盛和時子所生之子,官至從一位內大臣,繼重盛成為平氏家督。清盛死後,領導平氏一門與源氏作戰,最後在壇之浦戰敗被擒,被殺於近江篠原。
平重衡(1157?~1185):清盛之子,官從三位左近衛權中將,是平家著名的勇士。1180年12月火燒興福寺·東大寺;1185年在一之穀合戰中被俘,被處極刑。
平知盛(1151~1185):平清盛之子,先後參加過一之穀合戰和壇之浦合戰(都是倒楣的大敗仗)。最後勸說年幼的安德天皇跳水自殺,自己也陪同前往尋找龍王……好象有點不大恭敬,總之就是中國宋末陸秀夫一類沒本事隻會殉難的傢夥啦。
掌握了皇室的義仲驕橫異常,部下也紀律敗壞,在京都燒殺姦淫無所不為,群眾基礎非常之差。另一方麵,上了台的義仲既沒有給在朝的公卿什麽好處,也未曾讓各地的豪族們得到任何的實惠,結果使得朝野上下都對他意見一堆。
出身微賤的義仲對禮儀方麵也是一竅不通,說話粗俗無理。招待公卿們吃飯居然使用鄉下人吃飯的大蓋碗,然後將飯盛得高高的,再在上麵鋪上菜,好象在招待鄉下來的窮親戚,這令平日以風雅為己任的公卿們極不高興,心中連番暗罵他:“鄉巴佬!”
義仲是平安末期的名將,也是日本古往今來第一大老粗。
【同室操戈】
就在這時候,逃到九州的平家在安定下來之後,步步削平與之為敵的豪族,統一了九州和四國以及一部分的關西。閏十月一日,平家開始反攻,並在水島等幾次戰役中,利用水軍的優勢大敗義仲的部隊。義仲得知大驚,一麵命令駐防部隊死守,一麵率領主力部隊進行迎擊。
義仲出擊關西後,不滿義仲所作所為的公卿們立即控製了京都的駐防部隊,並借後白河法皇的旨意宣布義仲為朝敵。
得知後方大亂,身在關西的義仲立率一支偏師返京,平息了這場貴族復辟的鬧劇。在動亂中,法皇和天皇全部出奔,正在氣頭上的義仲索性準備自己稱帝。但是,這傻瓜以為法皇要剃光頭(上皇出家方為法皇),天皇要留茅蓋(最近的這幾代天皇都還是孩子,所以才要剃這種髮型),於是自作聰明的當了個不倫不類的法皇廄舍別當(為法皇養馬的馬夫頭,義仲見有“法皇”二字,以為是很大的官)。
聽說了義仲在京胡鬧的賴朝大喜過望,馬上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一日出兵十數萬,以討伐朝賊的名目向京都殺來。義仲萬萬沒有想到這麽快就大難臨頭,隻好硬著頭皮將手上僅有的五萬部隊撒開來進行宇治川的河防。
主持正麵作戰的是賴朝異母弟弟、源氏著名的飯桶——蒲將軍源範賴;配合從側翼進攻的六萬部隊,則由那位前麵提到過用色相誘降了弁慶的源氏之禦曹子義經指揮。水位高漲的宇治川擋不住士氣高漲的東國武士,義經部下的關東名將佐佐木高綱和梶原景季率先縱名馬“摺墨”和“生食”(廢話,你看過馬吃熟食的嗎?)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源氏的年輕人在他們優秀的年輕領袖義經之激勵下,好象下餃子一樣“撲騰撲騰”地跳入水中(喂,馳騁老弟,這個比喻好象有點……)。熱血青年們不顧如雨的箭支,拚命地向河對岸衝去。一時間,宇治川裏蛹動著各種顏色的鎧甲,好象花朵爭奇鬥研的春天提前到來了。
在對岸防守的義仲軍很快就被擊潰了。經過惡戰,義仲軍退出京都,義經領著六騎騎兵直奔皇宮,為皇室壓驚。見到如此嬌艷、又英資颯爽的義經,崇尚美學的皇室和公卿都無比陶醉,對這名符合貴族審美觀點的青年充滿了好感。義經萬萬沒有想到,這卻使他日後死無葬身之地。
●街頭小報·平氏的棟樑
平清盛(1118~1181):平氏的首腦,通稱平相國,法名靜海(淨海)。父親為平忠盛,母親為祗園女禦之妹——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說他是後白河法皇的私生子(啊呀,赤軍兄,果然不愧為街頭小報)。至於他的經歷,前文已經交待得很清楚了吧。
平忠度(1144~1184):平忠盛之子,平清盛之弟,官薩摩守。曾向藤原俊成學習和歌,文學修養頗高。戰死在一之穀合戰中。
平賴盛(1132~1186):權大納言,平忠盛之子,平清盛的異母兄弟。因為平治之亂後,他的母親池禪尼保護過源賴朝的性命,因此平氏西走後,他依舊留在京都,毫髮無損。平氏滅亡後出家,後裔長保富貴。
平時忠(1128~1189):平安末期的公卿,平時信之子,平清盛的內弟(他的姐姐時子嫁給了清盛),官至正二位權大納言,但因為權勢熏天,人稱平關白。壇之浦合戰後流亡並死於能登。
平重盛(1139~1179):俗稱小鬆公、小鬆內府(內府為內大臣的尊稱),平清盛之子,性格溫厚,曾經諫阻清盛幽閉後白河法皇。據說他死的時候,許多有識之士都哀嘆,平家大廈既傾,滅亡不遠了。
平宗盛(1147~1185):平清盛和時子所生之子,官至從一位內大臣,繼重盛成為平氏家督。清盛死後,領導平氏一門與源氏作戰,最後在壇之浦戰敗被擒,被殺於近江篠原。
平重衡(1157?~1185):清盛之子,官從三位左近衛權中將,是平家著名的勇士。1180年12月火燒興福寺·東大寺;1185年在一之穀合戰中被俘,被處極刑。
平知盛(1151~1185):平清盛之子,先後參加過一之穀合戰和壇之浦合戰(都是倒楣的大敗仗)。最後勸說年幼的安德天皇跳水自殺,自己也陪同前往尋找龍王……好象有點不大恭敬,總之就是中國宋末陸秀夫一類沒本事隻會殉難的傢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