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尋尊令,立即調來專以輔路架橋、安營紮寨為特長的工兵大隊,從南北兩個方向上,同時開挖地道,士卒鍬挖筐運,忙得不亦樂乎,但新軍大營距昆陽城內好幾公裏,又怕被城裏的漢軍發現,因此進展緩慢。為迷惑漢軍,王尋仍派少量部隊,佯裝攻城。昆陽城內,王鳳、王常見新軍攻勢突然減緩,猜測王邑、王尋必有陰謀。可是,遠望敵營,忙碌一片,都在做攻城的準備,實在看不出有什麽問題,一晃又是三天過去了。正在忐忑不安,忽然,一名兵卒領著一位老婦走來稟道:“稟成國上公、廷尉大將軍,這位老人說她家房後的地下突然發出奇怪的聲音,恐怕有妖孽作怪,特來稟明。”


    古時,迷信盛行。王鳳、王常心中驚異,王常道:“請成國上公小心守城,在下親自去看看。”


    王鳳點頭同意,王常帶著兩名親兵,由老婦帶路,來到老婦房子後麵,房後是一個小菜園,有一口專門用來澆水的大水缸。老婦遠遠一指大水缸,惶然道:“那古怪的聲音就是從水缸下發出的。”


    兩名親兵慌忙抽出佩刀,護衛在王常左右,王常異常鎮定,不慌不忙,走到水缸跟前,彎下腰來,將耳朵貼在水缸邊上,仔細傾聽。果然聽到“嘎吱,嘎吱”像是攪地的聲音。聯想到這兩天新軍攻勢突然減緩,王常頓然醒悟,冷笑道:“王尋、王邑老賊耍此奸計,本公定讓你們好看!”


    再說偷挖地道的新軍,鍬挖筐運,忙活了五六天,好不容易挖通了。可是還沒等他們站出地麵,守在洞口的漢兵手使大刀,砍瓜切菜似的砍下了新軍的腦袋。新軍在狹窄的地道裏施展不來,漢兵守在洞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多會兒,屍首塞住了地道,再沒有新軍敢露頭,漢軍幹脆堵死洞口。


    天上、地下都行不通,王邑更加暴怒,立即調來剛剛打造好的衝車、撞車,對準昆陽城門、城牆拚命撞擊。“轟隆隆”撞擊聲如同打雷一般,昆陽北門被撞得泥土紛飛,搖搖欲墜。


    王常大驚,親率兵卒,用檑木、沸汁、羽箭抵擋新軍的進攻,另派人冒著箭雨,加固城門。新軍攻勢很猛,漢軍傷亡在增加。可是,沒有人怯懦退卻,依然冒死向前。王常深受感動,振臂高呼道:“弟兄們、父老鄉親們,殺賊報國的時候到了!”


    昆陽的百姓全力幫助漢軍守城,連婦女和老人也來參戰。青壯男子登城參戰,婦女、老人送水送飯。昆陽城內軍民同心,共禦強敵。王尋的衝車、撞車撞碎了,也無濟於事,昆陽依然矗立在百萬新軍麵前。昆陽在激戰,宛城也在激戰。


    劉縯督率所部連續攻下宛城外圍城邑,使宛城變成了一座孤城,漢軍主力遂對宛城展開更加猛烈的攻擊。宛城守將岑彭見勢難堅守,大司空、大司徒的援軍也遲遲未到,於是向劉縯投降了,並歸於劉縯麾下,眾將帥剛走進宛城衙署,劉玄的聖旨也到了。他命劉縯清掃街道,裝飾宮舍,為定都宛城做準備。劉縯力諫分兵援昆陽,朱鮪從中挑拔。劉玄動怒。無奈之奈,劉縯隻得遵旨。


    宛城更始帝封賞有功將士,慶賀勝利。昆陽,鏖戰正酣。王邑、王尋改變戰術,雲車、地道、撞車並用,新軍天上、地下潮水般向昆陽撲來,漢軍將士與昆陽百姓拚死固守,戰鬥空前的慘烈。入夜,昆陽內外依然燈火通明,殺聲陣天,新軍的攻勢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漢軍連日作戰,筋疲力竭,眼見支撐不住。突然一顆流星劃過昆陽上空,墜落到新軍營中,新軍一片譁然,頓時,停止了進攻,認為是上天發怒的不祥之兆,因此,一顆極普通的流星阻止了百萬新軍的進攻。


    王邑、王尋都在北門督促進攻,親眼看見流星劃過半空,心中驚懼。王邑雖然剛愎自用,卻害怕上蒼降天災禍,慌忙吩咐下去命令全軍停止進攻,天明再戰。


    多日喧囂的昆陽總算度進了一個平靜之夜。第二天卻是陰雲低垂,濃霧瀰漫,厚重的白霧久久不散,人走在對麵,五步之外,分不清人影。王邑、王尋驚懼萬分,遲疑著不敢下達進攻的命令,新軍將士個個躲在營中,議論紛紛,心懷恐懼。


    猶豫了半天,王邑還是下達了攻城的命令,新軍將士戰戰兢兢衝出營帳,可是霧太大能見度太低,兵找不著將,將看不見兵,心懷恐懼的兵卒沒人敢往城牆上爬。王邑無奈,隻得鳴金收兵。三日之後,大霧方散,王邑、王尋大喜。以為一鼓作氣,可攻下昆陽,正要下令全麵攻城,突然,探馬飛騎來報:“稟大司空、大司徒,東南方向,發現一支漢軍。”王尋一怔,皺眉道:


    “東南方向,恐怕是圍城之初突圍而出的叛賊,從定陵、郾城搬來的救兵。”


    王邑點點頭,問道:“有多少人馬?”“大約千名騎兵!”


    王邑哈哈大笑,道:“本公還以為叛賊搬來多少救兵,區區千餘騎,也敢來昆陽增援。傳令下去,不必管他隻管攻城,今日一定拿下昆陽,血洗全城。”王尋猜的不錯,東南方向的這支漢軍騎兵正是劉秀十三騎從定陵、郾城請來的援軍。他們十三騎突出重圍,馬不停蹄趕到定陵。定陵守將謝躬急忙把疲憊不堪的十三位英雄迎入大廳,正要設宴款待,劉秀忙揮手道:“救兵如救火,有現成的熟食端上來,填飽肚子就成。”謝躬還不知道昆陽軍情,驚問:“將軍如此急迫,莫非有急事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秀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劉秀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