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開商品銷路,先派遣19歲的內弟井植歲男駐在東京辦理業務。在日本完全陷入不景氣中,鬆下電器製造廠增加生產設備,為應付大量出貨,必須推廣市場銷售業務,鬆下幸之助又增派了一人去東京辦事。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景氣之後,經濟極度蕭條,但鬆下幸之助的事業,仍在順利繼續發展。從他採取的種種積極政策來觀察,他經營事業的雄心比戰時景氣時代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不景氣襲來,他親自看到或聽到陷入泥沼中的很多企業家,都像曇花一現似地轉瞬即逝,工廠破產。即使勉強維持經營的,也是苦不堪言。他能“一枝獨秀 ”,超然於暴風雨之外,他開始有了成為一個企業家的信心和足以支持得了一切艱難困苦的決心。多少年以後,他向人說 :“經濟不景氣,對於一個腳踏實地認真經營事業的人,並沒有什麽可怕的,相反地在百業蕭條之際,倒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在他寫的《職業之夢、生活之夢》一書裏,也有這樣記載 :“做生意確是一件有趣的事,在不景氣時,到處都讓人感覺到生意難做。但是生意繁榮時,因為好壞物品都能賣出去,所以盡管商品具有極多優點,也不易被人發現。可是,一旦陷於不景氣,大家購買物品,全要仔細選擇優良的品種。假如你出的產品的確精緻,業務就會擴展開來。換句話說,有了不景氣,好產品的生意才能茂盛。好產品不論不景氣和景氣都一樣地可使買賣賺錢。
鬆下幸之助遷至大開街不久,在他的西鄰搬來一家小型工廠,製造電器絕緣器具。距離鬆下電器製造廠有同業的工廠出現,兩家老闆見麵寒暄說:
“這真是不可思議的緣分,今後我倆避免互相競爭,大家要做個好朋友,和睦相處 !”
從此,鬆下幸之助常以此同業自勵自勉,每逢工作,就格外暗自加油努力。至於對方,營業成果頗不如意,約有一年光景,就搬到別的地方去了。又過了五六年,這家工廠的男主人悄然來訪鬆下幸之助,他看到鬆下電器製造廠的盛況,大吃一驚,不禁頻頻感嘆,他向鬆下幸之助請教經營事業成功的秘訣,鬆下幸之助說:
“經商和比劍一樣,不能在你砍我的頭我砍你的頭的纏鬥裏等著勝利降臨。做生意每次活動,必須考慮這一次活動要獲得成功才行,假設不能成功,那絕不是環境的關係,也絕不是時機的關係,更不是運氣的關係,那就是你所採取的經營方法不當。有人認為做買賣時而贏利、時而發生損失,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其實這種想法是根本不對的。
經商遭遇景氣,固然很好,可以賺大錢,即逢不景氣,也必須細經營,使營業有盈餘才行。會做生意的人,在不景氣時也能擴展他的事業。能這樣成功的人,不可勝數。所以我勸你先將自己經營事業的觀念改正過來,也就是說,不管在什麽局麵下,不能失掉自信 。”
鬆下幸之助不僅事業順利,並且家庭裏又添加喜事,長女誕生。他於1915年結婚以來,夫人始終沒有生育過。在1921年4月,大女兒幸子出世。他想起當年 :“由大阪電燈公司辭職,自己獨立經營事業,原來身體病弱,全仗著堅強的精神力量,彌補體力不足,晝夜辛勞。假如在此窮困勞苦的時候,夫人接二連三地生起孩子來,那家庭的情形,不堪設想!也許為了全副精神照顧孩子們,說不定在經營事業方麵要起什麽意料不到的變化 。”
他滿懷喜悅,等待第一個孩子降生。事業成功,更使他感到人生足資留戀。他採用的積極政策,可謂完全奏效,事業規模天天擴大。到1921年秋季,房租日幣16元的大開街的家庭工廠,已感到地方狹小,無法擴充。這樣下去,實在難以應付用戶劇增。鬆下幸之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尋覓一塊建築空地,正式建設一座大工廠。
很巧,在離他不遠的大開街,有一塊100坪的土地,正待放租,他立即著手把這塊空地租下來。到手後詳加計劃,以45坪建築工廠,用25坪修建辦公室和住宅,並請認識而又住在他家附近的一位建築師中川好郎為之設計。不久,中川好郎送來工廠設計藍圖,由圖紙來看,比他當初想像的更為美觀,使他興奮不已。但他見到藍圖估價單時,便沉默下來。因為照著這一設計建築廠房的話,則需要日幣7000元。此外,再加上機械設備費及營運周轉資金等,最小限度也要有一萬二三千日元才行。這時,他手頭僅有四五千日元。
當時鬆下幸之助經營事業雖算成功,但仍不過是一家家庭工廠的主人。以這樣身份的人,向銀行通融資金,實非易事,而求私人幫助,也有困難。然而,他對中川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藍圖,像著了迷一般地由衷欣賞。他認為無論怎樣窘困,也非照著設計藍圖去建設一座工廠不可。他左思右想之後,決定這樣辦:“辦公室和住宅暫時擱置不管,先建設工廠 。”
中川建築師熱心地建議說 :“如果辦公室和住宅一齊來建,則工程容易進行,建築費用也可節省甚多。”幾經磋商,鬆下幸之助向中川建築師提出一個方案,照中川好郎的計劃,工廠、住宅及辦公室一齊修建,建築費不足的部分,由他分期償還,並且不按當時一般慣例,將該建築物作為欠款擔保。這些條件,中川建築師欣然應充,承包了這一工程。鬆下幸之助當時隻不過是一個家庭工廠廠主,中川建築師能如此信任他,是破天荒的事。鬆下幸之助除了感動外,更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雙方談妥條件後,生來性急的鬆下幸之助,盼望交房的日期愈早愈好,兩人商定以同年7月為竣工的期限。工程開始,鬆下幸之助於工作之暇,幾乎每天都到工地裏監督木工、泥水匠等人做工。新工廠在預定的7月裏如期完成,鬆下電器製造廠遷入新廠生產。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景氣之後,經濟極度蕭條,但鬆下幸之助的事業,仍在順利繼續發展。從他採取的種種積極政策來觀察,他經營事業的雄心比戰時景氣時代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不景氣襲來,他親自看到或聽到陷入泥沼中的很多企業家,都像曇花一現似地轉瞬即逝,工廠破產。即使勉強維持經營的,也是苦不堪言。他能“一枝獨秀 ”,超然於暴風雨之外,他開始有了成為一個企業家的信心和足以支持得了一切艱難困苦的決心。多少年以後,他向人說 :“經濟不景氣,對於一個腳踏實地認真經營事業的人,並沒有什麽可怕的,相反地在百業蕭條之際,倒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在他寫的《職業之夢、生活之夢》一書裏,也有這樣記載 :“做生意確是一件有趣的事,在不景氣時,到處都讓人感覺到生意難做。但是生意繁榮時,因為好壞物品都能賣出去,所以盡管商品具有極多優點,也不易被人發現。可是,一旦陷於不景氣,大家購買物品,全要仔細選擇優良的品種。假如你出的產品的確精緻,業務就會擴展開來。換句話說,有了不景氣,好產品的生意才能茂盛。好產品不論不景氣和景氣都一樣地可使買賣賺錢。
鬆下幸之助遷至大開街不久,在他的西鄰搬來一家小型工廠,製造電器絕緣器具。距離鬆下電器製造廠有同業的工廠出現,兩家老闆見麵寒暄說:
“這真是不可思議的緣分,今後我倆避免互相競爭,大家要做個好朋友,和睦相處 !”
從此,鬆下幸之助常以此同業自勵自勉,每逢工作,就格外暗自加油努力。至於對方,營業成果頗不如意,約有一年光景,就搬到別的地方去了。又過了五六年,這家工廠的男主人悄然來訪鬆下幸之助,他看到鬆下電器製造廠的盛況,大吃一驚,不禁頻頻感嘆,他向鬆下幸之助請教經營事業成功的秘訣,鬆下幸之助說:
“經商和比劍一樣,不能在你砍我的頭我砍你的頭的纏鬥裏等著勝利降臨。做生意每次活動,必須考慮這一次活動要獲得成功才行,假設不能成功,那絕不是環境的關係,也絕不是時機的關係,更不是運氣的關係,那就是你所採取的經營方法不當。有人認為做買賣時而贏利、時而發生損失,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其實這種想法是根本不對的。
經商遭遇景氣,固然很好,可以賺大錢,即逢不景氣,也必須細經營,使營業有盈餘才行。會做生意的人,在不景氣時也能擴展他的事業。能這樣成功的人,不可勝數。所以我勸你先將自己經營事業的觀念改正過來,也就是說,不管在什麽局麵下,不能失掉自信 。”
鬆下幸之助不僅事業順利,並且家庭裏又添加喜事,長女誕生。他於1915年結婚以來,夫人始終沒有生育過。在1921年4月,大女兒幸子出世。他想起當年 :“由大阪電燈公司辭職,自己獨立經營事業,原來身體病弱,全仗著堅強的精神力量,彌補體力不足,晝夜辛勞。假如在此窮困勞苦的時候,夫人接二連三地生起孩子來,那家庭的情形,不堪設想!也許為了全副精神照顧孩子們,說不定在經營事業方麵要起什麽意料不到的變化 。”
他滿懷喜悅,等待第一個孩子降生。事業成功,更使他感到人生足資留戀。他採用的積極政策,可謂完全奏效,事業規模天天擴大。到1921年秋季,房租日幣16元的大開街的家庭工廠,已感到地方狹小,無法擴充。這樣下去,實在難以應付用戶劇增。鬆下幸之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尋覓一塊建築空地,正式建設一座大工廠。
很巧,在離他不遠的大開街,有一塊100坪的土地,正待放租,他立即著手把這塊空地租下來。到手後詳加計劃,以45坪建築工廠,用25坪修建辦公室和住宅,並請認識而又住在他家附近的一位建築師中川好郎為之設計。不久,中川好郎送來工廠設計藍圖,由圖紙來看,比他當初想像的更為美觀,使他興奮不已。但他見到藍圖估價單時,便沉默下來。因為照著這一設計建築廠房的話,則需要日幣7000元。此外,再加上機械設備費及營運周轉資金等,最小限度也要有一萬二三千日元才行。這時,他手頭僅有四五千日元。
當時鬆下幸之助經營事業雖算成功,但仍不過是一家家庭工廠的主人。以這樣身份的人,向銀行通融資金,實非易事,而求私人幫助,也有困難。然而,他對中川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藍圖,像著了迷一般地由衷欣賞。他認為無論怎樣窘困,也非照著設計藍圖去建設一座工廠不可。他左思右想之後,決定這樣辦:“辦公室和住宅暫時擱置不管,先建設工廠 。”
中川建築師熱心地建議說 :“如果辦公室和住宅一齊來建,則工程容易進行,建築費用也可節省甚多。”幾經磋商,鬆下幸之助向中川建築師提出一個方案,照中川好郎的計劃,工廠、住宅及辦公室一齊修建,建築費不足的部分,由他分期償還,並且不按當時一般慣例,將該建築物作為欠款擔保。這些條件,中川建築師欣然應充,承包了這一工程。鬆下幸之助當時隻不過是一個家庭工廠廠主,中川建築師能如此信任他,是破天荒的事。鬆下幸之助除了感動外,更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雙方談妥條件後,生來性急的鬆下幸之助,盼望交房的日期愈早愈好,兩人商定以同年7月為竣工的期限。工程開始,鬆下幸之助於工作之暇,幾乎每天都到工地裏監督木工、泥水匠等人做工。新工廠在預定的7月裏如期完成,鬆下電器製造廠遷入新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