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陳香梅傳奇:她在東西方的奮鬥 作者:胡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人先後下車,何香凝見著婦女部的一位女同誌,有事便跟她說著話,突地,響起了“啪、啪啪、啪啪啪”的聲音,像誰在放爆竹,何香凝一怔,一轉臉———廖仲愷已倒在血泊之中!陳秋霖跟衛兵也先後倒下!猝不及防,腦海一片空白!但旋即她猛醒過來,大叫捉兇手,一麵俯身撫著丈夫,而就在這一剎那間,“啪啪”聲又響起,子彈幾乎擦著她的頭皮飛過!她忘掉了恐懼,憤怒地狂喊,便見五六條身影從黨部騎樓下的石柱後麵竄出飛逃!
早晨的太陽。血腥的氣息。
廖仲愷———三民主義的堅定執行者、國民黨的左派領袖,在八月的早晨倒下了。
這陽光下的罪惡!
噩耗傳到北京的廖鳳書耳中,他被震驚了。手足情、同誌誼,他不敢相信,民國了,青天白日中還有這等凶齷齪的謀殺事件?
廖仲愷隻比他小兩歲,1877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93年16歲的他回到祖國故鄉,25歲時赴日本留學,28歲加入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後,他擔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兼理財政。積極協助孫中山同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財政部長和廣東省長等職,1925年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並任黃埔軍校黨代表等職。他是孫中山的得力又可靠的助手,辦事執著認真、一絲不苟,思想激進,被公認為國民黨的左派領袖。但根本上還是一介文人,書卷氣重。他跟廖鳳書性格、追求有些差異:鳳書要恬然淡然超然些,所謂:“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有意無意間離熱辣辣的政治鬥爭要遠些;鳳書情趣也恢諧幽默瀟灑些,兩妯娌似乎也作了佐證。鳳書夫人邱雅琴一生不知政治為何物,她始終是一個快樂公主式的女人,不論榮華富貴還是清貧艱苦時,她隻要鳳書陪伴著,就幸福地咀嚼生活與愛的滋味。仲愷夫人何香凝,卻是與廖仲愷誌同道合的女革命家,她與仲愷同年加入同盟會,亦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婦女部部長等職。她個性開朗堅定,作風潑辣為有,患難與共的丈夫被刺殺後,她領著兒女孫輩堅定無畏地走過近半個世紀的歷程。1972年93歲的老人辭世,可謂名垂青史。她是位極有才華的女性,擅畫能詩,所作山水花卉,筆致極圓渾質樸。
孫中山逝世至此不到半年,廖仲凱被刺殺了!
廖鳳書的心境怎能不悲涼?
世事還將怎樣變遷呢?多少人覬覦總統寶座?權力的欲望燒紅了多少人的眼?又有幾多人在真正思慮民族?民權?民生?
“風車世界喇喇轉,鐵桶江山慢慢箍。”
他無奈又瞭然地吟出這兩句打油詩。
搖籃中的女孩還在笑著。她在等待外祖父搖晃她?抱起她?逗她笑?她還沒有思想,不會曉得南方廣州城裏剛剛發生過的血腥的一幕。
廖鳳書此時也不曾想到,以後許多年中,他這一支跟仲愷那一支竟會由密到疏,直到斷了往來!可歲月悠悠,政見各異,就他自身的這一支中不也有親有疏還有斷了往來的麽?但他始終相信:“中國政治上的恩恩怨怨總會有一天解決的。”果然,水流千轉歸大海。他疼愛的外孫女香梅闊別中國大陸三十一年後,重返北京,第一個見到的在大陸的家族親人,便是廖仲愷的獨子廖承誌———她的表舅,不,她把“表”字抹去,就是舅舅。血,總是濃於水的。
在她的童年中,外公的第二次大悲傷,則是三姨維德麗亞的病逝。
維德麗亞才32歲,因患腸結核住院,不久就在協和醫院離開了人間。像一朵鮮花,開得正嬌艷正熱烈時,卻陡地凋謝了!這真叫人嘆息紅顏薄命,命運無常。
外公在這秋的黃昏垂淚,正是為了這老三。外公的雙鬢已染了銀色,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生大不幸之事,痛哉惜哉!
香梅還小,她隻知道漂亮的三姨永遠地睡著了,再也醒不來了。
祖孫倆都沒有預感到,就在不到十年後,他的愛女,她的慈母也撒手人間!
這時,六姨、七姨已為人妻人母。六姨嫁給了廣東望族許崇清先生,這是一位學者,從事教育工作;七姨遠嫁江南。九姨、十姨正十八九,是花兒綻開的季節,她倆也成為京城上流社會的美女名媛,似乎替代了伊薩貝娜、維德麗亞當年的位置。
這時的北京,也已入名為北平。當是1928年3月以後。
南亞屐痕(1)
是不是你的心已經迷失給那在無邊的寂寞裏向你呼喚的愛人?
—泰戈爾《遊思集》
·4·
一艘輪船在海上航行。
船頭將海水犁開,渾黃的海麵劈開無窮的人字形的波紋,夕陽將浩瀚的海麵鑄成古銅凝重,而粼粼波光中無數碎金閃爍。
不滿5歲的小香梅獨自佇立甲板上,大人般凝眸這一切。
她朦朧地感受到平靜中的偉大,洪濤大浪的氣象便蘊含在寧靜中,她反剪雙手,一次次作深呼吸。起風了,她有點晃,卻仍站著。
她並不是第一次見到海,她知道北海不是海,北戴河不是河。但這是她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遠航。父親出任緬甸領事,帶著妻子和三個女兒,從天津乘船南行,計劃先到印度再到緬甸仰光。
早晨的太陽。血腥的氣息。
廖仲愷———三民主義的堅定執行者、國民黨的左派領袖,在八月的早晨倒下了。
這陽光下的罪惡!
噩耗傳到北京的廖鳳書耳中,他被震驚了。手足情、同誌誼,他不敢相信,民國了,青天白日中還有這等凶齷齪的謀殺事件?
廖仲愷隻比他小兩歲,1877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93年16歲的他回到祖國故鄉,25歲時赴日本留學,28歲加入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後,他擔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兼理財政。積極協助孫中山同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財政部長和廣東省長等職,1925年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並任黃埔軍校黨代表等職。他是孫中山的得力又可靠的助手,辦事執著認真、一絲不苟,思想激進,被公認為國民黨的左派領袖。但根本上還是一介文人,書卷氣重。他跟廖鳳書性格、追求有些差異:鳳書要恬然淡然超然些,所謂:“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有意無意間離熱辣辣的政治鬥爭要遠些;鳳書情趣也恢諧幽默瀟灑些,兩妯娌似乎也作了佐證。鳳書夫人邱雅琴一生不知政治為何物,她始終是一個快樂公主式的女人,不論榮華富貴還是清貧艱苦時,她隻要鳳書陪伴著,就幸福地咀嚼生活與愛的滋味。仲愷夫人何香凝,卻是與廖仲愷誌同道合的女革命家,她與仲愷同年加入同盟會,亦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婦女部部長等職。她個性開朗堅定,作風潑辣為有,患難與共的丈夫被刺殺後,她領著兒女孫輩堅定無畏地走過近半個世紀的歷程。1972年93歲的老人辭世,可謂名垂青史。她是位極有才華的女性,擅畫能詩,所作山水花卉,筆致極圓渾質樸。
孫中山逝世至此不到半年,廖仲凱被刺殺了!
廖鳳書的心境怎能不悲涼?
世事還將怎樣變遷呢?多少人覬覦總統寶座?權力的欲望燒紅了多少人的眼?又有幾多人在真正思慮民族?民權?民生?
“風車世界喇喇轉,鐵桶江山慢慢箍。”
他無奈又瞭然地吟出這兩句打油詩。
搖籃中的女孩還在笑著。她在等待外祖父搖晃她?抱起她?逗她笑?她還沒有思想,不會曉得南方廣州城裏剛剛發生過的血腥的一幕。
廖鳳書此時也不曾想到,以後許多年中,他這一支跟仲愷那一支竟會由密到疏,直到斷了往來!可歲月悠悠,政見各異,就他自身的這一支中不也有親有疏還有斷了往來的麽?但他始終相信:“中國政治上的恩恩怨怨總會有一天解決的。”果然,水流千轉歸大海。他疼愛的外孫女香梅闊別中國大陸三十一年後,重返北京,第一個見到的在大陸的家族親人,便是廖仲愷的獨子廖承誌———她的表舅,不,她把“表”字抹去,就是舅舅。血,總是濃於水的。
在她的童年中,外公的第二次大悲傷,則是三姨維德麗亞的病逝。
維德麗亞才32歲,因患腸結核住院,不久就在協和醫院離開了人間。像一朵鮮花,開得正嬌艷正熱烈時,卻陡地凋謝了!這真叫人嘆息紅顏薄命,命運無常。
外公在這秋的黃昏垂淚,正是為了這老三。外公的雙鬢已染了銀色,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生大不幸之事,痛哉惜哉!
香梅還小,她隻知道漂亮的三姨永遠地睡著了,再也醒不來了。
祖孫倆都沒有預感到,就在不到十年後,他的愛女,她的慈母也撒手人間!
這時,六姨、七姨已為人妻人母。六姨嫁給了廣東望族許崇清先生,這是一位學者,從事教育工作;七姨遠嫁江南。九姨、十姨正十八九,是花兒綻開的季節,她倆也成為京城上流社會的美女名媛,似乎替代了伊薩貝娜、維德麗亞當年的位置。
這時的北京,也已入名為北平。當是1928年3月以後。
南亞屐痕(1)
是不是你的心已經迷失給那在無邊的寂寞裏向你呼喚的愛人?
—泰戈爾《遊思集》
·4·
一艘輪船在海上航行。
船頭將海水犁開,渾黃的海麵劈開無窮的人字形的波紋,夕陽將浩瀚的海麵鑄成古銅凝重,而粼粼波光中無數碎金閃爍。
不滿5歲的小香梅獨自佇立甲板上,大人般凝眸這一切。
她朦朧地感受到平靜中的偉大,洪濤大浪的氣象便蘊含在寧靜中,她反剪雙手,一次次作深呼吸。起風了,她有點晃,卻仍站著。
她並不是第一次見到海,她知道北海不是海,北戴河不是河。但這是她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遠航。父親出任緬甸領事,帶著妻子和三個女兒,從天津乘船南行,計劃先到印度再到緬甸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