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兩棲登陸聯合作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問仍沒有取得什麽進展。 在此期間,英國曾研製了第一艘平底登陸艇,但人們對它的興趣不大。到 1938
年時,皇家海軍一共隻製造了 9 艘登陸艇。戰爭爆發初期,英國的裝備仍然 像 1918 年時一樣落後,難以在遇到敵方抵抗的情況下把部隊送上海岸,登
陸以後也難以保住陣地。同時,飛速發展的航空打擊火力使傳統的兩棲作戰 技術顯得越來越過時了。但是,這種狀況似乎並沒有引起負責製訂英國戰略
的決策者們注意。在 1939 年 12 月 15 日舉行的一次參謀長聯席會議上,聯 合作戰最早的提倡者之一麥克勞德上校要求大量增加登陸艇的數量,與會者
幾乎一致認為看不出這種裝備有什麽必要,從而否決了麥克勞德上校的建 議。
戰爭爆發後不久,英軍很快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立足點,龜縮在英倫 三島承受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並麵臨著德軍登陸入侵的威脅。不甘被動挨
打的邱吉爾力圖爭取主動,向大陸的德軍據點出擊,因此使英軍對登陸聯合 作戰的需求突然變得重要起來。1940 年 6 月,皇家海軍陸戰隊副官長伯恩中
將被任命為突襲行動指揮官和參謀長委員會的聯合作戰計劃顧問。邱吉爾希 望這一計劃能夠更加宏大,更具有獨立性。於是不久,他又重新起用上次大
戰時的英雄、他的老朋友海軍元老羅傑·凱斯勳爵,要求他建立起一支強大 的部隊。此時,凱斯已年近七旬了。
凱斯勳爵使英軍的兩棲聯合作戰計劃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他組建了 聯合作戰司令部,抽調了約 5000 名官兵編為 10 支突擊隊,對這些人的訓練
以及對執行重大登陸任務的登陸艇人員的訓練也都開始了。然而,一切都很 不完善。艾倫·布魯克曾於 1941 年 9 月訪問了位於因弗雷裏的聯合作戰訓
練中心,他發現“訓練內容過於陳舊,不能適應我們可能採取的行動中的變 化多端的情況,對我們的計劃則考慮得更加不夠”。當需要人擔任某項職務
時,凱斯總是從他的同齡人或朋友中去尋找。詹姆斯海軍上將認為:“如果 羅傑·凱斯繼續起用這些退休軍官,並把基本上屬於年輕人的第一線職務交
給他們,將會有許多人咬牙切齒的。”
凱斯處理人際關係和行政事務也不在行。他的聯合作戰司令部,所有 工作人員(包括打字員和通訊員)總共隻有 23 人。這個數字證明了凱斯對
臃腫的官僚機構的厭惡,但同時也有力地表明他缺乏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 生伯駕馭不了同僚和部屬。
他和英軍總參謀部的關係搞得也很緊張,其部分原因是由於邱吉爾的
一貫毛病造成的,即任命人員以後卻不恰當地規定他的職權範圍和地位。凱 斯知道,在所有有關聯合作戰的問題上,他隻對國防大臣(此職由邱吉爾首
相兼任)負責。而英軍的參謀長委員會的成員們則認為,凱斯是他們的下屬, 在訓練和指揮突襲行動中,他隻應有有限的權力,在大規模的兩棲行動方麵
則毫無權力。他們之間的矛盾本來是可以調和的,但是凱斯瞧不起委員會裏 的那些參謀長們。
1941 年秋天,爭吵公開化了。參謀長委員會堅持認為,應該重新規定 凱斯的職責,他的任務隻能是聯合作戰計劃的顧問而不得擅權。凱斯對此感
到十分惱火,他多次致函邱吉爾,要求首相澄清自己的職權範圍。邱吉爾支 持參謀長們並告訴凱斯說:“隻有參謀長委員會才有責任向國防委員會和戰
時內閣提出建議。”見邱吉爾變卦,凱斯憤然辭職不幹了。
10 月初,邱吉爾決定由蒙巴頓接替凱斯的職務。邱吉爾認為,換個年 輕些的指揮官可能會把事情辦得更好些。關於對蒙巴頓的這個至關重要的任
命,邱吉爾在一次日記裏寫到;“雖然蒙巴頓還隻是個海軍上校,但是,他 的業績與才華已經表明他適合這一職位。”
其實,事情遠不僅這麽簡單。邱吉爾所需要的是一個沒有偏見的年輕 軍官,一個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易於接受新的戰術和新的裝備並具有膽識和
勇氣的人。同時,由於蒙巴頓與皇室的血緣關係和生來的非凡自信(有人認 為是傲慢),邱吉爾認為別人不會輕易怠慢蒙巴頓,而蒙巴頓也不會讓那些
閑言碎語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他的尊貴和健力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很容易得 到別人的好感和支持。事實上,蒙巴頓要完成使命,就必須要贏得參謀長委
員會成員們的信任。這就是邱吉爾選中他的原因。
根據美國政府的安排,蒙巴頓結束對珍珠港的訪問後,還要與羅斯福 總統進行一次會晤,性急的邱吉爾希望蒙巴頓盡快回國,於是便給羅斯福打
了一個電話,使白宮取消了這次預定好的會晤。這對美國或許是很不幸的, 因為羅斯福很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特別是非常重視他所信賴之人的意見。
如果羅斯福真的再次接見了蒙巴頓,那麽他很可能會認真考慮珍珠港的防禦 問題的,日本海軍後來偷襲珍珠港能否順利得手,便很難說了。
蒙巴頓於 1941 年 10 月 25 日回到了倫敦,他匆匆忙忙地和母親共進午 餐以後,隨即趕往契克斯。“關於我的新工作,首相給我下達的命令真使我
年時,皇家海軍一共隻製造了 9 艘登陸艇。戰爭爆發初期,英國的裝備仍然 像 1918 年時一樣落後,難以在遇到敵方抵抗的情況下把部隊送上海岸,登
陸以後也難以保住陣地。同時,飛速發展的航空打擊火力使傳統的兩棲作戰 技術顯得越來越過時了。但是,這種狀況似乎並沒有引起負責製訂英國戰略
的決策者們注意。在 1939 年 12 月 15 日舉行的一次參謀長聯席會議上,聯 合作戰最早的提倡者之一麥克勞德上校要求大量增加登陸艇的數量,與會者
幾乎一致認為看不出這種裝備有什麽必要,從而否決了麥克勞德上校的建 議。
戰爭爆發後不久,英軍很快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立足點,龜縮在英倫 三島承受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並麵臨著德軍登陸入侵的威脅。不甘被動挨
打的邱吉爾力圖爭取主動,向大陸的德軍據點出擊,因此使英軍對登陸聯合 作戰的需求突然變得重要起來。1940 年 6 月,皇家海軍陸戰隊副官長伯恩中
將被任命為突襲行動指揮官和參謀長委員會的聯合作戰計劃顧問。邱吉爾希 望這一計劃能夠更加宏大,更具有獨立性。於是不久,他又重新起用上次大
戰時的英雄、他的老朋友海軍元老羅傑·凱斯勳爵,要求他建立起一支強大 的部隊。此時,凱斯已年近七旬了。
凱斯勳爵使英軍的兩棲聯合作戰計劃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他組建了 聯合作戰司令部,抽調了約 5000 名官兵編為 10 支突擊隊,對這些人的訓練
以及對執行重大登陸任務的登陸艇人員的訓練也都開始了。然而,一切都很 不完善。艾倫·布魯克曾於 1941 年 9 月訪問了位於因弗雷裏的聯合作戰訓
練中心,他發現“訓練內容過於陳舊,不能適應我們可能採取的行動中的變 化多端的情況,對我們的計劃則考慮得更加不夠”。當需要人擔任某項職務
時,凱斯總是從他的同齡人或朋友中去尋找。詹姆斯海軍上將認為:“如果 羅傑·凱斯繼續起用這些退休軍官,並把基本上屬於年輕人的第一線職務交
給他們,將會有許多人咬牙切齒的。”
凱斯處理人際關係和行政事務也不在行。他的聯合作戰司令部,所有 工作人員(包括打字員和通訊員)總共隻有 23 人。這個數字證明了凱斯對
臃腫的官僚機構的厭惡,但同時也有力地表明他缺乏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 生伯駕馭不了同僚和部屬。
他和英軍總參謀部的關係搞得也很緊張,其部分原因是由於邱吉爾的
一貫毛病造成的,即任命人員以後卻不恰當地規定他的職權範圍和地位。凱 斯知道,在所有有關聯合作戰的問題上,他隻對國防大臣(此職由邱吉爾首
相兼任)負責。而英軍的參謀長委員會的成員們則認為,凱斯是他們的下屬, 在訓練和指揮突襲行動中,他隻應有有限的權力,在大規模的兩棲行動方麵
則毫無權力。他們之間的矛盾本來是可以調和的,但是凱斯瞧不起委員會裏 的那些參謀長們。
1941 年秋天,爭吵公開化了。參謀長委員會堅持認為,應該重新規定 凱斯的職責,他的任務隻能是聯合作戰計劃的顧問而不得擅權。凱斯對此感
到十分惱火,他多次致函邱吉爾,要求首相澄清自己的職權範圍。邱吉爾支 持參謀長們並告訴凱斯說:“隻有參謀長委員會才有責任向國防委員會和戰
時內閣提出建議。”見邱吉爾變卦,凱斯憤然辭職不幹了。
10 月初,邱吉爾決定由蒙巴頓接替凱斯的職務。邱吉爾認為,換個年 輕些的指揮官可能會把事情辦得更好些。關於對蒙巴頓的這個至關重要的任
命,邱吉爾在一次日記裏寫到;“雖然蒙巴頓還隻是個海軍上校,但是,他 的業績與才華已經表明他適合這一職位。”
其實,事情遠不僅這麽簡單。邱吉爾所需要的是一個沒有偏見的年輕 軍官,一個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易於接受新的戰術和新的裝備並具有膽識和
勇氣的人。同時,由於蒙巴頓與皇室的血緣關係和生來的非凡自信(有人認 為是傲慢),邱吉爾認為別人不會輕易怠慢蒙巴頓,而蒙巴頓也不會讓那些
閑言碎語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他的尊貴和健力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很容易得 到別人的好感和支持。事實上,蒙巴頓要完成使命,就必須要贏得參謀長委
員會成員們的信任。這就是邱吉爾選中他的原因。
根據美國政府的安排,蒙巴頓結束對珍珠港的訪問後,還要與羅斯福 總統進行一次會晤,性急的邱吉爾希望蒙巴頓盡快回國,於是便給羅斯福打
了一個電話,使白宮取消了這次預定好的會晤。這對美國或許是很不幸的, 因為羅斯福很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特別是非常重視他所信賴之人的意見。
如果羅斯福真的再次接見了蒙巴頓,那麽他很可能會認真考慮珍珠港的防禦 問題的,日本海軍後來偷襲珍珠港能否順利得手,便很難說了。
蒙巴頓於 1941 年 10 月 25 日回到了倫敦,他匆匆忙忙地和母親共進午 餐以後,隨即趕往契克斯。“關於我的新工作,首相給我下達的命令真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