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的部隊在這場戰鬥中曾受命協同行動,但未起多大作用。他的空軍甚至在7號那天誤炸了己方的艦船,炸死了9個人。幸虧他們彈投的不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還在珊瑚海海戰之前,美國海軍情報部門即已獲悉日本海軍將在中太平洋的中途島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中途島是一個麵積隻有4.7平方公裏的島礁,是夏威夷群島的西北門戶和屏障,地處連接美洲與亞洲大陸的太平洋航路的中間位置。日軍奪占中途島的目的在於建立海軍航空兵前進基地,同時誘出美國太平洋艦隊與之決戰並殲滅之,徹底摧毀美國的太平洋海上力量,為擴大"外防禦圈"鋪平道路。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甚至希望通過這場"決定性的海戰",迫使美國走到談判桌上來,從而迅速結束太平洋戰爭。為此,他製訂了一項龐大的連鎖作戰計劃,調集了盡可能多的海軍艦隻和兵力參加這次史無前例的大海戰。


    美軍截收並破譯了日軍的電訊密碼,準確地判斷出日本海軍的進攻目標和時間。5月中、下旬,尼米茲命令第16特混編隊(下轄"大黃蜂"號和"企業"號兩艘航母)和第17特混編隊迅速從南太平洋返回珍珠港,同時下令搶修在珊瑚海海戰中受傷的"約克城"號航母。5月28日和30日,第16和第17特混編隊的3艘航母分別從珍珠港出發,於6月1日駛抵中途島東北200海裏海域待機。與此同時,由8艘航母、11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21艘潛艇等主要艦艇組成的日本聯合艦隊,也從各基地出發,向中途島壓來。


    6月4日清晨,由南雲忠一指揮的第1機動部隊第一波艦載機開始襲擊中途島,島上的美機立即升空迎擊,與日機展開激烈的空戰。與此同時,美航母編隊從待機海域向日艦隊逼近。但南雲此時仍未發現美艦隊,於是決定把原來準備攻擊美艦的飛機改用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波襲擊,將已裝好的魚雷卸下換上炸彈。然而就在日機剛換完炸彈之際,南雲接到報告說發現美艦隊,於是他又命令換上魚雷,並令第一波飛機返航。美艦隊利用日軍第一波攻擊機返航、改裝魚雷的飛機尚未起飛、防禦處於最脆弱狀態的有利時機,連續派出兩批飛機對日艦進行攻擊。結果,日軍第1機動部隊的4艘航空母艦"赤誠"號、"加賀"號、"蒼龍"號和"飛龍"號,全部被擊沉,美軍隻損失了剛剛修復的"約克城"號。第二天,山本下達總退卻令,海戰遂告結束。


    中途島海戰使日軍損失了一半的航母和許多技術熟練的飛行員,開始喪失它在戰爭初期掌握的海空控製權和戰略主動權。此戰之後,日本被迫停止了戰略上的全麵攻勢,放棄了其南進奪取斐濟、薩摩亞和新喀裏多尼亞的作戰計劃。從此,太平洋戰場的風向轉了,盟軍開始處於上風,而日軍則開始偏向下風。這正是:山重水複疑無路,中途轉向撥迷霧。


    上一頁


    第九章 調整部署


    重整旗鼓籌反攻,瞭望行動不輕鬆;


    本想一拳打出去,卻遇強敵在山中。


    話說日本人和美國人在兩個月內各給了對方一次雙重打擊,日本人雖占了整個菲律賓,但美國人在海上卻占了上風,扭轉了整個戰局,開始奪取戰略主動權。然而在此時的北非和蘇德戰場,交戰雙方則仍在進行艱苦的拉鋸戰。在北非,隆美爾的"非洲軍"在1942年初受挫後,於5月對英軍再次發動進攻,到6月20日終於攻克了被稱作"不屈的要塞"的圖卜魯格,俘獲英軍3萬餘人。隨後,神秘莫測的"沙漠之狐"便向埃及挺進,於7月初到達阿萊曼以南距尼羅河隻有100餘公裏的地區。在蘇聯,德軍進攻莫斯科的企圖失敗後,也於5月恢復進攻,在克裏木和哈爾科夫方向連挫蘇軍,隨即於7月向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進攻,企圖從東南迂迴莫斯科。


    西方不亮東方亮。中途島海戰後,即太平洋戰爭剛剛進行了半年,美國的決策者們就在考慮戰略反攻問題了。麥克阿瑟是主張進攻的急先鋒,他在中途島大捷後沒幾天就向華盛頓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即集結盟軍的陸、海、空力量,直接對拉包爾實施大舉進攻。麥克阿瑟之所以提出如此大膽的主張,一是受到兩次海戰的激勵,同時不甘心海軍走在他前麵,並想爭取到太平洋戰爭的統一指揮權;二是他現在的軍事實力有了相當大的改觀,兩個驍勇善戰的澳大利亞陸軍師此時已從北非返回國內,兩個美國陸軍師也已經開到。另外,他還希望把尼米茲的一個經過兩棲作戰訓練的陸戰師及兩艘配有護航隊的航空母艦調配給他。麥克阿瑟相信,他用這些有效的攻擊力量,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攻占"防禦薄弱"的拉包爾,從而迫使日軍北撤700英裏,退回他們在中太平洋的特魯克基地上去。在隨後提交的兩份代號為"塔爾薩一i"和"塔爾薩一2"的作戰計劃中,他把攻占拉包爾的時間分別定為兩個和兩個半星期。


    然而,海軍作戰部長金卻反對麥克阿瑟的計劃。金認為,拉包爾並非"防禦薄弱",它除了本身有數千精銳部隊防守外,在它的周圍還有6個空軍基地,若不首先摧毀這些基地,那就等於自投羅網,把航母送上門去讓日軍飛機吃掉。因此,他堅持逐步拿下索羅門群島後再攻取拉包爾,以便能夠用轟炸機和戰鬥機支援進攻行動。同時,金還認為,由於包括陸戰隊、航空母艦、運輸艦及大部分支援艦隻在內的參戰部隊隻能來自太平洋艦隊和太平洋戰區,因此,索羅門群島作戰的指揮權應由尼米茲將軍掌握,而麥克阿瑟的陸軍將在攻占這些島嶼之後擔任守備任務。這種把陸軍降到支援部隊地位的作法令麥克阿瑟大為光火,況且索羅門群島和拉包爾在他的西南太平洋戰區之內。他堅持認為,在他戰區內作戰的部隊,都應由他指揮。最初,馬歇爾同意麥克阿瑟的意見,這使他同金髮生了直接的對抗。金堅持說,正如在歐洲作戰的部隊大部分是陸軍,由陸軍擔任最高指揮是合理的一樣,在太平洋作戰的部隊主要是海軍和陸戰隊,由海軍擔任最高指揮同樣是合理的。金甚至說,他準備"即使得不到西南太平洋戰區陸軍部隊的支援",也要使用海軍和陸戰隊發動所羅門戰役。對此,麥克阿瑟於6月28日向馬歇爾發去一封電報,聲稱:"十分清楚……海軍想擔任太平洋戰爭的總指揮,陸軍的作用被降到次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隻是任人擺布,聽任海軍或陸戰隊軍官的指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將帥傳-桀驁不馴:麥克阿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雁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雁南並收藏二戰將帥傳-桀驁不馴:麥克阿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