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用船沿挪威海岸運到德國。德國運鐵礦砂船隻的整個航行路線都在挪 威領海以內,這就給英國海軍艦艇和轟炸機的破壞提供了機會。
在倫敦,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邱吉爾馬上看到了這一著。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周中,他曾經努 力說服內閣批準他在挪威領海內布雷,以便阻止德國運輸鐵礦砂。但是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 不願侵犯挪威的中立,這個建議就暫時被擱起
來了。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的爆發,根本改變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局勢,大大增加了它對 西方盟國和德國戰略上的重要性。法國和英國都在蘇格蘭著手組織遠征軍,準備幫助芬蘭進 攻社會主義的蘇聯。但是遠征軍隻有通過挪威
和瑞典才能到達芬蘭,而希特勒也立即看出, 如果盟軍被允許通過這兩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的北部,那麽他們就會以維持交通為名, 留駐足夠的兵力在那裏,以便完全截斷瑞典鐵礦砂對德國的供應,同時也一定會從北方對德 國進
行包圍。這就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
為了實現征服挪威的計劃,希特勒已經在挪威找到了一個叫做維德孔?阿伯拉罕?勞裏茨? 吉斯林的內奸。這個人生於1887年,在挪威軍事學院畢業。當他還是20歲的時候,就被派 到彼得格勒擔任陸軍武官。1917年蘇聯10月革命
的成功,使這位年輕的挪威軍官頗為心折。 因此,當他回到奧斯陸的時候,他就向工黨毛遂自薦,願意效勞,當時工黨還是共產國際的 成員之一。他曾建議由他來組織一支"赤衛隊",但是工黨對於他和他的計劃並不信任,拒 絕了 他
。於是,吉斯林就掉轉方向,走到另一極端去了。他在1931年至1933年期間擔任國防大臣 之後,就在1933年5月,販賣剛在德國獲得了政權的納粹黨的理論和策略,創立了一個叫做 "國家統一黨"的法西斯政黨。但是,納粹主義在挪威吃
不開,吉斯林自己甚至連一個議員 的席位也沒有弄到手。他在選舉中被本國人民唾棄以後,就轉而投靠納粹德國去了。
他和德國納粹運動的官方哲學家羅森堡建立了關係。這個哲學家曾擔任過許多職務,其中之 一就是納粹黨的外交事務辦公室主任。這個希特勒的啟蒙導師,以為他已經在這個挪威軍官 身上找到了機會,因為羅森堡醉心的幻想之一
,就是建立一個排除猶太人和一切"不純"種 族的北歐大帝國,在納粹德國領導之下,最後統治全世界。從1939年以後,他一直和吉斯林 保持聯繫,給吉斯林灌輸了納粹的荒謬的哲學理論。
1939年6月,當歐洲正是戰雲密布的時候,吉斯林乘出席在盧伯克舉行的北歐協會會議的機 會,要求羅森堡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其他方麵給予支持。從此,吉斯林就經常來往於奧斯陸 和柏林之間,為希特勒征服北歐效勞。
在12月份,吉斯林曾帶著一個政變計劃來到柏林,他認為這個計劃一定會得到柏林的重視。 因為它是從德奧合併事件抄襲過來的。按照這個計劃,吉斯林的一些衝鋒隊員將在德國由" 有經驗的、頑強的、善於這種活動的國社黨人"
加以緊急訓練。這些人受過訓練回到挪威之 後,將占領奧斯陸的戰略據點,同時,德國海軍和德國陸軍分遣隊,應挪威新政府的特別要 求,將在奧斯陸附近的一個預定的港灣出現。
第十八章 踐踏北歐(2)
這是德奧合併策略的全部重演,隻是由吉斯林擔任賽斯-英誇特的角色而已。
希特勒和雷德爾曾多次會見了吉斯林,並對他留下了"可靠的印象"。這位挪威的賣國賊, 對他的德國主子們說:"英國計劃在斯塔瓦格爾附近登陸,而克裏斯丁散則被提出可能作為 英國的基地。挪威的現政府、議會以及整個外交政
策都控製在英國的親密友人、著名的猶太 人哈姆勃羅(挪威議會主席)手中。"關於英國占領後對德國所造成的威脅,他作了詳盡的敘 述。
為了在英國行動之前先發製人,吉斯林建議,把必要的基地交由德國武裝部隊自由處理。他 說,在整個沿海地區的鐵路、郵政和交通的重要崗位上的人員,已經為這一目的而被收買過 來了。他和挪威另一個賣國賊哈格林來到柏林
是為了建立"將來和德國的明確關係",希望 能召集會議討論有關聯合行動和把部隊運到奧斯陸去的問題。
希特勒反覆研究了北歐的形勢之後,隨即於1月27日在最高統帥部成立了一個由海陸空三軍 各派一名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這一軍事行動計劃的代號是"威塞演習",並委任曾在北歐 作過戰的福肯霍斯特將軍為執行這個計劃的總司令
。希特勒對這位總司令說,陸軍將交給 他五個師,由他指揮,目的是占領挪威的幾個主要港口。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希特勒就於3月1日發出"威塞演習"的正式絕密指令:
斯堪地那維亞局勢的發展,要求作占領丹麥和挪威的一切準備。這一作戰行動, 可以防止英國對斯堪地那維亞和波羅的海的侵犯。此外,它還可以保證我們在瑞典的鐵礦基 地,並為我們的海軍和空軍提供進攻英國的更為廣闊的出
發線……
從我們的軍事、政治力量和斯堪地那維亞各國的軍事、政治力量的對比來看,使用於"威 塞演習"的兵力越少越好。數量上的弱點,應以大膽行動和出奇製勝來彌補。
在倫敦,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邱吉爾馬上看到了這一著。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周中,他曾經努 力說服內閣批準他在挪威領海內布雷,以便阻止德國運輸鐵礦砂。但是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 不願侵犯挪威的中立,這個建議就暫時被擱起
來了。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的爆發,根本改變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局勢,大大增加了它對 西方盟國和德國戰略上的重要性。法國和英國都在蘇格蘭著手組織遠征軍,準備幫助芬蘭進 攻社會主義的蘇聯。但是遠征軍隻有通過挪威
和瑞典才能到達芬蘭,而希特勒也立即看出, 如果盟軍被允許通過這兩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的北部,那麽他們就會以維持交通為名, 留駐足夠的兵力在那裏,以便完全截斷瑞典鐵礦砂對德國的供應,同時也一定會從北方對德 國進
行包圍。這就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
為了實現征服挪威的計劃,希特勒已經在挪威找到了一個叫做維德孔?阿伯拉罕?勞裏茨? 吉斯林的內奸。這個人生於1887年,在挪威軍事學院畢業。當他還是20歲的時候,就被派 到彼得格勒擔任陸軍武官。1917年蘇聯10月革命
的成功,使這位年輕的挪威軍官頗為心折。 因此,當他回到奧斯陸的時候,他就向工黨毛遂自薦,願意效勞,當時工黨還是共產國際的 成員之一。他曾建議由他來組織一支"赤衛隊",但是工黨對於他和他的計劃並不信任,拒 絕了 他
。於是,吉斯林就掉轉方向,走到另一極端去了。他在1931年至1933年期間擔任國防大臣 之後,就在1933年5月,販賣剛在德國獲得了政權的納粹黨的理論和策略,創立了一個叫做 "國家統一黨"的法西斯政黨。但是,納粹主義在挪威吃
不開,吉斯林自己甚至連一個議員 的席位也沒有弄到手。他在選舉中被本國人民唾棄以後,就轉而投靠納粹德國去了。
他和德國納粹運動的官方哲學家羅森堡建立了關係。這個哲學家曾擔任過許多職務,其中之 一就是納粹黨的外交事務辦公室主任。這個希特勒的啟蒙導師,以為他已經在這個挪威軍官 身上找到了機會,因為羅森堡醉心的幻想之一
,就是建立一個排除猶太人和一切"不純"種 族的北歐大帝國,在納粹德國領導之下,最後統治全世界。從1939年以後,他一直和吉斯林 保持聯繫,給吉斯林灌輸了納粹的荒謬的哲學理論。
1939年6月,當歐洲正是戰雲密布的時候,吉斯林乘出席在盧伯克舉行的北歐協會會議的機 會,要求羅森堡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其他方麵給予支持。從此,吉斯林就經常來往於奧斯陸 和柏林之間,為希特勒征服北歐效勞。
在12月份,吉斯林曾帶著一個政變計劃來到柏林,他認為這個計劃一定會得到柏林的重視。 因為它是從德奧合併事件抄襲過來的。按照這個計劃,吉斯林的一些衝鋒隊員將在德國由" 有經驗的、頑強的、善於這種活動的國社黨人"
加以緊急訓練。這些人受過訓練回到挪威之 後,將占領奧斯陸的戰略據點,同時,德國海軍和德國陸軍分遣隊,應挪威新政府的特別要 求,將在奧斯陸附近的一個預定的港灣出現。
第十八章 踐踏北歐(2)
這是德奧合併策略的全部重演,隻是由吉斯林擔任賽斯-英誇特的角色而已。
希特勒和雷德爾曾多次會見了吉斯林,並對他留下了"可靠的印象"。這位挪威的賣國賊, 對他的德國主子們說:"英國計劃在斯塔瓦格爾附近登陸,而克裏斯丁散則被提出可能作為 英國的基地。挪威的現政府、議會以及整個外交政
策都控製在英國的親密友人、著名的猶太 人哈姆勃羅(挪威議會主席)手中。"關於英國占領後對德國所造成的威脅,他作了詳盡的敘 述。
為了在英國行動之前先發製人,吉斯林建議,把必要的基地交由德國武裝部隊自由處理。他 說,在整個沿海地區的鐵路、郵政和交通的重要崗位上的人員,已經為這一目的而被收買過 來了。他和挪威另一個賣國賊哈格林來到柏林
是為了建立"將來和德國的明確關係",希望 能召集會議討論有關聯合行動和把部隊運到奧斯陸去的問題。
希特勒反覆研究了北歐的形勢之後,隨即於1月27日在最高統帥部成立了一個由海陸空三軍 各派一名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這一軍事行動計劃的代號是"威塞演習",並委任曾在北歐 作過戰的福肯霍斯特將軍為執行這個計劃的總司令
。希特勒對這位總司令說,陸軍將交給 他五個師,由他指揮,目的是占領挪威的幾個主要港口。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希特勒就於3月1日發出"威塞演習"的正式絕密指令:
斯堪地那維亞局勢的發展,要求作占領丹麥和挪威的一切準備。這一作戰行動, 可以防止英國對斯堪地那維亞和波羅的海的侵犯。此外,它還可以保證我們在瑞典的鐵礦基 地,並為我們的海軍和空軍提供進攻英國的更為廣闊的出
發線……
從我們的軍事、政治力量和斯堪地那維亞各國的軍事、政治力量的對比來看,使用於"威 塞演習"的兵力越少越好。數量上的弱點,應以大膽行動和出奇製勝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