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公主!你會後悔的……


    他爆發出一陣令人心驚的咳嗽…


    5.太平府堂屋白天內景


    李重茂正狼吞虎咽地吃著食物,毫不理會在一旁默默注視著他的太平……


    崔堤進來。後麵跟著個僕人,抱著一把古琴……


    崔堤:公主,您要的琴我……(突然發現李重茂)他怎麽在這兒,他不是……


    李重茂恐懼地丟下碗筷,撲在太平懷裏……


    太平:他怎麽不能在這兒?今天多虧了我在,否則這孩子就


    崔堤:為什麽?


    太平:你們怎麽都問這個問題?這不很簡單嗎?他與所發生的罪惡並沒有關聯!


    崔堤:可…公主不會糊塗到讓這麽個孩子登基吧?


    李重茂:姑母,什麽是登基?


    太平定定地望著他,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太平:……他還是個孩子!


    崔堤:(急切地)就是!他隻是個孩子!琴放在哪兒?


    崔堤臉上的急切與敏感令太平疑惑,她望著崔堤,並未作答。


    崔堤:……公主,琴放在哪兒?


    太平小心翼翼地打開琴,隨意撥弄著琴弦……


    崔堤在一旁心神不定地觀望。身後李重茂依然遠遠地坐在餐桌旁……太平坐下,她撫摸著每一根琴弦,似乎在試圖回到某種境界,……


    音樂響起……


    崔堤:(低聲)公主什麽時候登基?


    太平似乎沒有聽見,繼續專注地撫琴。


    崔堤:(激動)母親!


    太平停了琴,有些驚異地抬起頭,她無法理解崔堤此時的激動。


    太平:……不是說好,不要叫我……


    崔堤:(堅決地)您什麽時候登基?


    太平:……登基?你覺得我應該登基嗎?


    崔堤:應該!不僅我這樣想,這幾乎是朝內所有人的希望!您兩次將李姓王朝挽救於水火;您的勇氣和智慧令敵人聞風喪膽;您君臨天下的威望事實上早已具有了一個君主的實質。


    您必須登基,這是眾望所歸,我一直在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公主,請不要再猶豫!


    太平:那你覺得隆基怎麽樣?他畢竟……


    崔堤:不可能!這不可能!


    太平:什麽不可能?!我僅僅是問問他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崔堤被太平的態度搞得有些不知所以。


    崔堤:他,他是個……英雄!否則我們不會成為莫逆之交!您,什麽意思?


    太平:是啊!他是個英雄,了不起的英雄!可他卻使我想起了二哥賢。他雖不乏敢作敢當的丈夫氣概,但做事情卻欠沉穩,太露鋒芒,而這恰恰是在這大明宮生存的大忌……不說這些了,我心裏其實早就下了決斷……


    7.太平府議事廳白天內景


    一些重臣聚集在大廳裏,太平坐在屋中,凝神思考著。


    朝臣甲:公主,大唐的明君英主就在您的身邊,天天侍奉在您的左右。臨淄王李隆基天生聰慧,英武非凡,為大唐的生死存亡建下了蓋世功勳。更難能可貴的是,殿下仁義純良,摯愛親情,是英君明主難尋的可造之材…


    朝臣乙:(打斷他的話)劉大人您錯了,要說聰慧、英武、功勳卓著,而又仁義純良的,天下沒有人能比太平公主。更難得的是公主深孿眾望,多年處理政務,精通國事,比當年的武皇尤過之而無不及。公主,您是天下君主的首選,怎麽反倒把自己忘了。


    朝臣丙:張大人難道是在邀寵獻媚嗎?我想公主深明大義,公正無私,定不會輕易被甜言蜜語所左右。天下剛剛從女皇治下脫身,又逢韋後亂政,正是人心不安時,公主絕對不會在此時逾越法庭,惹動百姓及朝廷惶恐。


    朝臣丁:王大人的言語怎麽如此迂腐可笑。女人不能當政的陳規陋習早已被武皇的輝煌政績不攻自破。現在太平公主是皇室元老,武皇第二代皇子推一的倖存者,如果她不能順理成章地登基主政,那才是最大的破壞法度。


    朝臣甲:說到法度,臨淄王為先帝睿宗皇帝的親子,於承父業,才是最合法度。


    朝臣乙:睿宗已經自願禪位,而後又自貶為平民,按律他的子孫也就與平民無異。太平公主法外施思,賜予其親王稱號,怎麽有可能更進一步君臨天下呢?


    太平:不要吵了!(起身環顧眾人)你們口口聲聲講到法度,怎麽會忘了最根本的法度。


    (轉向一名詩女)去把太子清出來。


    侍女引著李重茂出來。李重茂怯生生地環視了一下眾人,急忙藏到太平身後。


    太平:你們剛才說的都有道理,所以我和李隆基都不可能登基。否則隻能引起朝廷的紛爭,進而造成天下混亂。我們的資格都不完備,而李重茂是顯的兒子,且已被冊封為太子,隻有他具有最正統的名分。


    崔堤感到失望。他的神情似乎表明。心思已不在這裏,他拿起一杯茶,下意識地端到嘴邊,茶杯蓋脫落,摔碎,眾臣都回頭看他。


    太平:(盯著李隆基)才能木是決定帝王的標準,道德更具有獎大的欺騙性,這隻會激發個人野心,是天下大亂的原因。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刻,依照律製是淮一可行的途徑。沈元忠公主說得對,我們隻能照章行事,別無選擇。


    朝臣甲:可是公主,李重茂為韋氏所生,日後難免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宮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重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重和並收藏大明宮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