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這些,李彪覺得自己當這個鋤奸隊隊長最合適不過了。剛開始,他有些同情林振海,林振海當土匪那也是被逼的,就是做了土匪後民憤也並不大,他不欺壓百姓,也不魚肉鄉裏,專找那些大戶人家的麻煩,在一段時間裏,有人甚至把林振海這股土匪稱做是義匪。
在他參加遊擊隊的時候,縣委書記曹剛曾有過收編林振海的打算。他就跑到山裏,去做林振海的工作。
兄弟再見時,已是物是人非,一個是聲名遠揚的土匪頭子,一個是遊擊隊員。當小土匪把李彪帶到林振海麵前時,林振海的樣子有些激動。他踉蹌著腳步,一把抱住李彪,眼睛就潮了。他哽著聲音說:咱爹娘還好吧?
當時林振海的爹娘與兒子早已情斷義絕。他每次回去見爹娘時,爹娘連門都不開,他隻能把帶去的東西放在門外,跪在地上磕幾個響頭,騎馬走了。不管林振海如何仗義,他畢竟是土匪,歷朝歷代是匪便是患,都是政府捉拿的對象。那些東西十有八九都被爹娘扔掉了,他們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不會去享受兒子的這些東西,況且,這些東西又都不是好道上得來的。
林振海後來越發地樹大招風了。他開始很少下山,但心裏仍惦記著爹娘,隔三差五地差貼心的小匪給二老送些東西。爹娘對他的態度,他從來沒有怨過,有哪一家的爹娘願意自己的兒子是土匪呢?林振海對爹娘的這種不孝,便成了他心裏永遠的痛。
李彪倒是個有情有義的人,遊擊隊隻要途經林家莊,或者是在林家莊一帶活動,他都要請假去看一眼養父母。
每次見到兩位老人,他心裏都有股說不清的滋味。八歲那年,他爹娘帶著他從山東老家闖關東,爹一肩挑了個擔子,前麵是全部的家當,兩個鋪蓋卷,一口做飯的鍋,後麵的筐子裏坐的就是他了。走到河北境內,就遇到了瘟疫,先是爹倒下了,走著走著,身子一歪,就倒在了路邊。娘用一個鋪蓋卷把爹卷了,放到路邊的溝裏。他和娘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象徵性地捧了幾把土,撒在爹的身上,算是把人葬了。娘背起另一個鋪蓋卷,牽著他的手,搖搖晃晃地向前走去。他們要去的地方是關外,許多同鄉都闖到那裏去了,據說那裏天高地闊,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得流油,插個樹枝都能長成棵大樹,那裏成了多災多難的中原人的理想之地。
娘最終也沒能熬到希望的到來。
走到林家莊村口時,娘熬不住了。娘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了,一股風似乎就能把娘吹倒。風還沒有來,娘就倒下了。娘用盡最後的一絲氣力,手指著林家莊斷斷續續地說:孩子,你爬也要爬到村裏去。隻要有人給你一口吃的,你就能活下來。說完,娘就氣若遊絲了。
他沒有喊娘的力氣了,一點點地朝林家莊爬去。
最終林老漢收留了他。那一年,他八歲,林振海十歲。林家不僅給了他吃的,救了他一命,還幫他在村口把娘給埋了。
從此,他把林家莊當成了自己的家,這裏不僅有他的養父母,重要的是,這裏葬著他的娘,他的心總算安了下來。
後來,在他離家後,養父母每次再看見他時都是一副欣喜的神情,扳著他的肩,上看下看地打量他,看他是胖了還是瘦了,身上有沒有受傷?看著看著,兩個老人的眼圈就紅了,他們又想起了林振海,林老漢就說:孩子,在外要小心點兒,槍子兒可不長眼睛啊。你是幹好事,老天爺都會保佑你的,不像你那個挨千刀的哥,幹得不是正經事,不會有好報應。
爹娘說到這兒,他就落淚了,爹娘也落淚了,他們的心裏都在痛,在流血。他明白爹娘的心思。
當遊擊隊要進山收編林振海這綹土匪時,他沒有猶豫,就進山了。如果林振海能帶著山上的幾十個兄弟投到遊擊隊,不僅能壯大遊擊隊,更重要的是,養父母的心就安了。即使是在戰場上犧牲了,二老也可以拍著胸脯理直氣壯地說:俺兒幹的是正事。從此,可以挺起腰板走在人前。而此時的爹娘,不僅在村裏抬不起頭,走在路上都被人戳脊梁骨。
那次在山上,他把遊擊隊要收編林振海的想法說了。
林振海許久沒有說話,手裏搖晃著一把刀子,轉來轉去的。他在一旁真誠地勸道:你歸了遊擊隊,咱爹娘也就放心了。
這句話讓林振海的身子猛地一抖,他回頭看了一眼李彪,甕聲甕氣地說:你們遊擊隊除了打日本,還幹啥?
李彪脫口而出:趕走小日本,建設新中國。
林振海又問:吃大戶、殺大戶不?
李彪不知如何回答了。當時遊擊隊的任務就是打日本鬼子,不管多大的富戶總還都是中國人,政策上是要團結所有的中國人。此時,林振海的問話,頓時令他語塞。
林振海就說:日本人沒抓俺、沒殺俺,俺幹嗎要打日本人?俺隻對那些大戶有仇。
大戶對於林振海來說始終是一個解不開的疙瘩。當年他們一家種了林大戶的山地,交租子時明明在家裏量好了,可到了林大戶那兒,隻要經了林少爺的手,他們總要虧欠上十幾升高粱。氣不過的林振海終於失手打死了林少爺,被逼上山,做了土匪。十六歲的李彪被養父母藏到櫃子裏才躲了過去,養父母卻被抓走了。原本溫暖的家就這麽散了。
要不是林振海很快在山裏鬧出一些名號,爹娘還不知在縣大牢裏被關到何時。因他鬧得凶。又綁了林大戶,爹娘才算平安地放了出來。
在他參加遊擊隊的時候,縣委書記曹剛曾有過收編林振海的打算。他就跑到山裏,去做林振海的工作。
兄弟再見時,已是物是人非,一個是聲名遠揚的土匪頭子,一個是遊擊隊員。當小土匪把李彪帶到林振海麵前時,林振海的樣子有些激動。他踉蹌著腳步,一把抱住李彪,眼睛就潮了。他哽著聲音說:咱爹娘還好吧?
當時林振海的爹娘與兒子早已情斷義絕。他每次回去見爹娘時,爹娘連門都不開,他隻能把帶去的東西放在門外,跪在地上磕幾個響頭,騎馬走了。不管林振海如何仗義,他畢竟是土匪,歷朝歷代是匪便是患,都是政府捉拿的對象。那些東西十有八九都被爹娘扔掉了,他們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不會去享受兒子的這些東西,況且,這些東西又都不是好道上得來的。
林振海後來越發地樹大招風了。他開始很少下山,但心裏仍惦記著爹娘,隔三差五地差貼心的小匪給二老送些東西。爹娘對他的態度,他從來沒有怨過,有哪一家的爹娘願意自己的兒子是土匪呢?林振海對爹娘的這種不孝,便成了他心裏永遠的痛。
李彪倒是個有情有義的人,遊擊隊隻要途經林家莊,或者是在林家莊一帶活動,他都要請假去看一眼養父母。
每次見到兩位老人,他心裏都有股說不清的滋味。八歲那年,他爹娘帶著他從山東老家闖關東,爹一肩挑了個擔子,前麵是全部的家當,兩個鋪蓋卷,一口做飯的鍋,後麵的筐子裏坐的就是他了。走到河北境內,就遇到了瘟疫,先是爹倒下了,走著走著,身子一歪,就倒在了路邊。娘用一個鋪蓋卷把爹卷了,放到路邊的溝裏。他和娘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象徵性地捧了幾把土,撒在爹的身上,算是把人葬了。娘背起另一個鋪蓋卷,牽著他的手,搖搖晃晃地向前走去。他們要去的地方是關外,許多同鄉都闖到那裏去了,據說那裏天高地闊,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得流油,插個樹枝都能長成棵大樹,那裏成了多災多難的中原人的理想之地。
娘最終也沒能熬到希望的到來。
走到林家莊村口時,娘熬不住了。娘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了,一股風似乎就能把娘吹倒。風還沒有來,娘就倒下了。娘用盡最後的一絲氣力,手指著林家莊斷斷續續地說:孩子,你爬也要爬到村裏去。隻要有人給你一口吃的,你就能活下來。說完,娘就氣若遊絲了。
他沒有喊娘的力氣了,一點點地朝林家莊爬去。
最終林老漢收留了他。那一年,他八歲,林振海十歲。林家不僅給了他吃的,救了他一命,還幫他在村口把娘給埋了。
從此,他把林家莊當成了自己的家,這裏不僅有他的養父母,重要的是,這裏葬著他的娘,他的心總算安了下來。
後來,在他離家後,養父母每次再看見他時都是一副欣喜的神情,扳著他的肩,上看下看地打量他,看他是胖了還是瘦了,身上有沒有受傷?看著看著,兩個老人的眼圈就紅了,他們又想起了林振海,林老漢就說:孩子,在外要小心點兒,槍子兒可不長眼睛啊。你是幹好事,老天爺都會保佑你的,不像你那個挨千刀的哥,幹得不是正經事,不會有好報應。
爹娘說到這兒,他就落淚了,爹娘也落淚了,他們的心裏都在痛,在流血。他明白爹娘的心思。
當遊擊隊要進山收編林振海這綹土匪時,他沒有猶豫,就進山了。如果林振海能帶著山上的幾十個兄弟投到遊擊隊,不僅能壯大遊擊隊,更重要的是,養父母的心就安了。即使是在戰場上犧牲了,二老也可以拍著胸脯理直氣壯地說:俺兒幹的是正事。從此,可以挺起腰板走在人前。而此時的爹娘,不僅在村裏抬不起頭,走在路上都被人戳脊梁骨。
那次在山上,他把遊擊隊要收編林振海的想法說了。
林振海許久沒有說話,手裏搖晃著一把刀子,轉來轉去的。他在一旁真誠地勸道:你歸了遊擊隊,咱爹娘也就放心了。
這句話讓林振海的身子猛地一抖,他回頭看了一眼李彪,甕聲甕氣地說:你們遊擊隊除了打日本,還幹啥?
李彪脫口而出:趕走小日本,建設新中國。
林振海又問:吃大戶、殺大戶不?
李彪不知如何回答了。當時遊擊隊的任務就是打日本鬼子,不管多大的富戶總還都是中國人,政策上是要團結所有的中國人。此時,林振海的問話,頓時令他語塞。
林振海就說:日本人沒抓俺、沒殺俺,俺幹嗎要打日本人?俺隻對那些大戶有仇。
大戶對於林振海來說始終是一個解不開的疙瘩。當年他們一家種了林大戶的山地,交租子時明明在家裏量好了,可到了林大戶那兒,隻要經了林少爺的手,他們總要虧欠上十幾升高粱。氣不過的林振海終於失手打死了林少爺,被逼上山,做了土匪。十六歲的李彪被養父母藏到櫃子裏才躲了過去,養父母卻被抓走了。原本溫暖的家就這麽散了。
要不是林振海很快在山裏鬧出一些名號,爹娘還不知在縣大牢裏被關到何時。因他鬧得凶。又綁了林大戶,爹娘才算平安地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