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蔣介石同汪偽的往來勾結
在蔣介石同汪精衛分手以前,蔣、汪之間有過多次爭論。1938 年 11 月
16 日,蔣介石同汪精衛一道吃飯時,汪精衛當麵責問蔣介石:“使國家民族 瀕於滅亡是國民黨的責任,我等應迅速聯袂辭職,以謝天下。”蔣介石對此
反駁說,我們如果辭職,到底由誰負政治責任?兩個人爭論得滿臉通紅,象 要扭打起來的氣勢。停了一會兒,蔣把汪棄置不顧,就回到臥室裏去了。在
汪精工逃離重慶,同蔣介石分手以後,汪糟衛幾次指責蔣介石。1939 年 6 月
10 日,汪精衛同日本首相平沼會談時,平沼指責蔣介石說:“象蔣介石這種 人,也許內心是想認識日本的真意,但是現在已經採取容共政策,日本國民
也不會相信他,如果他不與共產黨分手,是很難容許他的。”汪精衛緊接著 就說:“當時我想,如果蔣介石翻然悔悟,則不可不以蔣介石為對手實現和
平,但是事情到了今天,這種情況幾乎毫無希望了。”又說:“我個人原來 抱定蔣如果為解決時局而下野,我也隨著下野,如果出國,我也隨著出國,
但是蔣拒絕這樣做,反而出現相反的情況,我個人早已陷於不能不一個人負 起責任來的境地。”12 月,汪精衛同日本海軍大臣米內會談時說:“這次事
變發生的同時,蔣介石再次採取容共決策,我對此表示極端反對,常常勸他 不可這樣做,卻不為他所採納。”又說:“我離開重慶前幾個月間,總是努
力想辦法使蔣介石改變主意,但是沒有效果,終於不得不離開重慶。在河內 時,曾托蔣介石派來的使者帶信給他,如果他下野,我也一起出國,可是蔣
不接受,我感到更加危險,才最後下決心出來。”13 日,汪精衛同日本大藏 大臣會談時說:“蔣介石是以容共抗日政策誤國的,我曾多次勸蔣,致力糾
正這種錯誤,因力不能及,終於發生這種情況,但本人也有責任”15 日,汪 精衛同日本陸軍大臣板垣會談時,板垣認為:“要在中國建立新的強有力的
中央政府,必須爭取重慶方麵的要人和軍隊的多數。”汪精衛馬上回答說:
“從要人方麵來說,不能不認為蔣介石現在已經絕望。”同時,汪精衛又認 為蔣介石是一個“隨當時環境而變化”的人,他“以前依靠親日和親蘇兩條
途徑,如果把另一條道路完全堵塞,而對他拉攏工作,也許會倒向這邊”。 上述可見,蔣介石同汪精衛在抗戰初期對抗戰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從汪精衛
同日本人的多次談話中,認為蔣介石是“容共抗日”的,而且很堅決,汪精 衛對他進行多次勸說都無用。
在蔣介石同汪精衛分手以後,汪偽政權雖然建立了,但蔣介石同汪偽政 權的往來勾結活動並未停止,當時比較典型地反映在兩件事上,一件是唐生
明奉蔣介石之命參加汪偽政權,另一件是周佛海同蔣介石掛上勾。
先看第一件事。唐生明是唐生智的弟弟,在蔣汪兩個方麵都有朋友,按 唐生明的話:“與各方麵的人士都有往來。”抗戰初期,他任長沙警備副司
1 (日)稻葉正夫編:《岡村寧次回憶錄》第 69 頁。
令,後來代理司令,1938 年初又與鄷悌對調,改任常桃(常德、桃源)警備 司令兼湖南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與保安司令。1940 年春,戴笠叫他到重慶
接受任務。唐生明同戴笠的關係是最好的朋友,按唐說:“我和他相識近二 十年,在生活上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唐到了重慶,戴笠用極其慎重
的口吻對唐說:“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特殊任務,校長同我講過好幾次, 隻有你能夠擔任。因為我們在上海和南京的組織絕大部分被敵人破壞了,那
個地方的工作,校長認為比任何地方都重要,但又不容易找到一個很適當的 人。後來還是校長提出了你,認為你最適宜。這真不簡單,象這樣偉大的領
袖,一天到晚這麽忙,還能想到你呢!”這一說,唐感到飄飄然。過了幾天, 蔣介石在上清寺辦公處親自接見唐生明,向他交代了任務,說:“這個任務
隻有你最合適。”同時又說唐生智那邊蔣自己會去說,還送了一張蔣介石和 宋美齡的合照給唐生明的母親,親筆寫上“唐老伯母惠存”,下置“蔣中正、
蔣宋美齡”和年月日。送照片這一著,還是蔣介石的新手段,過去常用的是 結拜兄弟。又過了幾天,蔣介石和宋美齡單獨請唐生明吃飯,由戴笠作陪。
吃完飯,蔣介石當麵給唐生明一萬元(當時約值二十兩黃金)特別費。最後 分手時,蔣介石又說:“你走的時候不必再來見我了,等將來勝利後,我們 再見麵吧!”
於是,唐生明帶著蔣介石交給他的三項任務離開重慶去上海,這三項任 務即:第一,維護在上海、南京的軍統特務,營救被捕的特務;第二、轉達
蔣介石對大小漢好的“寬大政策”和進行聯絡(戴笠還鄭重說明,這些人當 漢奸是出於不得已,要告訴這些漢奸:“領袖是很關懷他們的。”)第三、
在蔣介石同汪精衛分手以前,蔣、汪之間有過多次爭論。1938 年 11 月
16 日,蔣介石同汪精衛一道吃飯時,汪精衛當麵責問蔣介石:“使國家民族 瀕於滅亡是國民黨的責任,我等應迅速聯袂辭職,以謝天下。”蔣介石對此
反駁說,我們如果辭職,到底由誰負政治責任?兩個人爭論得滿臉通紅,象 要扭打起來的氣勢。停了一會兒,蔣把汪棄置不顧,就回到臥室裏去了。在
汪精工逃離重慶,同蔣介石分手以後,汪糟衛幾次指責蔣介石。1939 年 6 月
10 日,汪精衛同日本首相平沼會談時,平沼指責蔣介石說:“象蔣介石這種 人,也許內心是想認識日本的真意,但是現在已經採取容共政策,日本國民
也不會相信他,如果他不與共產黨分手,是很難容許他的。”汪精衛緊接著 就說:“當時我想,如果蔣介石翻然悔悟,則不可不以蔣介石為對手實現和
平,但是事情到了今天,這種情況幾乎毫無希望了。”又說:“我個人原來 抱定蔣如果為解決時局而下野,我也隨著下野,如果出國,我也隨著出國,
但是蔣拒絕這樣做,反而出現相反的情況,我個人早已陷於不能不一個人負 起責任來的境地。”12 月,汪精衛同日本海軍大臣米內會談時說:“這次事
變發生的同時,蔣介石再次採取容共決策,我對此表示極端反對,常常勸他 不可這樣做,卻不為他所採納。”又說:“我離開重慶前幾個月間,總是努
力想辦法使蔣介石改變主意,但是沒有效果,終於不得不離開重慶。在河內 時,曾托蔣介石派來的使者帶信給他,如果他下野,我也一起出國,可是蔣
不接受,我感到更加危險,才最後下決心出來。”13 日,汪精衛同日本大藏 大臣會談時說:“蔣介石是以容共抗日政策誤國的,我曾多次勸蔣,致力糾
正這種錯誤,因力不能及,終於發生這種情況,但本人也有責任”15 日,汪 精衛同日本陸軍大臣板垣會談時,板垣認為:“要在中國建立新的強有力的
中央政府,必須爭取重慶方麵的要人和軍隊的多數。”汪精衛馬上回答說:
“從要人方麵來說,不能不認為蔣介石現在已經絕望。”同時,汪精衛又認 為蔣介石是一個“隨當時環境而變化”的人,他“以前依靠親日和親蘇兩條
途徑,如果把另一條道路完全堵塞,而對他拉攏工作,也許會倒向這邊”。 上述可見,蔣介石同汪精衛在抗戰初期對抗戰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從汪精衛
同日本人的多次談話中,認為蔣介石是“容共抗日”的,而且很堅決,汪精 衛對他進行多次勸說都無用。
在蔣介石同汪精衛分手以後,汪偽政權雖然建立了,但蔣介石同汪偽政 權的往來勾結活動並未停止,當時比較典型地反映在兩件事上,一件是唐生
明奉蔣介石之命參加汪偽政權,另一件是周佛海同蔣介石掛上勾。
先看第一件事。唐生明是唐生智的弟弟,在蔣汪兩個方麵都有朋友,按 唐生明的話:“與各方麵的人士都有往來。”抗戰初期,他任長沙警備副司
1 (日)稻葉正夫編:《岡村寧次回憶錄》第 69 頁。
令,後來代理司令,1938 年初又與鄷悌對調,改任常桃(常德、桃源)警備 司令兼湖南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與保安司令。1940 年春,戴笠叫他到重慶
接受任務。唐生明同戴笠的關係是最好的朋友,按唐說:“我和他相識近二 十年,在生活上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唐到了重慶,戴笠用極其慎重
的口吻對唐說:“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特殊任務,校長同我講過好幾次, 隻有你能夠擔任。因為我們在上海和南京的組織絕大部分被敵人破壞了,那
個地方的工作,校長認為比任何地方都重要,但又不容易找到一個很適當的 人。後來還是校長提出了你,認為你最適宜。這真不簡單,象這樣偉大的領
袖,一天到晚這麽忙,還能想到你呢!”這一說,唐感到飄飄然。過了幾天, 蔣介石在上清寺辦公處親自接見唐生明,向他交代了任務,說:“這個任務
隻有你最合適。”同時又說唐生智那邊蔣自己會去說,還送了一張蔣介石和 宋美齡的合照給唐生明的母親,親筆寫上“唐老伯母惠存”,下置“蔣中正、
蔣宋美齡”和年月日。送照片這一著,還是蔣介石的新手段,過去常用的是 結拜兄弟。又過了幾天,蔣介石和宋美齡單獨請唐生明吃飯,由戴笠作陪。
吃完飯,蔣介石當麵給唐生明一萬元(當時約值二十兩黃金)特別費。最後 分手時,蔣介石又說:“你走的時候不必再來見我了,等將來勝利後,我們 再見麵吧!”
於是,唐生明帶著蔣介石交給他的三項任務離開重慶去上海,這三項任 務即:第一,維護在上海、南京的軍統特務,營救被捕的特務;第二、轉達
蔣介石對大小漢好的“寬大政策”和進行聯絡(戴笠還鄭重說明,這些人當 漢奸是出於不得已,要告訴這些漢奸:“領袖是很關懷他們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