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村江水戰給日本人的自信心以很大打擊。有識之士一方麵哀嘆號稱“糧倉”的任那(朝鮮半島南部的日本殖民地)之喪失,一方麵打開國門,積極向唐朝學習先進的生產文化,鞏固了“大化改新”的輝煌成果。
那位朋友在提到白村江水戰的同時,還談到另外一件事──某人曾嘲笑日本蠻夷沒有歷史、沒有文化,那位朋友反駁說:“全亞洲多少民族,上千年歷史的才有幾個?豈可等閑視之?”某人乃怒道:“中國歷史還沒研究透,去看什麽日本歷史?!”
朋友大忿,有些話礙於交情,不好往深裏說。其實這位朋友我是了解的,他對中國歷史的了解,絕對在某人乃至大多數人之上。中國五千年歷史,說到“研究透”,相信陳寅恪先生也不感誇這種海口,那麽難道就從此不能去讀別國的歷史了嗎?話再說回來,我認為,隻有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才會去研究本國歷史;隻有對本國歷史多少有點心得的人,才會去研究外國歷史──那位朋友是,區區在下也是,閣下如果喜歡讀這篇文章,相信也是,而且對以上這些題外話,相信一定“心有戚戚焉”。
閑話到此,書歸正傳。
●次章、大化改新和養老律令
其實,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統治,五世紀後半葉就已經開始衰弱了。與新羅的連年戰爭,新的封建製度的抬頭,使大和國內烽煙四起、起義不斷。聖德太子就出生於這一時期。
六世紀時,日本朝廷的實權,控製在掌握財政的蘇我氏和掌握重兵的物部氏手中(蘇我是受外來神控製的部族,而物部氏則是本土神的政府……啊不,俗世發言人——詳見荻野真《孔雀王》)。587年,信奉佛教、崇仰大陸文化的蘇我馬子,終於擊滅了物部守屋,擁立崇峻天皇,獨掌朝綱。592年,因為崇峻天皇不滿蘇我氏的專權,而被馬子暗殺。馬子又立有自己血統的女主推古天皇繼位。翌年,推古天皇立前代用明天皇的遺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並委以攝政重任。廄戶皇子,死後即被尊稱為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在生的時代,我國結束了長期分裂,建立了強大的隋朝。太子有感於此,接受了我國的尊王大一統思想,開始著手進行一係列改革,主要有製定冠位(官僚體製的濫觴)、製定憲法、提倡佛教、恢復中日邦交和編纂史書等措施。
自佛教傳入日本,到聖德太子去世,大約一百年的時間,日本史上稱為飛鳥文化時期(當時建都於奈良盆地南部的飛鳥地方)。聖德太子的改革,雖然沒有變更部民製度(日本的奴隸製表現形式)的實質,但他本人在日本史上,一直占有很崇高的地位(隻有荻野真在《夜叉鴉》裏麵,把他描寫得好象惡魔)。
【大化改新】
聖德太子在生的時候,蘇我氏依舊掌握朝廷重權,馬子死後,其子蘇我蝦夷、其孫蘇我入鹿專權擅斷、橫行不法,終於招來了殺身之禍。
起兵誅滅蘇我父子的,是以中大兄皇子為領袖,以中臣鐮足為中堅的遣唐留學生集團。他們仰慕中華文化,迫切希望建立唐朝式的中央集權封建製度。在政變勝利以後,孝德天皇繼位,以中大兄皇子為太子,模仿我國頒布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大化。著名的大化改新開始了。
大化改新的主要條目,基本都照抄唐朝。首先,廢除部民製,建立班田收授法(參考唐朝的均田製)與租庸調製;其次,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和地方體係,第三,從飛鳥遷都難波(大阪的前身)。改新的變革性很不徹底,守舊勢力依然頑強地發動反撲。作為新政領袖的中大兄皇子,也終於被歷史所淘汰。
這裏再插上一段話,談談中央集權問題。某位仁兄在某本增刊上麵,竟然說日本從來也沒有過中央集權,不曉得何所據而雲然。所謂中央集權,指的是基本上全國的行政、軍事、經濟等大權都統一掌握在某一個中央手中(權臣也好,幕府也罷,隻要有這麽個權力中心即可)。然則朋友們細讀我以後的文章,就會了解到,日本的古代史,從大化改新直到明治維新,整整一千兩百年的時間,除去室町幕府統治的短短百多年外,全都處於中央集權製下。即便把整個幕政時期刨除在外,也有不下六百年。
什麽?再刨掉藤原氏專權的時期?老兄啊,中國歷史要是刪掉所有權臣、權閹當政的時間,又能有幾年所謂的“中央集權呢”?
【壬申之亂】
653年,為了控製守舊勢力,中大兄皇子在未得到天皇同意的情況下,率皇族和群臣遷回飛鳥。第二年,孝德天皇飲恨而終,中大兄之母皇極天皇復位。645年9月,古人大兄皇子謀反被誅;658年,孝德天皇之子有間皇子謀反未遂被絞死。日本國內民怨沸騰,為了轉移矛盾,中大兄出兵朝鮮半島,白村江水戰就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
667年,再度遷都近江;翌年,中大兄繼位,稱天智天皇,立其弟大海人皇子為太子。大海人深通軍事和政治,不滿天智天皇逐漸向守舊派妥協的做法,屢屢在言行上刺激天皇,甚至於公然在宴會上“以長槍貫敷板”。天智天皇遂打破以太子為攝政的慣例,任命愛子大友皇子為太政大臣,掌管國政。
671年,天智天皇死,已經出家避居吉野的大海人感覺時機已到,於是在次年經伊賀、伊勢,來到美濃,發動東國軍隊,占據了軍事樞紐不破道和鈴鹿道,準備進軍近江。戰役首先在關原爆發(請記住這一戰略要地,近千年後,又有一場決定全日本命運的戰役在此地展開),東軍旗開得勝,大海人命令分軍進取近江和大和。672年7月22日,一軍平定大和,另一軍在瀨田川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第二天,大友皇子自盡,戰爭僅僅延續了一個多月就結束了。
那位朋友在提到白村江水戰的同時,還談到另外一件事──某人曾嘲笑日本蠻夷沒有歷史、沒有文化,那位朋友反駁說:“全亞洲多少民族,上千年歷史的才有幾個?豈可等閑視之?”某人乃怒道:“中國歷史還沒研究透,去看什麽日本歷史?!”
朋友大忿,有些話礙於交情,不好往深裏說。其實這位朋友我是了解的,他對中國歷史的了解,絕對在某人乃至大多數人之上。中國五千年歷史,說到“研究透”,相信陳寅恪先生也不感誇這種海口,那麽難道就從此不能去讀別國的歷史了嗎?話再說回來,我認為,隻有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才會去研究本國歷史;隻有對本國歷史多少有點心得的人,才會去研究外國歷史──那位朋友是,區區在下也是,閣下如果喜歡讀這篇文章,相信也是,而且對以上這些題外話,相信一定“心有戚戚焉”。
閑話到此,書歸正傳。
●次章、大化改新和養老律令
其實,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統治,五世紀後半葉就已經開始衰弱了。與新羅的連年戰爭,新的封建製度的抬頭,使大和國內烽煙四起、起義不斷。聖德太子就出生於這一時期。
六世紀時,日本朝廷的實權,控製在掌握財政的蘇我氏和掌握重兵的物部氏手中(蘇我是受外來神控製的部族,而物部氏則是本土神的政府……啊不,俗世發言人——詳見荻野真《孔雀王》)。587年,信奉佛教、崇仰大陸文化的蘇我馬子,終於擊滅了物部守屋,擁立崇峻天皇,獨掌朝綱。592年,因為崇峻天皇不滿蘇我氏的專權,而被馬子暗殺。馬子又立有自己血統的女主推古天皇繼位。翌年,推古天皇立前代用明天皇的遺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並委以攝政重任。廄戶皇子,死後即被尊稱為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在生的時代,我國結束了長期分裂,建立了強大的隋朝。太子有感於此,接受了我國的尊王大一統思想,開始著手進行一係列改革,主要有製定冠位(官僚體製的濫觴)、製定憲法、提倡佛教、恢復中日邦交和編纂史書等措施。
自佛教傳入日本,到聖德太子去世,大約一百年的時間,日本史上稱為飛鳥文化時期(當時建都於奈良盆地南部的飛鳥地方)。聖德太子的改革,雖然沒有變更部民製度(日本的奴隸製表現形式)的實質,但他本人在日本史上,一直占有很崇高的地位(隻有荻野真在《夜叉鴉》裏麵,把他描寫得好象惡魔)。
【大化改新】
聖德太子在生的時候,蘇我氏依舊掌握朝廷重權,馬子死後,其子蘇我蝦夷、其孫蘇我入鹿專權擅斷、橫行不法,終於招來了殺身之禍。
起兵誅滅蘇我父子的,是以中大兄皇子為領袖,以中臣鐮足為中堅的遣唐留學生集團。他們仰慕中華文化,迫切希望建立唐朝式的中央集權封建製度。在政變勝利以後,孝德天皇繼位,以中大兄皇子為太子,模仿我國頒布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大化。著名的大化改新開始了。
大化改新的主要條目,基本都照抄唐朝。首先,廢除部民製,建立班田收授法(參考唐朝的均田製)與租庸調製;其次,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和地方體係,第三,從飛鳥遷都難波(大阪的前身)。改新的變革性很不徹底,守舊勢力依然頑強地發動反撲。作為新政領袖的中大兄皇子,也終於被歷史所淘汰。
這裏再插上一段話,談談中央集權問題。某位仁兄在某本增刊上麵,竟然說日本從來也沒有過中央集權,不曉得何所據而雲然。所謂中央集權,指的是基本上全國的行政、軍事、經濟等大權都統一掌握在某一個中央手中(權臣也好,幕府也罷,隻要有這麽個權力中心即可)。然則朋友們細讀我以後的文章,就會了解到,日本的古代史,從大化改新直到明治維新,整整一千兩百年的時間,除去室町幕府統治的短短百多年外,全都處於中央集權製下。即便把整個幕政時期刨除在外,也有不下六百年。
什麽?再刨掉藤原氏專權的時期?老兄啊,中國歷史要是刪掉所有權臣、權閹當政的時間,又能有幾年所謂的“中央集權呢”?
【壬申之亂】
653年,為了控製守舊勢力,中大兄皇子在未得到天皇同意的情況下,率皇族和群臣遷回飛鳥。第二年,孝德天皇飲恨而終,中大兄之母皇極天皇復位。645年9月,古人大兄皇子謀反被誅;658年,孝德天皇之子有間皇子謀反未遂被絞死。日本國內民怨沸騰,為了轉移矛盾,中大兄出兵朝鮮半島,白村江水戰就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
667年,再度遷都近江;翌年,中大兄繼位,稱天智天皇,立其弟大海人皇子為太子。大海人深通軍事和政治,不滿天智天皇逐漸向守舊派妥協的做法,屢屢在言行上刺激天皇,甚至於公然在宴會上“以長槍貫敷板”。天智天皇遂打破以太子為攝政的慣例,任命愛子大友皇子為太政大臣,掌管國政。
671年,天智天皇死,已經出家避居吉野的大海人感覺時機已到,於是在次年經伊賀、伊勢,來到美濃,發動東國軍隊,占據了軍事樞紐不破道和鈴鹿道,準備進軍近江。戰役首先在關原爆發(請記住這一戰略要地,近千年後,又有一場決定全日本命運的戰役在此地展開),東軍旗開得勝,大海人命令分軍進取近江和大和。672年7月22日,一軍平定大和,另一軍在瀨田川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第二天,大友皇子自盡,戰爭僅僅延續了一個多月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