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真名士,自風流:謝安這個人 作者:劉雅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內情:
這裏有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桓溫最終為什麽會放棄?有的史學家說,以謝安當時的名望和無畏的氣度,折服了桓溫,使他在一瞬間改變了主意。應該說是有道理的,肯定有這方麵的原因,不過還是顯得有點兒虛。我們不妨來說說這個事:
其實這裏麵的原因挺深刻,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桓溫真的殺了謝安王坦之,自己當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長久嗎?這個實在有待商榷。來瞧瞧桓溫本身的實力吧:
第一方麵:方鎮
這時他統了東晉所有的方鎮,所有方鎮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這些方鎮真的就都是他們家的嗎?這個很難說啊,刺史隻是一個官職,雖然他們大都掛將軍銜兒,都督多少多少州軍事,但是這些桓家人對這些軍隊和這些地區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強呢?豫州是謝家的地盤,人家經營了十好幾年,根基要比桓溫深得多。後來北府將劉牢之就是出於當年豫州謝家的舊部。江州原本是琅玡王氏在經營。徐州是剛弄來的。揚州是京師之地,朝廷的控製能力很強,他這個“揚州牧”始終都是“遙”領。其實算起來,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勢力,還是隻有老家荊州。這個“盡得天下之地”的大勢,實在虛得很。這其中的內情,就算別人不清楚,但桓溫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麵:下屬
上麵說了,桓溫出道兒幾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珣是他的親信,他就再沒得到什麽人。這是為什麽呢?並不是我們桓大將軍沒有個人魅力,相反他已經很注意拉攏人心了。根本問題是出在門閥製度上!或者說桓溫是九品中正製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製使高門子弟坐取官職,寒人隻能當極下等的小官,桓溫的這些能管用的下屬,絕大部分都來自高門士族,人家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麽可能會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謝安、謝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類的名士,都是從桓溫這兒出來的,可有一個會跟你一條心?
郗超是個特例,也搭上那時郗家走下坡兒,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珣是琅邪王氏的,是個比較積極仕進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覺得桓溫這兒對他有好處,也根本不是桓溫真正的親信。
第三方麵:聲望
其實桓溫看得很清楚,在目前這個國家裏,聲望是極為重要的。你要想幹成什麽大事兒,就必須得到高門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們的支持,就要靠聲望,混進他們那個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沒有成功,於是就一門心思靠戰功來換聲望。但又自己不爭氣,在枋頭大敗一場,導致求九錫禪位的辦法不能順理成章。
如果他把聲望扔了,撕下麵具,就以武夫之能取勝,誰不聽我的,我就殺誰,那他就是在跟整個國家為敵。謝安是當時眾望所歸,你殺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還怎麽統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這個國家也還得靠人家高門士族來支撐呀。你再發狠把他們都殺了,那這國家就一下兒沒有了支柱,立刻就會大亂。一個人的力量永遠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麵的支持啊。
第四方麵:威懾
威懾是桓溫最慣用的手段,一直把個司馬昱整得摸不著天地。其實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辦法了。靠威懾,他當了大司馬,統全國軍事;靠威懾,他錄了尚書事,成為宰相;靠威懾,他成功地行了廢立。但是!他這最後一次的威懾,碰上的不再是司馬昱,而是就不吃你這一套的謝安。謝安雖然一向隱忍不發,但在大事關頭卻是很果斷的,出手毫不容情。從他後來削減桓家勢力,迫使桓沖讓出下遊的事兒,就能夠看得更清楚。不恰當地設想,如果謝安20歲出仕,然後還能很快在朝廷嶄露頭角的話,桓溫很可能就做不了這麽大了。
其實,桓溫真的下定決心殺謝安了嗎?沒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懾。試想,他要殺謝安王坦之然後篡位,那就該突然舉事,這很容易辦到啊,而且這樣,朝廷猝不及防,來不及調兵,還少遇抵抗呢。他把聲勢造那麽大,弄得整個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為什麽呢?他就想嚇唬他們,然後乖乖給他一個攝政王!這要是我們司馬丞相肯定就又就範了,連王坦之都已經頂不住了嗎。這就是,箭在弦上,人們預測不了它的力量,就會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隻是一支箭,再沒什麽別的了。但桓溫的箭真的犀利嗎?
結果這回他碰上了謝安。謝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謝安相信,桓溫自己明白,殺時望大臣,再篡位,對他來說是不明智的。這個天下你坐不住,因為國家目前的大局不適宜這樣。所以,謝安也才有膽子敢去跟桓溫正麵對抗,這是他的底氣。當然這也是十分兇險的,如果桓溫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謝安所能夠控製的了,那就以身殉國吧。
而最後,桓溫還是明智的,這其實正說明他是有遠見的人。看看八王之亂時候那些個諸侯王們,輪番進洛陽做莊,當什麽攝政王,結果有誰落了好下場?雖然桓溫遠勝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樣統領天下,還有很遠的路啊。
“晉祚存亡,在此一行”這件事的內情,大略如此。不論謝安還是桓溫,對這件事的處理,都是令人稱讚的。國家穩定了,沒有戰亂和血腥,把這麽大的事兒這樣解決,沒有出現嚴重的後果,這才是政治家的遠見和風度啊。
這裏有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桓溫最終為什麽會放棄?有的史學家說,以謝安當時的名望和無畏的氣度,折服了桓溫,使他在一瞬間改變了主意。應該說是有道理的,肯定有這方麵的原因,不過還是顯得有點兒虛。我們不妨來說說這個事:
其實這裏麵的原因挺深刻,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桓溫真的殺了謝安王坦之,自己當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長久嗎?這個實在有待商榷。來瞧瞧桓溫本身的實力吧:
第一方麵:方鎮
這時他統了東晉所有的方鎮,所有方鎮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這些方鎮真的就都是他們家的嗎?這個很難說啊,刺史隻是一個官職,雖然他們大都掛將軍銜兒,都督多少多少州軍事,但是這些桓家人對這些軍隊和這些地區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強呢?豫州是謝家的地盤,人家經營了十好幾年,根基要比桓溫深得多。後來北府將劉牢之就是出於當年豫州謝家的舊部。江州原本是琅玡王氏在經營。徐州是剛弄來的。揚州是京師之地,朝廷的控製能力很強,他這個“揚州牧”始終都是“遙”領。其實算起來,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勢力,還是隻有老家荊州。這個“盡得天下之地”的大勢,實在虛得很。這其中的內情,就算別人不清楚,但桓溫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麵:下屬
上麵說了,桓溫出道兒幾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珣是他的親信,他就再沒得到什麽人。這是為什麽呢?並不是我們桓大將軍沒有個人魅力,相反他已經很注意拉攏人心了。根本問題是出在門閥製度上!或者說桓溫是九品中正製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製使高門子弟坐取官職,寒人隻能當極下等的小官,桓溫的這些能管用的下屬,絕大部分都來自高門士族,人家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麽可能會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謝安、謝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類的名士,都是從桓溫這兒出來的,可有一個會跟你一條心?
郗超是個特例,也搭上那時郗家走下坡兒,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珣是琅邪王氏的,是個比較積極仕進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覺得桓溫這兒對他有好處,也根本不是桓溫真正的親信。
第三方麵:聲望
其實桓溫看得很清楚,在目前這個國家裏,聲望是極為重要的。你要想幹成什麽大事兒,就必須得到高門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們的支持,就要靠聲望,混進他們那個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沒有成功,於是就一門心思靠戰功來換聲望。但又自己不爭氣,在枋頭大敗一場,導致求九錫禪位的辦法不能順理成章。
如果他把聲望扔了,撕下麵具,就以武夫之能取勝,誰不聽我的,我就殺誰,那他就是在跟整個國家為敵。謝安是當時眾望所歸,你殺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還怎麽統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這個國家也還得靠人家高門士族來支撐呀。你再發狠把他們都殺了,那這國家就一下兒沒有了支柱,立刻就會大亂。一個人的力量永遠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麵的支持啊。
第四方麵:威懾
威懾是桓溫最慣用的手段,一直把個司馬昱整得摸不著天地。其實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辦法了。靠威懾,他當了大司馬,統全國軍事;靠威懾,他錄了尚書事,成為宰相;靠威懾,他成功地行了廢立。但是!他這最後一次的威懾,碰上的不再是司馬昱,而是就不吃你這一套的謝安。謝安雖然一向隱忍不發,但在大事關頭卻是很果斷的,出手毫不容情。從他後來削減桓家勢力,迫使桓沖讓出下遊的事兒,就能夠看得更清楚。不恰當地設想,如果謝安20歲出仕,然後還能很快在朝廷嶄露頭角的話,桓溫很可能就做不了這麽大了。
其實,桓溫真的下定決心殺謝安了嗎?沒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懾。試想,他要殺謝安王坦之然後篡位,那就該突然舉事,這很容易辦到啊,而且這樣,朝廷猝不及防,來不及調兵,還少遇抵抗呢。他把聲勢造那麽大,弄得整個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為什麽呢?他就想嚇唬他們,然後乖乖給他一個攝政王!這要是我們司馬丞相肯定就又就範了,連王坦之都已經頂不住了嗎。這就是,箭在弦上,人們預測不了它的力量,就會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隻是一支箭,再沒什麽別的了。但桓溫的箭真的犀利嗎?
結果這回他碰上了謝安。謝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謝安相信,桓溫自己明白,殺時望大臣,再篡位,對他來說是不明智的。這個天下你坐不住,因為國家目前的大局不適宜這樣。所以,謝安也才有膽子敢去跟桓溫正麵對抗,這是他的底氣。當然這也是十分兇險的,如果桓溫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謝安所能夠控製的了,那就以身殉國吧。
而最後,桓溫還是明智的,這其實正說明他是有遠見的人。看看八王之亂時候那些個諸侯王們,輪番進洛陽做莊,當什麽攝政王,結果有誰落了好下場?雖然桓溫遠勝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樣統領天下,還有很遠的路啊。
“晉祚存亡,在此一行”這件事的內情,大略如此。不論謝安還是桓溫,對這件事的處理,都是令人稱讚的。國家穩定了,沒有戰亂和血腥,把這麽大的事兒這樣解決,沒有出現嚴重的後果,這才是政治家的遠見和風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