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逐漸亮起的朦朧燈光,明空見阿朱神色甚是慌張,無奈嘆息一聲,還是爬了起來。即便時至今日,她若違反寺規,阿朱也得跟著麵壁思過,明空就算不為自己想,也不能連累人家跟著受過啊。


    “快些,大家都去大殿了。”說著朱兒已吹燃火折,點亮油燈,“夜半正涼,得穿暖和點兒。”她打開放在牆角的衣箱,翻找幾個月前穿的厚麻衣。


    明空隱約看見衣箱中閃過一抹紅色——是母親做的石榴裙,昔日帶入皇宮,如今又帶到感業寺。經歷十多個歲月,裙子已十分陳舊,稍不注意就會撕破,顏色也消褪許多,但在昏黃的燈光下還是十分醒目。那一刻她記憶的深井似乎一霎時溢出了水,不過卻是苦水,匯成一條無精打采的小溪,漫無目的地流淌著。


    她又想起昔日入宮時與母親分別之際說的話,“見天子庸知非福”。真是可悲可笑,她哪裏得到什麽福氣?唯有身不由己的茫然,那真是一句不切實際的狂言。現在的她還剩下什麽?或許還有一個埋葬於心的希望,可已經隨著光陰消磨日漸渺茫。


    在阿朱催促下,她來不及再多想,趕緊穿上衲衣係好腰帶,匆忙出離禪房。外麵確實挺涼,她們便似急於取暖一般擠入紛雜的人群,齊往正殿而去。


    伴著長鳴的鍾聲,明空被人流湧進燈火通明的佛殿,但見法樂、法願、法燈三位大師當殿而坐,十幾位法名中帶“寶”字的女尼左右分列——她們是高祖皇帝的嬪妃姬妾,年紀都已不輕。昔日李淵內寵極多,直至退位當太上皇,還頗有幾個女人為之生兒育女,落髮為尼者更是數不勝數。不過時至今日,絕大多數已在寂寞中死去,活著的僅剩這十幾位,一個個目光呆滯、麵若枯槁,倒還真稱得起是非男非女、不生不死的出家人。


    明空同輩的大多也到了,多數昏昏沉沉睡眼惺忪,臉上都寫滿愁苦。最引人矚目的是,大殿中央放著塊鋪板,上麵躺了個奄奄一息的女尼。明空認得,是她們這輩比丘尼中地位最高者——昔日的陰妃。


    四妃地位僅次於皇後,李世民駕崩後,韋貴妃、楊淑妃、燕賢妃都被晉升為太妃,出宮隨兒子生活。唯有陰妃命苦,她兒子齊王李祐性格頑劣、任性胡為,在貞觀十七年鬧出一場荒唐的叛亂,被李世民貶為庶人並賜死,她也因此喪失德妃的地位。雖然李治即位後出於對庶母的尊重又恢復她封號,但對她而言這毫無意義,兒子已不在了,她晚年的幸福已斷送,隻有來感業寺度過殘生。心中苦悶久而成疾,直至此刻生命亦將逝去。


    見人來的差不多,法樂大師才緩緩開言。她的語氣與平日沒什麽不同,甚至似乎還有一絲慶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功德圓滿,涅槃永生。咱闔寺上下齊念《阿彌陀咒》,助佛祖接引她去西方極樂淨土,自此成就正果、不生不滅、安樂解脫、眾苦永寂。”


    《無量壽經》有雲:“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時,即轉女身得成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扶身,坐寶華上,隨佛往生,入佛大會,證悟無生。”作為女子,或許生來就是經受苦難的,即便成佛也需轉為男身。明空等女尼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嘆息,隨即念誦起來——過去是否有爭寵的矛盾已不重要,現在同是天涯淪落人,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陰氏已受盡人世的折磨,無論升天堂下地獄,願她平平靜靜離開這個傷心的世界,就此解脫吧!


    誠摯的梵唱響起:“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


    但解脫之際真的很美好嗎?陰氏本人似乎不這麽認為,沒有祇園精舍,沒有娑羅雙樹,有的隻是一個被命運和病痛折磨得不成樣子的女人。一張原本富態雍容的臉已枯黃變鏽,炯炯有神的杏眼也失去了光彩,眼皮耷拉著,原本圓潤的朱唇如今蒼白如紙,因有病在身多日未剃髮,頭頂上盡是半寸許的茸毛,那毛髮顏色灰濛濛的——她未老先衰,滿頭青絲盡白。豐滿的身軀現在已瘦如枯樹,因為病痛折磨,她渾身上下盡是黏稠的汗水,枯枝一般的手也在顫抖,指間還掐著串念珠。眾人的祝福似乎並未減輕她的痛苦,反而令她覺得更加難受,漸漸地她的呻吟聲與誦經聲混在一起,仿佛也隨著眾人的節奏一起吟唱。


    這慘狀明空已不是初次目睹,就在半年多以前,她也曾親眼目睹一位嬪妃的離去,就是曾與她親如姐妹的徐惠。


    徐惠辛苦伺候先帝,至李世民崩殂她也身心疲憊一病不起,而她執意要為皇帝殉葬,拒絕醫藥,後來索性連飲食都停了。明空曾親眼看著她入宮,看著她因諫言晉升婕妤,看著她寵冠一時受封充容,也看著她在痛苦恍惚中咽下最後一口氣。朝廷為嘉獎其忠貞,追贈其為賢妃——而這有意義嗎?能抵消她所遭受的痛苦嗎?或許徐惠自己覺得如願以償,但充其量也不過是在昭陵獲得了一個較為靠近皇帝的位置,成了“無比榮光”的陪葬品,與那些禦馬、獒犬、鬥雞、牛羊有什麽不同?


    “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梵唱聲漸入高潮。陰氏的呻吟卻越來越低,掙紮片刻之後她身軀突然一抖,徒然向上挺了挺,喉嚨中咕噥出一聲響亮卻十分模糊的聲音,似是“祐兒”二字,身子隨即萎頓,腦袋一偏,吐出最後一縷氣息。然而她的雙眼卻沒閉上,兀自注視著莊嚴神聖卻無動於衷的佛像;她的手緩緩垂下床板,或許因為太過痛苦,最後時刻她掐斷了線繩,那一顆顆檀木珠散落在地,直滾到眾人跪的蒲團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則天2: 從三歲到八十二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曉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曉磊並收藏武則天2: 從三歲到八十二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