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畚箕跟著大哥到了遊擊隊駐地,為傷者看了病,開了藥。當晚她留在遊擊隊駐地照料傷員,次日遊擊隊出發前往縣城,她也跟著走,去縣城為父親抓藥,到縣城後跟遊擊隊機關幾個女幹部住在縣城另一地點。次日清晨遊擊隊集中大操場時被包圍繳械,大哥在現場沒見到她,怕她遭逢意外,放心不下,不惜再返險境。
還沒找到朱畚箕,大哥就撞到對方巡邏隊,被五花大綁關進了牢房。
審訊中大哥臭罵對方,說遊擊隊受騙遭遇包圍,沒有拚死抵抗,不是怕死,是因為大敵當前,日寇威逼,不該再打內戰。這些遊擊隊員都是槍林彈雨中出來的,國難當頭,打日本最用得上,不應當受到迫害。
審訊者追問大哥是否打算重新“上山為匪”?大哥說如果想跑他早就在山上了,輪不到讓他們來審問他。
“為什麽跑回來?誰要你回來?什麽任務?”
大哥說是老天爺派他回來,任務是當囚犯,候審聽判。
大哥被關了一個月,而後與沒能逃脫的戰友一起被編入一個“補充營”,押送泉州一帶,在嚴密監視下修工事,做苦工。大哥在遊擊隊裏是副連長,在“補充營”也被他們指定為副連長,因為這批前遊擊隊員不好管,大哥才指揮得動。在此期間,經上級與當局抗議、交涉,遊擊隊被繳槍枝終被送還,閩南遊擊隊集結編入新四軍,離開福建前往安徽。從大廟逃脫回到遊擊隊的人員大都進入新四軍北上抗日去了,大哥這一批沒有逃脫的人卻被封鎖消息,始終扣在“補充營”,陰錯陽差留在國民黨部隊裏。
大哥回山找到了朱畚箕。
遊擊隊被圍那天,朱畚箕沒到大操場集中,她去縣城的藥鋪抓藥,在那裏聽說遊擊隊出了事情。她在縣城躲了兩天,滿耳朵都是遊擊隊員被殺被關的消息,卻沒有大哥的音信,無奈獨自回山。回家後她哪裏都不去,一心等著大哥,認定大哥不會死,一定會來找她,沒想到真的等到了。
大哥說:“我娶你,說到做到。”
朱畚箕成了我們的大嫂。
大哥十七歲離家出走當紅軍,五六年時間音訊全無,突然間穿著軍官製服從天上落下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女人,我們一家人的驚訝可想而知。母親見到大哥時罵不絕口,一句一個“打槍的”,也就是“挨槍子的”“該殺的”那個意思。大哥流了淚,要母親諒其不孝,母親泣不成聲。
這年我滿十歲,已經懂事。我知道母親罵歸罵,心疼歸心疼,她哪裏捨得讓自己的大兒子去讓人斃掉。這個大兒子其實很有孝,離家時少不更事,歸來居然出息了,帶回了一個女子。雖說是個“畚箕”,出自鄉下,畢竟不花一分聘禮,死心塌地跟著大哥進門當兒媳來了。母親細看兒媳暗自高興,因為身子有些顯形,看來已經懷上。大哥是我們錢家長子,負有為錢家傳宗接代的首要責任,離家幾年生死未卜,讓母親不敢多想,不料一朝歸來,女人有了,連後人也有了。
所以母親先是悲極而泣,繼而是喜極而泣。
我們家其他人沒像母親那般衝動。二哥海寧已經夭折,三哥還是毛頭小子,大哥大嫂於他都是陌生人。大姐當時情緒惡劣,因為她被母親一把大鎖改變了命運,失去遠走高飛的機會,不知今後何往,大哥身上的軍官製服讓她感覺刺眼。
“大哥怎麽穿這個!”她說。
話裏有潛台詞,她知道大哥原是紅軍遊擊隊的,跟白軍血戰多年,眼下居然把敵人的軍服穿到自己的身上。大姐本是要去投奔新四軍的,所以才這麽問。
大哥回答說:“現在一樣,他們也穿。”
他是說國共合作,共產黨掌握的武裝力量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兩支部隊都屬國民革命軍,因此是一樣的。
大姐堅持:“那不一樣。”
當時我不懂這些事,我最小,大哥對我有如陌生人,但是我很興奮,我依稀記得大哥離家時的樣子,他變成另一個樣子回來,還帶回一個大嫂,讓我感覺奇妙。
大哥在廈門住了十幾天時間,那段時間裏他很有大哥模樣,不時帶我和三哥出去玩,回家前必定領我們到巷子口的小吃店,吃一碗雜碎肉湯,那種湯味道太好了。可能是要表示補償,他跟我們聊了很多事情,包括父親讓他抱著我站在家門口望風,讓他捏我胳膊那些事。我發覺他提起父親時很矛盾,有時像是很想念,有時又充滿恨意。
“我們家這麽多災禍,根子在他。”大哥說。
十幾天後大哥匆匆離家。時廈門島上風雨飄搖,日軍隨時可能越海進攻,大哥的部隊布防於島外,準備應對日軍。他把大嫂留在家中,讓她幫助母親料理家務,也讓母親照料她。大嫂是個孕婦,從未在城市生活過,廈門有很多東西讓她不解,包括拉著冰塊大街小巷到處跑的板車。她不明白這麽熱的天,水怎麽能凍成那麽大的冰塊,不明白漁船上用這種冰塊幹什麽。大嫂人不錯,心眼很好,也勤快,除了有時會冒點傻氣,跟母親和我們都能相處。
沒過多久,有一天忽然幾個當兵的闖進家門,不由分說把大嫂往外拖。當時家裏隻有我和大嫂,我跟他們搶大嫂,被他們推倒在地。他們架著大嫂離開,我爬起來在後邊追趕、叫喚,一直跑到巷子口,看著他們把大嫂推上一輛軍車。
還沒找到朱畚箕,大哥就撞到對方巡邏隊,被五花大綁關進了牢房。
審訊中大哥臭罵對方,說遊擊隊受騙遭遇包圍,沒有拚死抵抗,不是怕死,是因為大敵當前,日寇威逼,不該再打內戰。這些遊擊隊員都是槍林彈雨中出來的,國難當頭,打日本最用得上,不應當受到迫害。
審訊者追問大哥是否打算重新“上山為匪”?大哥說如果想跑他早就在山上了,輪不到讓他們來審問他。
“為什麽跑回來?誰要你回來?什麽任務?”
大哥說是老天爺派他回來,任務是當囚犯,候審聽判。
大哥被關了一個月,而後與沒能逃脫的戰友一起被編入一個“補充營”,押送泉州一帶,在嚴密監視下修工事,做苦工。大哥在遊擊隊裏是副連長,在“補充營”也被他們指定為副連長,因為這批前遊擊隊員不好管,大哥才指揮得動。在此期間,經上級與當局抗議、交涉,遊擊隊被繳槍枝終被送還,閩南遊擊隊集結編入新四軍,離開福建前往安徽。從大廟逃脫回到遊擊隊的人員大都進入新四軍北上抗日去了,大哥這一批沒有逃脫的人卻被封鎖消息,始終扣在“補充營”,陰錯陽差留在國民黨部隊裏。
大哥回山找到了朱畚箕。
遊擊隊被圍那天,朱畚箕沒到大操場集中,她去縣城的藥鋪抓藥,在那裏聽說遊擊隊出了事情。她在縣城躲了兩天,滿耳朵都是遊擊隊員被殺被關的消息,卻沒有大哥的音信,無奈獨自回山。回家後她哪裏都不去,一心等著大哥,認定大哥不會死,一定會來找她,沒想到真的等到了。
大哥說:“我娶你,說到做到。”
朱畚箕成了我們的大嫂。
大哥十七歲離家出走當紅軍,五六年時間音訊全無,突然間穿著軍官製服從天上落下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女人,我們一家人的驚訝可想而知。母親見到大哥時罵不絕口,一句一個“打槍的”,也就是“挨槍子的”“該殺的”那個意思。大哥流了淚,要母親諒其不孝,母親泣不成聲。
這年我滿十歲,已經懂事。我知道母親罵歸罵,心疼歸心疼,她哪裏捨得讓自己的大兒子去讓人斃掉。這個大兒子其實很有孝,離家時少不更事,歸來居然出息了,帶回了一個女子。雖說是個“畚箕”,出自鄉下,畢竟不花一分聘禮,死心塌地跟著大哥進門當兒媳來了。母親細看兒媳暗自高興,因為身子有些顯形,看來已經懷上。大哥是我們錢家長子,負有為錢家傳宗接代的首要責任,離家幾年生死未卜,讓母親不敢多想,不料一朝歸來,女人有了,連後人也有了。
所以母親先是悲極而泣,繼而是喜極而泣。
我們家其他人沒像母親那般衝動。二哥海寧已經夭折,三哥還是毛頭小子,大哥大嫂於他都是陌生人。大姐當時情緒惡劣,因為她被母親一把大鎖改變了命運,失去遠走高飛的機會,不知今後何往,大哥身上的軍官製服讓她感覺刺眼。
“大哥怎麽穿這個!”她說。
話裏有潛台詞,她知道大哥原是紅軍遊擊隊的,跟白軍血戰多年,眼下居然把敵人的軍服穿到自己的身上。大姐本是要去投奔新四軍的,所以才這麽問。
大哥回答說:“現在一樣,他們也穿。”
他是說國共合作,共產黨掌握的武裝力量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兩支部隊都屬國民革命軍,因此是一樣的。
大姐堅持:“那不一樣。”
當時我不懂這些事,我最小,大哥對我有如陌生人,但是我很興奮,我依稀記得大哥離家時的樣子,他變成另一個樣子回來,還帶回一個大嫂,讓我感覺奇妙。
大哥在廈門住了十幾天時間,那段時間裏他很有大哥模樣,不時帶我和三哥出去玩,回家前必定領我們到巷子口的小吃店,吃一碗雜碎肉湯,那種湯味道太好了。可能是要表示補償,他跟我們聊了很多事情,包括父親讓他抱著我站在家門口望風,讓他捏我胳膊那些事。我發覺他提起父親時很矛盾,有時像是很想念,有時又充滿恨意。
“我們家這麽多災禍,根子在他。”大哥說。
十幾天後大哥匆匆離家。時廈門島上風雨飄搖,日軍隨時可能越海進攻,大哥的部隊布防於島外,準備應對日軍。他把大嫂留在家中,讓她幫助母親料理家務,也讓母親照料她。大嫂是個孕婦,從未在城市生活過,廈門有很多東西讓她不解,包括拉著冰塊大街小巷到處跑的板車。她不明白這麽熱的天,水怎麽能凍成那麽大的冰塊,不明白漁船上用這種冰塊幹什麽。大嫂人不錯,心眼很好,也勤快,除了有時會冒點傻氣,跟母親和我們都能相處。
沒過多久,有一天忽然幾個當兵的闖進家門,不由分說把大嫂往外拖。當時家裏隻有我和大嫂,我跟他們搶大嫂,被他們推倒在地。他們架著大嫂離開,我爬起來在後邊追趕、叫喚,一直跑到巷子口,看著他們把大嫂推上一輛軍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