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之外的打算落空了。希特勒看完這一報告 之後,就坐在桌旁沉思起來。
他的沉思很快就被羅馬傳來的另一不利的消息打斷了。這位德國獨裁者整個下午都懷著"毫 不掩飾的焦躁情緒"等待著義大利"領袖"的覆信。下午3點鍾,漢德遜前腳剛走,義大利 大使阿托利科後腳就應召來到總理府,但是這位大使
隻能告訴"元首",他還沒有收到羅馬 方麵的回信。這時候希特勒神經緊張到了極點,他叫裏賓特洛甫去用長途電話找齊亞諾談話 ,可是外交部長沒法找到他通話。 於是, 阿托利科就被"不大客氣地"打發〖 cm)〗
走了。
原因是這樣的,希特勒在8月24日聽取了裏賓特洛甫莫斯科之行的報告後,於25日上午 給墨索裏尼發了一封電報。這封信就他未能把他和蘇聯談判的情況及時通知這位軸心夥伴作 了解釋。他說,他"沒有想到"談判會進展得這樣快,
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他說,蘇德條約 "必須看成是軸心方麵所取得的重大收穫"。其實,希特勒發這一電報的真正目的是在於先 向這位義大利領袖打一個招呼,告訴他德國隨時可能對波蘭發動進攻。不過希特勒並沒有把 他所定的確切日
期告訴他的盟友。他說,"波蘭方麵如果發生令人不可容忍的事件,我將立 即採取行動。"希特勒沒有明確要求義大利給予援助。因為根據德意同盟條約,義大利自動 給予援助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他在電報中僅表示要獲得義大利的諒
解。雖然如此,他仍然 盼望立即得到一個答覆。這封信由裏賓特洛甫親自從電話中口述給德國駐羅馬大使,於當天 午後3點20分送到那位"領袖"手裏。
希特勒所以對義大利遲遲不覆信感到焦急是有理由的。
若幹天以來,他不斷收到羅馬方麵傳來的報警消息,說他的軸心夥伴可能在他進攻波蘭的緊 要關頭拋下他不顧。這個情報不是沒有根據的。早在8月11日,墨索裏尼就派他的外長齊亞 諾前往柏林,勸希特勒在波蘭問題上不要輕舉妄
動。在兩國外長首次會談時,盡管齊亞諾娓 娓動聽地說了半天,說什麽義大利力量不夠啦,但對裏賓特洛甫都毫不起作用。他好比一條 掙脫鎖鏈的獵犬,朝著英法和波蘭狂吠,並且大大地吹了一通德國的實力。
在第二天的會議上,希特勒已決心發動戰爭。裏賓特洛甫再次充當他主子的應聲蟲,連講話 口氣也和希特勒一模一樣。希特勒的主旋律是"一切應歸罪於英國",副歌是"應狠狠教訓 波蘭人",並宣揚第三帝國在軍事上和技術上是如
何如何強大。
這一天,齊亞諾第一次有力地頂了希特勒。正如他在日記中所披露,他這次奉了"領袖"的 詳細指示,向希特勒指出,發動戰爭等於"發瘋"。他以雄辯的口才,滔滔不絕地反覆說, 對波蘭發動戰爭一定會使戰爭擴大,戰爭決不可能
隻在波蘭進行。西方國家這次肯定會宣戰 。齊亞諾再次回到義大利的力量不夠和沒有準備好這個主題上來,直截了當告訴希特勒,意 大利最多隻能打幾個月,光是進行戰爭所需要的物資這一項,義大利就不可能維持多久。他 這樣說顯
然是奉墨索裏尼之命。態度是再明白不過了。
會談就這樣不歡而散了。雖然公開發表的會談公報說,"兩國會談,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密 切聯合。"實際上是各懷鬼胎,貌合神離。齊亞諾在日記中寫道:"德國,它的元首以及他 們的行為,使我作嘔三日。"
這位義大利外長,一回到羅馬,就攛掇墨索裏尼拋棄德國人。但是,他的這種活動沒有逃過 羅馬德國大使館嚴密監視的耳目。這位法西斯外交大臣的日記,詳細地記載了他力圖說服意 大利獨裁者認清大局,及時避免被希特勒拖入
戰爭的種種經過。8月13日,齊亞諾從伯希特 斯加登回來,當天晚上馬上就去晉見"領袖",向他報告同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會談的經過 之後,就試圖說服他的上司,"德國人已經背棄了我們,欺騙了我們",並且"正在拖著我 們跟著他們
一起去冒險"。
第二天,齊亞諾為這個事情同墨索裏尼徹底談了六個小時。墨索裏尼已經相信,義大利不應 該盲目地跟著德國人走。但是,他要有一段時間作好準備,才能和德國人決裂。他越來越相 信,希特勒進攻波蘭,英法一定會參戰,這一
回就意味著一場大戰。而義大利卻不能捲入戰 爭,因為它的困難處境不容許它這樣做。8月21日,齊亞諾又向墨索裏尼進言,"背棄盟約 的是德國人而不是我們,撕了那個條約吧!把它扔給希特勒!"這次談話的結果是,墨索裏尼 讓齊亞
諾去和裏賓特洛甫安排第二天在勃倫山口舉行會談,並且通知他,義大利將置身於德 國進攻波蘭所挑起的衝突之外。中午時分,齊亞諾給裏賓特洛甫打電話,等了好幾個鍾頭 都沒有來接,但是到下午5點30分,他終於來接電話了。納粹
外交部長表示,勃倫納會談 通知得這樣倉促,他不能立刻作答,因為他"正在等候莫斯科方麵一份極為重要的電報", 要過一會兒再給齊亞諾回電話。
他的沉思很快就被羅馬傳來的另一不利的消息打斷了。這位德國獨裁者整個下午都懷著"毫 不掩飾的焦躁情緒"等待著義大利"領袖"的覆信。下午3點鍾,漢德遜前腳剛走,義大利 大使阿托利科後腳就應召來到總理府,但是這位大使
隻能告訴"元首",他還沒有收到羅馬 方麵的回信。這時候希特勒神經緊張到了極點,他叫裏賓特洛甫去用長途電話找齊亞諾談話 ,可是外交部長沒法找到他通話。 於是, 阿托利科就被"不大客氣地"打發〖 cm)〗
走了。
原因是這樣的,希特勒在8月24日聽取了裏賓特洛甫莫斯科之行的報告後,於25日上午 給墨索裏尼發了一封電報。這封信就他未能把他和蘇聯談判的情況及時通知這位軸心夥伴作 了解釋。他說,他"沒有想到"談判會進展得這樣快,
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他說,蘇德條約 "必須看成是軸心方麵所取得的重大收穫"。其實,希特勒發這一電報的真正目的是在於先 向這位義大利領袖打一個招呼,告訴他德國隨時可能對波蘭發動進攻。不過希特勒並沒有把 他所定的確切日
期告訴他的盟友。他說,"波蘭方麵如果發生令人不可容忍的事件,我將立 即採取行動。"希特勒沒有明確要求義大利給予援助。因為根據德意同盟條約,義大利自動 給予援助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他在電報中僅表示要獲得義大利的諒
解。雖然如此,他仍然 盼望立即得到一個答覆。這封信由裏賓特洛甫親自從電話中口述給德國駐羅馬大使,於當天 午後3點20分送到那位"領袖"手裏。
希特勒所以對義大利遲遲不覆信感到焦急是有理由的。
若幹天以來,他不斷收到羅馬方麵傳來的報警消息,說他的軸心夥伴可能在他進攻波蘭的緊 要關頭拋下他不顧。這個情報不是沒有根據的。早在8月11日,墨索裏尼就派他的外長齊亞 諾前往柏林,勸希特勒在波蘭問題上不要輕舉妄
動。在兩國外長首次會談時,盡管齊亞諾娓 娓動聽地說了半天,說什麽義大利力量不夠啦,但對裏賓特洛甫都毫不起作用。他好比一條 掙脫鎖鏈的獵犬,朝著英法和波蘭狂吠,並且大大地吹了一通德國的實力。
在第二天的會議上,希特勒已決心發動戰爭。裏賓特洛甫再次充當他主子的應聲蟲,連講話 口氣也和希特勒一模一樣。希特勒的主旋律是"一切應歸罪於英國",副歌是"應狠狠教訓 波蘭人",並宣揚第三帝國在軍事上和技術上是如
何如何強大。
這一天,齊亞諾第一次有力地頂了希特勒。正如他在日記中所披露,他這次奉了"領袖"的 詳細指示,向希特勒指出,發動戰爭等於"發瘋"。他以雄辯的口才,滔滔不絕地反覆說, 對波蘭發動戰爭一定會使戰爭擴大,戰爭決不可能
隻在波蘭進行。西方國家這次肯定會宣戰 。齊亞諾再次回到義大利的力量不夠和沒有準備好這個主題上來,直截了當告訴希特勒,意 大利最多隻能打幾個月,光是進行戰爭所需要的物資這一項,義大利就不可能維持多久。他 這樣說顯
然是奉墨索裏尼之命。態度是再明白不過了。
會談就這樣不歡而散了。雖然公開發表的會談公報說,"兩國會談,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密 切聯合。"實際上是各懷鬼胎,貌合神離。齊亞諾在日記中寫道:"德國,它的元首以及他 們的行為,使我作嘔三日。"
這位義大利外長,一回到羅馬,就攛掇墨索裏尼拋棄德國人。但是,他的這種活動沒有逃過 羅馬德國大使館嚴密監視的耳目。這位法西斯外交大臣的日記,詳細地記載了他力圖說服意 大利獨裁者認清大局,及時避免被希特勒拖入
戰爭的種種經過。8月13日,齊亞諾從伯希特 斯加登回來,當天晚上馬上就去晉見"領袖",向他報告同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會談的經過 之後,就試圖說服他的上司,"德國人已經背棄了我們,欺騙了我們",並且"正在拖著我 們跟著他們
一起去冒險"。
第二天,齊亞諾為這個事情同墨索裏尼徹底談了六個小時。墨索裏尼已經相信,義大利不應 該盲目地跟著德國人走。但是,他要有一段時間作好準備,才能和德國人決裂。他越來越相 信,希特勒進攻波蘭,英法一定會參戰,這一
回就意味著一場大戰。而義大利卻不能捲入戰 爭,因為它的困難處境不容許它這樣做。8月21日,齊亞諾又向墨索裏尼進言,"背棄盟約 的是德國人而不是我們,撕了那個條約吧!把它扔給希特勒!"這次談話的結果是,墨索裏尼 讓齊亞
諾去和裏賓特洛甫安排第二天在勃倫山口舉行會談,並且通知他,義大利將置身於德 國進攻波蘭所挑起的衝突之外。中午時分,齊亞諾給裏賓特洛甫打電話,等了好幾個鍾頭 都沒有來接,但是到下午5點30分,他終於來接電話了。納粹
外交部長表示,勃倫納會談 通知得這樣倉促,他不能立刻作答,因為他"正在等候莫斯科方麵一份極為重要的電報", 要過一會兒再給齊亞諾回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