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嬌羞地一笑,柔聲道:“劉三公子,小妹總算見到你了,你還好嗎?”
劉秀見問,一時語塞,長安落魄,如何告知心上人。少女上下打量著他,不安地問:“難道公子沒求得功名?”
劉秀艱難地點點頭。少女臉上的笑容頓時不見了,難過地道:“公子太讓小妹失望了。”
劉秀忘情地抓起她柔嫩的小手,哀求道:“麗華,不是我不能求得功名,是上天不給我機會。嫁給我吧,我是真心喜歡你的。”
“對不起,劉三公子。”少女用力抽出自己的小手,聲音冰冷到極點,“整個新野的人都知道,陰府不招白衣女婿。”說完,突然不見。
“麗華,麗華!”劉秀淒切地呼喚著。
“三公子,快醒醒。”是小斯幹的聲音。
劉秀睜開眼睛一看,果然是斯幹站在床前,慌忙坐起身,問道:“什麽時辰了?你今天怎麽沒貪睡?”
劉斯幹咧開小嘴取笑道:“我的公子爺,都辰時了。又夢見陰小姐了吧?”
劉秀一看東邊的窗戶,果然太陽升起老高,但轉念一想,反正進不了太學,也沒有要緊的事做。於是,他隨手抄起一卷書,讀了起來。
劉斯幹叫道:“三公子,鄧公子、嚴公子來了,正在樓下等您呢。”
劉秀臉色一沉,斥罵道:“小鬼頭,敢哄騙主子。看把你寵的。”
劉斯幹急了,一本正經地道:“奴才沒騙您。公子幾夜沒睡好覺了。這會兒好容易睡著了,還夢著陰小姐,奴才怎麽忍心打擾呢?”
劉秀這才相信他的話,一下子從床上跳下來,劉斯幹忙伺候著穿好衣服。顧不得梳洗,兩人便往房外跑。到了樓下一看,果然見鄧禹、嚴光坐在一張桌子旁。
劉秀慌忙整理一下衣服、頭髮,疾步走上前去。鄧禹他們也看見了劉秀,慌忙起身相迎。劉秀拉著兩人的手,悲從心生,臉色黯然道:“仲華、嚴兄,你們怎麽知道我在這兒?”
嚴光也是眼角發紅,責怪道:“文叔,你進不了太學,也該去找我們,幫你出出主意,哪能一個人躲在客棧裏。”
劉秀沮喪地道:“小弟時運不濟,連太學也進不了,實在沒有臉麵見故人。”
鄧禹突然轉憂為喜,笑道:“劉兄,你時運來了。我們來就是請你入太學的。”
劉秀搖頭嘆息道:“你們的心意我知道,可是劉歆老賊不同意,我這劉漢子弟進不了太學。”鄧禹笑道:“劉兄何時結識新朝顯貴哀章?為什麽不願告訴我和嚴兄,難道怕我們高攀嗎?”
劉秀苦笑道:“我與哀章雖然相識,卻不願仰仗其權勢求得富貴。當然也不值得去告訴兩位賢君子。”
嚴光笑道:“好兄弟,你雖然不願仰仗人家權勢,可是人家還是幫你進了太學。我們就是奉了太學許子威師傅之命來請你去太學的。”
劉秀大驚,道:“怎麽,是哀章所為!這太學我不能進。”
嚴光明白他是怕汙了自己的品行,頓生欽佩之情,但嘴上卻勸說道:“賢弟求學若渴,不遠千裏來到長安,為的就是進太學,求真知。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卻要放棄,豈不有悖自己的初衷嗎?依愚兄看來,仰其權勢求富貴有汙君子品行,可是仰其權勢求真知則是君子之智。賢弟何必固執呢?”鄧禹也跟著勸說。
劉秀動了心,他不過是自尊心作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求仕欲望使自己放棄了自尊,選擇了進太學。三人高興,一齊歡呼起來。太學中大夫許子威、博士江翁親自到學宮門前迎接劉秀。許子威因沒能留劉秀進太學內心愧疚,因此言辭之間有自責之意。劉秀不以為意,待之謙恭有禮,拜為師傅,習學《尚書》。鄧禹拜江翁為師,習學《詩經》,嚴光鑽研《春秋左傳》。
太學是當時天下的最高學府,匯集著天下有益的經書,不僅經典眾多,而且課業也是五花八門,每一門都有名師講授,什麽《詩》、《書》、《禮》、《樂》,天文圖讖等,而尤其以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最為時興。
劉秀從小酷愛讀書,而且博聞強記,學識已有根基。如今進了太學,更如一隻飛進百花園的蜜蜂,不知疲倦地採擷著芬芳的花蕊,他以攻讀《尚書》為主,對其他課業也鍥而不捨。太學生的課餘生活非常豐富,除逛街外,在學宮裏可以投壺、格五、六博,也可以奕棋、書畫。但是在這裏,幾乎看不到劉秀的身影。他每天忙於聽課、問師、讀經,常常廢寢忘食。
但是,寒窗之外,風雲變幻,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劉秀能不受侵擾嗎?太學學宮,庭院深深,綠蔭掩映,花木交錯,叢林間錯落著象徵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的各具形態的石獅子。劉秀像往常一樣,漫步林蔭道中,揣摸著經書精義。在這裏思路格外敏捷,不屑片刻,他就領悟了。便捲起經書,一任思想的野馬自由地馳騁。驀地,一個熟悉的少女的倩影閃現在腦海之中。麗華,他心底輕輕呼喚著這個深情的名字,思戀的情愫迅速傳遍全身每一根神經。情不自禁地低聲吟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劉秀見問,一時語塞,長安落魄,如何告知心上人。少女上下打量著他,不安地問:“難道公子沒求得功名?”
劉秀艱難地點點頭。少女臉上的笑容頓時不見了,難過地道:“公子太讓小妹失望了。”
劉秀忘情地抓起她柔嫩的小手,哀求道:“麗華,不是我不能求得功名,是上天不給我機會。嫁給我吧,我是真心喜歡你的。”
“對不起,劉三公子。”少女用力抽出自己的小手,聲音冰冷到極點,“整個新野的人都知道,陰府不招白衣女婿。”說完,突然不見。
“麗華,麗華!”劉秀淒切地呼喚著。
“三公子,快醒醒。”是小斯幹的聲音。
劉秀睜開眼睛一看,果然是斯幹站在床前,慌忙坐起身,問道:“什麽時辰了?你今天怎麽沒貪睡?”
劉斯幹咧開小嘴取笑道:“我的公子爺,都辰時了。又夢見陰小姐了吧?”
劉秀一看東邊的窗戶,果然太陽升起老高,但轉念一想,反正進不了太學,也沒有要緊的事做。於是,他隨手抄起一卷書,讀了起來。
劉斯幹叫道:“三公子,鄧公子、嚴公子來了,正在樓下等您呢。”
劉秀臉色一沉,斥罵道:“小鬼頭,敢哄騙主子。看把你寵的。”
劉斯幹急了,一本正經地道:“奴才沒騙您。公子幾夜沒睡好覺了。這會兒好容易睡著了,還夢著陰小姐,奴才怎麽忍心打擾呢?”
劉秀這才相信他的話,一下子從床上跳下來,劉斯幹忙伺候著穿好衣服。顧不得梳洗,兩人便往房外跑。到了樓下一看,果然見鄧禹、嚴光坐在一張桌子旁。
劉秀慌忙整理一下衣服、頭髮,疾步走上前去。鄧禹他們也看見了劉秀,慌忙起身相迎。劉秀拉著兩人的手,悲從心生,臉色黯然道:“仲華、嚴兄,你們怎麽知道我在這兒?”
嚴光也是眼角發紅,責怪道:“文叔,你進不了太學,也該去找我們,幫你出出主意,哪能一個人躲在客棧裏。”
劉秀沮喪地道:“小弟時運不濟,連太學也進不了,實在沒有臉麵見故人。”
鄧禹突然轉憂為喜,笑道:“劉兄,你時運來了。我們來就是請你入太學的。”
劉秀搖頭嘆息道:“你們的心意我知道,可是劉歆老賊不同意,我這劉漢子弟進不了太學。”鄧禹笑道:“劉兄何時結識新朝顯貴哀章?為什麽不願告訴我和嚴兄,難道怕我們高攀嗎?”
劉秀苦笑道:“我與哀章雖然相識,卻不願仰仗其權勢求得富貴。當然也不值得去告訴兩位賢君子。”
嚴光笑道:“好兄弟,你雖然不願仰仗人家權勢,可是人家還是幫你進了太學。我們就是奉了太學許子威師傅之命來請你去太學的。”
劉秀大驚,道:“怎麽,是哀章所為!這太學我不能進。”
嚴光明白他是怕汙了自己的品行,頓生欽佩之情,但嘴上卻勸說道:“賢弟求學若渴,不遠千裏來到長安,為的就是進太學,求真知。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卻要放棄,豈不有悖自己的初衷嗎?依愚兄看來,仰其權勢求富貴有汙君子品行,可是仰其權勢求真知則是君子之智。賢弟何必固執呢?”鄧禹也跟著勸說。
劉秀動了心,他不過是自尊心作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求仕欲望使自己放棄了自尊,選擇了進太學。三人高興,一齊歡呼起來。太學中大夫許子威、博士江翁親自到學宮門前迎接劉秀。許子威因沒能留劉秀進太學內心愧疚,因此言辭之間有自責之意。劉秀不以為意,待之謙恭有禮,拜為師傅,習學《尚書》。鄧禹拜江翁為師,習學《詩經》,嚴光鑽研《春秋左傳》。
太學是當時天下的最高學府,匯集著天下有益的經書,不僅經典眾多,而且課業也是五花八門,每一門都有名師講授,什麽《詩》、《書》、《禮》、《樂》,天文圖讖等,而尤其以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最為時興。
劉秀從小酷愛讀書,而且博聞強記,學識已有根基。如今進了太學,更如一隻飛進百花園的蜜蜂,不知疲倦地採擷著芬芳的花蕊,他以攻讀《尚書》為主,對其他課業也鍥而不捨。太學生的課餘生活非常豐富,除逛街外,在學宮裏可以投壺、格五、六博,也可以奕棋、書畫。但是在這裏,幾乎看不到劉秀的身影。他每天忙於聽課、問師、讀經,常常廢寢忘食。
但是,寒窗之外,風雲變幻,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劉秀能不受侵擾嗎?太學學宮,庭院深深,綠蔭掩映,花木交錯,叢林間錯落著象徵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的各具形態的石獅子。劉秀像往常一樣,漫步林蔭道中,揣摸著經書精義。在這裏思路格外敏捷,不屑片刻,他就領悟了。便捲起經書,一任思想的野馬自由地馳騁。驀地,一個熟悉的少女的倩影閃現在腦海之中。麗華,他心底輕輕呼喚著這個深情的名字,思戀的情愫迅速傳遍全身每一根神經。情不自禁地低聲吟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