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陳香梅傳奇:她在東西方的奮鬥 作者:胡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38年9月,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陳納德接到宋美齡的指令,要他去湘西芷江,用最後剩下的幾架鷹式飛機成立一所航校。他和舒伯炎驅車到了那裏,可僅有的兩架飛機很快也被士官生摔壞了。於是,宋美齡又指令他們去雲南昆明郊區的航校,航校才建立,校長是王叔銘。宋美齡希望陳納德盡力將航校辦好,不管付出多少代價,仗總是要打下去的。10月下旬冒著……細雨,陳納德和舒伯炎驅車離芷江,經鎮遠到了貴陽,可車拋錨了。陳納德再沒耐性在路上折騰,有人便打電話給周至柔將軍,比利·麥克唐納開了飛機來接他。另一位“空中飛人”盧克·威廉遜在七七事變後,迫於官方命令,回了美國。矮個子的長沙人舒伯炎少校是陳納德的翻譯,在以後的歲月裏,他跟著陳納德滿天飛,幾乎形影不離,但可憐的是他始終有著頑固的暈機症。
陳納德一眼愛上了昆明。他自此在昆明一住七年,深情地稱她為第二故鄉。
此時,銅鑼灣的陳香梅並不知道陳納德的行徑,更不知曉這些枝枝節節。她不曾想到,半個世紀以後,她有意而天也有緣讓她重新踏訪陳納德當年走過的路,當年路過的城!此刻,她隻是閃過一念:今生今世會有緣見著這位中國大俠風的美國人嗎?
這一年,香梅姊妹有緣見到的是二叔婆一家。
永遠的憾(8)
二叔婆便是何香凝女士,廖仲愷的遺孀。其實香梅姊妹該喊她二舅婆,廖仲愷是她們的二舅公唄。大約是跟著母親喊,母親稱她二嬸母。
二舅公是個大人物,二叔婆也不同凡響。香梅從母親的片言隻語中,知道母親很敬畏二嬸母,讚嘆她是巾幗英雄;但又有敬而遠之的感覺。二叔婆和她的女兒夢醒兒子承誌也像很神秘似的,行蹤不定,但常能從報紙上覓到二叔婆的名字,常跟宋慶齡的名字在一塊。香梅姊妹對二叔婆也就充滿了仰慕和好奇。
禮拜天,廖香詞和女兒們做了禮拜就興致勃勃去到二叔婆家。
沒想到,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香梅對二叔婆的第一印象糟透了。
58歲的二叔婆矮矮胖胖,頭髮剪得很短,腦門光溜溜的,一張國字臉冷若冰霜,目光看人卻很是銳利。她著一件沒有腰身的素色旗袍,如掛著一頂蚊帳。渾身上下不加任何一絲修飾。
香梅母女讓她銳利地盯著看,竟有不寒而慄之感。
廖香詞趕緊讓女兒們給二叔婆請安,二叔婆倒不拘禮節,即不要香梅姊妹磕頭鞠躬,可她也沒有紅包給。
二叔婆的目光仍盯著廖香詞:“女兒家,怎麽打扮得像群花蝴蝶似的?哦,還塗脂抹粉?”
廖香詞怔住了。出門得化妝,這是她的習慣,且認為是對別人的禮貌。這些日子她覺得自己氣色不好,出門時還特地化了濃妝。
香梅深深為母親抱不平,她看見母親的羞赧都透過胭脂了,二叔婆怎麽一點情麵都不講?
廖香詞已緩過神來,輕聲解釋說:“二叔婆,我剛領著她們望彌撒來。”
二叔婆高高挑起兩眉:“望彌撒?莫非你讓她們全信了天主教?”
廖香詞隻有點點頭。
二叔婆更火了:“你呀你,虧你還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呢,世上哪有什麽鬼神上帝?真是無知!想得出來!上帝?上帝隻對那些無法麵對現實的弱者微笑!”
聖母瑪利亞嗬,香梅打心裏恨起這位蠻橫的二叔婆。二叔婆的聲音宏大,給人震耳欲聾之感;她還有力地揮動著手臂,仿佛在公眾集會上演講,而廖香詞和她的女兒們是群頹廢的不爭氣的女子!
香梅的心被刺傷了。
二叔婆的女兒廖夢醒也極其樸素,素麵朝天,但她很沉靜,身邊帶著個十來歲的女孩兒。但香梅姊妹從沒見過夢醒姨的丈夫,夢醒姨自身也像個謎,她從不對香梅姊妹說什麽,惜話如金,隻是偶然間,她會不經意地吐出一句唐詩宋詞,恰到好處,讓香梅佩服不已。
香梅姊妹最喜歡的是承誌舅舅,她們見到他的第一麵起,就全主動省略掉“表”字。舅舅年輕瀟灑,沒有一點架子,既不像他的母親那樣大喊大叫,也不像他的姐姐那樣沉默寡言。他愛跟這群外甥女逗鬧,沒大沒小,快快活活。而唯有此時,二叔婆掛霜的臉驀地變得晴朗朗,漫出慈祥和憐愛。
香梅聽母親說過,二叔婆極愛兒子,1933年承誌舅舅在上海被捕,二叔婆就衝進市府找市長吳鐵成要人,否則,請他連她也一起關!後來宋慶齡、柳亞子、經亨頤三人做保,放了承誌舅舅。出獄不久他就悄然離去,隻留下三封信,一封給母親,一封給柳亞子,還有一封給經亨頤的女兒經普椿。原來,他倆在偷偷戀愛呢,他要她等他兩年,如若真愛他的話。眼下,有情人終成親眷,可香梅沒見著這位新舅媽。香梅很想問問舅舅,這些傳聞當真否?可是,舅舅從不跟她們說這些正兒八經的事,也許她們太小?也許舅舅瀟灑中仍藏匿著神秘?也許從舅舅的身上能尋覓到舅公廖仲愷的靈魂?
香梅若是纏著母親盤根問底,母親會笑著搖搖頭:女人家,怎麽弄得清政治上的事?香梅立馬反詰:二叔婆不也是女人家?母親說,就你靈跳過人。二叔婆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家,她有她的信仰,個性剛烈,認定的事,不屈不撓,九死不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就是蔣介石,她也敢跟他對著幹。怎麽說,你二叔婆也是個自立自強的女性。母親是誠摯的。香梅思忖,二叔婆嚴厲嗬斥的母親,仍不改對二叔婆的敬意,這怕不全是做一個淑女的矯情所致吧,還因為什麽呢?
陳納德一眼愛上了昆明。他自此在昆明一住七年,深情地稱她為第二故鄉。
此時,銅鑼灣的陳香梅並不知道陳納德的行徑,更不知曉這些枝枝節節。她不曾想到,半個世紀以後,她有意而天也有緣讓她重新踏訪陳納德當年走過的路,當年路過的城!此刻,她隻是閃過一念:今生今世會有緣見著這位中國大俠風的美國人嗎?
這一年,香梅姊妹有緣見到的是二叔婆一家。
永遠的憾(8)
二叔婆便是何香凝女士,廖仲愷的遺孀。其實香梅姊妹該喊她二舅婆,廖仲愷是她們的二舅公唄。大約是跟著母親喊,母親稱她二嬸母。
二舅公是個大人物,二叔婆也不同凡響。香梅從母親的片言隻語中,知道母親很敬畏二嬸母,讚嘆她是巾幗英雄;但又有敬而遠之的感覺。二叔婆和她的女兒夢醒兒子承誌也像很神秘似的,行蹤不定,但常能從報紙上覓到二叔婆的名字,常跟宋慶齡的名字在一塊。香梅姊妹對二叔婆也就充滿了仰慕和好奇。
禮拜天,廖香詞和女兒們做了禮拜就興致勃勃去到二叔婆家。
沒想到,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香梅對二叔婆的第一印象糟透了。
58歲的二叔婆矮矮胖胖,頭髮剪得很短,腦門光溜溜的,一張國字臉冷若冰霜,目光看人卻很是銳利。她著一件沒有腰身的素色旗袍,如掛著一頂蚊帳。渾身上下不加任何一絲修飾。
香梅母女讓她銳利地盯著看,竟有不寒而慄之感。
廖香詞趕緊讓女兒們給二叔婆請安,二叔婆倒不拘禮節,即不要香梅姊妹磕頭鞠躬,可她也沒有紅包給。
二叔婆的目光仍盯著廖香詞:“女兒家,怎麽打扮得像群花蝴蝶似的?哦,還塗脂抹粉?”
廖香詞怔住了。出門得化妝,這是她的習慣,且認為是對別人的禮貌。這些日子她覺得自己氣色不好,出門時還特地化了濃妝。
香梅深深為母親抱不平,她看見母親的羞赧都透過胭脂了,二叔婆怎麽一點情麵都不講?
廖香詞已緩過神來,輕聲解釋說:“二叔婆,我剛領著她們望彌撒來。”
二叔婆高高挑起兩眉:“望彌撒?莫非你讓她們全信了天主教?”
廖香詞隻有點點頭。
二叔婆更火了:“你呀你,虧你還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呢,世上哪有什麽鬼神上帝?真是無知!想得出來!上帝?上帝隻對那些無法麵對現實的弱者微笑!”
聖母瑪利亞嗬,香梅打心裏恨起這位蠻橫的二叔婆。二叔婆的聲音宏大,給人震耳欲聾之感;她還有力地揮動著手臂,仿佛在公眾集會上演講,而廖香詞和她的女兒們是群頹廢的不爭氣的女子!
香梅的心被刺傷了。
二叔婆的女兒廖夢醒也極其樸素,素麵朝天,但她很沉靜,身邊帶著個十來歲的女孩兒。但香梅姊妹從沒見過夢醒姨的丈夫,夢醒姨自身也像個謎,她從不對香梅姊妹說什麽,惜話如金,隻是偶然間,她會不經意地吐出一句唐詩宋詞,恰到好處,讓香梅佩服不已。
香梅姊妹最喜歡的是承誌舅舅,她們見到他的第一麵起,就全主動省略掉“表”字。舅舅年輕瀟灑,沒有一點架子,既不像他的母親那樣大喊大叫,也不像他的姐姐那樣沉默寡言。他愛跟這群外甥女逗鬧,沒大沒小,快快活活。而唯有此時,二叔婆掛霜的臉驀地變得晴朗朗,漫出慈祥和憐愛。
香梅聽母親說過,二叔婆極愛兒子,1933年承誌舅舅在上海被捕,二叔婆就衝進市府找市長吳鐵成要人,否則,請他連她也一起關!後來宋慶齡、柳亞子、經亨頤三人做保,放了承誌舅舅。出獄不久他就悄然離去,隻留下三封信,一封給母親,一封給柳亞子,還有一封給經亨頤的女兒經普椿。原來,他倆在偷偷戀愛呢,他要她等他兩年,如若真愛他的話。眼下,有情人終成親眷,可香梅沒見著這位新舅媽。香梅很想問問舅舅,這些傳聞當真否?可是,舅舅從不跟她們說這些正兒八經的事,也許她們太小?也許舅舅瀟灑中仍藏匿著神秘?也許從舅舅的身上能尋覓到舅公廖仲愷的靈魂?
香梅若是纏著母親盤根問底,母親會笑著搖搖頭:女人家,怎麽弄得清政治上的事?香梅立馬反詰:二叔婆不也是女人家?母親說,就你靈跳過人。二叔婆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家,她有她的信仰,個性剛烈,認定的事,不屈不撓,九死不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就是蔣介石,她也敢跟他對著幹。怎麽說,你二叔婆也是個自立自強的女性。母親是誠摯的。香梅思忖,二叔婆嚴厲嗬斥的母親,仍不改對二叔婆的敬意,這怕不全是做一個淑女的矯情所致吧,還因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