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飛,藍在飛邊;


    你不,飛在藍裏。


    我們與這個世界是不可分的,我的書和你的讀,我和你,都是不可分的,乃至一隻藍蝴蝶與一片天空也是不可分的。


    生命美如煙霞,許多相逢與愛都美如煙霞,隻要我們看見那煙霞就好了,不要伸手去抓,而是要從煙霞穿出、從迷航穿出,看看那晴空萬裏的天,還有藍而又藍的心。


    5


    《紫色菩提》五十版,已印行十萬本了,真是不可思議,如果說有什麽功德,但願能以至誠之心,回向給這世界一切苦難的眾生。願所有走向菩提之路的眾生,悲願如菩薩鑽,道心如金剛石,澄明閃爍,轉化世界,永不退轉,使世界能得到永遠的和平。


    林清玄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五日於台北永吉路客寓


    自序


    “有一天我也會這樣老去!有一天我的身體也會在這個有形的世界裏消散!”


    去年,父親出殯的日子,我在他棺木上撒上最後一把泥土時,心底突然萌發了這樣的意念。想著:“在這個世界裏我永遠不可能再看見我最敬愛的父親了,如果他仍有知,他是到哪裏去了?他是不是可能回到我的夢裏,告知我另一世界的事呢?”


    一年過去了,父親從未進入我的夢中,我不知他神識歸往的所在。


    我隻好回來問自己。如果我的身體在這世上消散,我是不是有來生?如果有來生,我將往何處去?我是否有足夠的修為或幸運去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或者往生藥師如來的琉璃淨土?或者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國土?


    我能不能清清楚楚地前往我渴盼去的所在呢?


    萬一我不能去,我又應該怎麽辦?


    對於死亡的問題雖然是可感受的,但它離我們仿佛還遙遠,很少人在心裏有很好的準備,就像我的父親一樣,問遍認識他的人,全部都可以告訴我,父親是毫無疑問的好人,他辛勤、負責任、熱愛生命地過了一生。然而父親在醫院病床上的最後幾天,仍然深信自己會痊癒回家與我們相聚,對於可能前往的世界還一無所知。


    對於死亡,我們可以如此肯定地說:差不多隻有極少數的人有完全的心理準備;至於知悉死後世界的心理準備,更談不上了。


    我其實也沒有麵對死亡的準備。雖說我從經典上知道了死的實情以及死後的世界,但是父親死的時候依然帶給我極大的震嚇與哀慟。


    我想,我們很難坦然麵對死亡,麵對自己在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之間的消失,這原是無可厚非,因為死亡時常是突然來到,而不是等我們一切就緒才上路的。


    那麽,退一步吧!


    我們是不是能麵對老呢?我們每年每月每日每時每分每秒每億萬分之一秒,無不是在老去,在接受老的事實,或者說是老在迎接我們的事實。美人老得淒涼,英雄老得悲切,一般人老得無可奈何。我們不但無法拒絕死亡,甚至連老去都無法抗拒。


    老的時候我們希望擁有什麽?


    巨宅、田園、財富?


    名聲、榮譽、權位?


    妻妾、美女、子孫?


    快樂、平安、健康?


    智慧、自在、慈悲?


    好像世界上有非常多值得追求的事物,但是有的人追求一生在即將擁有夢想的時候,就不得不入土了。


    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選擇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自在的老人、慈悲的老人,當然,這裏麵智慧是最難求的。我希望能有什麽智慧呢?除了在人生的體會上尋找解決世間事物的智慧之外,我也希望找到人生之外更廣大的時空,讓我可以告訴後來的人:“古早古早古早以前……”或者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或者說:“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


    一位有足夠智慧的老人,應該能看穿時空的限製,知悉宇宙原不是我們所識見者這般渺小。唯有這樣,這位老人才能對死亡毫無所懼。


    其實,從佛經無始劫的觀點看來,我們人人都是這宇宙的老人,經過無數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才在同一個時代投生到同一個世界裏來,我們已經足夠老了,可是為什麽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來探知我們死生輪轉的宇宙?開啟這宇宙的智慧又在哪裏呢?


    經過多生多世的尋找,我終於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在佛教的經典裏!這一本書就是從佛經的角度出發,企圖用文學的語言,表達一些開啟時空智慧的概念,以及表達一個人應該如何捨棄與實踐,才可能走上智慧的道路。


    麵對偉大莊嚴的佛教遺產,我的所知非常有限,看法可能也是淺薄的,但我希望讀者把我的《紫色菩提》當成墊腳的石階,自己去尋找豐富的寶藏。這樣,才能化煩惱為菩提,擁有一個智慧的開端。


    書名叫《紫色菩提》,紫金色是佛教裏最尊貴最上品的顏色,菩提是智慧、是覺悟。我想,進入佛教經典,對我的過去而言,就是一種最尊貴的覺悟,最上品的智慧,這麽好的東西,義不獨享,所以雖然辛苦備嚐,還是把它寫了出來。隻是希望大家都成為有智慧的人,能坦然地麵對無常,麵對時光的流逝,甚至麵對死亡。


    這本書的完成應該感謝我的妻子小鑾,是她用很大力氣才把我帶進經典裏去。感謝我的老師廖慧娟,是她的教化開啟,使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感謝孫春華大姐,如果沒有她的慈悲心腸,我到現在還在做春秋大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色菩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紫色菩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