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慌忙扯他的衣襟,低聲道:“你活得不耐煩了。”


    司隸校尉的隊列走在遷都大隊的最後。劉秀冠帶整齊,麵容坦然,坐下馬不快不慢地行進著。從事史十二人執節在前,主簿、掾吏、都官在後,依班列隊,井然有序。


    鬢髮皆白的老吏看見司隸僚屬的隊列,激動得熱淚盈眶,忘乎所以地大叫道:“這才是漢家官吏。司隸僚屬,能再現漢官威儀、漢室復興,在司隸校尉府。”洛陽百姓都熟識劉秀,現在見到司隸僚屬,又聽到老吏的讚嘆,更加敬服。頓時,歡呼起來。人心思漢,更思明君。


    ◎第63節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時令臨近初冬,寂靜空曠的田野,山林已是一片肅殺的景象。大地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敞開瘦弱的胸懷,露出一條條彎曲的筋骨。


    一陣輕脆的馬蹄聲傳來,打破了大地的沉寂。通往更始帝都洛陽的官道上,馳來二十幾匹戰馬,馬身上,除了當中一人錦衣長衫,其餘人全是一色布衣長衫,絲帕罩頭。為首的中年漢子,濃眉大眼,高大威猛,烏黑濃密的鬍鬚,令人望而生畏。其餘的人高矮胖瘦不一,但個個精神抖擻,渾身上下透著威猛之氣。


    這些人顯然不是尋常之輩。他們是威震天下的赤眉軍渠帥,為首的是赤眉軍首領樊崇,其餘的是逄安、徐宣、謝祿、楊音等渠帥,穿錦衣長衫的是漢宗室子弟劉恭。


    樊崇等人為貧困所迫聚眾起義,轉戰各地攻打鄉裏,僅為獲取糧食財物,求得溫飽而已。他們都是善良、樸實的百姓,劫富濟貧,軍紀良好,作戰中,除了口頭約束“殺人者死,傷人者償”之外,沒有文書、旌旗、部曲、號令。歸服的百姓因此越來越多。為作戰時便於識別,樊崇義軍把眉毛塗成紅色,號赤眉軍。王莽派太師王匡和更始將軍廉丹督十多萬官軍前往鎮壓,赤眉軍以逸待勞,在成昌大敗新軍,廉丹被殺,太師王匡狼狽而歸。赤眉軍的勢力迅速發展起來,擁眾百萬。牽製住新軍大部分的兵力,為漢兵西進長安創造了條件。


    更始帝遷都洛陽,入朝大典結束之後,開始處理國事。為早日一統天下,劉玄遣柱國大將軍李通出巡郡國,又派專使前往濮陽,招降赤眉軍。


    漢使至濮陽,宣示詔書,言明招撫之意。樊崇與眾渠帥有心歸漢,但是怕不為更始帝所用。商議先去洛陽,探聽虛實,再作決斷。為表示對更始政權的信任和歸服,樊崇命部眾駐守青、徐二州,自己率渠帥二十多人和軍中的漢室宗族劉恭一起赴洛陽。馬蹄聲得得,二十多匹馬行進在官道上。途中他們遇到了漢室宗族子弟,梁孝王八世孫劉永。他帶著祖傳之寶去洛陽拜賀新帝,以求富貴。劉恭也是宗室子弟,劉永還是其族叔。於是劉永和赤眉軍眾渠帥一起去洛陽。


    樊崇等一行人到洛陽之後,更始帝都大加封賞,且封劉永為梁王,都睢陽,劉永頭戴王寇高興地回睢陽去了。赤眉軍眾渠帥卻隻有封官沒有封他,覺得更始皇帝怠慢了他們,於決定悄悄潛歸濮陽。


    決心既定,樊崇與眾渠帥暗中約定日期,在一個風高月黑之夜,一齊潛出府邸,墜城而逃。前來洛陽的赤眉軍將領,隻有劉恭留在更始朝內。


    更始君臣得知樊崇等潛回,毫不在意。頗有遠見的廷尉王常憂心忡忡,但是他知道,更始帝聽不進自己的勸告,隻得去司隸校尉府向劉秀訴說心中的憂慮。


    天色漸晚司隸校尉府,劉秀的書房內點著兩根巨燭。書案上擺放著寬大的素帛地圖,劉秀與馮異正對著地圖,分析天下大勢。這時,斯幹進來,說王常來拜。


    劉秀慌忙整理衣冠,出府門迎接。王常笑問道:“武信侯每天呆在府裏做什麽?”


    劉秀施禮苦笑道:“還能做什麽,讀讀書,練練武,虛度光陰而已。知命侯請到府內敘話。”


    賓主進入客廳,王常屁股還沒坐穩,就羨慕地道:“武信侯好自在,王某可沒有這份福氣。”


    劉秀眉頭一揚,問道:“知命侯有什麽煩心之事嗎?”


    王常嘆息道:“不僅是煩心之事,而且是關係到漢室安危的大事。武信侯難得沒聽說樊崇潛出京都逃歸濮陽嗎?”


    劉秀並沒感到驚異。樊崇來帝都歸降又潛歸濮陽,他當然知道。隻不過,為了繼續迷惑更始帝和朱鮪等人,自己必須裝作不熱心朝事的樣子。現在王常又提及朝事,他隻是微微一笑道:“區區幾個赤眉首領,逃就逃吧,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王常對劉秀的態度顯然很失望,賭氣似的說道:“樊崇有意歸降,可是陛下不做妥善安置,等於把赤眉軍推出門外。赤眉不降,陛下不但失去了強大的外援,而且給自己樹起一個強有力的敵手。綠林、赤眉同為反莽而起,卻要走到火併這一步。這是朝廷的災難,天下人的災難。”


    劉秀正容道:“知命侯憂國憂民,實乃可敬。隻是有些事不是您能夠阻止的。綠林、赤眉同為反莽而起。王莽既滅,走到火併,也是必然。隻是陛下操之過急,不該過早把赤眉置之敵對的一麵。再想消滅赤眉,平定天下,難哪!”


    “哼,陛下每天飲宴慶功,濫加封賞,要麽出宮遊獵,追逐新奇。何嚐想過平定天下,振興漢室。樊崇有歸漢之心,他不加恩封賞;劉永一介布衣,無尺寸之功,卻盡得封王之賞。長此以往,朝綱必然混亂。天下之勢難說。王某說句不中聽的話,洛陽乃為是非之地,武信侯不該久留此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秀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劉秀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