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二戰將帥傳-軍事家卷:巴頓 作者:彭訓厚/古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頓計劃的最終下場是被鎖在諾福克大廈的一個鍍金文件櫃裏束之高閣,而“霸王”戰役的最終勝利則比原計劃推遲了將近一個月。
巴頓知道別人不歡迎自己開口,索性也就不再理會此事,集中精力去訓練他的第3集團軍。可是,就在這時,倒黴到頂的巴頓又兩次陷入困境,差一點將他徹底葬送。
第一次是他涉嫌下令屠殺戰俘事件。
這件事最早要追溯到西西裏戰役。當時,他麾下的第45師是一支剛由國內開來、初次參戰的部隊。為了給他們打氣,巴頓再次運用了他煽動力極強的演說才能,要他們迅猛地、兇狠地、不留情麵地對待敵人,甚至提到要“殺死那些愚蠢的膽敢和我們對抗的老百姓。”巴頓這些誇張的語言,原本是要給士兵們鼓氣,沒想到卻給自己招惹了麻煩。
結果,就是這個第45師,在1943年7月的戰鬥中,連續發生了屠殺德國戰俘事件。英美兩國的戰地記者對此都有記載。
英國戰地記者亞利山大·克利福德說,他看到一大群德國兵爬上科索米機場的柏油路向美軍投降時,第45師士兵用重機槍將他們幾乎全部擊斃,僅有兩三人倖存。後來,他說他又看到這夥人用同樣的方式殺死了60名義大利戰俘。
美國戰地記者克拉克·李的報導更為詳盡。他說,7月14日那天,在布特拉機場附近,美國180團第1連陸軍上尉傑裏·康普頓從隱蔽處找出43名德軍狙擊手,其中38人穿著軍裝,5人為老百姓裝束。由於仗打得窩囊,該上尉命令這些戰俘在穀倉前列隊站成一排,用機槍將他們全部打死。
同一天,該團第3連中士巴裏·威斯特奉上級命令押送36名俘虜去後方,黃昏降臨時,他由於恐懼將這批戰俘全部擊斃在路邊。
布萊德雷得到這些恐怖的消息後,立刻將情況告訴了巴頓,巴頓則認為新聞記者有些言過其實,並且不無諷刺地在日記裏寫下這樣一句話:這位上尉“大錯特錯的是以殘酷的排列成隊的方式”殺死了大批俘虜。巴頓告訴布萊德雷:“讓那名軍官想法證實這些俘虜都是狙擊手,或說他們企圖逃跑,或隨便找個什麽理由,反正人都已經死了,說什麽都無濟於事了。”
布萊德雷還是對此事作了調查,8月9日,布萊德雷告訴巴頓,康普頓上尉和威斯特中士必須接受審判。巴頓對此未置可否。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誰知,幾個月後,當巴頓在英國訓練第3集團軍時,這件事又被提了出來。原來,兩名被告在答辯時,把巴頓牽扯了進來。他們說,巴頓曾經告訴他們:“如果我們離敵人隻有200碼,他們還在抵抗,那他們就失去了生存的權利。”談到狙擊手,巴頓還說過:“當你們受到狙擊,特別是從背後的狙擊時,你們就必須殲滅這些狙擊手。”
陸軍部派監察官從華盛頓趕到英國,就這項指控進行了專門調查,巴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煞費苦心地準備了辯護詞,指出兩名被告是有意曲解他所說的話的原意,意在混淆是非。同時,他還很有說服力地提到,他本人的女婿沃特斯上校已被德軍俘虜,他不會不審慎,去做可能引起德國人報復的事。
調查的最後結論是:巴頓與屠殺戰俘事件無關。兩名被告人都被定了罪,由於戰爭關係,他們被送回原部隊,後來都在戰鬥中犧牲了。
艾森豪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沒有過多地批評巴頓,而是給了他一句忠告:“喬治,你說得太多了。”
這次事件,再次給了巴頓一個教訓,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裏,他努力地管住了自己那張愛惹是生非的嘴。可是,沒過多久,那張嘴又給他帶來了麻煩,一個更大的麻煩。
4月25日,他在一個以美國兵為對象的婦女俱樂部開幕式上做了一個簡短的發言。開會地點是第3集團軍司令部所在的納茲福德。
最初,他出於謹慎謝絕了讓他發表講話的邀請,可是盛情難卻,最後還是站出來,同意說幾句。首先,他表示自己是以非官方身份前來參加這次集會的,並提出不要發表有關他形象的照片,並嚴禁記錄。接著,他講起一些無關痛癢的話來,極為誇讚英國婦女的魅力,盡管他認為英國婦女實際上毫無魅力。巴頓說:“一旦我們的士兵遇見並結識了英國婦女,他們在家信中告訴他們的妻子、女友,你們是多麽可愛,美國婦女馬上就會妒意大發,恨不得立刻結束這場戰爭。”
說著,他不知不覺地擴大了話題:“統治世界,毫無疑問是英國人和美國人的神秘使命,當然也包括俄國人。”
就是這最後一句話,差點讓巴頓被趕回美國老家。第二天,英國出版協會違背了巴頓的意願,發表了巴頓的講話,並且刪去了“俄國人”三個字,這一下子便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就是所謂的“納茲福德事件”。華盛頓的一些報紙批評巴頓是“說錯話的頭號人物”、“難以調教的孩子”。馬歇爾也給盟軍最高司令部發來電報,他說:“我們剛剛獲得批準享有永久官階的名單,其中包括比德爾·史密斯和巴頓,我擔心由於這件事,他們倆都有可能被刷下來。”
對於所發生的一切,巴頓既感到氣憤,又覺得委屈,同時也有一些驚恐感。在給女兒的信中,巴頓這樣寫道:“耶穌受難隻有一夜,而我卻苦海無邊。”眼下,他隻能毫無作為地坐在那裏,等待命運之手對他的撥弄。
巴頓知道別人不歡迎自己開口,索性也就不再理會此事,集中精力去訓練他的第3集團軍。可是,就在這時,倒黴到頂的巴頓又兩次陷入困境,差一點將他徹底葬送。
第一次是他涉嫌下令屠殺戰俘事件。
這件事最早要追溯到西西裏戰役。當時,他麾下的第45師是一支剛由國內開來、初次參戰的部隊。為了給他們打氣,巴頓再次運用了他煽動力極強的演說才能,要他們迅猛地、兇狠地、不留情麵地對待敵人,甚至提到要“殺死那些愚蠢的膽敢和我們對抗的老百姓。”巴頓這些誇張的語言,原本是要給士兵們鼓氣,沒想到卻給自己招惹了麻煩。
結果,就是這個第45師,在1943年7月的戰鬥中,連續發生了屠殺德國戰俘事件。英美兩國的戰地記者對此都有記載。
英國戰地記者亞利山大·克利福德說,他看到一大群德國兵爬上科索米機場的柏油路向美軍投降時,第45師士兵用重機槍將他們幾乎全部擊斃,僅有兩三人倖存。後來,他說他又看到這夥人用同樣的方式殺死了60名義大利戰俘。
美國戰地記者克拉克·李的報導更為詳盡。他說,7月14日那天,在布特拉機場附近,美國180團第1連陸軍上尉傑裏·康普頓從隱蔽處找出43名德軍狙擊手,其中38人穿著軍裝,5人為老百姓裝束。由於仗打得窩囊,該上尉命令這些戰俘在穀倉前列隊站成一排,用機槍將他們全部打死。
同一天,該團第3連中士巴裏·威斯特奉上級命令押送36名俘虜去後方,黃昏降臨時,他由於恐懼將這批戰俘全部擊斃在路邊。
布萊德雷得到這些恐怖的消息後,立刻將情況告訴了巴頓,巴頓則認為新聞記者有些言過其實,並且不無諷刺地在日記裏寫下這樣一句話:這位上尉“大錯特錯的是以殘酷的排列成隊的方式”殺死了大批俘虜。巴頓告訴布萊德雷:“讓那名軍官想法證實這些俘虜都是狙擊手,或說他們企圖逃跑,或隨便找個什麽理由,反正人都已經死了,說什麽都無濟於事了。”
布萊德雷還是對此事作了調查,8月9日,布萊德雷告訴巴頓,康普頓上尉和威斯特中士必須接受審判。巴頓對此未置可否。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誰知,幾個月後,當巴頓在英國訓練第3集團軍時,這件事又被提了出來。原來,兩名被告在答辯時,把巴頓牽扯了進來。他們說,巴頓曾經告訴他們:“如果我們離敵人隻有200碼,他們還在抵抗,那他們就失去了生存的權利。”談到狙擊手,巴頓還說過:“當你們受到狙擊,特別是從背後的狙擊時,你們就必須殲滅這些狙擊手。”
陸軍部派監察官從華盛頓趕到英國,就這項指控進行了專門調查,巴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煞費苦心地準備了辯護詞,指出兩名被告是有意曲解他所說的話的原意,意在混淆是非。同時,他還很有說服力地提到,他本人的女婿沃特斯上校已被德軍俘虜,他不會不審慎,去做可能引起德國人報復的事。
調查的最後結論是:巴頓與屠殺戰俘事件無關。兩名被告人都被定了罪,由於戰爭關係,他們被送回原部隊,後來都在戰鬥中犧牲了。
艾森豪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沒有過多地批評巴頓,而是給了他一句忠告:“喬治,你說得太多了。”
這次事件,再次給了巴頓一個教訓,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裏,他努力地管住了自己那張愛惹是生非的嘴。可是,沒過多久,那張嘴又給他帶來了麻煩,一個更大的麻煩。
4月25日,他在一個以美國兵為對象的婦女俱樂部開幕式上做了一個簡短的發言。開會地點是第3集團軍司令部所在的納茲福德。
最初,他出於謹慎謝絕了讓他發表講話的邀請,可是盛情難卻,最後還是站出來,同意說幾句。首先,他表示自己是以非官方身份前來參加這次集會的,並提出不要發表有關他形象的照片,並嚴禁記錄。接著,他講起一些無關痛癢的話來,極為誇讚英國婦女的魅力,盡管他認為英國婦女實際上毫無魅力。巴頓說:“一旦我們的士兵遇見並結識了英國婦女,他們在家信中告訴他們的妻子、女友,你們是多麽可愛,美國婦女馬上就會妒意大發,恨不得立刻結束這場戰爭。”
說著,他不知不覺地擴大了話題:“統治世界,毫無疑問是英國人和美國人的神秘使命,當然也包括俄國人。”
就是這最後一句話,差點讓巴頓被趕回美國老家。第二天,英國出版協會違背了巴頓的意願,發表了巴頓的講話,並且刪去了“俄國人”三個字,這一下子便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就是所謂的“納茲福德事件”。華盛頓的一些報紙批評巴頓是“說錯話的頭號人物”、“難以調教的孩子”。馬歇爾也給盟軍最高司令部發來電報,他說:“我們剛剛獲得批準享有永久官階的名單,其中包括比德爾·史密斯和巴頓,我擔心由於這件事,他們倆都有可能被刷下來。”
對於所發生的一切,巴頓既感到氣憤,又覺得委屈,同時也有一些驚恐感。在給女兒的信中,巴頓這樣寫道:“耶穌受難隻有一夜,而我卻苦海無邊。”眼下,他隻能毫無作為地坐在那裏,等待命運之手對他的撥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