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預防是最好的治療,那麽,需要首先診斷出該疾病的病因來。我們現在就先來分析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是怎麽產生的。如果具有以下這些症狀,便可了解為什麽不被朋友所歡迎了。
下麵是最讓人討厭的幾種狀況。
不停地談論小孩或寵物的瑣事
“你的孩子好嗎?”本來是一句最普通的問候語,卻最會為你招來一大串令人生厭的長篇大論。這些長篇大論通常不具有什麽價值,但隻要對方一打開話匣子,你便隻能枯坐在那裏,讓滔滔不絕的話題把你淹沒。這種類型的談話內容通常是這樣的:
“你知道,我們最小的那個孩子強尼,他近來老是不肯好好吃早餐。就在昨天,他把整碗麥片打翻過來,蓋在自己的頭上。看,真是頑皮透頂。於是,我打電話給小兒科醫師。我說,醫師啊,我已經想盡各種辦法了,但強尼總是不肯好好吃東西。他不是把麥片吐出來,便是把麥片弄得到處都是,最嚴重的情況是,他把麥片弄得滿身都是。”
“醫師問我有沒有試試在麥片中加點香蕉。但奇怪的就是,強尼從來就不喜歡吃香蕉。他管香蕉叫‘蕉蕉’——嗬嗬,怪可愛的。他說:‘強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揮個不停,並且還高聲大叫,差點把屋頂給掀翻了。當然,他是比同齡的小孩長得快,我們附近沒有一個小孩像他有這麽強的表達能力,真是不可思議。哦,對了,前幾天,他還把桌布從桌上拉下來,然後瞪著一雙漂亮的黑眼睛望著我,說:‘強尼拉拉。’差點把我和他爸爸笑死。”
天哪,像這種滔滔不絕、無窮無盡的話題,相信你聽到這裏快要被煩死了。
可恨的是,這種人能夠把各種話題輕而易舉地引到她想要表達的方向上,無論是多麽驢唇不對馬嘴的事,都能馬上“言歸正傳”。你如果想把話題岔開,比如談談馬龍·白蘭度之類的,根本起不到一點作用,她們仍舊隻喜歡談自己的寶貝孩子。
我便遇見過這樣一位女士。無論當時的話題是有關國際關係或牛肉價格的高低,她都能幹淨利落地把話題直接轉到她女兒達芬身上,她慣用的方法如下:
“啊,你當然不能相信那些人。就在去年夏天,達芬有個大學朋友邀她參加一個到歐洲的旅行團。他們並沒有到慕尼黑去,隻是考慮要不要去一趟西柏林。達芬問我:‘媽媽,你認為怎麽樣?’然後我說……”
☆、別讓自己成為無聊乏味的人(2)
實際上,這樣不顧別人感受的做法都是心靈尚未成熟的表現,因為這樣的人還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則——為別人著想。
可悲的是,這些令人生厭的話題不僅僅隻是來自喜歡回憶當年的父親,或是喜歡事無巨細、凡事交待的母親,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就像一位剛做成一筆雪茄生意的年輕推銷員,他會眉飛色舞、不厭其煩地向你詳述自己是如何連哄帶騙地要一家百貨公司簽下一筆價值一萬美元的大生意的。或者,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橋牌高手興高采烈地談起他是如何贏得滿分的呢?還有一些熱情過分的影迷,喜歡把剛看過的電影情節,一絲不漏地從頭到尾講給你聽,直到你聽得幾乎想用檯燈砸他的頭。
這些讓人討厭的話題範圍非常廣,不僅隻是有關小孩、橋牌或電影而已,那很可能是丈夫的最大嗜好——重新整修家具,或是愛瑪表姐的水果收藏室,也很可能是某兄弟的工作,或是某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也可能是有關貓狗等寵物的餵養問題。
有一天,我就真的遇到了不停談論寵物的人。我在曼哈頓的一個街角碰到一位老朋友,她用了至少二十幾分鍾的時間向我詳述了她家裏金絲雀身體的某個部位是如何出了毛病的。
談話沒有重點
馬克·吐溫有篇作品,是模仿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漫無邊際地描述一件事,卻從沒有講到要點的故事:
“啊,我跟你講過我到西部參觀印第安村的事了嗎?我們是周五早上出發的,啊,不是,應該是周四。記得嗎?我告訴過你我們得周四走,因為周三我要去看牙醫。我上麵的牙齒有點鬆動,因此要牙醫幫我修補一下。天,那個牙醫真是多話,一直講個不停,幸好他還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過他。說到我的上司,他真是個怪人,什麽事都要靠我,因為他老是心不在焉。有一天,我對艾拉說:‘艾拉,假如我哪天辭職了,你覺得我的上司會怎麽辦?’艾拉回答說:‘比爾,假如你辭職不幹,我就要回家去找媽媽了。’這不是很孩子氣嗎?”
就這樣,說到了最後,你依然不知道那個印第安村究竟是怎麽回事。
碰到石頭一般木訥的人
這種石頭一樣漠然的人,與那些喜歡滔滔不絕的人相比當然為數較少,但也值得一提。當你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找出一個意氣相投的話題來當做談話的內容時,卻發現完全是對牛彈琴。你試了又試,想要激發他講出一些東西,但得到的卻隻是冷漠的反應,或幾聲單調的“哦”而已。如果幸運的話,或許可以聽到一句比較具體的問話“是嗎”來作為對你“單口相聲”的獎勵。
這種人似乎完全不感性,想從他身上挖掘出什麽感同身受或禮貌性的反應,就好像打算到外星球去發行股票一樣困難。他們不會對你感興趣,隻會永遠保持那種馬鈴薯似的安靜,絕不會受到外界的幹擾。他們正如同威廉·史特格筆下的漫畫人物重新復活一般,假如那也可以稱作是“活”的話。
不管談什麽,都會爭論不休
與這種類型的人交談,任何話題都會像彈力球一樣,最終又彈回到你的臉上。
這種人似乎知道每件事的答案,並能斷然用幾句話,便很有效率地結束任何討論,使別人都沒有再發言的餘地。假如你和他有不同的觀點,他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你的眼光絕對出了問題。
☆、別讓自己成為無聊乏味的人(3)
“天啊,你瘋了嗎?”他大喊大叫著,“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早就被證實了嗎,就是……”或者,假如他當天情緒較好,會柔聲細語告訴你:“不是的,女士,你完全錯了!我告訴你……”
這種毫無情趣的做法,其實也是不成熟的表現。麻煩的是,這類人總會斷然地、結論性地、魯莽地告訴你一些事,而且那些並不是你喜歡聽的。
對付這種人,隻有一個方法:就是無論他講些什麽,都要點頭同意。否則,縱使溫和地表示異議,那麽,一場消耗戰便會把你弄得筋疲力盡。與這種人交談,你很難期待能彼此討論或交換看法,因為他隻注意如何把自己的意見說清楚,並且像摩西頒布律法那樣毫不動搖。
極度悲觀的人
這些人對事、對物都滿懷悲觀的看法。在他們眼中,這世界簡直是一無是處。他們對人生不抱什麽希望,認為人世間到處是傻瓜、騙子和各式各樣惡毒的人,甚至連氣候也變了,變得不穩定,變得比以前更壞了。
下麵是最讓人討厭的幾種狀況。
不停地談論小孩或寵物的瑣事
“你的孩子好嗎?”本來是一句最普通的問候語,卻最會為你招來一大串令人生厭的長篇大論。這些長篇大論通常不具有什麽價值,但隻要對方一打開話匣子,你便隻能枯坐在那裏,讓滔滔不絕的話題把你淹沒。這種類型的談話內容通常是這樣的:
“你知道,我們最小的那個孩子強尼,他近來老是不肯好好吃早餐。就在昨天,他把整碗麥片打翻過來,蓋在自己的頭上。看,真是頑皮透頂。於是,我打電話給小兒科醫師。我說,醫師啊,我已經想盡各種辦法了,但強尼總是不肯好好吃東西。他不是把麥片吐出來,便是把麥片弄得到處都是,最嚴重的情況是,他把麥片弄得滿身都是。”
“醫師問我有沒有試試在麥片中加點香蕉。但奇怪的就是,強尼從來就不喜歡吃香蕉。他管香蕉叫‘蕉蕉’——嗬嗬,怪可愛的。他說:‘強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揮個不停,並且還高聲大叫,差點把屋頂給掀翻了。當然,他是比同齡的小孩長得快,我們附近沒有一個小孩像他有這麽強的表達能力,真是不可思議。哦,對了,前幾天,他還把桌布從桌上拉下來,然後瞪著一雙漂亮的黑眼睛望著我,說:‘強尼拉拉。’差點把我和他爸爸笑死。”
天哪,像這種滔滔不絕、無窮無盡的話題,相信你聽到這裏快要被煩死了。
可恨的是,這種人能夠把各種話題輕而易舉地引到她想要表達的方向上,無論是多麽驢唇不對馬嘴的事,都能馬上“言歸正傳”。你如果想把話題岔開,比如談談馬龍·白蘭度之類的,根本起不到一點作用,她們仍舊隻喜歡談自己的寶貝孩子。
我便遇見過這樣一位女士。無論當時的話題是有關國際關係或牛肉價格的高低,她都能幹淨利落地把話題直接轉到她女兒達芬身上,她慣用的方法如下:
“啊,你當然不能相信那些人。就在去年夏天,達芬有個大學朋友邀她參加一個到歐洲的旅行團。他們並沒有到慕尼黑去,隻是考慮要不要去一趟西柏林。達芬問我:‘媽媽,你認為怎麽樣?’然後我說……”
☆、別讓自己成為無聊乏味的人(2)
實際上,這樣不顧別人感受的做法都是心靈尚未成熟的表現,因為這樣的人還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則——為別人著想。
可悲的是,這些令人生厭的話題不僅僅隻是來自喜歡回憶當年的父親,或是喜歡事無巨細、凡事交待的母親,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就像一位剛做成一筆雪茄生意的年輕推銷員,他會眉飛色舞、不厭其煩地向你詳述自己是如何連哄帶騙地要一家百貨公司簽下一筆價值一萬美元的大生意的。或者,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橋牌高手興高采烈地談起他是如何贏得滿分的呢?還有一些熱情過分的影迷,喜歡把剛看過的電影情節,一絲不漏地從頭到尾講給你聽,直到你聽得幾乎想用檯燈砸他的頭。
這些讓人討厭的話題範圍非常廣,不僅隻是有關小孩、橋牌或電影而已,那很可能是丈夫的最大嗜好——重新整修家具,或是愛瑪表姐的水果收藏室,也很可能是某兄弟的工作,或是某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也可能是有關貓狗等寵物的餵養問題。
有一天,我就真的遇到了不停談論寵物的人。我在曼哈頓的一個街角碰到一位老朋友,她用了至少二十幾分鍾的時間向我詳述了她家裏金絲雀身體的某個部位是如何出了毛病的。
談話沒有重點
馬克·吐溫有篇作品,是模仿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漫無邊際地描述一件事,卻從沒有講到要點的故事:
“啊,我跟你講過我到西部參觀印第安村的事了嗎?我們是周五早上出發的,啊,不是,應該是周四。記得嗎?我告訴過你我們得周四走,因為周三我要去看牙醫。我上麵的牙齒有點鬆動,因此要牙醫幫我修補一下。天,那個牙醫真是多話,一直講個不停,幸好他還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過他。說到我的上司,他真是個怪人,什麽事都要靠我,因為他老是心不在焉。有一天,我對艾拉說:‘艾拉,假如我哪天辭職了,你覺得我的上司會怎麽辦?’艾拉回答說:‘比爾,假如你辭職不幹,我就要回家去找媽媽了。’這不是很孩子氣嗎?”
就這樣,說到了最後,你依然不知道那個印第安村究竟是怎麽回事。
碰到石頭一般木訥的人
這種石頭一樣漠然的人,與那些喜歡滔滔不絕的人相比當然為數較少,但也值得一提。當你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找出一個意氣相投的話題來當做談話的內容時,卻發現完全是對牛彈琴。你試了又試,想要激發他講出一些東西,但得到的卻隻是冷漠的反應,或幾聲單調的“哦”而已。如果幸運的話,或許可以聽到一句比較具體的問話“是嗎”來作為對你“單口相聲”的獎勵。
這種人似乎完全不感性,想從他身上挖掘出什麽感同身受或禮貌性的反應,就好像打算到外星球去發行股票一樣困難。他們不會對你感興趣,隻會永遠保持那種馬鈴薯似的安靜,絕不會受到外界的幹擾。他們正如同威廉·史特格筆下的漫畫人物重新復活一般,假如那也可以稱作是“活”的話。
不管談什麽,都會爭論不休
與這種類型的人交談,任何話題都會像彈力球一樣,最終又彈回到你的臉上。
這種人似乎知道每件事的答案,並能斷然用幾句話,便很有效率地結束任何討論,使別人都沒有再發言的餘地。假如你和他有不同的觀點,他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你的眼光絕對出了問題。
☆、別讓自己成為無聊乏味的人(3)
“天啊,你瘋了嗎?”他大喊大叫著,“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早就被證實了嗎,就是……”或者,假如他當天情緒較好,會柔聲細語告訴你:“不是的,女士,你完全錯了!我告訴你……”
這種毫無情趣的做法,其實也是不成熟的表現。麻煩的是,這類人總會斷然地、結論性地、魯莽地告訴你一些事,而且那些並不是你喜歡聽的。
對付這種人,隻有一個方法:就是無論他講些什麽,都要點頭同意。否則,縱使溫和地表示異議,那麽,一場消耗戰便會把你弄得筋疲力盡。與這種人交談,你很難期待能彼此討論或交換看法,因為他隻注意如何把自己的意見說清楚,並且像摩西頒布律法那樣毫不動搖。
極度悲觀的人
這些人對事、對物都滿懷悲觀的看法。在他們眼中,這世界簡直是一無是處。他們對人生不抱什麽希望,認為人世間到處是傻瓜、騙子和各式各樣惡毒的人,甚至連氣候也變了,變得不穩定,變得比以前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