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代腳踏車店來的客人,常差他去買香菸。當時鬆下幸之助心想 :“每天有人托我買香菸,要一次一次地跑出去零購,該多麻煩!這不如一次多買一些存放在身邊,每當有人托我買煙的時候便拿出一盒賣給他,自己可以節省氣力和時間,客人也可在轉瞬之間就得到煙吸,並且一次買20盒,還能多得一盒的便宜,自己藉機還可以賺一點錢。他想到即辦,為此人們都佩服他頭腦聰敏。


    當時有一個頗具才幹的男孩子,和他一起工作,主人對此少年也很喜歡。有一天,這個男孩偷了一筆錢被主人發覺,主人慈悲為懷,加上該男孩平日工作成績良好,主人想訓誡他一頓便算了,可是鬆下幸之助立刻對主人說 :“老闆!你那樣做是不對的,叫我和偷錢的人在一起工作,我是無法忍耐下去的,假如你不把他革職,我倒要告辭了 。”他的態度甚為認真,老闆無奈,隻好照他的話辦理。


    鬆下幸之助在少年時期便富有才氣和正義感。他具有創造的才智,誠實的天性,在他以後成為一個大企業家的過程中,以種種不同的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始終如一,到老不變。


    當然,他在五代腳踏車店的服務期間,每天工作並不清閑,為了做一個夠格的商人,無論肉體還是精神,一定要付出相當勞苦的代價。入該店的翌年,平日對他倍加愛護的父親突然逝世。在此以前,即1901年4月間,他的大哥、二哥、長姊因患流行性感 冒相繼病歿,他開始嚐到人生的悲愁滋味。同時,他成了鬆下一家的戶主。戶主的責任意外落到他肩上,也令他覺得這個包袱實在太沉重了。展望未來,少年人的麵頰上幾度露出躍躍欲試的光輝。他的身體依然孱弱,可是苦難的境遇,把他的意誌鍛鍊得鋼鐵一般地堅強,他生來外貌柔和,內心卻蘊藏著一股大丈夫對任何事無所畏懼的衝勁。


    這樣一個有作有為的少年,五代的老闆自然對他懷有好感,並且作為可靠的心腹。他在五代腳踏車車店工作,一年比一年獲得店主的重視。但是,在入店第7個年頭,即1910年6月,他忽然下定決心辭職,而想要進入與腳踏車沒有直接關係的別種行業裏去,希望發現一個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環境。他向人說出了動機:


    “腳踏車漸漸普及,價格愈來愈廉,它的需要,年年增加,店主早晚是要放棄零售業,去做大阪的批發商的。現在腳踏車已成為日常實用的東西,可是,當時大阪全市動工鋪設有軌電車線,著手完成交通網的計劃,由梅田起經四橋到築港,全線已經通車,其他各線也正在施工,我想到各線電車一旦完成通車,腳踏車的需要就會減少,將來這種行業是不容樂觀的。與之相反,電氣事業日後一定能興盛起來,所以我的內心發生動搖 。”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文明開化。自從歐美各國使用蒸汽車以後,各種新的交通工具,都逐漸輸入日本。在明治後半期,令人注目的交通工具,不管從哪方麵說,還都要算電車。日本最早看到電車,是1890年在東京上野公園舉辦的第三次日本全國勸業博覽會中供人參觀的陳列品。真正讓市民乘坐、開始營業的電車,在1895年日本東京都市政府創辦的電車公司裏出現。1897年,東京市才有電車行駛。接著,日本各縣市都慢慢有了電車,來往街頭。


    大阪建設的市街電車,無論比京都或東京,都遲了一步。1903年,日本在大阪舉辦第五次全國勸業博覽會,趁此機會,大阪市當局為實施築港計劃,連帶鋪設了一條電車路線,從九條花園橋起到築港棧橋為止,同年8月開始賣票通車。所以鬆下幸之助的少年時代,在宮田火盆店充當店員之際,已經目睹大阪市內有電車行駛。


    大阪市內的電車,以後按計劃,逐步延長路線。因此,市民利用電車的機會增加,作為交通工具的電車成了人們的必需設施,鬆下幸之助看到這般情景,在他童稚的心靈深處,覺得與自己有關聯的腳踏車,將來可能會慢慢趨於沒落,此一不安的念頭,每天在腦際浮現。他也認為無論腳踏車有怎樣美好的樣式,無論如何高價的物品,它畢竟是需要人用腳力來轉動,充其量不過運載一個人,頂多不能超過兩個。同時,他常想,電車不愧是時代的寵兒,你看它不用人力,比腳踏車速度快,一次將那麽多乘客從甲地送到乙地,輕而易舉。進一步他又發現,電車的動力是來自電氣,供給電氣真是了不起的一種事業。他一層一層地想下去,看出腳踏車的“強敵 ”,會是將來的電氣事業。他喜歡預測、推想和分析,他有先見之明。由於具有對事物的先見之明,才不為過去的事物所羈絆,才能隨時隨地地表現出決斷能力來。所以他毅然辭別了五代腳踏車店的店東。


    在1903年,日本計有電氣公司80家以上。電氣化的鐵路的普及以及工廠使用電氣化動力,故在工商企業方麵,漸漸有了大量用電的客戶,不過與電燈用電相比,尚有一段距離。因此,那時候較具規模的電氣事業公司,全都可以說是大電燈公司。


    因為電氣需要增加,而電氣供應的來源便自然成了問題。1900年以前,電燈公司的電源,主要是火力發電。在需要大量電力的地方,如附近有河川之利,才開始興建小規模的水力發電廠。中日戰爭發生,煤炭價格暴漲,又使當時電氣事業的輸電技術有了顯著進步,即較遠距離輸電已經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中日戰爭一停止,建設水力發電廠便有了突飛猛進之勢。在1900年以後,由於建設大型水力發電廠必須用高壓輸電或遠距離輸電,引起了技術革新,成了電氣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鬆下幸之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肖並收藏鬆下幸之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