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便衣頭頭喝止,“誰也不許走!”


    大姐惱火,問便衣頭頭是不是一意孤行要火併一場?不怕軍法處置和行刑隊的排槍嗎?對方冷笑,稱不必多嘴,今天“土共”在這裏接頭,來一個抓一個,無論老三老四。別說一個錢參謀,即使警備司令長官親自前來接頭,也是先抓再說。大姐大喝:“小陳準備。”


    老三悄悄躬下身。


    槍聲忽然響徹海灣。散在空地邊、巷子內、港灣處,四下裏遠遠圍觀的人們如雀群驚起,頓時四散,眨眼間跑得精光。


    兩輛兵車衝進巷子口,一輛軍用吉普緊跟著一輛運兵卡車,卡車上站著幾排荷槍實彈的士兵,駕駛棚上架著機槍。有人從卡車上開槍示警,槍口對著天空,讓槍聲彈壓巷子口的騷亂。軍車停在空地上,十幾個大兵從車上跳了下來。


    大姐手心冰涼。對方援兵到了,無力回天。


    吉普車上下來一個上校軍官,個頭不高,威風凜凜走到巷子口,後邊跟著兩個隨從。


    他忽然把大蓋帽一摘,對著母親喊:“阿姆!”


    母親大駭。


    居然是母親的大兒子,錢家老大錢勇。一見是自家大哥,老三大笑,舉起手銬高喊:“大哥救命!”大姐則在一旁大聲抱怨:“嚇死人了!怎麽不早點到!”


    “這是幹什麽?演的哪一出?”錢勇追問。


    形勢驟然逆轉,場上便衣麵麵相覷,臉色俱變。便衣頭頭試圖穩住陣腳,抓起槍大聲威脅,稱這幾人涉嫌亂黨活動,需緝捕歸案,任何人不得阻擾,否則涉嫌同謀。


    錢勇回頭,對身後兩個軍官下令:“你們處置。”


    他伸手扶母親,示意大家跟他走。便衣頭頭大叫:“不能走!”


    錢勇指著便衣頭頭髮話,說本部官兵“剿共”來到廈門,弟兄們軍務在身,任何人不得妨礙,擾亂滋事者統統拿下。


    大兵們把便衣頭頭及其手下團團圍住,不由分說,強行繳械。


    便衣頭頭大叫:“錢上校!我有話說!”


    大哥不聽,帶著家人迅速離開巷口。


    他們穿過巷子,走進巷中一幢木屋。兩個頭戴鋼盔、背著美式卡賓槍的衛兵即於大門兩側布崗,勤務兵提著一個竹編禮盒跟進家門,禮盒沿粘著一圈紅紙。一家人忽然歷險,意外獲得轉機,看似偶然,實有緣故,其中緣由正與這個禮盒相關。所謂“今天日子不對”,其實不是不對,是非常對,事情如果不是出在今天,實不知結果如何。


    大哥錢勇帶著一團兵於昨日抵達廈門。大哥所部原駐防上海,日前全師奉命移防閩南,大哥是副師長兼團長,率本團打前站乘輪船先到廈門,臨時駐紮於市郊鄉下。他記起今天是舊曆四月二十,特地趕回家來。聽說學生遊行,軍警如臨大敵,他有意帶了些大兵,開著軍車回家,擺開架勢製造動靜,不為衣錦還鄉,是想驅鬼——一隊大兵無疑具有相當威懾力,足以讓人有所顧忌。沒想到未進家門,大兵就派上了用場。


    小巷中這座木屋有兩層,卻很侷促,樓下是廳堂、廚房和偏房,樓上有幾間臥室,狹窄陡峻的木階梯緊挨牆邊,從樓下斜架到二樓梯口,樓下後部廚房有一個後門通向後院,後院裏有一口井。木屋裏瀰漫著一股香火味,從前廳靠牆的供桌上飄出來,那兒有一隻香爐,香爐上插著成束燃盡的香。


    家門一關,大哥厲聲發問:“你們都幹些啥了?”


    母親也開口:“誰是‘土共’?”


    大姐替大家回答,說全家都是好人,沒有“土共”。母親問為什麽便衣抓著不放?大姐說時局混亂,軍警、特務都在抓人,不免經常搞錯,他們警備司令部也常搞錯。


    “早跟你們說過,千萬不要去沾這種事!”母親著急。


    澳妹傻嗬嗬摻和:“‘土共’怎麽了?青麵獠牙,共產共妻?”


    母親大聲:“知道就好!”


    澳妹問:“大哥,真的共妻嗎?”


    大哥生氣:“胡說什麽!”


    大姐也訓斥澳妹:“好好讀你的書,別跟大人嚼舌頭。”


    老三阿康在一旁打趣:“今天全家團聚,隨大哥一起‘剿共’去。”


    大哥瞪眼睛:“老三這話有‘土共’味。”


    阿康堅決否認,他不是“土共”,便衣搞錯了,大哥不要懷疑。


    大姐製止:“別吵,不早了。”


    今天這個日子比較特別,除了學生遊行,還有錢家做節。學生遊行不是每年都有,錢家做節卻是一年一度。舊曆四月二十於別人家不太有意義,隻有錢家人把它當個日子,其中原因很模糊。錢家兒女從小都知道這一天家中做節,母親會想辦法給大家弄一桌好吃的,召喚家人團聚,有如除夕。每到這一天,母親都要從櫃子下取出香爐擺上供桌,從早到晚燒香,吃飯前還依例燒紙錢,用一個舊搪瓷麵盆,把紙錢放在盆裏,置於廳中燒化。閩南人家多迷信神鬼,到處有廟,遍地神明,初一十五燒香拜佛,大節小節諸靈保佑。母親跟別人家不同,一年中隻有幾個日子要做功課,四月二十是其中之一。燒香燒紙通常是祭奠亡靈,在死者忌日進行,錢家有誰死於四月二十?為什麽要拿這一天燒紙?兒女們都猜這個忌日與父親相關,母親卻含糊其辭,從不明說。母親自有母親的理由,久而久之,一家大小都習慣了,知道這一天是讓全家聚一聚吃一吃,讓母親燒一爐香化一盆紙的日子,如此而已,無須多問其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下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少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少衡並收藏地下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