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夢水樹影 垂髮熱時焰 如是觀三有 究竟得解脫
譬如鹿渴想 動轉迷亂心 鹿想謂為水 而實無水事
如是識種子 動轉見境界 愚夫妄想生 如為翳所翳
於無始生死 計著攝受性 如逆楔出楔 舍離貪攝受
如幻咒機發 浮雲夢電光 觀是得解脫 永斷三相續
於彼無有作 猶如焰虛空 如是知諸法 則為無所知
言教唯假名 彼亦無有相 於彼起妄想 陰行如垂髮
如畫垂髮幻 夢揵闥婆城 火輪熱時焰 無而現眾生
常無常一異 俱不俱亦然 無始過相續 愚夫癡妄想
明鏡水淨眼 摩尼妙寶珠 於中現眾色 而實無所有
一切性顯現 如畫熱時焰 種種眾色現 如夢無所有
複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複次大慧,為淨煩惱爾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關於哲學和邏輯學的幾個問題: 同異、真假、虛實、有無、存在和不存在的辯正
這時,大慧大士又問佛說:希望佛再為我們說明如何才能不去執著同和異,同時俱生和不懼生,以及有和無,非有和非無,乃至常性和無常的道理呢?”佛回答說:“凡是不知道性自性心量的愚癡無智的凡夫們,才隻想追求內心外境的一切事物,在這些觀念理論裏打圈子。其實,都是因性自性被無始以來的習氣所染汙,而執著這些妄想以為真實。譬如一大群的鹿,為口渴所苦,看見春天曠野裏的陽光反映,誤以為是一流清水,拚命地奔走追求。殊不知那隻是自己錯覺所生的幻像。同樣的,一般無智的凡夫,被無始以來的虛偽妄想所薰習,被貪慾、瞋恚、愚癡等三毒所薰染,而樂於執著塵色世間的各種物象。看見世界上有生(生起)、住(存在)、滅(消逝)的現象,就要想把捉內心外境的各種性能,於是墮在同和異,俱生和不俱生,有和無,非有和非無,常和無常等的妄想妄見之中。事實上,塵色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如海市蜃樓,隻因凡夫愚癡無智,所以誤認為是真實的景物。這都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薰染,使他們執著各種現象而顯現的。例如海市蜃樓,那並非是真有城樓,可是也不能說空無所有。一般外道學者們,被自己無始以來的虛妄習氣執著所迷惑,就產生那些互相對立、矛盾的見解和理論,這那是由於不能了知自心的現量所致。又譬如有人在夢中,看見了許多的男女、象馬、車騎、城邑、園林、山川、池沼等等美麗的世界,覺得自己身在其中。等到醒了以後,還盡力回想追求夢中的情景,試問這個人信夢為真,究竟是聰明?還是愚昧呢?同樣的,人們被習氣所吞沒,所以有一般無智的外道學者們,非但不知道塵色世間虛幻如夢,而且還要探究它的同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的法則呢?又譬如一幅畫像,隻是一張平麵的紙,本來就沒有高下遠近的存在,人們塗上了線條和顏色,看起來就有高下遠近的感覺了。同樣的,未來世界上的外道學者們,更充滿了許多惡見的習氣,在這些互相對立的矛盾觀點上,各自建立一套理論,誤己誤人。還有的認為有無都是無生的;換言之,乃是根本上就是什麽都沒有的。他們誹謗因緣果報之說是無稽之談,他們破壞善根的道德,自毀清淨的正果。凡是想要證得殊勝無上正道的人,便應當遠離這種觀念和理論,以免自招惡果。又譬如有眼病的人,看見虛空裏有象垂髮似的毛輪,而且還特別指給別人看。事實上,這隻是一幻境的錯覺,沒有眼病的人,雖然要看也看不見的。可是他們卻以病態似的偏見,依據各種矛盾的理論,就來誹謗正法,自誤誤人。又譬如一點火光,用很快的速度來旋轉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火輪圈。事實上,隻是一點火光而已,但無智的愚夫們,卻把它當作火輪。而且以自己的幻覺和錯覺,再加上互相對立的各種矛盾理論,又說出一套法則。再譬如水土上的泡沫,看起來像一顆如意寶珠。無智的愚夫與小兒們,卻把它當作是真的珠寶加以追求。事實上,這種水泡,當然不是如意寶珠,但也不能說是沒有寶珠的形象,隻是要看人們的心裏是否貪取與不貪取。可是他們被惡見的習氣薰習慣了,沒有的,硬說成為有。而真實的,又強說成沒有。再者,有的外道,利用先賢所創的三種量——現量、比量、非量和五分論——親、因、喻、合、結。他們建立了這種辯證理則,來範圍思想,自認為已經得到聖智的自覺境界,可以否定互相對立的矛盾理論,自信已經得到事物絕對性的理則,他們就以這種方法為真理的最高境界。其實,這也隻是執著妄想的遍計所執的作用。大慧啊!如果能夠修持得到,使心意識所生的身心都轉變了,使自心所顯現的,能攝受和所攝受的一切妄想都斷除了,由此到達如來境界的自覺聖智,就不再會對一切事物,存著性有或性無的觀念了。倘使還有有無之爭,而且著相不舍,那他仍然在人我壽者相的執著裏。再說:凡是主張事物的性,是共通的,或各自獨立的等等理論,這些都是化身佛(方便應化)對眾生界的方便遊戲言論,並非是法身佛(自性清淨)所說。而且一切化佛所說的言語理論,都是順應愚夫們各自的希望和自己的各別觀念而產生,並不是為了顯示自性,要想證得聖智自覺三昧境界的寂樂之果。這些等等,比如水中反映的樹影,說它是影也可以,說它不是影也可以。說它是樹形也有理,說它不是樹形也有理。他們都由於觀念的習慣性,妄想薰習而生執著,才來討論同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思想。卻不知這些都是自心的現量境界。又譬如明鏡,隨緣呈觀一切色像,而鏡子本身並無妄想。那鏡中的各種色像,可以說不是色像,也並非不是色像。而且你看見鏡中的色像,並不就是那原來的色像。隻因愚夫們自己生起色像的妄想觀念,為惡見吞沒,自心卻生起色像的空想執著,所以才有許多互相對立矛盾理論的成立。又譬如風吹空穀或流水等,和合而發出聲音的。這種聲響並無固定性,也並非沒有聲音。可是他們卻以習慣性的妄想惡見,根據互相對立,矛盾理論各自建立觀念。又譬如沙漠地帶的塵土,受太陽光熱的反射,現出川流浪湧,雲起波興的境象。那種景象當然不是真實的。但是也並非沒有。隻看你自己是否有貪求迷戀的心理。同樣的,無智的愚夫,卻執著無始以來的虛偽習氣又根據生(生起)、住(存在)、滅(消逝)以及同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的觀念去推論它,於自心寂靜境中,反而興起熱焰洪波之想。又譬如有人用咒語密方等魔術,發動木頭人或死屍去做事。這隻是一種幻術的配合,以引起動作,可是愚昧凡夫,卻執著為真有一神秘往來存在的觀念,於是根據互相對立的矛盾理論,去探討它的究竟。這些都是觀念理論的遊戲,並無根據。所以要求得自覺聖智的境界,應當放下這些種種妄想惡見才對。”這時佛就歸納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語說:
譬如鹿渴想 動轉迷亂心 鹿想謂為水 而實無水事
如是識種子 動轉見境界 愚夫妄想生 如為翳所翳
於無始生死 計著攝受性 如逆楔出楔 舍離貪攝受
如幻咒機發 浮雲夢電光 觀是得解脫 永斷三相續
於彼無有作 猶如焰虛空 如是知諸法 則為無所知
言教唯假名 彼亦無有相 於彼起妄想 陰行如垂髮
如畫垂髮幻 夢揵闥婆城 火輪熱時焰 無而現眾生
常無常一異 俱不俱亦然 無始過相續 愚夫癡妄想
明鏡水淨眼 摩尼妙寶珠 於中現眾色 而實無所有
一切性顯現 如畫熱時焰 種種眾色現 如夢無所有
複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複次大慧,為淨煩惱爾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關於哲學和邏輯學的幾個問題: 同異、真假、虛實、有無、存在和不存在的辯正
這時,大慧大士又問佛說:希望佛再為我們說明如何才能不去執著同和異,同時俱生和不懼生,以及有和無,非有和非無,乃至常性和無常的道理呢?”佛回答說:“凡是不知道性自性心量的愚癡無智的凡夫們,才隻想追求內心外境的一切事物,在這些觀念理論裏打圈子。其實,都是因性自性被無始以來的習氣所染汙,而執著這些妄想以為真實。譬如一大群的鹿,為口渴所苦,看見春天曠野裏的陽光反映,誤以為是一流清水,拚命地奔走追求。殊不知那隻是自己錯覺所生的幻像。同樣的,一般無智的凡夫,被無始以來的虛偽妄想所薰習,被貪慾、瞋恚、愚癡等三毒所薰染,而樂於執著塵色世間的各種物象。看見世界上有生(生起)、住(存在)、滅(消逝)的現象,就要想把捉內心外境的各種性能,於是墮在同和異,俱生和不俱生,有和無,非有和非無,常和無常等的妄想妄見之中。事實上,塵色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如海市蜃樓,隻因凡夫愚癡無智,所以誤認為是真實的景物。這都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薰染,使他們執著各種現象而顯現的。例如海市蜃樓,那並非是真有城樓,可是也不能說空無所有。一般外道學者們,被自己無始以來的虛妄習氣執著所迷惑,就產生那些互相對立、矛盾的見解和理論,這那是由於不能了知自心的現量所致。又譬如有人在夢中,看見了許多的男女、象馬、車騎、城邑、園林、山川、池沼等等美麗的世界,覺得自己身在其中。等到醒了以後,還盡力回想追求夢中的情景,試問這個人信夢為真,究竟是聰明?還是愚昧呢?同樣的,人們被習氣所吞沒,所以有一般無智的外道學者們,非但不知道塵色世間虛幻如夢,而且還要探究它的同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的法則呢?又譬如一幅畫像,隻是一張平麵的紙,本來就沒有高下遠近的存在,人們塗上了線條和顏色,看起來就有高下遠近的感覺了。同樣的,未來世界上的外道學者們,更充滿了許多惡見的習氣,在這些互相對立的矛盾觀點上,各自建立一套理論,誤己誤人。還有的認為有無都是無生的;換言之,乃是根本上就是什麽都沒有的。他們誹謗因緣果報之說是無稽之談,他們破壞善根的道德,自毀清淨的正果。凡是想要證得殊勝無上正道的人,便應當遠離這種觀念和理論,以免自招惡果。又譬如有眼病的人,看見虛空裏有象垂髮似的毛輪,而且還特別指給別人看。事實上,這隻是一幻境的錯覺,沒有眼病的人,雖然要看也看不見的。可是他們卻以病態似的偏見,依據各種矛盾的理論,就來誹謗正法,自誤誤人。又譬如一點火光,用很快的速度來旋轉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火輪圈。事實上,隻是一點火光而已,但無智的愚夫們,卻把它當作火輪。而且以自己的幻覺和錯覺,再加上互相對立的各種矛盾理論,又說出一套法則。再譬如水土上的泡沫,看起來像一顆如意寶珠。無智的愚夫與小兒們,卻把它當作是真的珠寶加以追求。事實上,這種水泡,當然不是如意寶珠,但也不能說是沒有寶珠的形象,隻是要看人們的心裏是否貪取與不貪取。可是他們被惡見的習氣薰習慣了,沒有的,硬說成為有。而真實的,又強說成沒有。再者,有的外道,利用先賢所創的三種量——現量、比量、非量和五分論——親、因、喻、合、結。他們建立了這種辯證理則,來範圍思想,自認為已經得到聖智的自覺境界,可以否定互相對立的矛盾理論,自信已經得到事物絕對性的理則,他們就以這種方法為真理的最高境界。其實,這也隻是執著妄想的遍計所執的作用。大慧啊!如果能夠修持得到,使心意識所生的身心都轉變了,使自心所顯現的,能攝受和所攝受的一切妄想都斷除了,由此到達如來境界的自覺聖智,就不再會對一切事物,存著性有或性無的觀念了。倘使還有有無之爭,而且著相不舍,那他仍然在人我壽者相的執著裏。再說:凡是主張事物的性,是共通的,或各自獨立的等等理論,這些都是化身佛(方便應化)對眾生界的方便遊戲言論,並非是法身佛(自性清淨)所說。而且一切化佛所說的言語理論,都是順應愚夫們各自的希望和自己的各別觀念而產生,並不是為了顯示自性,要想證得聖智自覺三昧境界的寂樂之果。這些等等,比如水中反映的樹影,說它是影也可以,說它不是影也可以。說它是樹形也有理,說它不是樹形也有理。他們都由於觀念的習慣性,妄想薰習而生執著,才來討論同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思想。卻不知這些都是自心的現量境界。又譬如明鏡,隨緣呈觀一切色像,而鏡子本身並無妄想。那鏡中的各種色像,可以說不是色像,也並非不是色像。而且你看見鏡中的色像,並不就是那原來的色像。隻因愚夫們自己生起色像的妄想觀念,為惡見吞沒,自心卻生起色像的空想執著,所以才有許多互相對立矛盾理論的成立。又譬如風吹空穀或流水等,和合而發出聲音的。這種聲響並無固定性,也並非沒有聲音。可是他們卻以習慣性的妄想惡見,根據互相對立,矛盾理論各自建立觀念。又譬如沙漠地帶的塵土,受太陽光熱的反射,現出川流浪湧,雲起波興的境象。那種景象當然不是真實的。但是也並非沒有。隻看你自己是否有貪求迷戀的心理。同樣的,無智的愚夫,卻執著無始以來的虛偽習氣又根據生(生起)、住(存在)、滅(消逝)以及同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的觀念去推論它,於自心寂靜境中,反而興起熱焰洪波之想。又譬如有人用咒語密方等魔術,發動木頭人或死屍去做事。這隻是一種幻術的配合,以引起動作,可是愚昧凡夫,卻執著為真有一神秘往來存在的觀念,於是根據互相對立的矛盾理論,去探討它的究竟。這些都是觀念理論的遊戲,並無根據。所以要求得自覺聖智的境界,應當放下這些種種妄想惡見才對。”這時佛就歸納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