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7歲的民主黨人柯林頓擊敗共和黨,登上了白宮寶座。陳香梅在失落的同時也欣喜總統的年輕麵龐,畢竟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柯林頓委派陳香梅任羅斯福總統紀念館國際部主席,這不是閑職,是忙職,當然,依舊是有職無薪。


    1996年,她還會助選嗎?


    誰知道呢。


    每屆助選,她都是穿一襲中國旗袍,佩戴著珍珠項鍊。旗袍的質地花色圖案也許各種各樣,但絕對是旗袍。或在講台上發表感召人心的演說,或亭亭玉立於講台旁擔任司儀,或奔忙於全國的旅行競選中,誰都知道黑頭髮黃皮膚著旗袍的陳香梅是一個中國女人、一個傑出的女人。當然,她也是美國人,有時自稱半個。


    她不是美國生活的觀眾,也許她稱得上智慧靈巧的衝浪選手,主流的風浪和平靜,她都經歷過、領略過。


    不過,她對四年一度疲於奔命、帶民傷財的競選不再那麽一往情深了,該怎樣衡量它的利與弊呢?


    1994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早餐祈禱會在白宮的大餐廳舉行。三千多人黑壓壓一片,有一兩千人是不遠千裏而來者,怕還有不遠萬裏者,是朝聖者的虔誠,還是攀附富貴的虛榮,各人心自知。


    參政的中國女人(13)


    陳香梅想,宗教該是無我、不沾人間煙火的。祈禱———和平、幸福。


    如果太幸福,人生是否會濃得化不開?


    人生註定了要不屈不撓、奮鬥探求,才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沒白活!


    但不能丟棄愛心。


    她可以無愧地說:我沒白活。


    她可以動情地說:我愛。我被家。我仍在愛中。


    曾經滄海難為水(1)


    沒有表現出來的愛是神聖的。它像寶石般在隱藏的心的朦朧裏放光。在奇異的日光中,它顯得可憐地晦暗。


    ———泰戈爾《園丁集》


    ·48·


    一個女人,33歲成了寡婦。她說,丈夫生命垂危時,握著她的手說:“我希望,在另一個世界裏,你依舊陪伴著我。”她說不出話,惟有點頭,伴著淚千行。丈夫死後,她不惜以昂貴的價格,在丈夫墓地旁購置一塊自己未來的墓地,而且發誓,今生不再改嫁他姓。這不是貞節牌坊林立的中國封建時代的故事,而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美國華盛頓的一出生死戀。人們莫不驚詫,西方人可是不重來世重今生的;而這個中國女人的中國祖母也瞪大了老眼:你瘋了!你是這樣的年輕!是做丈夫的真的出過此言,即便死也難分難捨情愛?抑或是這個女人自己的抉擇,這話隻不過是抵禦世間男子進攻的盾牌呢?


    一個男子,在這個女人失去丈夫的前一年失去了妻子,他與女人的丈夫堪稱刎頸之交。他說,她的丈夫在得知剩下的日子不多時,誠懇地拜託他:“我希望,我去後,你能陪伴她,保護她。”那是在波士頓灣的古戰場亡,千年的風凜凜地吹著,一個男人對一個男人的信託。他說,他驕傲的心作出了承諾。是做丈夫的真出過此言,死就是斬釘截鐵的割愛?抑或是這個男人自己的抉擇,這話隻不過是進攻之矛呢?


    也許,做丈夫的都說了,不是口是心非,不是此一時彼一時,人就是矛盾的複合體,情感和理智永恆地撕擄拚搏,愛她捨不得她卻更應為她著想,她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


    可是,這個女人很固執,不改誓言;這個男人也很固執,不改承諾;於是滋生出另種情感,純清又冰涼,淨化著人也折磨著人。二十二年後,在這個男人的新墓前,這個女人惟有揮灑一掬清淚,有欣慰更有遺憾,這個男人不曾再娶。


    這個男人是華盛頓紅得發紫的大律師葛柯倫。


    葛柯倫家族算得上華盛頓的望族。羅斯福時代葛柯倫就是總統的特別顧問,當年陳納德成立美國空軍誌願隊,就靠葛柯倫在白宮斡旋鼓動。以後又連手創辦民航空運隊、民航公司,但這隻是葛柯倫的副業而已。他是民主黨的法律骨幹,詹森的密友,政界的一流教授,即便共和黨執政時,也一樣倚重他,聲譽可謂幾十年如一日,七十年代報章雜誌稱他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政客律師,是華府的一棵不老鬆。


    他比陳納德小十來歲,比陳香梅大二十幾歲,一頭銀白的髮絲極齊整,顯得高貴又儒雅,微微發胖的中等身軀仍可看出年輕時的健壯有力度。在銀灰或黑色的西服中總跳出搶眼的花哨領帶,這位智慧的老者的心仍在作青春的搏動。追求他的女人不能說不多,但他的心中隻裝著這一個女人。


    1962年仲夏的一天,她記得是中國的端午節,他記得是她的生日。他請她去紐約百老江觀賞莎士比亞名著改編的歌劇《my fairdy》,中文譯作《小家碧玉》。此劇在紐約一演數年盛況不衰,一票難求。她領情去看,可心裏調皮著:“奴家乃大家閨秀,非小家碧玉也。”


    到了紐約,他領她到紐約有名的第五街,逛芭素娜狄首飾店,這是世界知名的珠寶店,總行在義大利羅馬,創業百年來,每樣首飾隻造一件,物以希為貴,上流社會的女人無不以擁有芭素娜狄的珠寶為榮。他說:“今天你隨心所欲,挑一件你最喜愛的。”她搖搖頭。他驚愕了:“為什麽?不喜歡?”她說:“喜歡。可我已經有了,就夠了。”他嘆了口氣:“你真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女人!你大概是第一個拒絕接受芭素娜狄珠寶的女人!”她笑答:“替你省了一筆錢,還不好?”她總能調節氣氛,不致於搞得太僵。他說:“我總得送你一份生日禮物吧。”她說:“行,前麵是‘雙日書店’我們去那看看。”他又一次感到震驚:“買書?這怎麽行。”她說:“為什夕不行?我最愛的就是書,比珠寶貴重呢。陪我逛逛書店吧,你不是說今天讓我隨心所欲麽?”她挽起了他的胳膊。對這個任性又可愛的女子,他能不服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香梅傳奇:她在東西方的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辛並收藏陳香梅傳奇:她在東西方的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