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與第八十九兩師由湯帶領東移,則東路即可單獨向長汀、瑞金進展,一 麵北路軍占領寧都與薛路會合後,邱可由寧都與東路軍由長汀會占瑞金,可


    免石城與長汀線之兵力與時間也,如該兩師不便調往,則調紹八與八十八兩 師亦可,而現駐資金溪之一師,屆時仍可調回廣昌以甫地區也。”18 日,我


    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開始向西戰略轉移,蔣介石的第五次“圍剿”得手,在


    1934 年 9 月底,蔣介石認定江西的“圍剿”大勢業已完成,勝利在望,顯得 飄飄然。10 月上旬蔣偕宋美嶺下廬山人華山觀察,歷經北平、察哈爾、歸綏、


    太原、西安等地,分別接見了當地的軍政頭目,爭取同情他反共,以緩和對 他“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不滿。10 月中旬,他接到南昌行營轉來的情報,


    知我中央紅軍西移,匆匆趕回南昌部署善後處理。當時他十分得意地說:“不 問紅軍是南下或西行、北進,隻要他們離開江西,就除去我心腹之患。”又


    說:“紅軍不論走那一條路,久圍之師經不起長途消耗,隻要我們追堵及時, 將士用命,政治配合得好,消滅共軍的時機已到,大家要好好策劃。”這時,


    陳誠向蔣介石報告說:“1、綜合最近各方情報,匪之西竄之路線似由會昌、 信車、安遠間經大夷以南,再向西北走湘南、桂陽、汝城,沿湘粵邊境,越


    湘水入川南,乃無疑義,其突圍部隊必係匪第一、第三、第五等軍團之主力, 而留置雜色匪部於贛南老巢。其軍攻匪首心隨之流竄,堵截之法淮迅速油集


    部隊於南雄、大庾、信豐及桂東、汝城一帶,迎頭痛擊,於湘南趕築碉堡, 訓練民眾,堅璧清野,以逸待勞,勿使獲得喘息。2、北路軍應迅速乘機將守


    備部隊除必要者外,一律推進構築興國、寧都、幹部、贛州之線碉堡,否則, 如待進剿部隊先予構成再行接替,未免延遲過甚。3、以現勢觀之,匪已西竄,


    如由進剿部隊追擊,不但鞭長莫及,且亦不可能,此時對軍隊本身及環境觀 之,可令周渾元部就近準備追擊外,其餘實有整理並從速肅清散匪之必要。4、


    為摧毀贛南匪之根基計劃,應劃贛為特別區,派遣能員負責,注意小學教育, 以期改善兒童心理,對無主土地,應給予平民,或補償因修路損失之民眾:


    再交通網亦應繼續完成,庶為將來軍事政治推進之基礎。”1介石採納了陣誠 的意見,一麵命令抽調的部隊,進行追剿;一麵對我革命根據地被占領的地


    區實行“綏靖”。10 月 26 日,蔣介石致電熊式輝、賀國光說:“薛、周兩


    1 引自《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第 570 至 571 頁。


    縱隊集中後,如贛南匪主力軍越贛州信豐之線時,應即以周縱隊,取直徑向 郴州未陽之線,薛縱隊向寶慶、永州之線進出,先將行軍日程與運輸計劃詳


    細規定,以免臨時倉促。”31 日,致電陳濟棠、白崇德、何鍵、顧祝同、蔣 鼎文說:“贛南匪部已由贛州與大庾之間向西逃竄,此匪不滅,不惟民無噍


    類。而且國亦難倖存。故民族之存亡與革命之成敗及吾人之是否能為國為民 真正努力,均將於覘之。即就個人歷史之榮辱而論,亦全係乎此。望切告各


    將士努力截追,期獲最後之勝例。茲特責成伯南、芸樵。墨三諸兄務將西竄 匪部聚殲於湘江以東地區,勿使漏網,如果堵剿不力,以後再任匪蹤在其防


    線之內竄過,以鄰為壑則貽害黨國甚大,不同其情形如何,當概以縱匪論, 令出法隨,決不寬假,除西路與北路各軍如前電部署追堵外,切望南路軍抽


    出二十團以上兵力,限十一月十日前集中郴州以北地區,與西北兩路軍協力 兜剿,以期克奏膚功也。”同日,、蔣介石致電薛嶽、吳奇偉說:“此次追


    剿,為民族與革命存亡成敗之所關”望督勵諸將士努力前進,急起直追,期 獲最後之成功。”與此同時,南昌行營在 11 月 21 日,對贛閩西省的“綏靖”


    作了部署:顧祝同為駐贛綏靖主任,孫連伸、劉興、毛炳文、陳繼承、譚道 源、餘漢謀、張鎖、趙觀濤為第一一至第八綏靖區司令官;陳誠為駐贛預備


    軍總指揮,轄四個縱隊。蔣鼎文為駐閩綏靖主任,劉和鼎、衛立煌、李延年、 王敬文為第九至第十二綏靖區司令官,衛立煌為駐閩預備軍總指揮。而且規


    定這個綏靖部署自 12 月 1 日起施行。11 月 24 日,又以命令規定並說朗綏靖


    計劃。還將瑞金、石城等六個縣劃為特別政治區,擬具所謂《施政建設綱要》。


    當時蔣介石最怕我軍在湖南重建根據地,怕中央紅軍和賀龍部會合,在 鄂湘川黔建成一片根據地。於是,他命令何鍵、薛嶽在衡陽召開了一個軍事


    會議,搞了一個五路進軍湘江追堵計劃,使紅軍在戰略上陷人不利態勢。從


    1934 年 11 月 21 日至 12 月 2 日,蔣介石調集了二三十個師,同我軍苦戰了


    一個星期,這個時候,蔣介石是聚精會神,行營同前線的函電頻繁交馳。結 果;我中央紅軍從覺山以南的文市向界首渡湘江向貴州前進。事先,蔣介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揚樹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揚樹標並收藏蔣介石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