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天,他們跑了一半的路程,在途中住了一宿。邱泰基特意尋了那種蒙古氈房,住在了曠野。郭玉琪是第一次住這種蒙古氈房,整夜都覺得自己被丟在了曠野,除了叫人驚駭的寂靜和黑暗,什麽也沒有。甚至想聽幾聲狼嗥,也沒有。
邱掌櫃早已坦然熟睡。聞著青糙的氣息,郭玉琪真是覺得在這陌生而又遼闊的天地間,就隻剩下了他自家。
5
用了兩天,趕到包頭。在康家的天順長糧莊,邱泰基見到了三爺。
記得三爺是很白淨的,現在竟給曬成黧黑一個人,臉麵、脖頸、手臂,全都黧黑髮亮。不但是黑,皮膚看著也粗糙了。口外的陽婆和風沙,那也是意想不到的兇悍。
但三爺精神很好。
邱泰基沒有敢多寒暄,就把太穀老號發來的那封電報,交給了┤爺。他說:“我們猜測,‘脫臼’,是暗示遭了綁票。所以,火急趕來了。”
三爺掃著電報,說:“還猜測什麽,‘脫臼’本就是暗示綁票!電報是幾時到的?”
┣裉┗忙說:“三天前。收到電報,方老幫就叫急送三爺,是我在路上耽擱了。多年不來口外,太不中用了,騎馬都生疏了。”
邱泰基這樣一說,三爺的口氣就有些變了:“你們就是早一天送來,我也沒法立馬飛到天津。出事後,津號發電報到太穀,太穀再發電報到歸化,你們再跑四百裏路送來,就是十萬火急,也趕不上趟吧?邱掌櫃,你是見過大場麵的人,你看該如何是好?”
邱泰基沒有想到,來不來三爺就將他一軍。他略一思索,便答道:“五娘遇此不測,當然得告訴三爺。現在老太爺又南巡漢口,在家的二爺四爺,也沒經見過這種事,就更指望著靠三爺拿主意了。綁票是飛來橫禍,又是人命關天,給了誰,能不著急?不過我看三爺已是胸有成竹了,哪還用得著我來多嘴?”
這幾句話,顯然更說動了三爺。他一笑,說:“邱掌櫃,我是叫你出主意,你倒會賣乖!我胸有成竹,還問你做甚?”
“三爺,我不拘出什麽主意,也是白出,你不過是故意考我。我才不上當。禍事遠在天津,怎樣救人緝匪,也勞駕不著三爺。三爺該做的,不過是下一道急令,叫京津兩號,全力救人。京號的戴掌櫃,神通廣大,他受命後,自然會全力以赴的。”
“邱掌櫃到底不是糊塗人。可我就是下一道急令,也不趕趟了。”
“三爺,我們在歸化收到電報,方老幫就讓代三爺發了這樣的急令了。事關緊急,方老幫也隻好這樣先斬後奏。”
“你們已經代我回了電報?”
“隻給京津兩號回了電報,叫他們全力救人。太穀老號,漢口老太爺那裏,還沒回。”
“邱掌櫃,我看這先斬後奏,是你的主意吧?”
“是方老幫提出,我附議。”
“哼,方老幫,我還不知道?他哪有這種靈泛氣!”
“三爺,還真是方老幫的主意。這是明擺著該做的,給誰吧,看不出來?”邱泰基見三爺臉色還不好,趕緊把話岔開了,“三爺,你當緊該拿的主意,是去不去天津?”
“那邱掌櫃你說呢?”
“三爺又是裝著主意,故意考我吧?”
“這回是真想聽聽邱掌櫃的高見。”
“三爺想聽高見,那我就不敢言聲了,我哪有高見!”
“不拘高見低見吧,你先說說。”
“康家出了這樣的事,能不去人主?可除了三爺,也再沒撐得起大場麵的人了。老太爺不在太穀,就是在,這事也不宜叫老太爺出麵。挨下來,大爺,二爺,都是做慣了神仙的人,就是到了天津,隻怕也壓不住陣。往下的四爺、六爺,怕更不濟事。三爺,你不出麵,還能叫誰去?”
“可包頭離京師,一千五百多裏路呢,日夜兼程趕趁到了,隻怕什麽也耽誤了。”
三爺說的雖是實情,可邱泰基早看出來了,三爺並不想趕往天津去。
“是呀,綁票這種事,人家會等你?我聽說三爺跟京師的九門提督馬玉昆有交情,那三爺還不趕緊再發封電報,叫京號的戴老幫去求救?再就是給太穀家中回電報,請二爺火速赴津。二爺武藝好,江湖上朋友也多,遇了這事,正該他露一手。三爺一說,二爺準高興去。總之,三爺在這裏運籌張羅,調兵遣將,那是比親赴天津還可行!”
顯然,三爺愛聽這樣的話。他說:“邱掌櫃,我也是想叫二爺去天津壓陣。” “那就好。看三爺還有什麽電報要發?我們好趕回歸化,一併發出。老太爺那裏,也得回個話吧?”
“叫他不用著急,我和二爺緊著張羅就是了。”
三爺和邱泰基又合計了一陣,擬定了要緊急發出的幾份電報。但三爺不叫邱泰基走,要他多留幾天,還要合計別的事。邱泰基當然也想多留幾天,“買樹梢”的事,還沒顧上說呢。三爺本來是叫天順長派個夥友,跑一趟歸化。可郭玉琪卻自告奮勇,請求叫他回歸化,發電報。
三爺問了問郭玉琪的情況,知道是新從太穀來的,就同意叫他去。包頭到歸化,是一條大商
道,老手閉住眼也能跑到,對新手,倒也不失為鍛鍊。
郭玉琪領了重命,很興奮。他也沒有多看幾眼包頭,隻睡了一夜,翌日一早,便策馬上路了。
臨行前,邱泰基送出他來,很囑咐了一氣。這個小夥友,一路陪他從太穀來到口外,吃苦,知禮,也機靈,歡實,很叫他喜歡。他當然沒有想到,從此就再見不著這個小夥友了!
郭玉琪走後,三爺擺了酒席招待邱泰基。邱泰基不敢領受,連說自家是壞了東家規矩,惹惱老太爺,受貶來口外的,萬不能接受招待。
三爺說:“那就不叫招待,算你陪我喝一次酒,還不成呀!”
邱泰基知道推辭不掉,但還是推辭再三,好像萬不得已才從了命。 席麵上,三爺也不叫用酒盅,使了蒙人飲酒的小銀碗。舉著這樣的小銀碗,還要一飲而盡!邱泰基可是沒有這樣的功夫,但也沒法偷懶:三爺舉著銀碗,你不喝,他也不喝。
隻好喝了,就是醉倒失態,也得喝。
整碗喝燒酒,大塊吃羊肉,真有種英雄好漢的豪氣了。邱泰基本來還是有些酒量的,隻是不習慣這樣用碗喝。這樣喝,太猛了,真要三碗不過岡。可喝過三四碗,也不咋的,還能撐住。
三爺興致很好,似乎並不牽掛天津的禍事。問了問太穀的近況,老太爺出巡跟了些誰,孫大掌櫃離了老號,誰撐門麵,但不叫邱泰基再提受貶的事,隻是說:“你來口外,正是時候。沒有把你發到俄國的莫斯科,就不叫貶。”
邱泰基聽了,大受感動。這也是他惹禍受貶以來,最受禮遇的一次酒席了。但他知道,萬不能再張狂。三爺也有城府,酒後可不敢失言。
“邱掌櫃,我叫你們字號預備的款項,方老幫安排了沒有?”
邱掌櫃早已坦然熟睡。聞著青糙的氣息,郭玉琪真是覺得在這陌生而又遼闊的天地間,就隻剩下了他自家。
5
用了兩天,趕到包頭。在康家的天順長糧莊,邱泰基見到了三爺。
記得三爺是很白淨的,現在竟給曬成黧黑一個人,臉麵、脖頸、手臂,全都黧黑髮亮。不但是黑,皮膚看著也粗糙了。口外的陽婆和風沙,那也是意想不到的兇悍。
但三爺精神很好。
邱泰基沒有敢多寒暄,就把太穀老號發來的那封電報,交給了┤爺。他說:“我們猜測,‘脫臼’,是暗示遭了綁票。所以,火急趕來了。”
三爺掃著電報,說:“還猜測什麽,‘脫臼’本就是暗示綁票!電報是幾時到的?”
┣裉┗忙說:“三天前。收到電報,方老幫就叫急送三爺,是我在路上耽擱了。多年不來口外,太不中用了,騎馬都生疏了。”
邱泰基這樣一說,三爺的口氣就有些變了:“你們就是早一天送來,我也沒法立馬飛到天津。出事後,津號發電報到太穀,太穀再發電報到歸化,你們再跑四百裏路送來,就是十萬火急,也趕不上趟吧?邱掌櫃,你是見過大場麵的人,你看該如何是好?”
邱泰基沒有想到,來不來三爺就將他一軍。他略一思索,便答道:“五娘遇此不測,當然得告訴三爺。現在老太爺又南巡漢口,在家的二爺四爺,也沒經見過這種事,就更指望著靠三爺拿主意了。綁票是飛來橫禍,又是人命關天,給了誰,能不著急?不過我看三爺已是胸有成竹了,哪還用得著我來多嘴?”
這幾句話,顯然更說動了三爺。他一笑,說:“邱掌櫃,我是叫你出主意,你倒會賣乖!我胸有成竹,還問你做甚?”
“三爺,我不拘出什麽主意,也是白出,你不過是故意考我。我才不上當。禍事遠在天津,怎樣救人緝匪,也勞駕不著三爺。三爺該做的,不過是下一道急令,叫京津兩號,全力救人。京號的戴掌櫃,神通廣大,他受命後,自然會全力以赴的。”
“邱掌櫃到底不是糊塗人。可我就是下一道急令,也不趕趟了。”
“三爺,我們在歸化收到電報,方老幫就讓代三爺發了這樣的急令了。事關緊急,方老幫也隻好這樣先斬後奏。”
“你們已經代我回了電報?”
“隻給京津兩號回了電報,叫他們全力救人。太穀老號,漢口老太爺那裏,還沒回。”
“邱掌櫃,我看這先斬後奏,是你的主意吧?”
“是方老幫提出,我附議。”
“哼,方老幫,我還不知道?他哪有這種靈泛氣!”
“三爺,還真是方老幫的主意。這是明擺著該做的,給誰吧,看不出來?”邱泰基見三爺臉色還不好,趕緊把話岔開了,“三爺,你當緊該拿的主意,是去不去天津?”
“那邱掌櫃你說呢?”
“三爺又是裝著主意,故意考我吧?”
“這回是真想聽聽邱掌櫃的高見。”
“三爺想聽高見,那我就不敢言聲了,我哪有高見!”
“不拘高見低見吧,你先說說。”
“康家出了這樣的事,能不去人主?可除了三爺,也再沒撐得起大場麵的人了。老太爺不在太穀,就是在,這事也不宜叫老太爺出麵。挨下來,大爺,二爺,都是做慣了神仙的人,就是到了天津,隻怕也壓不住陣。往下的四爺、六爺,怕更不濟事。三爺,你不出麵,還能叫誰去?”
“可包頭離京師,一千五百多裏路呢,日夜兼程趕趁到了,隻怕什麽也耽誤了。”
三爺說的雖是實情,可邱泰基早看出來了,三爺並不想趕往天津去。
“是呀,綁票這種事,人家會等你?我聽說三爺跟京師的九門提督馬玉昆有交情,那三爺還不趕緊再發封電報,叫京號的戴老幫去求救?再就是給太穀家中回電報,請二爺火速赴津。二爺武藝好,江湖上朋友也多,遇了這事,正該他露一手。三爺一說,二爺準高興去。總之,三爺在這裏運籌張羅,調兵遣將,那是比親赴天津還可行!”
顯然,三爺愛聽這樣的話。他說:“邱掌櫃,我也是想叫二爺去天津壓陣。” “那就好。看三爺還有什麽電報要發?我們好趕回歸化,一併發出。老太爺那裏,也得回個話吧?”
“叫他不用著急,我和二爺緊著張羅就是了。”
三爺和邱泰基又合計了一陣,擬定了要緊急發出的幾份電報。但三爺不叫邱泰基走,要他多留幾天,還要合計別的事。邱泰基當然也想多留幾天,“買樹梢”的事,還沒顧上說呢。三爺本來是叫天順長派個夥友,跑一趟歸化。可郭玉琪卻自告奮勇,請求叫他回歸化,發電報。
三爺問了問郭玉琪的情況,知道是新從太穀來的,就同意叫他去。包頭到歸化,是一條大商
道,老手閉住眼也能跑到,對新手,倒也不失為鍛鍊。
郭玉琪領了重命,很興奮。他也沒有多看幾眼包頭,隻睡了一夜,翌日一早,便策馬上路了。
臨行前,邱泰基送出他來,很囑咐了一氣。這個小夥友,一路陪他從太穀來到口外,吃苦,知禮,也機靈,歡實,很叫他喜歡。他當然沒有想到,從此就再見不著這個小夥友了!
郭玉琪走後,三爺擺了酒席招待邱泰基。邱泰基不敢領受,連說自家是壞了東家規矩,惹惱老太爺,受貶來口外的,萬不能接受招待。
三爺說:“那就不叫招待,算你陪我喝一次酒,還不成呀!”
邱泰基知道推辭不掉,但還是推辭再三,好像萬不得已才從了命。 席麵上,三爺也不叫用酒盅,使了蒙人飲酒的小銀碗。舉著這樣的小銀碗,還要一飲而盡!邱泰基可是沒有這樣的功夫,但也沒法偷懶:三爺舉著銀碗,你不喝,他也不喝。
隻好喝了,就是醉倒失態,也得喝。
整碗喝燒酒,大塊吃羊肉,真有種英雄好漢的豪氣了。邱泰基本來還是有些酒量的,隻是不習慣這樣用碗喝。這樣喝,太猛了,真要三碗不過岡。可喝過三四碗,也不咋的,還能撐住。
三爺興致很好,似乎並不牽掛天津的禍事。問了問太穀的近況,老太爺出巡跟了些誰,孫大掌櫃離了老號,誰撐門麵,但不叫邱泰基再提受貶的事,隻是說:“你來口外,正是時候。沒有把你發到俄國的莫斯科,就不叫貶。”
邱泰基聽了,大受感動。這也是他惹禍受貶以來,最受禮遇的一次酒席了。但他知道,萬不能再張狂。三爺也有城府,酒後可不敢失言。
“邱掌櫃,我叫你們字號預備的款項,方老幫安排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