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追問大姐:“現在它在哪裏?”
大姐沒說。當時車開到一個拐彎處,山坡上林木茂密,有相思樹,還有一叢一叢的三角梅,紅的紫的,滿樹滿山。趁追擊者的視線被林木遮擋,大姐當機立斷,讓司機小陳停車,要三哥帶趙副官和小陳趕緊逃走。三哥爭不過,被她拿著短槍驅趕下車。
她把車開走前,三哥再次追問:“阿姐!電台呢?”
“阿康記住:活下去。”
整個過程就是這樣。提到電台安全,卻沒交代被她藏在哪裏。
“會不會一時緊張,隻想讓我們快走,沒想起來?”三哥問姐夫。
以姐夫對大姐的了解,不會。大姐是急性子,心卻細,從不誤事。
“車裏還有另外兩個人,她是不想讓更多人知道嗎?”三哥分析。
按照秘密工作規則,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但是當時情況下不可能單獨講,隻能一起說,總比沒交代好。趙副官和司機小陳都是大姐自己發展的同誌,大姐相信他們,依靠他們一起解救三哥,不需要如此防範。
“會不會是她說了,或者暗示了,但是你沒注意?”姐夫問。
三哥反覆回憶,大姐確實沒有任何一個字提到電台下落,也沒有作任何暗示。
“她跟你說的,還有跟澳妹說的,有什麽一樣的話?”
隻有一句,要他們活下去。生命受到威脅之際,她讓自己去赴死,讓親人活下去,大姐就是這樣的人。
姐夫思忖了好一會兒,點點頭:“在這裏。”
“什麽?”
大姐的交代在暗語裏,她的“活下去”既是明話,也是暗語,她讓親人們不畏艱難,堅持活下去,同時也把電台的蹤跡藏在裏邊。
“在你們家後院的水井裏。”吳春河斷定。
三哥大張嘴巴,好一陣說不出話。
姐夫要三哥別操之過急,柯子炎不久前到家中查過姐夫,眼下一定還盯得很緊。為安全計,等一段時間,待風聲稍平,敵人注意力轉移後再設法回家去找。
姐夫離開遊擊區,由一位交通員領著秘密下山,踏上歸途。
這一路風平浪靜,台灣海峽波瀾不起。幾天後順利到達台北,姐夫沒有回到早先供職的報館,隱身於一家貿易商行,以填寫各種報表的商行低級職員為掩護身份。
這時相關地下人員已經奉命隱蔽,謝德靈認識的人,包括台南的六人小組、謝德靈在台北發展的組織成員,以及跟謝曾有過工作接觸的其他人員,都按姐夫的要求各自深潛,防範於未然。吳春河回台灣後,島內沒有更多意外情況發生,大陸那邊的叛徒老徐供出台灣一些地下同誌,其中有人未及撤退,被軍警捕獲。
吳春河掌握的這一批人與他們沒有直接組織關聯,不受牽連。此刻大陸形勢發展迅速,解放軍占領上海,推進東南,台灣地下同誌群情振奮,急於投入鬥爭,迎接解放。
吳春河說:“這個時候格外需要耐心。我們的時候還沒有到。”
幾天後,當局軍警憲特在台島南北同時行動,集中力量展開大搜捕。一時間警車呼嘯,各大交通要道路口關卡林立,過往車輛行人被攔截盤查,一些重點地段重兵雲集,全副武裝的軍警敲開居民人家,入室查驗證件,搜捕可疑人員。
基隆一位地下負責人落入敵手。這位同誌姓莊,早年在台南,是謝德靈六人小組成員,小組解散後,吳春河派他到基隆開展地下活動,成為一方負責人。謝德靈出事後他隱蔽鄉下,日久無事,警覺放鬆,那一天化裝成進城農民,悄悄回城辦事取東西,落腳在一家熟悉的茶館。當夜特務突然堵住茶館搜查,他從後窗跳窗逃跑,未能逃脫。
吳春河得知消息,滿心焦慮。他一邊小心躲避當局的大搜捕,一邊安排基隆地下人員緊急疏散,同時迅速了解各地情況,發覺大搜捕全麵鋪開,卻也不乏重點,與謝德靈有關的幾個人無一躲過,他們的家以及經常活動之處全部被敵軍警光顧。
好在幾人都已隱蔽,且警惕不失,沒像基隆那位老莊跑到茶館過夜,因此目前人都安全。
據目擊者描述,特務在茶館抓人時,茶館外街上停著一輛轎車,有個戴禮帽的中年人站在車旁抽菸,體貌特徵與柯子炎相仿。吳春河推測柯特派員殺回了台灣。新情況是否表明謝德靈沒有撐住,已經叛變?閩南地下黨沒有傳遞這方麵消息。謝德靈與當地沒有聯繫,即使叛變,不會給當地造成多大破壞,因此閩南地下黨可能沒有察覺。
這年天氣異常,颱風來得偏早,初夏時節就有強颱風登陸台島,全島風雨大作。
有一個特殊客人在軍警大搜捕的恐怖氣氛中,頂著颱風大雨來到台北。客人來自香港,是吳春河的上級老林,吳春河到香港接頭時,是他聽的匯報。
他倆在台北一家小旅館裏見了麵,老林說:“老吳辛苦了。”
他已經知道吳春河在黃獅坑歷險的情況,也知道軍警正在台灣島上大搜捕,這種時候他冒險前來台灣進行工作安排,隻因為一個:解放戰爭迅速發展,國民黨殘餘力量正在快速撤往台灣,並加緊鎮壓地下黨活動,這裏的工作更其艱難,也更其重要。
吳春河說,他們知道黎明前最為黑暗,已經做好迎接最艱難時刻的準備。
大姐沒說。當時車開到一個拐彎處,山坡上林木茂密,有相思樹,還有一叢一叢的三角梅,紅的紫的,滿樹滿山。趁追擊者的視線被林木遮擋,大姐當機立斷,讓司機小陳停車,要三哥帶趙副官和小陳趕緊逃走。三哥爭不過,被她拿著短槍驅趕下車。
她把車開走前,三哥再次追問:“阿姐!電台呢?”
“阿康記住:活下去。”
整個過程就是這樣。提到電台安全,卻沒交代被她藏在哪裏。
“會不會一時緊張,隻想讓我們快走,沒想起來?”三哥問姐夫。
以姐夫對大姐的了解,不會。大姐是急性子,心卻細,從不誤事。
“車裏還有另外兩個人,她是不想讓更多人知道嗎?”三哥分析。
按照秘密工作規則,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但是當時情況下不可能單獨講,隻能一起說,總比沒交代好。趙副官和司機小陳都是大姐自己發展的同誌,大姐相信他們,依靠他們一起解救三哥,不需要如此防範。
“會不會是她說了,或者暗示了,但是你沒注意?”姐夫問。
三哥反覆回憶,大姐確實沒有任何一個字提到電台下落,也沒有作任何暗示。
“她跟你說的,還有跟澳妹說的,有什麽一樣的話?”
隻有一句,要他們活下去。生命受到威脅之際,她讓自己去赴死,讓親人活下去,大姐就是這樣的人。
姐夫思忖了好一會兒,點點頭:“在這裏。”
“什麽?”
大姐的交代在暗語裏,她的“活下去”既是明話,也是暗語,她讓親人們不畏艱難,堅持活下去,同時也把電台的蹤跡藏在裏邊。
“在你們家後院的水井裏。”吳春河斷定。
三哥大張嘴巴,好一陣說不出話。
姐夫要三哥別操之過急,柯子炎不久前到家中查過姐夫,眼下一定還盯得很緊。為安全計,等一段時間,待風聲稍平,敵人注意力轉移後再設法回家去找。
姐夫離開遊擊區,由一位交通員領著秘密下山,踏上歸途。
這一路風平浪靜,台灣海峽波瀾不起。幾天後順利到達台北,姐夫沒有回到早先供職的報館,隱身於一家貿易商行,以填寫各種報表的商行低級職員為掩護身份。
這時相關地下人員已經奉命隱蔽,謝德靈認識的人,包括台南的六人小組、謝德靈在台北發展的組織成員,以及跟謝曾有過工作接觸的其他人員,都按姐夫的要求各自深潛,防範於未然。吳春河回台灣後,島內沒有更多意外情況發生,大陸那邊的叛徒老徐供出台灣一些地下同誌,其中有人未及撤退,被軍警捕獲。
吳春河掌握的這一批人與他們沒有直接組織關聯,不受牽連。此刻大陸形勢發展迅速,解放軍占領上海,推進東南,台灣地下同誌群情振奮,急於投入鬥爭,迎接解放。
吳春河說:“這個時候格外需要耐心。我們的時候還沒有到。”
幾天後,當局軍警憲特在台島南北同時行動,集中力量展開大搜捕。一時間警車呼嘯,各大交通要道路口關卡林立,過往車輛行人被攔截盤查,一些重點地段重兵雲集,全副武裝的軍警敲開居民人家,入室查驗證件,搜捕可疑人員。
基隆一位地下負責人落入敵手。這位同誌姓莊,早年在台南,是謝德靈六人小組成員,小組解散後,吳春河派他到基隆開展地下活動,成為一方負責人。謝德靈出事後他隱蔽鄉下,日久無事,警覺放鬆,那一天化裝成進城農民,悄悄回城辦事取東西,落腳在一家熟悉的茶館。當夜特務突然堵住茶館搜查,他從後窗跳窗逃跑,未能逃脫。
吳春河得知消息,滿心焦慮。他一邊小心躲避當局的大搜捕,一邊安排基隆地下人員緊急疏散,同時迅速了解各地情況,發覺大搜捕全麵鋪開,卻也不乏重點,與謝德靈有關的幾個人無一躲過,他們的家以及經常活動之處全部被敵軍警光顧。
好在幾人都已隱蔽,且警惕不失,沒像基隆那位老莊跑到茶館過夜,因此目前人都安全。
據目擊者描述,特務在茶館抓人時,茶館外街上停著一輛轎車,有個戴禮帽的中年人站在車旁抽菸,體貌特徵與柯子炎相仿。吳春河推測柯特派員殺回了台灣。新情況是否表明謝德靈沒有撐住,已經叛變?閩南地下黨沒有傳遞這方麵消息。謝德靈與當地沒有聯繫,即使叛變,不會給當地造成多大破壞,因此閩南地下黨可能沒有察覺。
這年天氣異常,颱風來得偏早,初夏時節就有強颱風登陸台島,全島風雨大作。
有一個特殊客人在軍警大搜捕的恐怖氣氛中,頂著颱風大雨來到台北。客人來自香港,是吳春河的上級老林,吳春河到香港接頭時,是他聽的匯報。
他倆在台北一家小旅館裏見了麵,老林說:“老吳辛苦了。”
他已經知道吳春河在黃獅坑歷險的情況,也知道軍警正在台灣島上大搜捕,這種時候他冒險前來台灣進行工作安排,隻因為一個:解放戰爭迅速發展,國民黨殘餘力量正在快速撤往台灣,並加緊鎮壓地下黨活動,這裏的工作更其艱難,也更其重要。
吳春河說,他們知道黎明前最為黑暗,已經做好迎接最艱難時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