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道光十九年:從禁菸到戰爭 作者:沈渭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47] 《熬化鴉片煙土投入大洋先期祭海神文》,《雲左山房文鈔》卷三。
[48] 《林則徐集·日記》第344頁。據林則徐日記所記,自6月3日至6月21日,銷煙共19天,除去端午節暫停一天,共18天。一般著作稱共銷煙20天或籠統指自6月3日到25日等說法,均不確。
[49] 裨治文:《鎮口銷毀鴉片》,《中國叢報》1839年6月號。轉引自楊國楨《林則徐傳》(增訂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頁。
6-2 具結與反具結
虎門銷煙,隻是中國政府決心杜絕煙害的第一步,按照林欽差的禁菸部署,要做到拔本塞源,洋商必須既交出鴉片,又應出具甘結,保證今後永不夾帶鴉片。如果夾帶,一經查出,“人即正法,貨盡沒官”。這一要求,早在二月初四日欽差大臣給外商的第一件諭帖中就已曉示[1]二月十三日,被嚴密隔離在商館裏的一部分外商,為了早日擺脫困境,獲得自由,不顧英國商務監督義律的反對,在一個宣言上簽名保證不再販賣鴉片,也不再把鴉片輸入中國,但他們聲明不能保證永遠禁止一切來人不夾帶鴉片,要求把這件事交給各國的代表處理[2]應該說,外商的請求是合理的,他們隻能保證自己不夾帶鴉片,不能保證別人也不夾帶。林欽差原則上接受了這個請求。他認為“居各國之首”的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應該而且可以代表外商作出保證。二月中旬,欽差大臣在給義律的稟帖批示中發出了具結式樣,要義律代表眾英商簽具。結式內容如下:具甘結(人)英吉利領事義律,副領事參遜,率領英國夷商等,港商夷商等,吆嚕夷商等,為出具切結,永斷鴉片事。結得英吉利國及所屬各國夷商,久在粵省貿易,渥沽天朝恩澤,樂利無窮,隻因近年有等貪利之人,私帶鴉片煙土,在粵洋躉船寄頓售賣,有幹天朝法紀。今蒙大皇帝特遣大臣來粵查辦,始知禁令森嚴,不勝悚懼。謹將各躉船鴉片盡數繳官,懇求奏請大皇帝格外施恩,寬免既往之罪,其已經起空之躉船,均令駛回本國。現在義律等稟明本國主嚴示各商,凜遵天朝禁令,不得再將鴉片帶入內地,並不許製造鴉片。自本年交秋以後,貨船來粵,如查有夾帶鴉片者,即將其全船貨物盡行入官,不準貿易,其人亦聽天朝處死,願甘伏罪。至現春夏兩季到粵之船,其自本國來時,尚未知查辦嚴禁,如有誤帶鴉片者,隨到隨繳,不敢稍有隱匿,合併聲明,所具切結是實。[3]
在林則徐看來,義律既能代表眾商繳出鴉片,當能代表眾商作出保證,於情於理,兩皆相符。在義律,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被迫交出鴉片,原是他在無可奈何時設下的一個圈套:把屬於中國內政的禁菸問題,偷換成中英兩國的爭端。不料,中國欽差不但沒有鑽進這個預設的圈套,反而把繩圈拋到了義律自己的脖頸上,讓他再次代表眾商作出承諾。作為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充其量隻能保證英國商人不再進行鴉片走私。無權代表各國作出保證;但事實上他確實已經代表在華外商同意繳出鴉片,那麽他等於承認具有代表外商簽具甘結的權力。當他接到中國欽差派人送來的甘結式樣時,這個自作聰明的英國人便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困境之中。
被迫繳煙和隨之而來的具結問題,證明義律不是林則徐的對手。他決心訴諸武力以挽回反繳煙失敗。早在被迫同意繳出鴉片之時,他就在醞釀用武力打擊中國的設想。4月3日,他把自己的設想以私人密信的方式給外交大臣帕麥斯頓作了陳述。他認為中國政府的繳煙令是強迫英國商人繳出自己的財產,這是一種侵略,一種不可饒恕的暴行。對此,他主張“應該出之以迅速而沉重的打擊,事先連一個字的照會都不用給”。他建議:一、立即用武力占領舟山島,嚴密封鎖廣州、寧波以及從海口直到運河口的揚子江江麵;二、應該經過白河口向朝廷致送通牒,提出要求:林、鄧兩人撤職查辦並對女王陛下多次失敬的行為作出道歉;對暴行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正式把舟山割讓給英國;中國皇帝必須準許中國人在那些島上和一切沿海港口與英國進行貿易;直到賠款付清和其他一切條款都忠實兌現後才解除封鎖。
三、英國貨物可自由輸入廣州、寧波、廈門、南京的權利,為期十年。
四、應該使用足夠的武力,並以西方國家對中國從未有過的最強有力的方式,進行武力行動的第一個回合。[4]
義律的這份秘密信件表明,他早就處心積慮地把因禁菸引起的爭端拖向戰爭的道路,用侵略解決問題。正是在這一陰謀指導下,他對欽差大臣要求具結一事避而不談,而以繳煙的行動獲取商館的解圍,以便一旦獲得自由行動的權利便加速推行自己的戰爭計劃。
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1839年4月6日),林欽差來諭催問義律為何對具結一事“至今尚未取結匯繳?”要他“速即轉諭所屬各國在粵夷商,恪守天朝法度,遵照頒髮結式,分寫漢字夷字切結各一份。凡在夷館之人,均需簽名畫押,毋許一名遺漏,統由該領事具稟呈繳本大臣察核,以憑奏請大皇帝優加獎勵。”諭帖最後寫道:“本大臣因該領事尚能諭眾繳煙,是以將汝看重,今取結一事,比繳煙更為容易,若任其延玩,則仍是庸懦無能,本大臣又不看重汝矣。”[5]這確實是林則徐當時的真實思想。他被義律的繳煙所感奮,對義律的觀感頗好。但在義律看來,這段文字簡直是對自己的揶揄。在他的殖民經歷中,從未有過這種被嘲諷的事發生過。然而,當他一想到目前被困在商館裏的狼狽相,隻好吞下這口怨氣。他認定當務之急是獲得自由,離開廣州,才能逃避具結,實現武力打擊的計劃。
[48] 《林則徐集·日記》第344頁。據林則徐日記所記,自6月3日至6月21日,銷煙共19天,除去端午節暫停一天,共18天。一般著作稱共銷煙20天或籠統指自6月3日到25日等說法,均不確。
[49] 裨治文:《鎮口銷毀鴉片》,《中國叢報》1839年6月號。轉引自楊國楨《林則徐傳》(增訂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頁。
6-2 具結與反具結
虎門銷煙,隻是中國政府決心杜絕煙害的第一步,按照林欽差的禁菸部署,要做到拔本塞源,洋商必須既交出鴉片,又應出具甘結,保證今後永不夾帶鴉片。如果夾帶,一經查出,“人即正法,貨盡沒官”。這一要求,早在二月初四日欽差大臣給外商的第一件諭帖中就已曉示[1]二月十三日,被嚴密隔離在商館裏的一部分外商,為了早日擺脫困境,獲得自由,不顧英國商務監督義律的反對,在一個宣言上簽名保證不再販賣鴉片,也不再把鴉片輸入中國,但他們聲明不能保證永遠禁止一切來人不夾帶鴉片,要求把這件事交給各國的代表處理[2]應該說,外商的請求是合理的,他們隻能保證自己不夾帶鴉片,不能保證別人也不夾帶。林欽差原則上接受了這個請求。他認為“居各國之首”的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應該而且可以代表外商作出保證。二月中旬,欽差大臣在給義律的稟帖批示中發出了具結式樣,要義律代表眾英商簽具。結式內容如下:具甘結(人)英吉利領事義律,副領事參遜,率領英國夷商等,港商夷商等,吆嚕夷商等,為出具切結,永斷鴉片事。結得英吉利國及所屬各國夷商,久在粵省貿易,渥沽天朝恩澤,樂利無窮,隻因近年有等貪利之人,私帶鴉片煙土,在粵洋躉船寄頓售賣,有幹天朝法紀。今蒙大皇帝特遣大臣來粵查辦,始知禁令森嚴,不勝悚懼。謹將各躉船鴉片盡數繳官,懇求奏請大皇帝格外施恩,寬免既往之罪,其已經起空之躉船,均令駛回本國。現在義律等稟明本國主嚴示各商,凜遵天朝禁令,不得再將鴉片帶入內地,並不許製造鴉片。自本年交秋以後,貨船來粵,如查有夾帶鴉片者,即將其全船貨物盡行入官,不準貿易,其人亦聽天朝處死,願甘伏罪。至現春夏兩季到粵之船,其自本國來時,尚未知查辦嚴禁,如有誤帶鴉片者,隨到隨繳,不敢稍有隱匿,合併聲明,所具切結是實。[3]
在林則徐看來,義律既能代表眾商繳出鴉片,當能代表眾商作出保證,於情於理,兩皆相符。在義律,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被迫交出鴉片,原是他在無可奈何時設下的一個圈套:把屬於中國內政的禁菸問題,偷換成中英兩國的爭端。不料,中國欽差不但沒有鑽進這個預設的圈套,反而把繩圈拋到了義律自己的脖頸上,讓他再次代表眾商作出承諾。作為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充其量隻能保證英國商人不再進行鴉片走私。無權代表各國作出保證;但事實上他確實已經代表在華外商同意繳出鴉片,那麽他等於承認具有代表外商簽具甘結的權力。當他接到中國欽差派人送來的甘結式樣時,這個自作聰明的英國人便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困境之中。
被迫繳煙和隨之而來的具結問題,證明義律不是林則徐的對手。他決心訴諸武力以挽回反繳煙失敗。早在被迫同意繳出鴉片之時,他就在醞釀用武力打擊中國的設想。4月3日,他把自己的設想以私人密信的方式給外交大臣帕麥斯頓作了陳述。他認為中國政府的繳煙令是強迫英國商人繳出自己的財產,這是一種侵略,一種不可饒恕的暴行。對此,他主張“應該出之以迅速而沉重的打擊,事先連一個字的照會都不用給”。他建議:一、立即用武力占領舟山島,嚴密封鎖廣州、寧波以及從海口直到運河口的揚子江江麵;二、應該經過白河口向朝廷致送通牒,提出要求:林、鄧兩人撤職查辦並對女王陛下多次失敬的行為作出道歉;對暴行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正式把舟山割讓給英國;中國皇帝必須準許中國人在那些島上和一切沿海港口與英國進行貿易;直到賠款付清和其他一切條款都忠實兌現後才解除封鎖。
三、英國貨物可自由輸入廣州、寧波、廈門、南京的權利,為期十年。
四、應該使用足夠的武力,並以西方國家對中國從未有過的最強有力的方式,進行武力行動的第一個回合。[4]
義律的這份秘密信件表明,他早就處心積慮地把因禁菸引起的爭端拖向戰爭的道路,用侵略解決問題。正是在這一陰謀指導下,他對欽差大臣要求具結一事避而不談,而以繳煙的行動獲取商館的解圍,以便一旦獲得自由行動的權利便加速推行自己的戰爭計劃。
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1839年4月6日),林欽差來諭催問義律為何對具結一事“至今尚未取結匯繳?”要他“速即轉諭所屬各國在粵夷商,恪守天朝法度,遵照頒髮結式,分寫漢字夷字切結各一份。凡在夷館之人,均需簽名畫押,毋許一名遺漏,統由該領事具稟呈繳本大臣察核,以憑奏請大皇帝優加獎勵。”諭帖最後寫道:“本大臣因該領事尚能諭眾繳煙,是以將汝看重,今取結一事,比繳煙更為容易,若任其延玩,則仍是庸懦無能,本大臣又不看重汝矣。”[5]這確實是林則徐當時的真實思想。他被義律的繳煙所感奮,對義律的觀感頗好。但在義律看來,這段文字簡直是對自己的揶揄。在他的殖民經歷中,從未有過這種被嘲諷的事發生過。然而,當他一想到目前被困在商館裏的狼狽相,隻好吞下這口怨氣。他認定當務之急是獲得自由,離開廣州,才能逃避具結,實現武力打擊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