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國家社會主義之後,所要建立的因循保守、 無聲無息的政權很不滿意。他所主張實行的是一種新的充滿活力的社會民主主義。在這個問 題上經過了許多爭論,但施道芬堡很快就在密謀集團的政治領導人中取得了左右一切的地位 。
在密謀集團的絕大多數軍人中間,他也同樣取得了成功。他曾經認為貝克將軍在聲望上是 這些軍人的領袖,對這位前任參謀總長表示很大尊敬。但在回到柏林之後,他看到剛經過一 次 癌症大手術的貝克,已經失去往日的精神,顯
得疲憊並且有點沮喪。在政治上,貝克完全受 戈台勒的影響,缺乏進取。在舉行起義時,利用貝克在軍界的很高聲望是有好處的,甚至是 必要的。但在提供和指揮所需要的部隊方麵,必須找服現役的青年軍官來幫忙。施道芬堡很 快就
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部分關鍵人物,
在這個當兒,1944年初,一個十分活躍的陸軍元帥對密謀分子表示了某種接近的傾向。這 個 陸軍元帥就是隆美爾,那時他新任西線b集團軍司令,這支部隊是用來抵禦英美渡海進攻的 主力的。起初,他的參加反希特勒的密謀計劃
,使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感到十分驚異。他們中 間多數人把這個"沙漠之狐"看作納粹分子和機會主義分子,認為他過去無恥地對希特勒獻 媚、爭寵,現在隻是因為看到戰爭敗局已定,才想背棄他。他們因而不同意要他。後來隆美 爾明確
表示要承擔挽救德國的責任,並堅決主張由陸軍逮捕希特勒,把他押上德國法庭,根 據他對本國人民和占領區人民所犯的罪行加以懲治。這樣才取得了密謀分子的信任。
第二十八章 挨炸(2)
現在,當決定命運的1944年夏季快要來臨的時候,密謀分子認識到:由於紅軍迫近德國邊境 ,英美軍隊也已部署好大規模渡海進攻,而德國在義大利對亞歷山大率領下的盟軍的抵抗正 在瓦解,他們必須趕快除掉希特勒和納粹政權
,才能夠取得某種和議,以免德國被占領和消 滅。
在柏林,施道芬堡和他的夥伴終於擬就了他們的行動計劃。這個計劃總的代號是"伐爾克 裏"。這是一個很恰當的名稱 ,因為"伐爾克裏"是北歐一日耳曼神話中一群美麗而可怕 的 少女,據說她們飛翔在古戰場上,尋找那些該殺死
的人。這一次,要殺死的是阿道夫?希特 勒。十分含有諷刺意味的是,卡納裏斯海軍上將在垮台之前,使"元首"同意了這個"伐爾 克裏"計劃。原來他把"伐爾克裏"偽裝成這樣一個計劃:一旦在柏林和其他大城市服勞役 的千百萬外國勞
工暴動時,國內駐防軍就接管這些城市的治安工作。這樣,"伐爾克裏"計 劃成了軍中密謀分子的一個絕好的掩護,使他們可以相當公開地擬訂希特勒被暗殺後,國內 駐防軍接管首都和維也納、慕尼黑、科隆等城市的計劃。
在柏林,密謀分子主要的困難是手上的軍隊太少,人數不及黨衛部隊。在城內和城外四周還 有為數不小的空軍防空部隊。除非國內駐防軍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否則,即使希特勒 死了,這些部隊將繼續忠於戈林,不惜為保持
在他們的頭子的領導下的納粹政權而戰。他們 的高射炮可以當大炮用,來對付國內駐防軍部隊。另一方麵,柏林的警察部隊因為他們的頭 子馮?赫爾道夫伯爵參加了密謀集團,已為密謀分子所掌握。
鑑於黨衛隊和空軍部隊的實力,施道芬堡十分重視控製首都的行動時間。最初兩小時將是最 關 鍵的時刻。在這短短的時間裏,陸軍部隊必須奪占全國廣播總局和兩個本市電台、電報局、 電話局、總理府、政府各部和黨衛隊總部。
戈培爾是唯一很少離開柏林的納粹顯要人物。他 和黨衛隊軍官必須加以逮捕。在這時間裏,希特勒一死,他在臘斯登堡的大本營必須立刻同 德國其他地方隔絕,使得不論是戈林或是希姆萊,或是凱特爾、約德爾這樣的納粹將領,都 不
能接管政府或試圖糾集警察或軍隊來支持納粹政權的繼續存在。這項工作由長駐元首大本 營的通訊處長菲爾基貝爾將軍負責。
隻有到了這個時候,在政變發動後兩小時內完成了這一切事情之後,才能夠通過廣播、電話 和電報,把先期擬好的公報發給其他城市的國內駐防軍部隊指揮官、在前線和占領區指揮軍 隊的最高級將領,宣布希特勒已死,一個新的
反納粹政府已在柏林成立。在24小時內, 起義就應該結束,新政府鞏固地建立起來。否則,那些搖擺不定的將軍們就可能會發生反悔 。戈林和希姆萊可能把他們爭取過去,那就會發生內戰。在這種情況下,前線就會潰退,而 密謀分子
希望防止的混亂和崩潰就不可避免。
除了起草控製柏林的詳細計劃之外,施道芬堡和特萊斯科夫在戈台勒、貝克、維茨勒本等人 的 合作下,起草了給各軍區司令的命令,指示他們如何按管轄區的行政權、鎮壓黨衛隊、逮捕 納粹首要分子和占領集中營。此外,還寫好
幾個動人的文告,準備在適當時機發給武裝部隊 、德國人民、報社和電台。這些文件準備好之後,都藏在奧爾布裏希特將軍的保險櫃裏。
計劃雖然安排好了,但有好幾個月,並沒有為實現這些計劃採取什麽行動。然而形勢的發展 卻不等待密謀分子。首先秘密警察盯得很緊,參加密謀的人被逮捕,一星期比一星期多,同 時被處決的人也很多。而且軍事形勢發展也很
在密謀集團的絕大多數軍人中間,他也同樣取得了成功。他曾經認為貝克將軍在聲望上是 這些軍人的領袖,對這位前任參謀總長表示很大尊敬。但在回到柏林之後,他看到剛經過一 次 癌症大手術的貝克,已經失去往日的精神,顯
得疲憊並且有點沮喪。在政治上,貝克完全受 戈台勒的影響,缺乏進取。在舉行起義時,利用貝克在軍界的很高聲望是有好處的,甚至是 必要的。但在提供和指揮所需要的部隊方麵,必須找服現役的青年軍官來幫忙。施道芬堡很 快就
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部分關鍵人物,
在這個當兒,1944年初,一個十分活躍的陸軍元帥對密謀分子表示了某種接近的傾向。這 個 陸軍元帥就是隆美爾,那時他新任西線b集團軍司令,這支部隊是用來抵禦英美渡海進攻的 主力的。起初,他的參加反希特勒的密謀計劃
,使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感到十分驚異。他們中 間多數人把這個"沙漠之狐"看作納粹分子和機會主義分子,認為他過去無恥地對希特勒獻 媚、爭寵,現在隻是因為看到戰爭敗局已定,才想背棄他。他們因而不同意要他。後來隆美 爾明確
表示要承擔挽救德國的責任,並堅決主張由陸軍逮捕希特勒,把他押上德國法庭,根 據他對本國人民和占領區人民所犯的罪行加以懲治。這樣才取得了密謀分子的信任。
第二十八章 挨炸(2)
現在,當決定命運的1944年夏季快要來臨的時候,密謀分子認識到:由於紅軍迫近德國邊境 ,英美軍隊也已部署好大規模渡海進攻,而德國在義大利對亞歷山大率領下的盟軍的抵抗正 在瓦解,他們必須趕快除掉希特勒和納粹政權
,才能夠取得某種和議,以免德國被占領和消 滅。
在柏林,施道芬堡和他的夥伴終於擬就了他們的行動計劃。這個計劃總的代號是"伐爾克 裏"。這是一個很恰當的名稱 ,因為"伐爾克裏"是北歐一日耳曼神話中一群美麗而可怕 的 少女,據說她們飛翔在古戰場上,尋找那些該殺死
的人。這一次,要殺死的是阿道夫?希特 勒。十分含有諷刺意味的是,卡納裏斯海軍上將在垮台之前,使"元首"同意了這個"伐爾 克裏"計劃。原來他把"伐爾克裏"偽裝成這樣一個計劃:一旦在柏林和其他大城市服勞役 的千百萬外國勞
工暴動時,國內駐防軍就接管這些城市的治安工作。這樣,"伐爾克裏"計 劃成了軍中密謀分子的一個絕好的掩護,使他們可以相當公開地擬訂希特勒被暗殺後,國內 駐防軍接管首都和維也納、慕尼黑、科隆等城市的計劃。
在柏林,密謀分子主要的困難是手上的軍隊太少,人數不及黨衛部隊。在城內和城外四周還 有為數不小的空軍防空部隊。除非國內駐防軍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否則,即使希特勒 死了,這些部隊將繼續忠於戈林,不惜為保持
在他們的頭子的領導下的納粹政權而戰。他們 的高射炮可以當大炮用,來對付國內駐防軍部隊。另一方麵,柏林的警察部隊因為他們的頭 子馮?赫爾道夫伯爵參加了密謀集團,已為密謀分子所掌握。
鑑於黨衛隊和空軍部隊的實力,施道芬堡十分重視控製首都的行動時間。最初兩小時將是最 關 鍵的時刻。在這短短的時間裏,陸軍部隊必須奪占全國廣播總局和兩個本市電台、電報局、 電話局、總理府、政府各部和黨衛隊總部。
戈培爾是唯一很少離開柏林的納粹顯要人物。他 和黨衛隊軍官必須加以逮捕。在這時間裏,希特勒一死,他在臘斯登堡的大本營必須立刻同 德國其他地方隔絕,使得不論是戈林或是希姆萊,或是凱特爾、約德爾這樣的納粹將領,都 不
能接管政府或試圖糾集警察或軍隊來支持納粹政權的繼續存在。這項工作由長駐元首大本 營的通訊處長菲爾基貝爾將軍負責。
隻有到了這個時候,在政變發動後兩小時內完成了這一切事情之後,才能夠通過廣播、電話 和電報,把先期擬好的公報發給其他城市的國內駐防軍部隊指揮官、在前線和占領區指揮軍 隊的最高級將領,宣布希特勒已死,一個新的
反納粹政府已在柏林成立。在24小時內, 起義就應該結束,新政府鞏固地建立起來。否則,那些搖擺不定的將軍們就可能會發生反悔 。戈林和希姆萊可能把他們爭取過去,那就會發生內戰。在這種情況下,前線就會潰退,而 密謀分子
希望防止的混亂和崩潰就不可避免。
除了起草控製柏林的詳細計劃之外,施道芬堡和特萊斯科夫在戈台勒、貝克、維茨勒本等人 的 合作下,起草了給各軍區司令的命令,指示他們如何按管轄區的行政權、鎮壓黨衛隊、逮捕 納粹首要分子和占領集中營。此外,還寫好
幾個動人的文告,準備在適當時機發給武裝部隊 、德國人民、報社和電台。這些文件準備好之後,都藏在奧爾布裏希特將軍的保險櫃裏。
計劃雖然安排好了,但有好幾個月,並沒有為實現這些計劃採取什麽行動。然而形勢的發展 卻不等待密謀分子。首先秘密警察盯得很緊,參加密謀的人被逮捕,一星期比一星期多,同 時被處決的人也很多。而且軍事形勢發展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