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三哥上山去遊擊隊根據地,到自己人的地方去工作,我非常嚮往,問題是我沒辦法向老江報告請示。解放大軍進軍福建,三哥他們非常需要電台,幫助他們找到並送出電台,雖然不是老江交給我的任務,卻是迎接解放的大事,這個任務我應當完成。如果老江未受特務追捕隱蔽起來,我找到他匯報,他應當也會批準。但是現在電台已經安全送達,如果我還留在遊擊隊,一旦老江有任務,卻無處找我,以後我怎麽說明?


    “勝利後我們幫你說清楚。”三哥說。


    “我是不是該回廈門呢?”


    三哥眼睛一瞪:“送死嗎?”


    我已經離開險地,三哥不會讓我重歸虎穴去麵對殺人魔王毛森和特務柯子炎。勝利後無論什麽問題都可以解決,在此之前由他們給我安排工作,解放後再將具體情況報告上級,上級會核實清楚並為我作出結論。


    “臭澳妹在山上老實待著,別總想什麽任務,將來有的是。”他說。


    “臭三哥。”


    我們家孩子裏,三哥與我年齡最接近,隻比我大四歲,小時候我總跟在他屁股後邊玩。我們家跟別人家不同,長兄如父,大姐則有如另一個母親,隻有三哥完全就是哥哥的角色。我童年和少年期間他經常帶我,他喜歡逗我,其實很會照顧我,我喜歡跟他鬥嘴,其實很依賴他。此刻跟著三哥,我感覺特別踏實。


    我們踏上上山之路。


    這是我第二次跟三哥上山。上一次為了找姐夫吳春河,我們走山路,這一次走水路,順大溪,轉小溪,直到一個小碼頭棄船步行。我認出了這條路。


    “到黃獅坑?”我問。


    三哥表揚:“澳妹眼睛大,認得路。”


    黃獅坑是遊擊區的門戶,進山有幾條路,最後都要到這裏會合。


    孫力他們在集中地點等候,這個集中地點我熟悉,就在易太太的大莊園。見麵時孫力鬆了口氣,他埋怨:“你搞什麽?”


    海澄街上遇險時,他們逃出小飯館,拚命往前跑,轉進一條小巷,這才突然發現我沒有跟上。孫力著急,打算返回找人,接應人員當即製止,說隊長命令以最快速度離開,不許片刻耽誤,應急情況隊長自有處置。他們上船離開,一路為我擔憂,在黃獅坑見麵才放下心。孫力很奇怪,問我當時怎麽沒跟上,到哪兒幹什麽去了。


    三哥反批評孫力:“把人丟了,你還敢問?”


    易太太聽說三哥來了,特地前來看望。她一眼認出我。


    “這不是小錢兄弟的小妹嗎?”她問。


    三哥說:“易太太好記性。”


    易太太開玩笑:“小姑娘不錯,給我吧。”


    三哥也開玩笑:“行啊,跟你學雙槍。”


    易太太倒認起真來,提起姐夫吳春河,說當初誤會了,逮住吳先生,打個半死,拖出去砍了。還好人家命大,活了過來,才知道是共產黨,還是小錢兄弟的姐夫,真不好意思。小錢隊長不計較的話,把妹妹留在這裏,保證好好款待,補一補歉疚。


    孫力趕緊插嘴:“易太太另外挑一個吧,她不行。”


    易太太奇怪,問孫力為什麽。孫力批評說,別看是大學生,其實就是個小女孩,不高興了,動不動就哭,哭聲特別大,比得上易太太的槍響。


    孫力不是嫌我,其實是想幫忙。他那麽說讓易太太覺得有趣。


    “我喜歡聽人哭。”她笑。


    三哥說:“我們給易太太另外找一個,保證不輸她。”


    第二天我們進山,到了地委機關。幾天後三哥領著我和另一個女孩回到黃獅坑,住進了易太太的大宅子。


    這是他們領導給我分配的第一項工作:我們兩位剛進山的女學生作為遊擊隊與易太太的聯絡員駐於黃獅坑,任務就是做易太太的工作,她是我們的統戰對象。領導把我們派來是應易太太的要求,易太太點了名,要的就是我。


    “就這樣,你先幹吧。”三哥說,“有我,別怕。”


    我心裏忐忑,嘴上卻說不要緊,我不怕。


    三哥交代說,遇事不要哭,要笑,澳妹笑靨如花。


    第四章 笑靨如花


    小妹。21歲。廈門大學學生,廈門要塞司令部勤務兵。


    驚天消息


    易太太是個地方實力人物,她本姓陳,名叫陳珍珠,當地人沒有誰敢當麵用這個名字叫她,從來都是畢恭畢敬,管她叫易太太。


    易太太的丈夫叫易鎮坤,人稱易司令,曾是“民軍”重要人物,遠近知名。所謂“民軍”是早年本地地方武裝的名稱,其性質介於地方軍隊與土匪之間。易鎮坤是黃獅坑人,生於貧困人家,幼時潦倒,十八歲離家投軍,在一個軍閥手下當兵,一直幹到連長。他的部隊在軍閥爭鬥中落敗,易從連隊裏拉出十幾個人,跑回黃獅坑一帶山間,收編當地幾股土匪武裝,組成一支隊伍,號稱“民軍”,自立門戶,占山為王,派捐派款,設卡收稅。易軍具有相當實力,所活動區域天高皇帝遠,當局力不能及,無奈他何。十數年裏易的“民軍”逐漸發展,鼎盛時期擁有千餘武裝,控製了三縣交界區域大片山地,十幾座集鎮。易鎮坤在自己的老家蓋了一座莊園,高牆大宅,建成“口”字形,四邊建房,上下兩層,百餘房間,既是家宅,又是營房,遇強敵時把大門一關,整個莊園就是一個土圍子,裏邊有井,備有充足糧草,可以抵擋多時。抗日戰爭時期,省政府給了易鎮坤一個部隊番號,讓他率部守土抗日,那以後易鎮坤就成了易司令。抗戰勝利後,易以當地保安司令名義繼續據守於黃獅坑一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下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少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少衡並收藏地下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