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打傷多人。吳健彰的船隊也向炮台進攻,同樣遭到起義軍的還擊,清 軍船隊受到重大損失, “克隆”號戰船遭到起義軍炮火的轟擊,損傷不小, 連船長也受了傷。 12月2日,清軍從水陸兩路輪番轟城,起義軍冒著敵人的炮火,開炮還 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12月3日早晨,大霧瀰漫,清軍攜帶雲梯、噴筒, 準備乘霧襲擊縣城,起義軍也裝扮成清軍模樣前往襲擊四明公所炮台,兩軍 相遇展開激戰,起義軍邊戰邊退,直到日出霧散,才返回城中。這次戰鬥, 起義軍擊斃清軍千總陳鎮川等4人,打傷10餘人,自身也有損傷。 12月4日、5日,清軍輪番攻城,起義軍在城垣上穿洞,添炮回擊敵人。 12月6日,起義軍從北門出發,襲擊清軍營盤,兩軍交火後,起義軍退 回城中。見敵人退去,又有400名左右的起義軍戰士從北門追擊,直攻四明 公所,截斷了虎嵩林等帶領的七八百名清軍的去路,曾一度占據陳家木橋和 教堂,由於清軍援兵趕到,被截清軍才得以逃命。起義軍還衝出大南門,攻 擊清軍水陸各營,雙方在激戰後,戰義軍才退回城中。這一天,清軍從北麵、 西麵和南麵向上海縣城發動全麵攻擊,在兩個小時內耗盡所有彈藥。起義軍 在多於自己10倍至12倍敵人的攻擊下,英勇地堅守著陣地,向清軍發起數 次衝鋒,最後打退了清軍的進攻。 12月7日這一天戰鬥相當激烈。下午兩點半後,吳健彰和泊承升率船隊 向起義軍進攻,為首的“甘普敦”號船駛到黃浦江江麵上停下來,向起義軍 的炮台轟擊,其他敵船蜂擁而上,分隊炮轟起義軍的各處炮台,炮聲猛迅如 雷,紛紛落在起義軍的炮台上及其附近。起義軍的炮台是用泥土建造的,很 不結實,但對起義軍來說卻很重要,起義軍死死守住炮台,猛烈開炮還擊。 清軍又在東麵和南麵登陸,向附近房屋投擲火罐、火彈,同時大肆進行搶掠。 一小時內這些地方到處是火光熊熊。一個目擊者,描述當時的情形: “遍地 燒得這樣驚人可怕,天上像有雷鳴,地上發出火焰的怒號,爆炸之聲有如大 海中的波濤澎拜”。在這烈火之中,一座座建築物倒塌下來,化為灰燼,人 門從烈火中逃出來,很多人被燒死、殺死。 陸上火勢蔓延,水路清軍加緊向起義軍攻擊,一艘敵船被大風颳近起義 軍炮台,在灘岸上擱淺,敵人拚命向炮台投擲火罐,起義軍對準擱淺船隻猛 轟,敵船起火燃燒起來。另一艘敵船前來營救,也被起義軍的炮火擊中。兩 艘敵船在烈火中都爆炸了,死傷清軍50餘人。其他敵船見這兩船覆滅,再不 敢前來送死,慌忙逃走,起義軍的炮台仍巍然屹立。與此同時,敵人還在南 麵和西麵的陸路攻城,除了丟下一具具屍體以外,敵人沒有占到一點便宜。 清軍連續7晝夜的進攻,妄圖奪取上海縣城,在起義軍的嚴密防守和猛 烈反擊下,清軍屢遭失敗。清軍在城郊的燒殺搶掠,犯下了滔天罪行。上海 縣城東郊,原是繁華的商業區,民房店鋪棧號相連。吳健彰指揮清軍在這裏 放火,使小南門至大、小東門一帶的2000多間房屋被燒毀。原來人煙稠密, 非常富庶的東郊,竟變成淒涼無人的地帶了。清軍趁火搶劫,大批贓物被吳 健彰掠為已有,都裝進大船運回了廣東老家。當時的 《北華捷報》曾對吳健 彰痛斥道: “你這個行將就木的人!隻有上海無辜遭難的老百姓,將為你寫 墓誌銘吧!隻有那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以及初冬寒夜那些孤苦零丁的流浪 者,才可以刻劃出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吳健彰等一夥清朝統治者的暴行, 激起了上海人民的憤怒和對清朝統治者的無比憎恨。


    四、泥城之戰


    小刀會起義後,英、美、法西方列強就乘機劫奪中國的關稅以擴大其在 中國的特權。1853年9月9日,上海英國領事阿利國發布通告說:“目前海 關行政既陷於停頓,我們就沒有遵守海關規章或繳納關稅的義務。”同日, 阿利國和美國公使馬沙利分別向英國、美國僑民公布了 《在海關行政停頓期 間船舶結關臨時規則》,決定進口商、航運商及貨運承辦人應繳納的稅額, 要向本領事館繳納,由英美領事代為徵收保管稅款。這實際上是攫取了上海 海關的職權和稅款,並抵製清政府重新設關徵稅。 關稅收入對於清政府來說至關重要,用它可以籌措鎮壓小刀會起義軍和 太平天國的軍餉。吳健彰幾次向英國領事催繳關稅,阿利國表現得很無賴。 他說,中國海關已不存在,中國喪失了對上海的控製權力,其他國商人可以 乘機逃稅,中國皇帝沒有平等法律或條約權利向英國商人追收稅款。他還威 脅說,由於中國的挑釁行為,英國不得不放棄中立政策,而採取自衛的政策。 阿利國矢口抵賴以前的欠稅,又否認清政府有重新徵稅的權利,甚至以實行 報復相威脅。法國和英國站在一起,拒絕向清朝海關納稅。 英、美、法雖然宣布 “中立”,實際上卻利用清朝政府在太平天國革命 打擊下搖搖欲墜的有利時機,企圖通過 “修約”來擴大在中國的特權。1854 年,英、美、法三國提出全麵修改條約的要求,美國公使麥蓮對清朝的兩江 總督怡良就公開表示修約的要求,說小刀會起義 “是一個有力量的、夠尊嚴 的運動,有資格向外國政府要求享受交戰國的權利,不管他們所控製下的土 地是大是小”。他又說: “這些中立的義務,是外國所應遵守的,但可以用 條約來修改。”英、美、法西方列強以協助清朝統治者鎮壓中國革命為條件, 來達到他們擴大侵略在華勢力的目的。他們的 “中立”,隻不過是一種偽裝 罷了。 清政府對 “修約”既不願承認,又不敢拒絕。因此,英、美、法侵略軍 便決定對上海城外的清軍教訓一下,逼其早日屈服,接受外國侵略者擴大侵 略的條件。因而發生了1854年4月4日的“泥城之戰”。 4月3日,英國以一些偶然事件作為藉口,挑起事端。當時英租界僅限 於洋涇浜 (現在的延安東路)以北,山東路以東的狹小地區。圍攻上海城的 清軍駐在泥城浜 (現在的西藏中路)以西。4月4日,英、美兩國軍隊從租 界向西出動,英軍由南京路向泥城橋、美軍由洋涇浜向 “新跑馬廳”(約在 今西藏中路以東),向清軍兵營示威。下午4時,美軍首先向清軍發炮,英 軍也炮擊清軍,麵對外國侵略者的武裝進犯,一些清軍開槍開炮還擊,在英、 美軍隊的炮擊下,清軍潰退了。戰後第二天,吳健彰親自出來向侵略者陪罪, 表示了停止敵對行動的願望,作了 “租界不可侵犯”的保證,滿足了侵略者 的要求。 “泥城之戰”是中外反革命勾結的一個轉析點,清朝統治者對外國官員 更親睦了。清朝地方政權向外國侵略者投降,出賣上海海關和租界的主權, 滿足了外國侵略者擴大侵略的願望。 “泥城之戰”後,許乃釗和吳健彰接受 了阿利國的建議,由英、美、法三國領事各派 “稅務司”一人,以控製上海 海關。6月29日,清朝上海地方政權和3國簽訂 “海關徵稅規則”9款,接 著由三國各派1人,組成所謂 “關稅管理委員會”,上海海關的主權就這樣 被出賣了。7月5日,清政府承認“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充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刀會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國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國柱並收藏小刀會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