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持反對意見的史學家們接著提出了自己的理由。他們認為孝莊與多爾袞成親雖然合乎滿族的風俗,但這並不見得他們就會按照這個風俗來做。孝莊與多爾袞從早年就相互傾慕也是沒有史學依據的野史傳說。孝莊是兩朝皇太後,曾經擔負過輔佐兩任君主的重任,如果孝莊曾下嫁多爾袞,她就變成了王妃,也不會再有皇太後和太皇太後的身份。張煌言是前明遺臣,他寫詩的時候還進行著抗清的鬥爭,他故意以此來詆毀清朝君王也說不定。張煌言當時身在江南,更本不可能詳細的知曉北京城裏發生的事情,而且詩詞本身作為一種文學載體,有誇大和歪曲的可能,也不能直接拿來做歷史證據。如果真的有太後下嫁之事,那麽在當時朝鮮的《李朝實錄》中應該有所記載。因為當時清朝的詔書基本上都會發給朝鮮一份。但事實上裏麵沒有任何關於太後下嫁的記載。同時在古代中國皇上稱有功的大臣為父並不奇怪,古代就已經有過稱大臣為尚父、仲父的先例,這裏順治加封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也沒有什麽奇怪。而且,多爾袞死後不久帝,就開始有人告發他生前曾謀篡帝位,剛剛親政的順治皇帝馬下令將多爾袞削去爵位,撤出宗廟,開除宗室名分,籍沒家產人口入官,平毀陵墓。 如果孝莊真的曾經下嫁多爾袞一定會反對順治的這個決定,繼續維護多爾袞的名譽。再一個是,前麵的學者所說的有關孝莊下嫁多爾袞的詔書,別人誰也沒見過。隻是一個已經丟失的孤證,也沒有辦法完全的證明歷史的事實。因此,他們認為孝莊下嫁多爾袞之事純屬野史小說中的傳言。根本不是歷史的事實。


    可見,孝莊下嫁多爾袞之事依然是史學界的一大疑點,可謂否定者有之,肯定者也有之,事實的情況如何,史學界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完全肯定的答案。歷史科學中大都還對這一問題採取存疑的辦法,至於各種影視文學作品的各種解說。都是根據歷史演繹出來的戲說之辭,不能當作歷史事實一派觀點來看。


    董鄂妃是不是董小宛(1)


    據《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是:“世祖(順治)之於董貴妃,所謂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者也。乃紅顏短命,世祖對之,忽忽不樂,未數月,遂棄天下,遁入五台山,削髮披緇,皈依佛土……”還有一種說法是,順治十七年八月,皇貴妃董鄂氏因喪子之痛鬱鬱而終,順治皇帝也在愛妃的病逝之後,茶飯不思,不久便也隨之駕鶴西行。且不言順治皇帝到底是出家還是死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地,就是順治的死抑或遁入空門都與自己心愛的妃子董鄂氏有關,這個董鄂氏到底是何等尤物,能夠令執掌天下之權的大清皇帝殉情至此。


    順治皇帝定鼎北京之後,總共立過三位皇後。第一位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親王之女,孝莊太後的親侄女。順治十四歲時,於博爾濟吉特氏完婚。並冊封博爾濟特吉氏為皇後。但是由於她從小嬌生慣養,極度任性又又天性妒忌,不能容人,所以順治很不喜歡這位來自蒙古的美人。兩個人在一塊經常的吵架,賭氣。順治對此耿耿於懷,兩年之後,順治不顧朝臣反對,廢掉博爾濟特吉氏的後位,降之為靜妃。順治的第二位皇後也是來自蒙古。原來是順治的一個妃子,順治廢掉博爾濟特吉氏之後,為平衡滿蒙之間的聯盟,不得不再次冊立一個來自蒙古的妃子為後。也就是後來的孝惠章皇後。但是,順治也不喜歡這位毫無個性皇後。他真正喜歡的是皇貴妃董鄂氏。


    董鄂妃是順治一生中最喜歡的女人。順治十年,年僅十六歲的董鄂妃在秀女大選的時候,被順治皇帝看中。但孝莊為了平衡親王之間的關係,將其許配給了順治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襄親王是皇太極的第十一子,順治帝同父異母的弟弟。選秀後的第二年,董鄂氏就與襄親王舉行了婚禮。但是,順治始終對這位自己相中的佳人念念不忘。經常召他入宮侍候皇太後,實際上是與自己幽會。時間久了,順治與董鄂氏好似幹柴烈火,不自覺的就萌發出愛情的火花。但是,這件事情後來被順治的弟弟給發覺了,他嚴厲地斥責了董鄂氏。順治知道後,就又把博果爾訓斥了一番。博果爾懾於皇帝的顏麵不好當麵發作,但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沒過多久就憤懣而死,死時才16歲。博果爾死後不久,順治帝宣布冊立董鄂氏為妃。並讓禮部挑選吉日舉行入宮大禮。這個說法在與順治關係密切的外國傳教士湯若望的筆記中也有所記載:說“順治皇帝看上了一位滿洲軍人的夫人,後來被這位軍人知道了,當這位軍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時被順治聞知,打了他一個耳光。這位軍人於是因憤致死。順治皇帝就將這位軍人的夫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後來據史學家陳垣先生考證,這位滿洲軍人應該就是指順治皇帝的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果爾。


    董鄂氏因從小接受過比較多的教育,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可謂順治後宮的第一才女。就是這種後宮女子少有的才華與氣質深深的吸引了順治,兩人經常在一塊下棋、談禪。有時竟徹夜不休。不久,順治皇帝又加封董鄂氏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順治與董鄂妃兩人之間的感情極好,以至於順治日常的飲食也由董鄂妃親自安排。順治十四年四月七日,董鄂妃為順治生下一個小阿哥。但是這個新生的小阿哥沒活多久就突然夭折了。這對董鄂妃來說簡直是一個天大的打擊。無法承受喪子之痛得她從此一病不起。不久便鬱鬱而亡,董鄂妃死後,順治帝痛不欲生,親自監工在東陵為其修建墳墓,並追封其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以前所未有的隆重葬禮埋葬了她。此後,自己也在極端鬱悶的情況之下神秘的走下歷史的舞台。至於這位神秘的董鄂妃的身世歷來就存在爭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密碼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憶+孫建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憶+孫建華並收藏歷史密碼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