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道光十九年:從禁菸到戰爭 作者:沈渭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9月18日,倫敦侵華集團繼續開會,商討如何促使政府侵華,並決定成立由拉本德、查頓等組成的9人委員會,具體策劃侵華戰爭。9月21日,英國政府收到義律的正式報告,巴麥尊侵略嘴臉暴露,他立即表示,對中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先揍它一頓,然後再作解釋”。兩天後,他以私人函件名義致函首相,提出了他的侵華主張:(一)政府對於義律用政府名義承擔下來的兩萬箱鴉片的責任是承認呢?還是否認?
(二)要是否認這份責任,政府就讓受害人聽天由命嗎?
(三)要是承認這份責任,政府是簡單地向國會提議付出那筆錢呢?還是把義律以政府名義承擔下來的義務當做強迫中國政府賠補受害人所受損失的義務,而以林欽差辦事的暴虐性做為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的根據?
(四)財產是如此其用暴力奪去的,政府替他們提出賠償要求,同時,為了將來把不列顛人民和中國人民關係放在安全的基礎之上,政府是否更進一步提出締結一個條約的要求,並且對於這種行動的整個精神所加於英國官員的絕大失敬也要求某種道歉或賠償呢?
(五)如果政府這樣決定,那麽壓迫中國人順從的最容易最有效的強製手段是什麽呢?
(六)截至現在為止,已經建議出來的辦法是,強有力地截斷中國的沿海貿易。捕捉並扣押他們一切的沿海船隻,據說沿海船隻是極多極多的。占領沿海幾個島嶼,此中包括一個小島上的廈門鎮。為此,不需要很大的海軍力,兩艘主力艦,再加幾艘較小的艦隻可以夠了,印度不難派出足夠的陸軍去。[7]
巴麥尊雖然是以討論的口吻開始信件的寫作,但其最終的目標已經顯露無遺,而且還說已有一艘主力艦在印度,另一艘主力艦和一艘大型巡洋艦正整裝待發,似乎已經做好了馬上出兵的準備。這樣,通過鴉片販子在廣東的醞釀、中經與英國本土的紡織集團的合流和策劃鼓吹,切合了英國政府商業殖民的追逐,英國政府決定對中國“動手”。
* * *
[1] 南木:《鴉片戰爭以前英船阿美士德號在中國沿海的偵查活動》,列島編《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北京,三聯書店,1958年。本節相關資料除註明外,皆來源於該文,不再一一註明。
[2] 嚴中平:《英國資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爭史料》,列島編《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第39~41頁。
[3] 《英國議會文件:有關中國通訊》,第194頁。
[4] 嚴中平輯譯:《英國鴉片販子策劃鴉片戰爭的幕後活動》,《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4期,第46頁。
[5] 嚴中平:《英國資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爭史料》(上),《經濟研究》1955年第1期。
[6] 《威廉·克勞弗德致羅伯特·克勞弗德》,《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4期,第14頁。
[7] 嚴中平輯譯:《英國鴉片販子策劃鴉片戰爭的幕後活動》,莊建平主編《近代史資料文庫》第4卷,第80~81頁。
8-3 英國政府出兵
1839年10月1日,時為道光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英國召開內閣會議,第一次討論中國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之後,終決定派遣一支艦隊到中國海去,並訓令印度總督對於我們兵船司令所採取的任何必要行動予以合作”。
在會上,巴麥尊特別賣力,“他說明怎樣用一條主力艦、兩條巡洋艦,兩三隻輪船和幾隻小型武裝船隻就可以把從北京到廣州的整個海岸封鎖起來”。這位力主侵華的英國政府外相巴麥尊(henryj.p.palmerston,1784~1865),是一個愛爾蘭貴族,在愛爾蘭擁有大量的土地,有在威爾斯等投資工礦業,在倫敦從事股票投機,是英國當時典型的資產階級化土地貴族,馬克思為他頗費筆墨,後曾結集為《巴麥尊子爵生平故事》。巴麥尊就學於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1807~1865年間,先後擔任海軍部委員、軍政大臣、內政大臣、外交大臣和首相,成為英國宦海中的不倒翁,他的名言是“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1807~1828年,他作為托利黨成員,當了近十年軍政大臣。後“叛逃”輝格黨,很快成為輝格黨內閣第一流人物,1830年成為外交大臣。本次內閣會議前幾日,巴麥尊曾與拉本德等9人委員會密談,並留下了委員會提供的大量相關中國的情報。
內閣會議雖然達成了侵華決定,但並未公布,更沒有在議會討論得到議會同意,因此以拉本德為首的所謂9人委員會加緊了行動,他們不僅自己不斷向巴麥尊進言,更組織以城市為單位的聯名上書方式,向政府施壓。自9月30日曼徹斯特39家公司聯名致書巴麥尊,到10月10日,先後有倫敦、利茲、利物浦等6個著名工商城市近三百家工商業資本家上書巴麥尊,要求政府武力侵華。拉本德也一再致函或會見巴麥尊,敦促政府早日發出武力行動的訓令。10月18日(道光十九年九月十二日),巴麥尊向義律發出第15號秘密訓令,其中稱:陛下政府感覺,對於中國人所加於不列顛人民和女王官吏的暴行,不得不表示憤怒;陛下政府認為絕對必須把大不列顛和中國今後關係安置在明確而安全的基礎之上,為此,陛下政府意將派遣海軍到中國海去,可能還有少量陸軍。……陛下政府現在的想法是:立刻封鎖廣州與白河或北京諸河,封鎖廣州與白河之間認為適當的若幹處所;占領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或廈門鎮,或任何其他島嶼,凡是能夠用作遠征軍的供應中心與行動基地並且將來也可以作為不列顛商務之安全根據地的就行;陛下政府是有意於要永久占有這樣地方的。陛下政府還打算立刻開始捕捉,並扣押海軍所能夠弄得到手的一切中國船隻。採取了這些步驟之後,海軍司令應該進到白河河口,向北京政府送一封信,告訴他們不列顛政府何以採取這樣的行動……[1]
(二)要是否認這份責任,政府就讓受害人聽天由命嗎?
(三)要是承認這份責任,政府是簡單地向國會提議付出那筆錢呢?還是把義律以政府名義承擔下來的義務當做強迫中國政府賠補受害人所受損失的義務,而以林欽差辦事的暴虐性做為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的根據?
(四)財產是如此其用暴力奪去的,政府替他們提出賠償要求,同時,為了將來把不列顛人民和中國人民關係放在安全的基礎之上,政府是否更進一步提出締結一個條約的要求,並且對於這種行動的整個精神所加於英國官員的絕大失敬也要求某種道歉或賠償呢?
(五)如果政府這樣決定,那麽壓迫中國人順從的最容易最有效的強製手段是什麽呢?
(六)截至現在為止,已經建議出來的辦法是,強有力地截斷中國的沿海貿易。捕捉並扣押他們一切的沿海船隻,據說沿海船隻是極多極多的。占領沿海幾個島嶼,此中包括一個小島上的廈門鎮。為此,不需要很大的海軍力,兩艘主力艦,再加幾艘較小的艦隻可以夠了,印度不難派出足夠的陸軍去。[7]
巴麥尊雖然是以討論的口吻開始信件的寫作,但其最終的目標已經顯露無遺,而且還說已有一艘主力艦在印度,另一艘主力艦和一艘大型巡洋艦正整裝待發,似乎已經做好了馬上出兵的準備。這樣,通過鴉片販子在廣東的醞釀、中經與英國本土的紡織集團的合流和策劃鼓吹,切合了英國政府商業殖民的追逐,英國政府決定對中國“動手”。
* * *
[1] 南木:《鴉片戰爭以前英船阿美士德號在中國沿海的偵查活動》,列島編《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北京,三聯書店,1958年。本節相關資料除註明外,皆來源於該文,不再一一註明。
[2] 嚴中平:《英國資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爭史料》,列島編《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第39~41頁。
[3] 《英國議會文件:有關中國通訊》,第194頁。
[4] 嚴中平輯譯:《英國鴉片販子策劃鴉片戰爭的幕後活動》,《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4期,第46頁。
[5] 嚴中平:《英國資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爭史料》(上),《經濟研究》1955年第1期。
[6] 《威廉·克勞弗德致羅伯特·克勞弗德》,《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4期,第14頁。
[7] 嚴中平輯譯:《英國鴉片販子策劃鴉片戰爭的幕後活動》,莊建平主編《近代史資料文庫》第4卷,第80~81頁。
8-3 英國政府出兵
1839年10月1日,時為道光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英國召開內閣會議,第一次討論中國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之後,終決定派遣一支艦隊到中國海去,並訓令印度總督對於我們兵船司令所採取的任何必要行動予以合作”。
在會上,巴麥尊特別賣力,“他說明怎樣用一條主力艦、兩條巡洋艦,兩三隻輪船和幾隻小型武裝船隻就可以把從北京到廣州的整個海岸封鎖起來”。這位力主侵華的英國政府外相巴麥尊(henryj.p.palmerston,1784~1865),是一個愛爾蘭貴族,在愛爾蘭擁有大量的土地,有在威爾斯等投資工礦業,在倫敦從事股票投機,是英國當時典型的資產階級化土地貴族,馬克思為他頗費筆墨,後曾結集為《巴麥尊子爵生平故事》。巴麥尊就學於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1807~1865年間,先後擔任海軍部委員、軍政大臣、內政大臣、外交大臣和首相,成為英國宦海中的不倒翁,他的名言是“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1807~1828年,他作為托利黨成員,當了近十年軍政大臣。後“叛逃”輝格黨,很快成為輝格黨內閣第一流人物,1830年成為外交大臣。本次內閣會議前幾日,巴麥尊曾與拉本德等9人委員會密談,並留下了委員會提供的大量相關中國的情報。
內閣會議雖然達成了侵華決定,但並未公布,更沒有在議會討論得到議會同意,因此以拉本德為首的所謂9人委員會加緊了行動,他們不僅自己不斷向巴麥尊進言,更組織以城市為單位的聯名上書方式,向政府施壓。自9月30日曼徹斯特39家公司聯名致書巴麥尊,到10月10日,先後有倫敦、利茲、利物浦等6個著名工商城市近三百家工商業資本家上書巴麥尊,要求政府武力侵華。拉本德也一再致函或會見巴麥尊,敦促政府早日發出武力行動的訓令。10月18日(道光十九年九月十二日),巴麥尊向義律發出第15號秘密訓令,其中稱:陛下政府感覺,對於中國人所加於不列顛人民和女王官吏的暴行,不得不表示憤怒;陛下政府認為絕對必須把大不列顛和中國今後關係安置在明確而安全的基礎之上,為此,陛下政府意將派遣海軍到中國海去,可能還有少量陸軍。……陛下政府現在的想法是:立刻封鎖廣州與白河或北京諸河,封鎖廣州與白河之間認為適當的若幹處所;占領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或廈門鎮,或任何其他島嶼,凡是能夠用作遠征軍的供應中心與行動基地並且將來也可以作為不列顛商務之安全根據地的就行;陛下政府是有意於要永久占有這樣地方的。陛下政府還打算立刻開始捕捉,並扣押海軍所能夠弄得到手的一切中國船隻。採取了這些步驟之後,海軍司令應該進到白河河口,向北京政府送一封信,告訴他們不列顛政府何以採取這樣的行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