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官兵的搜捕依然緊急。劉秀暗忖,出城肯定困難。眼見天色擦黑,三人便躲在一家客棧。等到夜深,方墜城而出。城外取了戰馬,連夜趕回舂陵。


    舂陵正等得焦急,聽李通全家慘遭不幸,八千子弟兵人人義憤,爭相向柱天都劉縯請戰,原先怯懼的情緒不見了。的確,匡復漢室的第一役,流血的不是劉氏,卻是李氏,足以令每一個劉姓人羞憤。


    劉良涕淚橫流,合掌嘆息道:“李通君子,李氏忠義。劉良慚愧,錯怪李通。縯兒,快下令兵發宛城,叔父就是捨去這身朽骨,也要為李氏一家報仇雪恨。”“對,兵發宛城,為李氏報仇雪恨。”前來請戰的諸營將士也齊聲吼道。


    哀兵必勝。就是沒有李通的內應,舂陵子弟兵也有取勝的可能。劉縯望著一雙雙被仇恨燒紅的眼睛,動心了。劉秀阻攔道:“大哥,首戰成敗,事關重大。甄阜、梁立賜早有防備,千萬不可冒險犯進。”


    劉縯搖頭道:“李通事敗,我舂陵起兵的消息必然泄漏,如不主動出擊,難道坐等新軍圍剿。”


    “大哥言之差矣,李通雖然事敗,我舂陵起兵的消息卻沒有泄漏。甄阜、梁立賜抓獲李氏全家,隻是在宛城監斬焚屍,威懾百姓,卻沒有率兵進剿舂陵,便是明證。”


    劉縯覺得有理。是啊,如果甄阜、梁立賜知道舂陵起事,早已率部進剿,決不會呆在宛城耽擱,給舂陵喘息的機會。


    劉秀見大哥聽信了自己的話,便又道:“我子弟兵初起,士氣高昂至關重要,首戰必須百分之百取勝。如今南陽甄阜、梁立賜兵多將廣,又有防備之心。我八千子弟兵如無外援內應,實在沒有必勝的把握。”


    樊宏、鄧晨、劉嘉、劉良都覺得劉秀說得有道理,激憤的心情開始平靜下來,一齊望著劉縯。劉縯道:“三弟,有何計策,請盡管說。”


    “內應斷了,外援還在。眼下綠林軍的新市兵、平林兵就在郢州、隨州與新軍爭戰。我子弟兵若與新市兵、平林兵兵合一處,其勢蔚為壯觀,戰甄阜、梁立賜不是難事。”


    劉秀話音剛落,樊宏、鄧晨、朱祐、劉謖、臧宮等人紛紛表示贊同。


    ◎第39節 豈能與他們同流合汙


    劉縯卻道:“新市兵、平林兵不過是山野賊寇,為新朝不容,起兵反莽。我舂陵漢兵反莽為的是臣復漢室,豈能與他們同流合汙。”


    劉良也道:“縯兒說得對,我劉氏豈能與賊寇共事。”劉秀耐心勸說道:“匡復漢室雖然是我舂陵起兵的宗旨,可是不反莽何能復漢。綠林軍舉義旗,反王莽,天下歸心。同樣是反莽,為什麽不可並肩作戰共擊新朝?何況目下形勢危急,合則共享其利,分則皆受其弊。甄阜、梁立賜就是不希望咱們兵合,以利他們各個擊破,逐一剿滅。”


    一番話,合兵之利,清清楚楚,眾人紛紛表示贊同。劉縯隻得道:“既如此,便請三弟速往隨州、郢州,說動兩家合兵,共創大業。”計議已定,劉秀來不及歇息,又要起程。劉謖、朱祐又要跟隨,劉秀笑道:“兩位是剛猛之將,衝鋒陷陣不在話下,可是這次不是去打仗,還是請嘉兄同去為好。”


    劉嘉行事一向穩重,武藝也不錯,聽到劉秀點到他,欣然同往。兩人稍作裝扮,便跳上戰馬,往南奔馳。


    舂陵距隨州,僅四百裏,兩人抄近道,急行如飛,趕了半天一夜,第二天辰時,總算趕到隨州地界,已是人困馬乏。在馬上草草吃點幹糧,強打精神,繼續趕路。劉秀四下張望,見前麵山巒起伏,行人稀少。暗忖道,隨州已在平林兵手中,這一帶也該有平林兵活動,怎麽才能跟他們聯繫上呢?


    兩匹馬緩緩進山,因為趕了一夜的路,馬也乏了,兩人不忍心再急趕了。抬頭往山上看,但見樹木蓊蔥,似乎藏有千軍萬馬。劉嘉擔憂道:“如此險地,恐怕會有盜賊出沒。”


    劉秀笑道:“隨州盡為平林兵所有,就是有人埋伏,也是平林兵無疑。咱們正愁找不著他們呢!”


    誰知,他話音剛落,忽然感到馬往下沉,黑龍駒也知道不妙,奮力往上跳。可是晚了,隻覺得腳下發空,“撲通”一聲掉進陷馬坑裏。


    劉嘉緊跟其後,一見大驚,慌忙撥馬躲閃,誰知馬蹄剛踩上路邊的草地,也是“撲通”一聲掉了下去。


    劉秀知道中了埋伏,急也沒用,幹脆耐心等著。不多時,就聽見雜亂的腳步聲傳來,有人叫道:“又抓住兩個奸細!”


    “哈,交給渠帥,便是奇功一件。”


    “……”


    緊接著,有兩隻撓鉤伸了下來。劉秀不等撓鉤鉤住自己,便用雙手抓住。上麵覺得鉤住了,便用力往上提。劉秀剛露出坑口,就被幾個衣衫破舊的漢子摁倒在地,用繩子捆了。緊接著馬匹也被鉤了上來。回頭看,劉嘉也被另幾個捆了。


    劉秀細心觀察,猜測可能是平林兵。便不慌不忙地問道:“請問你們是什麽人?大天白日竟敢劫道豈是君子所為?”


    一個小頭目模樣的人冷笑道:“告訴你,我們是平林兵,專門在這兒抓姦細,怎麽算劫道。再敢胡說,小心你的狗頭。


    劉秀大喜,忙道:“平林兵弟兄,我們不是奸細,是專門來找你們渠帥,共商大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秀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劉秀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