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低層次旅遊”更嚴重的惡果卻是將中華文化粗鄙化和淺薄化。
旅遊者從中獲得的隻是一種“不過如此”的印象。國人便由此妄自菲薄,洋人則因此把東方文化看癟了。因為當今世界上,直觀的文化印象主要通過旅遊得來的。
在中華大地上,文化正麵臨著旅遊化,但旅遊卻沒有文化化。
故此,我對一個概念發生強烈興趣,即“深度旅遊”。
顧名思義,就是從表麵觀光走向深層了解。這由於當今的人們,已經不滿足走馬觀花式的旅行,希望從異地或異國多得到一些認識與知識,包括歷史的、生活的、文化的、生產的、民俗的、藝術的等等方麵,感受不同地域所獨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蘊。這就叫做“深度旅遊”。日本人在這方麵做得好,每一項奇風異俗,每一樣智巧的工藝,每一種獨一無二的小吃,每一個殊具魅力的文化細節,都給他們挖掘出來,呈獻在旅遊者麵前。旅客在這立體而斑斕的文化空間中穿行,自然得到豐裕的收穫。
奧地利是旅遊大國,國民經濟收入的1/10來自旅遊業,主要因為它們注重了“深度旅遊”。人在奧地利,精神卻在他們無比豐富的歷史文化中邀遊。
單是一個莫紮特,就叫旅遊者們享用不盡了。旅遊業幹到這份兒上,說不清是文化幫助了旅遊,還是旅遊幫助了文化。
“深度旅遊”是在文化層麵上的旅遊。它依靠文化,反過來對文化又是一種開掘、展示和弘揚。如果我們大力開展“深度旅遊”,想想看——上下數千年,縱橫幾萬裏,地域不同,文化相併,將會有多麽燦爛多姿的文化被開採和表現出來。古老中國將出現多麽瑰麗的文化景觀!
“深度旅遊”還是一種引導性旅遊。而文化的引導者首先要具備文化,怎麽辦?
“深度旅遊”是當今世界旅遊的發展趨勢。如果講旅遊業與國際接軌,不是飛機接站和旅店接客,主要是在旅遊觀念上,那麽誰來啟動這意義非凡的“深度旅遊”?
8.整舊如初
一座古老建築,年深日久,斑駁剝落,麵目不清,怎麽辦?古人的辦法是推倒重建,或者添磚加瓦,換門換柱,壁畫重繪,雕像重刻。這辦法美其名曰:“舊物重光”。實際上就是現在所說的:整舊如新。
說老實話,古人對待事物,多以實用為目的,缺少文化觀點,對於古蹟,無論拆掉重建,還是塗抹一新,都是為了應用。完全不管其中歷史文化的內涵。這種整舊如新的做法,由古至今,一直延續到近代。嗚呼,幾乎混滅了地麵上一切可見的歷史!
及至近世,這觀點才有了變化。人們從中覺醒,開始認識到古蹟的殘損斑駁,正是度月經年、歷盡滄桑所致。這是一種歷史的憑證,也像古蹟本身一樣不可複製,倘若將這斑駁的意味除去,誰還能證明它是古蹟?而且這斑駁含混中,還有一種悠遠的風韻。時間愈長久,韻味愈醇厚。它還是種獨特的審美內容。
這看法引出一種整修古蹟的新標準和新原則,就是“整舊如舊”。
在古代,較早運用這一標準的是古畫揭裱。但在修復古蹟方麵卻是直到近代才開始覺悟和啟用的。
整舊如舊是隻加固古物的結構,使其牢固耐久,但對其古老麵貌原封不動,甚至加倍珍惜那些具有歷史感的痕跡與細節。這樣,不僅古蹟得以保護,歷史也受到尊重,被擺到神聖而不可侵犯的位置。整舊如舊原則的提出,並得到公認,表明人類終於以文明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文明創造。
然而,在義大利剛剛竣工不久的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壁畫的整修工程,卻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畫在小小的西斯廷教堂彎頂與牆壁上的壁畫,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傳世名作。它完成於遙遠的16世紀初。500 年來,由於塵埃蒙蔽。燭煙薰染,再加上一次次整修時為了防止剝落而刷上去的亞麻油日久變黃,畫麵早已昏黯不清。長久以來人們對這懸在頂上的天國圖畫,一半依靠想像。
梵蒂岡博物館早在60年代就開始對壁畫進行深測。技術人員將畫麵分成7000餘塊拍攝下來,採用高科技手段精密研究,再選擇2000個部位做修複試驗,直到80年代初才徹底弄清這舉世聞名的壁畫最初的模樣,以及覆蓋畫麵那些有害物質的成份,最後才確定了修複方案。由1982年至1994年,進行了歷時12年本世紀最浩大的古代藝術的修復工程。
當1994年5 月8 日修復工程告竣,西斯廷教堂舉行盛大彌撒做為慶典。
人們仰望修復後的彎頂壁畫時都確信這色彩鮮麗、光芒四she的畫麵與當年米開朗基羅完成它時全然一樣!這人世間對神學最動人的解釋,這彩色的天國故事,這形象的精神聖殿,重新煥發出巨大的理性的感染力。特別是人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米開朗基羅出神入化的筆觸,更為其冠絕古今的才華所傾倒。倘若不是這樣的修復,誰能相信他所描繪的亞當的那個著名的頭顱,竟然如此輕描淡寫,一揮而就?而《未日審判》中基督那情緒沉鬱的麵頰,總共隻用了三筆!
你會問,是誰復活了米開朗基羅?我想,隻有用這一標準才能達到如此境界,那就是:整舊如初。
整舊如新是消滅歷史;整舊如舊是保存歷史;而整舊如初是回到歷史原貌。然而這最艱難。一處古蹟,歷經千百年,誰知它最初的模樣?這宛如從一張蒼老的臉去找回它失去的青春。但對於高科技時代已經不再是夢想了。
從最早的整舊如新,到後來的整舊如舊,直到當代的整舊如初,人類在如何對待自己的文明創造上,也在一步步前進。而整舊如新是無視自己的歷史文化,整舊如舊是懂得珍惜自己的歷史文化,整舊如初才表現出人類對自己文明創造的無比自豪和崇仰。
人類的生活不僅是現實和未來,還有過去。一切屬於歷史的事物,都是人類的成果、收穫、見證和永恆的財富。歷史是神聖的,因為人類能夠創造未來,卻無法更改歷史;歷史又是活著的,因為它既影響未來,又充實和豐富著我們的現在。那麽,整舊如初作為一種崇高的追求,正是可以滿足人們這種具有理想境界的文明自享。
9.偽文化之害
偽文化非今日之所為。中國文化悠久,偽文化自然一樣源遠流長。不過古代的偽文化僅限於仿效書畫器物,多半還是出自對古人的崇仰。尊崇過分,則亦步亦趨,以酷肖古人為至高無上,偽作因之生也。不過這對於文化卻無大傷害,甚至偶爾還會有點益處。比如東晉顧愷之的傳世之作,大多是宋人摹本,倘無這些偽品,今日如何知道晉代繪畫“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樣子?
今世的偽文化性質就變了。它並非仿古,而是仿造。仿造不必像仿古那樣追求古人的神髓,隻要模樣差不多,大批製造就行。
比如,洛陽的唐三彩到處不愁買不到,尤其從白馬寺到洛陽的路上,觸目皆是,堆積如山,極是壯觀。這並非旅遊紀念品,而是照原樣複製的廉價工藝品。細看之下,形神俱喪,粗糙不堪。由於生產者爭奪市場,盲目投產,供大於求,帶來了一片滯銷景象。古文化在偽造中貶了值。
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上,情況就更可憐了。幾乎所有的工藝品店都是這種中國文化低檔的仿製品。價格低賤,又毫無藝術可言。洋人們大多沒來過中國,如果對他們說,這是中國國寶的複製品,則必是把中華文化自我輕賤了。
仿古是尊崇古人,仿造是輕賤古人。
進而言,偽文化在當今中國,可謂鋪天蓋地,波瀾壯闊。幾乎每一種具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蕩蕩卻毫無魅力的偽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學名著,都演化出一座荒唐可笑的娛樂場,如“西遊記宮”、“封神榜宮”、“水滸宮”等等。小到各種工藝名品,大到亭台樓閣、城他要塞,直至開封的那條仿造古代的大街。
在街上踱步,兩旁的房宇店鋪,全都像影城那樣散發著虛假的氣息。沒有特定的年代特徵,沒有細節的講究,沒有歷史知識性的精心設計,更談不上歷史感和歷史的美感。無疑,歷史在這裏不是被高度嚴格化,被追求,被敬重,而隻是一種賺錢的由頭。
在這座歷盡滄桑的十朝都會的中心,建造出如此一條布景似的街道,給人什麽感受?對於背靠著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的中國人來說,是一種自豪還是自悲?
從歷史的演變看,中國文化早在漢唐時代,已臻博大精深。單是一個“精”字,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高超與神聖。由是而下,代代承襲,直到清朝的前三代。但此後卻忽然疾轉直下,走向粗鄙。不僅製作簡陋,設計也缺乏想像與創意。有人以為,這主要由於清代中期以後,外侮日亟,國力下降,民族的精神衰頹之故。我想,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此時各地新興的城市崛起,機器生產出現,市場經濟勃興,都促使了工藝操作與製作程序的簡便化,以求快捷地獲利。文化便走向粗筒。粗簡向前一步就是粗鄙。
旅遊者從中獲得的隻是一種“不過如此”的印象。國人便由此妄自菲薄,洋人則因此把東方文化看癟了。因為當今世界上,直觀的文化印象主要通過旅遊得來的。
在中華大地上,文化正麵臨著旅遊化,但旅遊卻沒有文化化。
故此,我對一個概念發生強烈興趣,即“深度旅遊”。
顧名思義,就是從表麵觀光走向深層了解。這由於當今的人們,已經不滿足走馬觀花式的旅行,希望從異地或異國多得到一些認識與知識,包括歷史的、生活的、文化的、生產的、民俗的、藝術的等等方麵,感受不同地域所獨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蘊。這就叫做“深度旅遊”。日本人在這方麵做得好,每一項奇風異俗,每一樣智巧的工藝,每一種獨一無二的小吃,每一個殊具魅力的文化細節,都給他們挖掘出來,呈獻在旅遊者麵前。旅客在這立體而斑斕的文化空間中穿行,自然得到豐裕的收穫。
奧地利是旅遊大國,國民經濟收入的1/10來自旅遊業,主要因為它們注重了“深度旅遊”。人在奧地利,精神卻在他們無比豐富的歷史文化中邀遊。
單是一個莫紮特,就叫旅遊者們享用不盡了。旅遊業幹到這份兒上,說不清是文化幫助了旅遊,還是旅遊幫助了文化。
“深度旅遊”是在文化層麵上的旅遊。它依靠文化,反過來對文化又是一種開掘、展示和弘揚。如果我們大力開展“深度旅遊”,想想看——上下數千年,縱橫幾萬裏,地域不同,文化相併,將會有多麽燦爛多姿的文化被開採和表現出來。古老中國將出現多麽瑰麗的文化景觀!
“深度旅遊”還是一種引導性旅遊。而文化的引導者首先要具備文化,怎麽辦?
“深度旅遊”是當今世界旅遊的發展趨勢。如果講旅遊業與國際接軌,不是飛機接站和旅店接客,主要是在旅遊觀念上,那麽誰來啟動這意義非凡的“深度旅遊”?
8.整舊如初
一座古老建築,年深日久,斑駁剝落,麵目不清,怎麽辦?古人的辦法是推倒重建,或者添磚加瓦,換門換柱,壁畫重繪,雕像重刻。這辦法美其名曰:“舊物重光”。實際上就是現在所說的:整舊如新。
說老實話,古人對待事物,多以實用為目的,缺少文化觀點,對於古蹟,無論拆掉重建,還是塗抹一新,都是為了應用。完全不管其中歷史文化的內涵。這種整舊如新的做法,由古至今,一直延續到近代。嗚呼,幾乎混滅了地麵上一切可見的歷史!
及至近世,這觀點才有了變化。人們從中覺醒,開始認識到古蹟的殘損斑駁,正是度月經年、歷盡滄桑所致。這是一種歷史的憑證,也像古蹟本身一樣不可複製,倘若將這斑駁的意味除去,誰還能證明它是古蹟?而且這斑駁含混中,還有一種悠遠的風韻。時間愈長久,韻味愈醇厚。它還是種獨特的審美內容。
這看法引出一種整修古蹟的新標準和新原則,就是“整舊如舊”。
在古代,較早運用這一標準的是古畫揭裱。但在修復古蹟方麵卻是直到近代才開始覺悟和啟用的。
整舊如舊是隻加固古物的結構,使其牢固耐久,但對其古老麵貌原封不動,甚至加倍珍惜那些具有歷史感的痕跡與細節。這樣,不僅古蹟得以保護,歷史也受到尊重,被擺到神聖而不可侵犯的位置。整舊如舊原則的提出,並得到公認,表明人類終於以文明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文明創造。
然而,在義大利剛剛竣工不久的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壁畫的整修工程,卻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畫在小小的西斯廷教堂彎頂與牆壁上的壁畫,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傳世名作。它完成於遙遠的16世紀初。500 年來,由於塵埃蒙蔽。燭煙薰染,再加上一次次整修時為了防止剝落而刷上去的亞麻油日久變黃,畫麵早已昏黯不清。長久以來人們對這懸在頂上的天國圖畫,一半依靠想像。
梵蒂岡博物館早在60年代就開始對壁畫進行深測。技術人員將畫麵分成7000餘塊拍攝下來,採用高科技手段精密研究,再選擇2000個部位做修複試驗,直到80年代初才徹底弄清這舉世聞名的壁畫最初的模樣,以及覆蓋畫麵那些有害物質的成份,最後才確定了修複方案。由1982年至1994年,進行了歷時12年本世紀最浩大的古代藝術的修復工程。
當1994年5 月8 日修復工程告竣,西斯廷教堂舉行盛大彌撒做為慶典。
人們仰望修復後的彎頂壁畫時都確信這色彩鮮麗、光芒四she的畫麵與當年米開朗基羅完成它時全然一樣!這人世間對神學最動人的解釋,這彩色的天國故事,這形象的精神聖殿,重新煥發出巨大的理性的感染力。特別是人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米開朗基羅出神入化的筆觸,更為其冠絕古今的才華所傾倒。倘若不是這樣的修復,誰能相信他所描繪的亞當的那個著名的頭顱,竟然如此輕描淡寫,一揮而就?而《未日審判》中基督那情緒沉鬱的麵頰,總共隻用了三筆!
你會問,是誰復活了米開朗基羅?我想,隻有用這一標準才能達到如此境界,那就是:整舊如初。
整舊如新是消滅歷史;整舊如舊是保存歷史;而整舊如初是回到歷史原貌。然而這最艱難。一處古蹟,歷經千百年,誰知它最初的模樣?這宛如從一張蒼老的臉去找回它失去的青春。但對於高科技時代已經不再是夢想了。
從最早的整舊如新,到後來的整舊如舊,直到當代的整舊如初,人類在如何對待自己的文明創造上,也在一步步前進。而整舊如新是無視自己的歷史文化,整舊如舊是懂得珍惜自己的歷史文化,整舊如初才表現出人類對自己文明創造的無比自豪和崇仰。
人類的生活不僅是現實和未來,還有過去。一切屬於歷史的事物,都是人類的成果、收穫、見證和永恆的財富。歷史是神聖的,因為人類能夠創造未來,卻無法更改歷史;歷史又是活著的,因為它既影響未來,又充實和豐富著我們的現在。那麽,整舊如初作為一種崇高的追求,正是可以滿足人們這種具有理想境界的文明自享。
9.偽文化之害
偽文化非今日之所為。中國文化悠久,偽文化自然一樣源遠流長。不過古代的偽文化僅限於仿效書畫器物,多半還是出自對古人的崇仰。尊崇過分,則亦步亦趨,以酷肖古人為至高無上,偽作因之生也。不過這對於文化卻無大傷害,甚至偶爾還會有點益處。比如東晉顧愷之的傳世之作,大多是宋人摹本,倘無這些偽品,今日如何知道晉代繪畫“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樣子?
今世的偽文化性質就變了。它並非仿古,而是仿造。仿造不必像仿古那樣追求古人的神髓,隻要模樣差不多,大批製造就行。
比如,洛陽的唐三彩到處不愁買不到,尤其從白馬寺到洛陽的路上,觸目皆是,堆積如山,極是壯觀。這並非旅遊紀念品,而是照原樣複製的廉價工藝品。細看之下,形神俱喪,粗糙不堪。由於生產者爭奪市場,盲目投產,供大於求,帶來了一片滯銷景象。古文化在偽造中貶了值。
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上,情況就更可憐了。幾乎所有的工藝品店都是這種中國文化低檔的仿製品。價格低賤,又毫無藝術可言。洋人們大多沒來過中國,如果對他們說,這是中國國寶的複製品,則必是把中華文化自我輕賤了。
仿古是尊崇古人,仿造是輕賤古人。
進而言,偽文化在當今中國,可謂鋪天蓋地,波瀾壯闊。幾乎每一種具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蕩蕩卻毫無魅力的偽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學名著,都演化出一座荒唐可笑的娛樂場,如“西遊記宮”、“封神榜宮”、“水滸宮”等等。小到各種工藝名品,大到亭台樓閣、城他要塞,直至開封的那條仿造古代的大街。
在街上踱步,兩旁的房宇店鋪,全都像影城那樣散發著虛假的氣息。沒有特定的年代特徵,沒有細節的講究,沒有歷史知識性的精心設計,更談不上歷史感和歷史的美感。無疑,歷史在這裏不是被高度嚴格化,被追求,被敬重,而隻是一種賺錢的由頭。
在這座歷盡滄桑的十朝都會的中心,建造出如此一條布景似的街道,給人什麽感受?對於背靠著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的中國人來說,是一種自豪還是自悲?
從歷史的演變看,中國文化早在漢唐時代,已臻博大精深。單是一個“精”字,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高超與神聖。由是而下,代代承襲,直到清朝的前三代。但此後卻忽然疾轉直下,走向粗鄙。不僅製作簡陋,設計也缺乏想像與創意。有人以為,這主要由於清代中期以後,外侮日亟,國力下降,民族的精神衰頹之故。我想,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此時各地新興的城市崛起,機器生產出現,市場經濟勃興,都促使了工藝操作與製作程序的簡便化,以求快捷地獲利。文化便走向粗筒。粗簡向前一步就是粗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