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慌忙提了件白府綢長衫,就跑了出來。
“老太爺醒了?”他一邊穿長衫,一邊問。
老亭卻湊近了,低聲說:“請三爺換件黑顏色的衣裳。”
三爺不解其意,就說:“老亭,你說什麽?我沒聽清。”
老亭就支開其他仆傭,小聲說:“請三爺換身黑顏色的衣裳,再出來。”
“為甚?”三爺已發現老亭就穿了一身黑。
“出來就知道了。”
三爺換了一身黑出來,外麵更是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他才意識到,正是月初時候。在黑暗中他還是發現,老亭並未帶他去老院,卻來到後院,又走近擋著側門的那座影壁。三爺這才忽然意識到:這是要開啟一座平時不動的秘密銀窖吧。春天,老太爺向他交待家底時,九座秘密銀窖,此處居其一。
看來,老太爺並不遲鈍,要起巨銀,支援京津。
老亭低聲對他說:“去見過老太爺吧。”
三爺努力向黑暗中看去,影影綽綽發現有四五人在近處。惟一坐在椅子上的,應當是老太爺。
他剛走近,就聽見老太爺極其低沉的聲音:“站住看吧。”
老太爺話音一落,四個人影就動起來了。
漸漸地,三爺能大致看清眼前的一切了:那是四個身強力壯的家僕,正麻利地拆去影壁腳下的那個花池。花池周邊,原來就是用青磚活壘起來的,拆開幾無聲息。池中正盛開的西番蓮,扒去池邊的土,竟被一簇簇搬走:原來都是栽在花盆裏,被土淺淺掩埋了。
移去花盆,四個家僕又伏下身子,用手扒拉殘留的池土:不用鍬鏟一類傢夥,顯然是怕有響聲。
此時,眼已看慣了,不再覺著四周太黑,但暗夜的寂靜卻似乎變得越來越沉重,三爺隻怕這寂靜被忽然打破。舉目四下裏望望,除了滿天星鬥,就是宅院高處的眺樓裏那守夜的燈光。
景象依舊,寂靜也依舊。 幾個家僕小心移動墊在花池底下的石板時,發出了輕微的響聲。
三爺是頭一回經歷這場麵,心不由得收緊了一下。可老太爺那裏,沒有任何反應。他也才鬆了口氣。
移開石板,就露出窖口了:一個像井口似的黑洞。秘密窖口,隱蔽得就這樣簡單?
這時,老太爺交給老亭一件什麽東西,應該是銀窖的鑰匙吧。老亭接過來,就麻利地下到窖口,不見了。等老亭出來後,就有兩個家僕下到窖裏,另兩個留在上頭接應,一個似從井裏汲水一般,開始往上弔取銀錠,一個就往庫房搬運。
這一起銀,就起了將近兩個時辰。因為快到黎明時候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又將窖口的花池復原,才算收工。
自始至終,老太爺一直端坐著未離開,三爺當然也不敢動。老亭沒閑著,在窖口張羅著幫忙。還有一人,先是站在老太爺身後,起銀開始便走了,那是家裏的帳房先生,他顯然在庫房收銀。
收工後,老太爺跟到庫房,三爺就勸他先補著睡會覺再說,老太爺卻說:“前半夜我已經睡夠了。你沒睡,也隻好吃虧。天亮以後,你得去見孫大掌櫃,叫他趕緊往京城起鏢運銀。”
三爺本來也打算如此,就連聲答應下來。正要走,老太爺叫住說:“先不要著急走,你也見見這幾位。人家辛苦了大半夜,也不說句慰勞的話?老亭,叫他們進來吧!”
說話間,就見進來四位中年漢子。不用說,這就是剛才起銀的那些家僕。三爺在燈光下看他們,自然覺得更強壯,隻是沒有一個很臉熟的。忙說:
“各位辛苦了!”
四人都沒有說話,隻有老亭說:“三爺也辛苦。”
老太爺就說:“今兒就由三爺陪你們吃飯,我累了。”
那四人就退了下去。老太爺也由老亭扶著,回老院去了。這時,帳房先生過來說:“三爺,這批銀子大多是光緒初年的官紋銀。還有幾包,是墨西哥鷹洋。”
三爺就說:“那還得交爐房重鑄嗎?”
帳房低聲說:“老太爺起這批銀子,我看是有用意的。”
“什麽用意?”
“這批銀子原樣運進京,京市就會知道我們已動了老底,誠心救市。” “那就原樣起鏢?”
“自然。”
這天夜裏,康家從此處銀窖起出二十萬兩銀錠。此後,連著起了三夜,共六十萬兩銀子。
老太爺對三爺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看現在到了用兵的時候了。我們備足了兵馬,就看字號的掌櫃老幫如何調兵遣將,布陣擒敵。你給孫大掌櫃、京號戴掌櫃、津號邱掌櫃交待清楚:擠兌再兇險,咱銀子也跟得上;窟窿再大,咱也賠得起!”
有老太爺這樣的氣魄,三爺當然不再憂慮什麽。這三天中間,他說服孫大掌櫃,接連往京津又發去兩批銀資。發運京師的,每批二十萬兩;發往天津的,每批十萬兩。
3
各號這樣緊急往京津調銀,鏢局的生意自然也興隆得很了。但就在康家接連起鏢發銀不久,傳來太穀鏢被打劫的消息。這不但叫康家焦急不已,也震動了祁太平三縣的商界和武林。
因為太穀鏢被劫,這可是太罕見了。
祁太平一帶的鏢局,在票號興起後,並沒有怎麽衰落。有了票號,異地交易雖然走票不走銀了,但也因此交易量劇增。月終、季終、年終結算找補,銀錢的調動量還是很大。尤其祁太平,從各碼頭掙到的銀錢,那是要源源運回老號的。這種走銀,沒有可靠的鏢局,當然不成。
祁太平一帶的鏢局,由於收入不菲,因此能吸引武林高手來做鏢師。這一帶的形意拳武壇,所以能名師輩出,也是因為投身武界出路好,不論押鏢護院,都有穩定而又體麵的飯碗。有飯碗,又有用武的實戰需求,武藝自然越發精進。練一身武藝,浪跡天涯,四方擺擂,一門心思爭天下第一,那不過是寫武俠小說的文人,藉以演義一種狀元夢吧。夢醒處,還是“學得文武藝,售予帝王家”。形意拳武師,將武藝售予商家,有價交換,穩做了專職武人,倒也能從容涵養自家的性情。這是閑話。
那時代鏢局走鏢,所經過的沿途地麵,即俗稱江湖者。那是要經過拜山、收買以至憑藉高強武藝較量、征服,踩出一條熟道來。祁太平鏢局,因鏢師武藝好,走鏢又頻繁,熟道撂不生,所以在他們的江湖上,一般無人敢輕易劫鏢。尤其因為他們財力跟得上,該打點的,打點得大方,重大走鏢,極少有閃失。久而久之,江湖上便有了“祁太平鏢,天下無敵”的名聲。
鹹豐初年,因怕太平天國北進,西幫在京的票號、帳莊都及早歇業回晉。那次西幫由京攜帶回來的銀資就有數千萬兩,以至引發了京城的銀荒,即今天所謂的金融危機。這數千萬銀子,如何在京晉間平安轉移?主要是托靠了祁太平自家的鏢局。京晉間運銀走鏢,本來就既重要又頻繁,早踩成了最穩當的一條江湖熟道。所以,數千萬兩銀子源源緊急過境,幾乎未出什麽閃失。說是奇蹟,不過分;說祁太平鏢局本來就該做這樣漂亮的活計,也不過分。
“老太爺醒了?”他一邊穿長衫,一邊問。
老亭卻湊近了,低聲說:“請三爺換件黑顏色的衣裳。”
三爺不解其意,就說:“老亭,你說什麽?我沒聽清。”
老亭就支開其他仆傭,小聲說:“請三爺換身黑顏色的衣裳,再出來。”
“為甚?”三爺已發現老亭就穿了一身黑。
“出來就知道了。”
三爺換了一身黑出來,外麵更是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他才意識到,正是月初時候。在黑暗中他還是發現,老亭並未帶他去老院,卻來到後院,又走近擋著側門的那座影壁。三爺這才忽然意識到:這是要開啟一座平時不動的秘密銀窖吧。春天,老太爺向他交待家底時,九座秘密銀窖,此處居其一。
看來,老太爺並不遲鈍,要起巨銀,支援京津。
老亭低聲對他說:“去見過老太爺吧。”
三爺努力向黑暗中看去,影影綽綽發現有四五人在近處。惟一坐在椅子上的,應當是老太爺。
他剛走近,就聽見老太爺極其低沉的聲音:“站住看吧。”
老太爺話音一落,四個人影就動起來了。
漸漸地,三爺能大致看清眼前的一切了:那是四個身強力壯的家僕,正麻利地拆去影壁腳下的那個花池。花池周邊,原來就是用青磚活壘起來的,拆開幾無聲息。池中正盛開的西番蓮,扒去池邊的土,竟被一簇簇搬走:原來都是栽在花盆裏,被土淺淺掩埋了。
移去花盆,四個家僕又伏下身子,用手扒拉殘留的池土:不用鍬鏟一類傢夥,顯然是怕有響聲。
此時,眼已看慣了,不再覺著四周太黑,但暗夜的寂靜卻似乎變得越來越沉重,三爺隻怕這寂靜被忽然打破。舉目四下裏望望,除了滿天星鬥,就是宅院高處的眺樓裏那守夜的燈光。
景象依舊,寂靜也依舊。 幾個家僕小心移動墊在花池底下的石板時,發出了輕微的響聲。
三爺是頭一回經歷這場麵,心不由得收緊了一下。可老太爺那裏,沒有任何反應。他也才鬆了口氣。
移開石板,就露出窖口了:一個像井口似的黑洞。秘密窖口,隱蔽得就這樣簡單?
這時,老太爺交給老亭一件什麽東西,應該是銀窖的鑰匙吧。老亭接過來,就麻利地下到窖口,不見了。等老亭出來後,就有兩個家僕下到窖裏,另兩個留在上頭接應,一個似從井裏汲水一般,開始往上弔取銀錠,一個就往庫房搬運。
這一起銀,就起了將近兩個時辰。因為快到黎明時候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又將窖口的花池復原,才算收工。
自始至終,老太爺一直端坐著未離開,三爺當然也不敢動。老亭沒閑著,在窖口張羅著幫忙。還有一人,先是站在老太爺身後,起銀開始便走了,那是家裏的帳房先生,他顯然在庫房收銀。
收工後,老太爺跟到庫房,三爺就勸他先補著睡會覺再說,老太爺卻說:“前半夜我已經睡夠了。你沒睡,也隻好吃虧。天亮以後,你得去見孫大掌櫃,叫他趕緊往京城起鏢運銀。”
三爺本來也打算如此,就連聲答應下來。正要走,老太爺叫住說:“先不要著急走,你也見見這幾位。人家辛苦了大半夜,也不說句慰勞的話?老亭,叫他們進來吧!”
說話間,就見進來四位中年漢子。不用說,這就是剛才起銀的那些家僕。三爺在燈光下看他們,自然覺得更強壯,隻是沒有一個很臉熟的。忙說:
“各位辛苦了!”
四人都沒有說話,隻有老亭說:“三爺也辛苦。”
老太爺就說:“今兒就由三爺陪你們吃飯,我累了。”
那四人就退了下去。老太爺也由老亭扶著,回老院去了。這時,帳房先生過來說:“三爺,這批銀子大多是光緒初年的官紋銀。還有幾包,是墨西哥鷹洋。”
三爺就說:“那還得交爐房重鑄嗎?”
帳房低聲說:“老太爺起這批銀子,我看是有用意的。”
“什麽用意?”
“這批銀子原樣運進京,京市就會知道我們已動了老底,誠心救市。” “那就原樣起鏢?”
“自然。”
這天夜裏,康家從此處銀窖起出二十萬兩銀錠。此後,連著起了三夜,共六十萬兩銀子。
老太爺對三爺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看現在到了用兵的時候了。我們備足了兵馬,就看字號的掌櫃老幫如何調兵遣將,布陣擒敵。你給孫大掌櫃、京號戴掌櫃、津號邱掌櫃交待清楚:擠兌再兇險,咱銀子也跟得上;窟窿再大,咱也賠得起!”
有老太爺這樣的氣魄,三爺當然不再憂慮什麽。這三天中間,他說服孫大掌櫃,接連往京津又發去兩批銀資。發運京師的,每批二十萬兩;發往天津的,每批十萬兩。
3
各號這樣緊急往京津調銀,鏢局的生意自然也興隆得很了。但就在康家接連起鏢發銀不久,傳來太穀鏢被打劫的消息。這不但叫康家焦急不已,也震動了祁太平三縣的商界和武林。
因為太穀鏢被劫,這可是太罕見了。
祁太平一帶的鏢局,在票號興起後,並沒有怎麽衰落。有了票號,異地交易雖然走票不走銀了,但也因此交易量劇增。月終、季終、年終結算找補,銀錢的調動量還是很大。尤其祁太平,從各碼頭掙到的銀錢,那是要源源運回老號的。這種走銀,沒有可靠的鏢局,當然不成。
祁太平一帶的鏢局,由於收入不菲,因此能吸引武林高手來做鏢師。這一帶的形意拳武壇,所以能名師輩出,也是因為投身武界出路好,不論押鏢護院,都有穩定而又體麵的飯碗。有飯碗,又有用武的實戰需求,武藝自然越發精進。練一身武藝,浪跡天涯,四方擺擂,一門心思爭天下第一,那不過是寫武俠小說的文人,藉以演義一種狀元夢吧。夢醒處,還是“學得文武藝,售予帝王家”。形意拳武師,將武藝售予商家,有價交換,穩做了專職武人,倒也能從容涵養自家的性情。這是閑話。
那時代鏢局走鏢,所經過的沿途地麵,即俗稱江湖者。那是要經過拜山、收買以至憑藉高強武藝較量、征服,踩出一條熟道來。祁太平鏢局,因鏢師武藝好,走鏢又頻繁,熟道撂不生,所以在他們的江湖上,一般無人敢輕易劫鏢。尤其因為他們財力跟得上,該打點的,打點得大方,重大走鏢,極少有閃失。久而久之,江湖上便有了“祁太平鏢,天下無敵”的名聲。
鹹豐初年,因怕太平天國北進,西幫在京的票號、帳莊都及早歇業回晉。那次西幫由京攜帶回來的銀資就有數千萬兩,以至引發了京城的銀荒,即今天所謂的金融危機。這數千萬銀子,如何在京晉間平安轉移?主要是托靠了祁太平自家的鏢局。京晉間運銀走鏢,本來就既重要又頻繁,早踩成了最穩當的一條江湖熟道。所以,數千萬兩銀子源源緊急過境,幾乎未出什麽閃失。說是奇蹟,不過分;說祁太平鏢局本來就該做這樣漂亮的活計,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