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吳春河剛讀中學那一年,因患肝炎休學一個學期,生父回到大陸,把他從惠安洛陽接到台北,台北這邊有個堂伯開有一家診所,方便診療養病,他在台北住了近半年時間。吳春河有個親弟弟上小學,上的是“公學校”,台灣人子弟隻能讀這種學校。時日本駐台總督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教育,強製小學生讀日語,連名字都必須改,學校的日本老師給吳春河的弟弟起了個日本名,叫“山本武藏”。弟弟告訴吳春河,如果吳春河回到台灣,也得改日本名,可能得叫“山本太郎”。
吳春河說:“鬼叫。我才不幹。”
有一天傍晚,吳春河去弟弟的學校接人,兄弟倆打算放學後一起到河邊玩。弟弟背著書包從學校大門跑出來時,吳春河向他招手,大聲招呼,不想卻招惹了一旁一群孩子,當即把他倆團團圍住,叫罵不止。
這群孩子是附近“小學校”的學生,所謂的“小學校”與台灣小孩的“公學校”不一樣,那是供日本占領者孩子就讀的好學校。“小學校”的日本小孩趾高氣昂,歧視“公學校”的台灣小孩,他們聽到吳春河在校門邊大聲招呼弟弟,不高興了,張嘴開罵。吳春河隻會幾句日本話,聽得出對方罵的是“支那小豬玀”“亡國奴崽”。
他非常生氣:“臭日本鬼欺負人!”
對方居然一擁而上,大打出手。吳春河兄弟倆寡不敵眾,被他們推倒在地,拳打腳踢。好一會兒警察趕到,對方一鬧而散。
吳春河的弟弟被打得頭破血流,居然還受處罰,被關進學校禁閉室,吳春河陪著關了半天。這是為什麽?原來他們犯了校規。學校裏禁止使用漢語,吳春河兄弟倆在校門邊拿閩南話互相大聲打招呼,被視為公然挑戰“皇民化”教育的惡劣舉動。
吳春河說:“讓他們等著。”
他回到了大陸。他在上海上大學期間,“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守軍不抵抗,倉皇逃進關內,日本侵略軍兵不血刃,占領東北全境。吳春河悲憤不已,與大批學生投身抗日救亡活動,而後參加了共產黨。
他說:“願意忍受天大磨難,決不忍受淪為山本太郎。”
他從上海回福建,去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教書時,大姐在這所學校讀書。有一天大姐班上的國文老師生病,姐夫臨時代課,上課時他不斷對花名冊,認了兩節課,其他人的名字和座位號老是記不準,唯獨記下一個“十二號錢金鳳”。
大姐批評他:“吳先生記性不好。”
他回答:“我記住你了。”
他能記住大姐,是因為她格外出眾。我大姐如母親所罵是“緊性鬼”,生於小巷人家,長於貧窮艱困,卻心高氣傲,不甘人後。大姐個子不高,小巧玲瓏,她有個小名叫“美人”,頗名副其實。大姐的性格像母親,敢怒敢言,卻又如父親所教有一種自知自覺,因而顯得不一般,引吳先生注意。
大姐他們的國文老師病癒後回校上課,吳春河不再代課,但是他想方設法讓大姐留在身邊,提出要大姐參加他們的劇社活動。
大姐很意外。吳先生說:“你會演戲。”
大姐從來沒登過台,吳先生怎麽會如此肯定?他告訴大姐,一個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別人卻可能知道。他一看大姐就認為合適,模樣很好,個性鮮明。
大姐幹脆拒絕:“我不想演戲。”
幾天後一個晚自習,吳春河到教室找大姐,拿了一疊油印稿紙給她。是一個劇本,俄國果戈裏的《巡按》,也叫《欽差大臣》。大姐看了劇本,覺得挺有趣。幾天後吳先生又給她帶來新的劇本,叫《傷兵》,是一出抗日戲。隔兩天他又送來新劇本,大姐問他:“吳先生這是做什麽?”
他把“山本太郎”的故事告訴了大姐,說別把劇社當做演戲。這個社會有很多的壓迫和黑暗,很多的不合理和腐敗,應當喚起民眾改變。日寇虎視眈眈要滅中國,國家民族到了危亡之際,要喚起民眾抵抗。大姐籍貫是台灣,跟他一樣,台灣人比誰都更深切感受日寇和腐敗政府之禍害,特別應當行動起來。
大姐說:“吳先生滿肚子道理。”
吳春河說改變社會和人生需要尋找真理,他有很多很好的書,裏邊有真理。錢小姐有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借她看,可以明白很多道理。
看了吳先生的劇本,聽了吳先生的道理,大姐卻不改初衷,沒答應演戲。
“阿姆知道會把我罵死。”她說。
吳春河說:“要緊的是自己怎麽想。”
吳先生很執著,想做什麽總能做到,大姐這邊說不通,他就迂迴行事。他打聽了大姐的情況,知道同級隔壁班林壯國是錢金鳳的同學,一起從廈門到漳州讀省立二師,關係密切是一對戀人。吳先生轉而動員林壯國參加劇社活動。林壯國是鄉下窮孩子,吳先生的道理特別聽得進去,男子漢敢想敢為,不顧忌招惹阿姆罵,就參加了劇社活動,還把大姐拉到了劇社的排練現場。大姐出於好奇跟著走,到那裏才知道其貌不揚的吳先生居然是導演,也當演員。那一天排《阿片》,吳先生在戲裏演一個抽鴉片的官員,躺在床上直叫喚,說他恨不得在屁股上也插一支煙槍。
吳春河說:“鬼叫。我才不幹。”
有一天傍晚,吳春河去弟弟的學校接人,兄弟倆打算放學後一起到河邊玩。弟弟背著書包從學校大門跑出來時,吳春河向他招手,大聲招呼,不想卻招惹了一旁一群孩子,當即把他倆團團圍住,叫罵不止。
這群孩子是附近“小學校”的學生,所謂的“小學校”與台灣小孩的“公學校”不一樣,那是供日本占領者孩子就讀的好學校。“小學校”的日本小孩趾高氣昂,歧視“公學校”的台灣小孩,他們聽到吳春河在校門邊大聲招呼弟弟,不高興了,張嘴開罵。吳春河隻會幾句日本話,聽得出對方罵的是“支那小豬玀”“亡國奴崽”。
他非常生氣:“臭日本鬼欺負人!”
對方居然一擁而上,大打出手。吳春河兄弟倆寡不敵眾,被他們推倒在地,拳打腳踢。好一會兒警察趕到,對方一鬧而散。
吳春河的弟弟被打得頭破血流,居然還受處罰,被關進學校禁閉室,吳春河陪著關了半天。這是為什麽?原來他們犯了校規。學校裏禁止使用漢語,吳春河兄弟倆在校門邊拿閩南話互相大聲打招呼,被視為公然挑戰“皇民化”教育的惡劣舉動。
吳春河說:“讓他們等著。”
他回到了大陸。他在上海上大學期間,“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守軍不抵抗,倉皇逃進關內,日本侵略軍兵不血刃,占領東北全境。吳春河悲憤不已,與大批學生投身抗日救亡活動,而後參加了共產黨。
他說:“願意忍受天大磨難,決不忍受淪為山本太郎。”
他從上海回福建,去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教書時,大姐在這所學校讀書。有一天大姐班上的國文老師生病,姐夫臨時代課,上課時他不斷對花名冊,認了兩節課,其他人的名字和座位號老是記不準,唯獨記下一個“十二號錢金鳳”。
大姐批評他:“吳先生記性不好。”
他回答:“我記住你了。”
他能記住大姐,是因為她格外出眾。我大姐如母親所罵是“緊性鬼”,生於小巷人家,長於貧窮艱困,卻心高氣傲,不甘人後。大姐個子不高,小巧玲瓏,她有個小名叫“美人”,頗名副其實。大姐的性格像母親,敢怒敢言,卻又如父親所教有一種自知自覺,因而顯得不一般,引吳先生注意。
大姐他們的國文老師病癒後回校上課,吳春河不再代課,但是他想方設法讓大姐留在身邊,提出要大姐參加他們的劇社活動。
大姐很意外。吳先生說:“你會演戲。”
大姐從來沒登過台,吳先生怎麽會如此肯定?他告訴大姐,一個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別人卻可能知道。他一看大姐就認為合適,模樣很好,個性鮮明。
大姐幹脆拒絕:“我不想演戲。”
幾天後一個晚自習,吳春河到教室找大姐,拿了一疊油印稿紙給她。是一個劇本,俄國果戈裏的《巡按》,也叫《欽差大臣》。大姐看了劇本,覺得挺有趣。幾天後吳先生又給她帶來新的劇本,叫《傷兵》,是一出抗日戲。隔兩天他又送來新劇本,大姐問他:“吳先生這是做什麽?”
他把“山本太郎”的故事告訴了大姐,說別把劇社當做演戲。這個社會有很多的壓迫和黑暗,很多的不合理和腐敗,應當喚起民眾改變。日寇虎視眈眈要滅中國,國家民族到了危亡之際,要喚起民眾抵抗。大姐籍貫是台灣,跟他一樣,台灣人比誰都更深切感受日寇和腐敗政府之禍害,特別應當行動起來。
大姐說:“吳先生滿肚子道理。”
吳春河說改變社會和人生需要尋找真理,他有很多很好的書,裏邊有真理。錢小姐有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借她看,可以明白很多道理。
看了吳先生的劇本,聽了吳先生的道理,大姐卻不改初衷,沒答應演戲。
“阿姆知道會把我罵死。”她說。
吳春河說:“要緊的是自己怎麽想。”
吳先生很執著,想做什麽總能做到,大姐這邊說不通,他就迂迴行事。他打聽了大姐的情況,知道同級隔壁班林壯國是錢金鳳的同學,一起從廈門到漳州讀省立二師,關係密切是一對戀人。吳先生轉而動員林壯國參加劇社活動。林壯國是鄉下窮孩子,吳先生的道理特別聽得進去,男子漢敢想敢為,不顧忌招惹阿姆罵,就參加了劇社活動,還把大姐拉到了劇社的排練現場。大姐出於好奇跟著走,到那裏才知道其貌不揚的吳先生居然是導演,也當演員。那一天排《阿片》,吳先生在戲裏演一個抽鴉片的官員,躺在床上直叫喚,說他恨不得在屁股上也插一支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