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說到這些地方,就好像要流眼淚的樣子,我以下直接用他自己的話吧。他說:
“你看,這是怎樣的一位好人!這在現在的軍人中也就是難得的,況且還是在火線上的呢。可惜老天爺不開眼,端端這樣有良心的反要丟命!他到村上來,挨家挨戶地勸我們,叫我們趕快逃,趕快逃,他說:我們沒有法子,奉了長官的命令,隻好撤退了。我們一退,蘇軍一定要下山來的,那你們百姓就要吃大虧了。他這樣家家去勸人,有時候作起揖來奉勸,但那曉得他在村上走著的時候,一個流彈打來,便打穿了他的胸膛呢!……”
王老先生極誠懇地,一麵說,一麵形容,他說得濕地含著眼淚,我也聽得濕地含著眼淚。
的確的,這真正是一位好人,一位出乎意外的好人,我們誰都異口同聲地斥罵軍人的橫暴,軍人的野蠻,但誰知在萬惡的軍人中卻才有這樣的一位連長呢?
這位連長的墳還埋在尚儒村上,我請王家翰君作嚮導,去吊望了一回。一片蕭條的竹林之中,一新壘的黃土,碑記也沒有,甚麽也沒有。我立在他的墓前,禁不著把帽子脫下,把頭低了半天。
朔風蕭騷,
我來吊英雄之墓,
芒鞋穿過竹林,
遠望見一黃土,
令我傷神。
聽鄉老話戰事當時,
尚儒村的四山
布滿了江蘇的兵士,
江蘇的兵士
多比那四山的鬆枝,
激戰的辰光
真真是彈流如雨。
今日我來目睹戰場,
無慮有數萬株的竹木,
株株有無數的彈傷,
或則劈頭斷折,
或則攔腰穿貫。
更可憐路旁的喬木,
竟不止身吞百彈。
啊!少數的浙軍,
在此竟支持月餘,
傷者僅及廿人,
死者不盈十指。
這是浙軍的勇戰可嘉?
還是蘇軍的猛攻僅同兒戲?
八月十八日的清晨,
浙軍接到了退師的命令,
全部的兵士已經退出了尚儒,
尚儒村的居民也將次第退盡。
在那時聽說你也退到張塢,
但你又折回了尚儒。
你關心著村民的死生,
你要來盡最後的保護。
你走到一家的門前,
向著尚未逃避的人們奉勸,
你說:“我們是奉了長官的命令,
不能不火速退兵,
我們退了,蘇軍定要下來,
你們也快請退呀,
快向四方逃命!”
你帶領著手兵幾個,
盡在那慘澹的村上巡邏。
但誰知一個無情的流彈飛來,
竟打穿了你的心窩!
啊!你是一個模範的軍人,
竟如此為匪兵擊死!
你死在這僻遠山間,
有誰人知道你的勇義?
啊!但是呀,你怕也不求人知!
你求的不是功名,
你求的是不欺自己!
你自己是求仁得仁,
你自己是雖死不死!
這位薛連長名叫振興,不知他是山東人還是直隸人,死的時候隻有三十多歲。他有妻子還寄居在湖州,聽說將來要搬運他的屍骨回去。
尚儒村裏的人說:即使他的妻子就不來,他們也要替他改修墓表,還要替他建築祠堂。
就這樣,我們這位義勇的連長,快要被尚儒村人神化了。
是的,他就受了神化也沒有愧色。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雞之歸去來
一
我現在所住的地方離東京市不遠,隻隔一條名叫江戶川的小河。隻消走得十來分鍾的路去搭乘電車,再費半個鍾頭光景便可以達到東京的心髒地帶。但是,是完全在鄉下的。
一條坐北向南的長可四丈、寬約丈半的長方形的房子,正整地是一個“一”字形,中間隔成了五六間房間,有書齋,有客廳,有茶室,有廚房,有兒女們的用功室,是所謂“麻雀雖小而肝膽俱全”的。
房子前麵有一帶涼棚,用朱藤爬著。再前麵是一麵菜園兼花圃的空地,比房子所占的麵積更還寬得一些。在這空地處,像黑人的夾嘶音樂般地種植有好些花木,薔薇花旁邊長著紫蘇,大蓮雞之歸去來花下麵結著朝天椒,正中的一簇牡丹周圍種著牛蒡,荷花和番茄結著鄰裏……這樣一個毫無郭沫若散文選集秩序的情形,在專門的園藝家或有園丁的人看來自然會笑。但這可笑的成績我都須得聲明,都是妻兒們的勞力所產生出的成果,我這個“閑士惰夫”是沒有絲毫的貢獻參加在裏麵的。
園子周圍有稀疏的竹籬,西南兩麵的籬外都是稻田,為圖兒女們進出的方便,把西南角上的籬柵打開了一角,可以通到外麵的田塍。東側是一家姓s的日本人,丈夫在東京的某處會社裏任事,夫人和我家裏來往熟了,也把中間隔著的籬柵,在那中央處鋸開了一個通道來。那兒是有桂花樹和梅樹等罩覆著的,不注意時很不易看出。但在兩個月以前,在那通道才鋸開不久的時候,有一位刑士走來,他卻一眼便看透了。“哦,和鄰家都打通啦!”他帶著一個不介意的神情說。我那時暗暗地驚嘆過,我覺得他們受過特別訓練的人是不同,好像一進人家,便要先留意那家主人的逃路。
屋後逼緊著是一道木板牆,大門開在牆的東北角上。門外是地主的菜圃,有一條甬道通向菜圃過邊的公路。那兒是可以通汽車的,因為附近有一家鐵管工場,時常有運搬鐵管或鐵材的卡車奔馳,這是擾亂村中和平空氣的唯一的公路。公路對邊有鬆林蓊鬱著的淺山,是這村裏人的公共墓地。
我的女人的養雞癖仍然和往年一樣,她養著幾隻雞,在園子的東南角上替它們起了一座用鐵絲網網就的雞籠,籠中有一座望樓式的小屋,高出地麵在三尺以上,是雞們的寢室。雞屋和園門正對著,不過中間隔著有好些樹木,非在冬天從門外是不容易看透的。
七月尾上一隻勒葛洪種的白母雞抱了,在後麵淺山下住著的h木匠的老闆娘走來借了去,要抱雞子。
不久,在中學和小學讀書的兒女們放了暑假,他們的母親把他們帶到近處的海岸去洗海水澡去了。這意思是要鍛鍊他們的身體,免得到冬天來容易傷風,容易生出別的病痛。他們的母親實際是到更偏僻的地方去做著同樣的家庭勞役,和別人避暑的意義自然不同。我本來也是可以同去的:因為這一無長物的家並值不得看守,唯一值得繫念的幾隻雞,拿來賣掉或者殺掉,都是不成問題的。但在我有成為問題的事,便是在我一移動到了新的地方便要受新的刑士們的“保護”——日本刑士很客氣把監視兩個字是用保護來代替的。——這可使妻兒們連洗澡都不能夠自由了。所以我寧肯留在家裏過著自炊生活,暫時離開他們,使他們樂得享點精神上的愉快,我也可以利用這個時期來做些活計。
他們在海岸上住了不足一個月,在八月尾上便回來了。九月一號中、小學一齊開學,兒女們又照常過著他們的通學生活了。大的兩個進的中學是在東京,要為他們準備早飯和中午的“便當”,要讓他們搭電車去不至遲到,他們的母親是須得在五點前後起床的。
“你看,這是怎樣的一位好人!這在現在的軍人中也就是難得的,況且還是在火線上的呢。可惜老天爺不開眼,端端這樣有良心的反要丟命!他到村上來,挨家挨戶地勸我們,叫我們趕快逃,趕快逃,他說:我們沒有法子,奉了長官的命令,隻好撤退了。我們一退,蘇軍一定要下山來的,那你們百姓就要吃大虧了。他這樣家家去勸人,有時候作起揖來奉勸,但那曉得他在村上走著的時候,一個流彈打來,便打穿了他的胸膛呢!……”
王老先生極誠懇地,一麵說,一麵形容,他說得濕地含著眼淚,我也聽得濕地含著眼淚。
的確的,這真正是一位好人,一位出乎意外的好人,我們誰都異口同聲地斥罵軍人的橫暴,軍人的野蠻,但誰知在萬惡的軍人中卻才有這樣的一位連長呢?
這位連長的墳還埋在尚儒村上,我請王家翰君作嚮導,去吊望了一回。一片蕭條的竹林之中,一新壘的黃土,碑記也沒有,甚麽也沒有。我立在他的墓前,禁不著把帽子脫下,把頭低了半天。
朔風蕭騷,
我來吊英雄之墓,
芒鞋穿過竹林,
遠望見一黃土,
令我傷神。
聽鄉老話戰事當時,
尚儒村的四山
布滿了江蘇的兵士,
江蘇的兵士
多比那四山的鬆枝,
激戰的辰光
真真是彈流如雨。
今日我來目睹戰場,
無慮有數萬株的竹木,
株株有無數的彈傷,
或則劈頭斷折,
或則攔腰穿貫。
更可憐路旁的喬木,
竟不止身吞百彈。
啊!少數的浙軍,
在此竟支持月餘,
傷者僅及廿人,
死者不盈十指。
這是浙軍的勇戰可嘉?
還是蘇軍的猛攻僅同兒戲?
八月十八日的清晨,
浙軍接到了退師的命令,
全部的兵士已經退出了尚儒,
尚儒村的居民也將次第退盡。
在那時聽說你也退到張塢,
但你又折回了尚儒。
你關心著村民的死生,
你要來盡最後的保護。
你走到一家的門前,
向著尚未逃避的人們奉勸,
你說:“我們是奉了長官的命令,
不能不火速退兵,
我們退了,蘇軍定要下來,
你們也快請退呀,
快向四方逃命!”
你帶領著手兵幾個,
盡在那慘澹的村上巡邏。
但誰知一個無情的流彈飛來,
竟打穿了你的心窩!
啊!你是一個模範的軍人,
竟如此為匪兵擊死!
你死在這僻遠山間,
有誰人知道你的勇義?
啊!但是呀,你怕也不求人知!
你求的不是功名,
你求的是不欺自己!
你自己是求仁得仁,
你自己是雖死不死!
這位薛連長名叫振興,不知他是山東人還是直隸人,死的時候隻有三十多歲。他有妻子還寄居在湖州,聽說將來要搬運他的屍骨回去。
尚儒村裏的人說:即使他的妻子就不來,他們也要替他改修墓表,還要替他建築祠堂。
就這樣,我們這位義勇的連長,快要被尚儒村人神化了。
是的,他就受了神化也沒有愧色。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雞之歸去來
一
我現在所住的地方離東京市不遠,隻隔一條名叫江戶川的小河。隻消走得十來分鍾的路去搭乘電車,再費半個鍾頭光景便可以達到東京的心髒地帶。但是,是完全在鄉下的。
一條坐北向南的長可四丈、寬約丈半的長方形的房子,正整地是一個“一”字形,中間隔成了五六間房間,有書齋,有客廳,有茶室,有廚房,有兒女們的用功室,是所謂“麻雀雖小而肝膽俱全”的。
房子前麵有一帶涼棚,用朱藤爬著。再前麵是一麵菜園兼花圃的空地,比房子所占的麵積更還寬得一些。在這空地處,像黑人的夾嘶音樂般地種植有好些花木,薔薇花旁邊長著紫蘇,大蓮雞之歸去來花下麵結著朝天椒,正中的一簇牡丹周圍種著牛蒡,荷花和番茄結著鄰裏……這樣一個毫無郭沫若散文選集秩序的情形,在專門的園藝家或有園丁的人看來自然會笑。但這可笑的成績我都須得聲明,都是妻兒們的勞力所產生出的成果,我這個“閑士惰夫”是沒有絲毫的貢獻參加在裏麵的。
園子周圍有稀疏的竹籬,西南兩麵的籬外都是稻田,為圖兒女們進出的方便,把西南角上的籬柵打開了一角,可以通到外麵的田塍。東側是一家姓s的日本人,丈夫在東京的某處會社裏任事,夫人和我家裏來往熟了,也把中間隔著的籬柵,在那中央處鋸開了一個通道來。那兒是有桂花樹和梅樹等罩覆著的,不注意時很不易看出。但在兩個月以前,在那通道才鋸開不久的時候,有一位刑士走來,他卻一眼便看透了。“哦,和鄰家都打通啦!”他帶著一個不介意的神情說。我那時暗暗地驚嘆過,我覺得他們受過特別訓練的人是不同,好像一進人家,便要先留意那家主人的逃路。
屋後逼緊著是一道木板牆,大門開在牆的東北角上。門外是地主的菜圃,有一條甬道通向菜圃過邊的公路。那兒是可以通汽車的,因為附近有一家鐵管工場,時常有運搬鐵管或鐵材的卡車奔馳,這是擾亂村中和平空氣的唯一的公路。公路對邊有鬆林蓊鬱著的淺山,是這村裏人的公共墓地。
我的女人的養雞癖仍然和往年一樣,她養著幾隻雞,在園子的東南角上替它們起了一座用鐵絲網網就的雞籠,籠中有一座望樓式的小屋,高出地麵在三尺以上,是雞們的寢室。雞屋和園門正對著,不過中間隔著有好些樹木,非在冬天從門外是不容易看透的。
七月尾上一隻勒葛洪種的白母雞抱了,在後麵淺山下住著的h木匠的老闆娘走來借了去,要抱雞子。
不久,在中學和小學讀書的兒女們放了暑假,他們的母親把他們帶到近處的海岸去洗海水澡去了。這意思是要鍛鍊他們的身體,免得到冬天來容易傷風,容易生出別的病痛。他們的母親實際是到更偏僻的地方去做著同樣的家庭勞役,和別人避暑的意義自然不同。我本來也是可以同去的:因為這一無長物的家並值不得看守,唯一值得繫念的幾隻雞,拿來賣掉或者殺掉,都是不成問題的。但在我有成為問題的事,便是在我一移動到了新的地方便要受新的刑士們的“保護”——日本刑士很客氣把監視兩個字是用保護來代替的。——這可使妻兒們連洗澡都不能夠自由了。所以我寧肯留在家裏過著自炊生活,暫時離開他們,使他們樂得享點精神上的愉快,我也可以利用這個時期來做些活計。
他們在海岸上住了不足一個月,在八月尾上便回來了。九月一號中、小學一齊開學,兒女們又照常過著他們的通學生活了。大的兩個進的中學是在東京,要為他們準備早飯和中午的“便當”,要讓他們搭電車去不至遲到,他們的母親是須得在五點前後起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