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為俄文版《共產黨宣言》作序時,進一步闡述了俄國非資本主義發展的必要條件。他們在指出了俄國公社已經遭到很大破壞這一事實之後,對公社是否能夠直接過渡到高級的共產主義公有製形式的問題,作出了他們認為“目前唯一可能的答覆”:“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麽現今的俄國土地公共所有製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裏比以前更加明確地把俄國公社的命運同俄國革命和西方無產階級革命聯繫在一起。如果考慮到這時俄國的革命形勢已經過去,革命者的力量已經消耗殆盡,因此也更談不上引起西方的無產階級革命等等事實,我們也許可以把馬克思恩格斯的這種表述看作是對民粹派世界觀的間接批評,希望以此促使俄國的優秀分子重新審查自己的信念,轉向科學的社會主義。


    作為俄國革命家的顧問和朋友,馬克思恩格斯關注著他們的思想發展,滿腔熱情地支持他們的鬥爭事業。馬克思恩格斯不贊成民意黨人的幻想,但認為他們提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要求和爭取政治自由、公民自由的口號是逐漸拋棄無政府主義和政治冷淡主義的表現。馬克思恩格斯不同意把個人恐怖手段作為政治鬥爭的方式,但相信民意黨人會把它看作是暫時的、迫不得已的手段。當民意黨執行委員會在1881年3月10日給亞歷山大三世的信中提出以召開立憲會議為條件來換取停止恐怖活動時,馬克思恩格斯給予這一行動以肯定的評價,並認為這封信的堅定、平靜而又克製的口氣說明在革命者隊伍中已經有人具備了政治家的思維和氣質。馬克思對另一個民粹派組織“土地平分社”,曾作過十分嚴厲和尖刻的批評,他談到土地平分派“令人討厭的學理主義”,指出他們的主要錯誤是反對一切政治革命行動,幻想“俄國應當一個筋鬥就翻進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無神論的千年王國中去”。為了盡量影響民粹派革命家的思想,馬克思欣然同意為民意黨和土地平分社在國外共同出版的《俄國社會革命叢書》撰稿,答應把自己的著作交給叢書出版,並為它專門作序。


    80年代初,俄國革命青年中終於有人開始相信,隻有馬克思的學說才能引導俄國革命運動走上正確的道路。


    俄國馬克思主義流派


    19世紀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俄國已明顯地走上了西歐所經歷過的發展道路。資本主義在俄國土地上的迅猛發展,證明了民粹派的理論是沒有前途的,同時也預示著西歐先進的無產階級文化——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俄國獲得鞏固的社會支持。斯拉夫派的代表人物阿克薩科夫曾說過,隻有“陷人民於滿目荒涼”境地的那種發展,才能迫使人民接受西歐的先進思想。現在,資本主義確實使俄國人民的很大一部分貧困化了,歐洲思想的影響也因此而超出了貴族階級的範圍和知識階層的圈子,擴展到了更廣泛的群眾。無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迅速形成和發展起來,同資本主義的鬥爭使他們很快失去了從農村帶來的種種政治成見。民粹派在農村中的活動遭到了失敗,但他們在工人中的宣傳卻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盡管這種宣傳還不可能喚起工人的階級自覺,但它發展了先進工人的民主主義意識,把他們引上了解放鬥爭的軌道。工人們正是從這裏知道了歐洲無產階級的生活和鬥爭,知道了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知道了馬克思。還在70年代中葉,彼得堡就出現了最初的革命工人組織、群眾性的示威遊行和罷工鬥爭,它們成為俄國社會衝突的一個新的重要內容。俄國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俄國的社會主義思想也開始從空想轉向科學。隻有從這個時候起,先進的俄國知識分子才在總體上不再是“聰明的廢物”和“多餘的人”了,他們從西方接受的先進社會思想才有可能在俄國找到實踐的機會。


    民意黨人處死亞歷山大二世的爆炸聲,標誌著解放運動和社會思想中的平民知識分子時期的結束。民粹派空想社會主義理論與俄國現實生活之間的巨大矛盾迫使先進的革命青年拋棄錯誤和幻想,從民粹主義轉向馬克思主義。1883 年9 月25 日,日內瓦羅訥河畔的一家咖啡館裏,一群俄國流亡者在聚會。土地平分社成員普列漢諾夫、查蘇利奇、阿克雪裏羅德、捷依奇和伊格納托夫決定徹底放棄民粹主義,改變同專製製度鬥爭的綱領,成立一個新的組織——勞動解放社。這幾個俄國人揭開了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運動相結合的序幕。俄國的馬克思主義流派開始形成。


    普列漢諾夫(1856—1918)在彼得堡礦業學院讀書時就開始廣泛接觸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的著作。70 年代後期他寫的一係列文章如《俄國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運動的任務》、《土地村社及其可能的前途》等雖是為民粹派的綱領和策略提供理論依據的,但也反映出作者非常熟悉馬克思的經濟理論。1880年流亡歐洲後,他加深了對西歐工人運動的了解,並著手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說進行係統的研究。他的那些同誌也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革命家,對西歐工人運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有著豐富的知識。普列漢諾夫後來在回憶他和他的朋友們的思想轉變時說:“沒有和我們一起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很難想像出我們曾以怎樣的熱情去埋頭鑽研社會民主主義的文獻,其中占首位的當然是偉大的德國理論家的著作。我們越是更多地了解社會民主主義文獻,我們對自己原來觀點中的弱點就看得越清楚,我們對自己的革命經驗的看法就變得越正確……馬克思的理論像一盞指路明燈,指引我們從巴枯寧影響下形成的錯綜複雜的思想矛盾中解脫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俄羅斯文化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姚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姚海並收藏俄羅斯文化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