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不得不服,說這個臭小子不打死,遲早是黨國禍害,跟他老爸一個樣。但是那一次他們沒把他打死,因為小孩畢竟是小孩,嘴巴硬知情少,往死裏打終究也打不出個屁。大哥被放出來時已經走不動路,被人用擔架抬出看守所,他在擔架上居然還嘴硬,一邊呻吟一邊不住罵娘:“幹你姆黑裳仔!”
三年後,我四歲那年,大哥離開了廈門。家無父親,大哥本應堅守崗位,承擔起父親留下的職責,讓母親有一個幫手,讓我們弟妹有一個依靠,體驗所謂“長兄如父”是怎麽說的,但是他自行離家出走。時為1932年,大哥十七歲,在我家附近自行車鋪當徒工,學修車。這一年春天閩南很不平靜,因為“鬧紅”,本地人稱“紅軍反”,即紅軍造反。時有大批紅軍部隊出閩西而下,聲勢浩大,攻占漳州等大片區域,據說接著將進攻廈門。當局調兵遣將緊張應對,英國軍艦駛入廈門灣,聲稱保護鼓浪嶼租界,有錢人則四散而逃以避風險。
大哥悄悄離家之前跟母親透了點風聲,說師傅讓他出島辦貨,時間可能會長一點,母親不要牽掛。他給母親留了四塊大洋,說是補貼家用,讓弟妹讀書。母親非常吃驚,因為大哥當時還是徒工,不到有工資可拿的時候。後來母親總是心裏不安,認為大哥是為了幫她養家,拿了人家的錢,不得不偷偷溜走。師傅不是讓他出島辦貨嗎?也許是讓他辦貨的款?他看到家中艱難就把它留下了?母親總是從小處著眼,注重相關細節,她不明白大哥出走實為大事。
大哥跑到漳州去做什麽?他在那裏參加了紅軍。
日後大哥私下裏自詡為“老共”,當過紅匪,殺過白狗,說的盡為實情。大哥提起這段往事時還會牽扯父親:“就是因為他。”這般歸咎於父親似乎有失公允,他跑到漳州投紅軍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其時我們的父親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大哥堅持把這筆帳算到父親頭上,因為父親讓他早早介入他們的秘密活動,有意無意把他帶上了一條路,讓他小小年紀慘遭橫禍,差點死於警察鞭下。“黑裳仔”預言大哥如父親一樣,遲早是黨國禍害。有了這麽些故事和仇恨,大哥不投紅軍還去幹啥?
紅軍占領漳州一個來月,而後撤回閩西。撤退前抽調一批骨幹,把幾個地方遊擊隊合編為一支部隊,留在閩南打遊擊,大哥被編在這支部隊裏。紅軍大部隊走後,這支小隊伍遭數倍之敵圍剿,接連幾場惡仗,傷亡慘重,隊伍幾近毀滅,卻又頑強重起,始終沒給打散,堅持數年。直到中央紅軍撤出閩西贛南,長征去了陝北,這支部隊還在自己一塊地方遊擊,苦鬥不休。
大哥走遍了閩南山地,經歷了所在部隊幾乎所有大的戰事,從戰士一直當到副連長。戰鬥中他曾幾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幾乎喪命:突圍中一顆迫擊炮彈在他身後爆炸,他的脊背被炸花了,一塊彈片從左後背打進胸部,卡在一根肋骨上,肋骨斷了,隻差一點就傷及心髒。受傷後他渾身是血,人事不省,隻剩一口氣,幾個戰士抬著他跑,躲避追兵。跑著跑著他醒過來了,頭腦冷靜,言辭堅決,命令戰士把他放下,不要再抬著跑,因為根本跑不動,白軍追上來大家都死,即使跑得脫,隻怕沒到安全地方,他已經給顛死了。他讓戰士把他放進路邊山溝一個土坑,拿點枯枝樹葉丟在身上,讓他們趕緊先跑。危急中沒有更好的辦法,戰士隻能聽從,給他留了一匣子彈,匆匆離開,準備待敵軍撤走後再來接應。分手時幾個戰士都掉了淚,覺得回過身要做的恐怕隻是為大哥挖坑埋屍了。
這幾個戰士撤離中遭遇伏擊,全部被打死於山下。敵軍還放火燒山,山間能動善跑的山麂野兔被燒死無數,如大哥這樣的重傷員,哪還可能逃脫,卻不料他居然沒死。第二天上午,有好心山民經過那條山溝,聽到有人呻吟,發現血肉模糊躺在溝裏的大哥,把他背下山送至附近一個鄉村土醫生家裏。土醫生一看傷情,知道是給炮炸的,肯定是共產黨遊擊隊的人。他沒吭聲,用普通的剪刀和鉗子為傷員取出彈片,拿青草藥敷遍全身。兩天後大哥醒來,才知道自己一腳踏進鬼門關,居然又抽身轉回了人間。
他承認自己可能得益於父親。父親當年曾被人暗殺於漳州,誰都認為他已經死了,他卻奇蹟般死而復生。父親的求生意識和生命力超乎常人,兒子看來不差。
這次負傷讓大哥遇到了一個女人。
閩南鄉村有一種竹編用具,名叫畚箕。該用具前部敞口,後有背擋,兩側編有耳朵,多用來裝運土石、垃圾和豬牛糞,可用雙手提畚箕了耳朵搬東西,也可以在畚箕上串繩子,用扁擔挑。大哥遇到的女人姓朱,叫畚箕,與這種農家用具同名,是鄉村土醫生家的女兒。土醫生有二兒一女,兩個兒子一聾一瘸,都不成才,女兒是父親主要幫手,上山采草,洗鍋煎藥,一直跟在父親身邊,碰上需要接骨正骨的病號,也是她幫著壓頭按腳,給父親當下手。土醫生給大哥治傷時她在一旁忙碌,把剪刀、鉗子放在炭火上消毒,按緊傷員的身子讓父親鉗彈片。等大哥清醒過來,給他餵飯餵藥也是她,她比大哥小兩歲,這年剛滿十九。
她偷偷問大哥:“你是紅軍?”
“你怕嗎?”
三年後,我四歲那年,大哥離開了廈門。家無父親,大哥本應堅守崗位,承擔起父親留下的職責,讓母親有一個幫手,讓我們弟妹有一個依靠,體驗所謂“長兄如父”是怎麽說的,但是他自行離家出走。時為1932年,大哥十七歲,在我家附近自行車鋪當徒工,學修車。這一年春天閩南很不平靜,因為“鬧紅”,本地人稱“紅軍反”,即紅軍造反。時有大批紅軍部隊出閩西而下,聲勢浩大,攻占漳州等大片區域,據說接著將進攻廈門。當局調兵遣將緊張應對,英國軍艦駛入廈門灣,聲稱保護鼓浪嶼租界,有錢人則四散而逃以避風險。
大哥悄悄離家之前跟母親透了點風聲,說師傅讓他出島辦貨,時間可能會長一點,母親不要牽掛。他給母親留了四塊大洋,說是補貼家用,讓弟妹讀書。母親非常吃驚,因為大哥當時還是徒工,不到有工資可拿的時候。後來母親總是心裏不安,認為大哥是為了幫她養家,拿了人家的錢,不得不偷偷溜走。師傅不是讓他出島辦貨嗎?也許是讓他辦貨的款?他看到家中艱難就把它留下了?母親總是從小處著眼,注重相關細節,她不明白大哥出走實為大事。
大哥跑到漳州去做什麽?他在那裏參加了紅軍。
日後大哥私下裏自詡為“老共”,當過紅匪,殺過白狗,說的盡為實情。大哥提起這段往事時還會牽扯父親:“就是因為他。”這般歸咎於父親似乎有失公允,他跑到漳州投紅軍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其時我們的父親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大哥堅持把這筆帳算到父親頭上,因為父親讓他早早介入他們的秘密活動,有意無意把他帶上了一條路,讓他小小年紀慘遭橫禍,差點死於警察鞭下。“黑裳仔”預言大哥如父親一樣,遲早是黨國禍害。有了這麽些故事和仇恨,大哥不投紅軍還去幹啥?
紅軍占領漳州一個來月,而後撤回閩西。撤退前抽調一批骨幹,把幾個地方遊擊隊合編為一支部隊,留在閩南打遊擊,大哥被編在這支部隊裏。紅軍大部隊走後,這支小隊伍遭數倍之敵圍剿,接連幾場惡仗,傷亡慘重,隊伍幾近毀滅,卻又頑強重起,始終沒給打散,堅持數年。直到中央紅軍撤出閩西贛南,長征去了陝北,這支部隊還在自己一塊地方遊擊,苦鬥不休。
大哥走遍了閩南山地,經歷了所在部隊幾乎所有大的戰事,從戰士一直當到副連長。戰鬥中他曾幾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幾乎喪命:突圍中一顆迫擊炮彈在他身後爆炸,他的脊背被炸花了,一塊彈片從左後背打進胸部,卡在一根肋骨上,肋骨斷了,隻差一點就傷及心髒。受傷後他渾身是血,人事不省,隻剩一口氣,幾個戰士抬著他跑,躲避追兵。跑著跑著他醒過來了,頭腦冷靜,言辭堅決,命令戰士把他放下,不要再抬著跑,因為根本跑不動,白軍追上來大家都死,即使跑得脫,隻怕沒到安全地方,他已經給顛死了。他讓戰士把他放進路邊山溝一個土坑,拿點枯枝樹葉丟在身上,讓他們趕緊先跑。危急中沒有更好的辦法,戰士隻能聽從,給他留了一匣子彈,匆匆離開,準備待敵軍撤走後再來接應。分手時幾個戰士都掉了淚,覺得回過身要做的恐怕隻是為大哥挖坑埋屍了。
這幾個戰士撤離中遭遇伏擊,全部被打死於山下。敵軍還放火燒山,山間能動善跑的山麂野兔被燒死無數,如大哥這樣的重傷員,哪還可能逃脫,卻不料他居然沒死。第二天上午,有好心山民經過那條山溝,聽到有人呻吟,發現血肉模糊躺在溝裏的大哥,把他背下山送至附近一個鄉村土醫生家裏。土醫生一看傷情,知道是給炮炸的,肯定是共產黨遊擊隊的人。他沒吭聲,用普通的剪刀和鉗子為傷員取出彈片,拿青草藥敷遍全身。兩天後大哥醒來,才知道自己一腳踏進鬼門關,居然又抽身轉回了人間。
他承認自己可能得益於父親。父親當年曾被人暗殺於漳州,誰都認為他已經死了,他卻奇蹟般死而復生。父親的求生意識和生命力超乎常人,兒子看來不差。
這次負傷讓大哥遇到了一個女人。
閩南鄉村有一種竹編用具,名叫畚箕。該用具前部敞口,後有背擋,兩側編有耳朵,多用來裝運土石、垃圾和豬牛糞,可用雙手提畚箕了耳朵搬東西,也可以在畚箕上串繩子,用扁擔挑。大哥遇到的女人姓朱,叫畚箕,與這種農家用具同名,是鄉村土醫生家的女兒。土醫生有二兒一女,兩個兒子一聾一瘸,都不成才,女兒是父親主要幫手,上山采草,洗鍋煎藥,一直跟在父親身邊,碰上需要接骨正骨的病號,也是她幫著壓頭按腳,給父親當下手。土醫生給大哥治傷時她在一旁忙碌,把剪刀、鉗子放在炭火上消毒,按緊傷員的身子讓父親鉗彈片。等大哥清醒過來,給他餵飯餵藥也是她,她比大哥小兩歲,這年剛滿十九。
她偷偷問大哥:“你是紅軍?”
“你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