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雖然沒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是其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將寒山與寒山寺聯繫起來的就是這種傳說的力量。根據錢學烈先生的考查,寒山寺在宋代的時候還隻稱楓橋寺或妙利普明塔院或普明禪院,其名見於文獻是開始於明代[16]。寒山與普明妙利塔院的正式融合成為寒山寺也是在這一時期,姚廣孝於永樂十一年(1413)在其所撰的《寒山寺重興記》中稱:“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冠樺皮冠,著木屐,被襤縷衣,掣風掣顛,笑歌自若,來此縛茆以居,尋遊天台寒岩,與拾得、豐幹為友,終隱於此。希遷禪師於此建伽藍,遂額曰‘寒山寺’。永樂三年深穀昶禪師募建殿室,於方丈設寒山、拾得、豐幹像,不敢忘也。”雖然,寒山並未曾到過寒山寺,更談不上曾經主持寒山寺,但是,寒山寺是寒山這一文化現象的結果,是傳說所至也好,是詩文影響所及也好。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產物,寒山寺成為了吳中勝景,因此而享譽中外。
如果說國清寺僧作偽閭丘胤序而使得寒山作為一個文殊轉世的僧人形象出現,寒山寺則是作為僧人形象的寒山的歸宿,那麽“和合二仙”的傳說則是寒山作為僧人形象的升華。和合二仙是中國民間神話中象徵著和美、團圓之神,關於其來歷,則是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就是與寒山和拾得相關。
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何以成為和合二仙?民間有著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說寒山和拾得原本同住在北方的一個村子,兩人親如兄弟,寒山略長。後來兩人同時愛上一個女子,但是互相不知道。直到拾得要和那個女子結婚,寒山才知道,於是棄家到蘇州楓橋,削髮為僧。拾得在聽說了此事之後,也舍女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知其住處後,折一盛開的荷花前去見禮。寒山一見,急持一盒齋飯出迎。二人相見,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相向而舞,後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開山為廟,即為“寒山寺”。另一種說法是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曾隱居於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寒山的詩寫得很美,他曾在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幹和尚化緣路過其處,他慈悲為懷,把他帶至寺中撫養成人,並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拾得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到國清寺,拾得則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豐幹和尚見他倆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此後,兩人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常一起吟詩答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詩集》三卷。這兩位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為寒山寺,以此聞名中外。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和睦友愛的情意。還有一種說法是,相傳國清寺內舉行法會,越州信徒王老太和女兒芙蓉赴會,因旅途疲乏病倒寺中,寒山、拾得兩人採藥、熬藥照顧王老太。老太死前立下遺囑,要女兒跟寒山、拾得其中一人結婚。處理好老太的後事,寒山、拾得二人相互推讓。後寒山出走,拾得則告別芙蓉去尋找寒山。千方打聽,才得知寒山在蘇州的一座古寺裏出家了。兩人相會的時候,寒山手捧一個盛著素齋的竹盒,拾得采來一支紅艷的荷花。此後,兩人一起住在這座古寺裏,一起出家,後人稱這寺院為寒山寺,稱拾得為“和仙”,寒山為“合仙”。自宋代起就祭祀為和合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此後,寒山、拾得作為和合二仙,成為了婚嫁喜慶之神,民間但逢婚娶喜慶之事,都要在中堂懸掛二人畫像,以祈願美滿幸福。同時,作為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也成為了傳統年畫的基本題材之一。
由閭丘胤而至寒山寺,由寒山寺而至和合二仙,這樣演變,自然是寒山生前所未曾料到的,雖然寒山在其詩中也曾說過,“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有人》三〇五)。但是不管傳說有多麽得荒誕不經,不管閭丘胤偽序是出於何種目的而作,這種演變至少表明了在寒山死後,其所受到的關注程度。撇開事實的爭論,對於寒山詩的流傳和影響的擴大而言,無疑是具有好處的,因為中國傳統的大多數文人都是具有佞佛的心理,對於充滿禪機和隱趣的作品非常推崇,而這也正是寒山詩的一大特點,“寒山子詩,絕盡煙火之氣;圓潔自然,頗近於陶,僧也而仙矣”[17],這樣的風格適合了中國傳統士人審美需要,“不拘格律,直寫胸臆,或俗或雅,涉筆成趣”是寒山詩的總體風格。寒山詩所獨有的風格為後代文人所模仿,從而形成獨特的“寒山體”。如果說僧人一開始時篡改徐靈府所搜集的寒山詩是出於一種功利的目的,而寒山詩後來的大力流傳,卻也正是得益於此的。泉下有知的寒山,或者根本想不到當初拿著木棍追打自己的僧人,此刻卻在極力地抬高著自己。當初自己非常討厭出家,可到最後,自己反倒也成為僧人,還是一個“詩僧”。這樣的結果,多少有些反諷的意味,但這就是現實。
但是,寒山詩最早畢竟是由道士徐靈府收集的,在寒山被不斷地僧化、佛化的現實麵前,道家徒難道沒有任何的努力嗎?當然不是,現存於《太平廣記》中由晚唐道士杜光庭撰寫的《仙傳拾遺》裏麵保存著這樣一則傳說:
如果說國清寺僧作偽閭丘胤序而使得寒山作為一個文殊轉世的僧人形象出現,寒山寺則是作為僧人形象的寒山的歸宿,那麽“和合二仙”的傳說則是寒山作為僧人形象的升華。和合二仙是中國民間神話中象徵著和美、團圓之神,關於其來歷,則是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就是與寒山和拾得相關。
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何以成為和合二仙?民間有著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說寒山和拾得原本同住在北方的一個村子,兩人親如兄弟,寒山略長。後來兩人同時愛上一個女子,但是互相不知道。直到拾得要和那個女子結婚,寒山才知道,於是棄家到蘇州楓橋,削髮為僧。拾得在聽說了此事之後,也舍女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知其住處後,折一盛開的荷花前去見禮。寒山一見,急持一盒齋飯出迎。二人相見,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相向而舞,後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開山為廟,即為“寒山寺”。另一種說法是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曾隱居於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寒山的詩寫得很美,他曾在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幹和尚化緣路過其處,他慈悲為懷,把他帶至寺中撫養成人,並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拾得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到國清寺,拾得則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豐幹和尚見他倆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此後,兩人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常一起吟詩答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詩集》三卷。這兩位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為寒山寺,以此聞名中外。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和睦友愛的情意。還有一種說法是,相傳國清寺內舉行法會,越州信徒王老太和女兒芙蓉赴會,因旅途疲乏病倒寺中,寒山、拾得兩人採藥、熬藥照顧王老太。老太死前立下遺囑,要女兒跟寒山、拾得其中一人結婚。處理好老太的後事,寒山、拾得二人相互推讓。後寒山出走,拾得則告別芙蓉去尋找寒山。千方打聽,才得知寒山在蘇州的一座古寺裏出家了。兩人相會的時候,寒山手捧一個盛著素齋的竹盒,拾得采來一支紅艷的荷花。此後,兩人一起住在這座古寺裏,一起出家,後人稱這寺院為寒山寺,稱拾得為“和仙”,寒山為“合仙”。自宋代起就祭祀為和合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此後,寒山、拾得作為和合二仙,成為了婚嫁喜慶之神,民間但逢婚娶喜慶之事,都要在中堂懸掛二人畫像,以祈願美滿幸福。同時,作為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也成為了傳統年畫的基本題材之一。
由閭丘胤而至寒山寺,由寒山寺而至和合二仙,這樣演變,自然是寒山生前所未曾料到的,雖然寒山在其詩中也曾說過,“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有人》三〇五)。但是不管傳說有多麽得荒誕不經,不管閭丘胤偽序是出於何種目的而作,這種演變至少表明了在寒山死後,其所受到的關注程度。撇開事實的爭論,對於寒山詩的流傳和影響的擴大而言,無疑是具有好處的,因為中國傳統的大多數文人都是具有佞佛的心理,對於充滿禪機和隱趣的作品非常推崇,而這也正是寒山詩的一大特點,“寒山子詩,絕盡煙火之氣;圓潔自然,頗近於陶,僧也而仙矣”[17],這樣的風格適合了中國傳統士人審美需要,“不拘格律,直寫胸臆,或俗或雅,涉筆成趣”是寒山詩的總體風格。寒山詩所獨有的風格為後代文人所模仿,從而形成獨特的“寒山體”。如果說僧人一開始時篡改徐靈府所搜集的寒山詩是出於一種功利的目的,而寒山詩後來的大力流傳,卻也正是得益於此的。泉下有知的寒山,或者根本想不到當初拿著木棍追打自己的僧人,此刻卻在極力地抬高著自己。當初自己非常討厭出家,可到最後,自己反倒也成為僧人,還是一個“詩僧”。這樣的結果,多少有些反諷的意味,但這就是現實。
但是,寒山詩最早畢竟是由道士徐靈府收集的,在寒山被不斷地僧化、佛化的現實麵前,道家徒難道沒有任何的努力嗎?當然不是,現存於《太平廣記》中由晚唐道士杜光庭撰寫的《仙傳拾遺》裏麵保存著這樣一則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