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局長老兩口對視一眼,一個朝左邊扭過臉,一個朝右邊轉過身。
局長像被魚刺卡住了嗓子,咳了幾聲。
她就這麽樣由賀家樓來到了嚴家院。
她就這麽樣由勤勤勞勞的傭人變成了忠忠實實的管家。
她就這麽樣由“潘阿姨”變成了“胖媽”。
那一年,她大概四十二歲。她不顯老。她隻有極少的幾根白髮,自己梳頭的時候才會發現,並且一發現就被拔下來。尤其是,她的身段還挺好看的,不像某些發福的女人一過四十便臃腫肥胖起來。局長老伴、市委辦公廳的副主任,每每打量著她,用揶揄的口氣說:“你年輕那會兒必是怪好看的呢!我們都叫你胖媽可真褻瀆了你!說正經的,你為什麽不找個人呢?願意,我就給你介紹一個,包你中意!”她光是笑笑,不回答什麽,扭身就找活幹去了。
其實,她是結過婚的女人。丈夫在婚後的第二年就不幸一病歸陰了。她是很愛他的。精明的婆婆為省下一筆錢,逼她“嫂嫁叔”,她為這才打家鄉逃出來的。她那麽勤快,那麽利落,眼裏處處是活兒。嚴局長曾很惱火地對她說:“我們可不是把你當傭人的!你歇閑一會兒是不是就難受得慌哇?”她,也不在意,也不生氣,抿嘴兒一樂,眼裏又溜見了什麽活兒。從此以往,局長夫婦也就隻好由她去。
她話不多。她是個愛恬靜的女人。沒什麽活兒可幹的時候,就把小婷婷抱在懷裏,搬個小板凳,坐到陽台上去。一邊輕輕拍著,晃著小婷婷,一邊小聲哼唱家鄉蘇北的歌謠。小婷婷是很淘氣的,但這時便非常乖,非常聽話,偎在她懷裏,聽她唱一支歌謠又唱一支歌謠,往往就在她懷裏睡著了。不久,四歲的小女孩也學會了唱好些個蘇北歌謠。於是她們再坐到陽台上,就不光是一個唱,一個聽,而是兩個一塊兒唱了。
“婷婷,咱今兒晚唱哪個?”
婷婷歪著腦瓜兒,似乎極認真地想一想,便回答唱哪個哪個,不唱哪個哪個,先唱哪個哪個,後唱哪個哪個。
她們便開始唱起來。一個中年女人的柔和纏綿的音調和一個嬌聲嬌氣兒、口齒不清的女孩的二重唱,常使局長夫婦出神地側耳聆聽。
唱一會兒,就會聽到陽台上有諸如此類的嚴肅而認真的談話:
“胖媽,下一個你說唱什麽,就唱什麽!”
“婷婷,下一個唱什麽,還是你說了算!”
“胖媽,為什麽老是我說了算呀?我還是跟你學會唱的呢!”
“你嘛,在我眼裏是小公主,金口玉牙!”
“公主?什麽叫公主呀?”
胖媽就講一個公主和驢皮王子的故事。
小婷婷屬於“十萬個為什麽”那類孩子,她往往還會懷著無盡的好奇再追問:“公主是金口玉牙?那吃飯能香麽?”
這些疑問便會把胖媽難倒。
“婷婷!別纏著胖媽不休!胖媽!你早點歇息吧!”解危的不是局長,便是局長老伴。他們的幹涉總是很及時地挽救了胖媽在小婷婷心目中無所不知的威望。
婷婷離不開胖媽了。吃飯,要胖媽親手盛到碗裏的,還要坐在胖媽膝蓋上。睡覺,要胖媽親手鋪蓋好小被小褥,還是胖媽摟著。胖媽幹活的時候,她殷殷勤勤地幫倒忙。要麽就撒嬌地雙手摟住胖媽的脖子,像口袋一樣吊在她背後。逢上過年過節,看電影,逛公園,胖媽不去,她是無論如何絕不肯去的。
她竟至於到了不肯去幼兒園的地步。要她去的話,須是胖媽也非去不可。
“我的心尖!”胖媽幾乎對她百依百順,不知從哪一天開始,竟用那四個字取代了婷婷兩個字。
“胖媽!”
“我的心尖!”
這個家庭好像有一台錄音機一天到晚開著,重複地播放著上邊那兩句話。
局長夫婦不無埋怨地說:“胖媽,你要把她縱慣壞了的!”
胖媽一笑:“哪能!我還能教育她不許說謊騙人,做了錯事要承認,要自己洗臉、洗腳、紮小辮哩!”
他們也無可奈何……
男孩子亞文,卻不像妹妹那麽戀著胖媽。倒不完全因為他比妹妹大四歲的緣故。他對胖媽很有禮貌,但那禮貌之中隱隱透露出一個初識世故的孩子對一個來自鄉下的女人那種疏遠。一個生長在局長家裏的孩子,一經懂得了待人接物的禮貌,也就幾乎同時學會了用小小的世故的眼光按周圍所有人的身份和地位而區別對待之。他們比一般家庭中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形形色色、身份地位有巨大差別的人。他們那種“區別對待”的信條是從周圍世界人與人的關係中發現、啟迪、奉守來的。他讀書的那所學校是a城獨一無二的“高幹子弟小學”。在那裏他們接受兩種教育,一種是課堂上、課本上的教育;一種是從同學關係中,從老師對父母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學生的關係中學到的。這兩種教育的結果往往在孩子們身上相互抵消。而家庭教育同那種社會大課堂的教育成果相比較,會顯得多麽渺小啊!
“胖媽不是我們家的傭人!是親人!記住,是家庭成員!”
爸爸不止一次說過這話。
媽媽也不止一次說過這話。
但當同學們談起這類話題時:
“我們家裏又辭退了一個傭人!”
“我們家裏又新雇了一個傭人!”
“我的衣服、襪子都是傭人給洗!”
……
他也會插上一句:“我們家也有傭人!我們都叫她胖媽!”
在這種話題中要是沒機會插上這麽一句,他那小小的心靈中便會產生一種羞恥感。
有一天,這孩子終於第一次公開對那女人表現出輕蔑。
在吃晚飯的時候,胖媽從廚房裏為他端進一滿碗滾熱的菜湯,他看著胖媽被燙得揪起眉,咧著嘴角吸冷氣,卻像課堂上端坐得最規矩最守紀律的模範生一樣,一動未動。
胖媽就差一步沒來及把那碗湯放到桌上,被燙得鬆了手。一碗湯扣在地上,碗摔成兩半。
“你怎麽不趕緊接一下?”當媽媽的隔著桌子斥責。
“那碗湯不灑我也不喝的!”兒子保持著那種一動不動的姿勢,很有理由地說,“你們沒看見她的手都沾到碗裏的湯了?”
站起身繞過桌子添飯的爸爸,停住腳,放下飯碗,問:“誰教你這麽說話的?”
兒子:“跟傭人說話也得像跟校長說話一樣嗎?”
“啪!”兒子後腦勺上挨了重重的一巴掌!
兒子摔下筷子,離開飯桌,麵對牆角抹眼淚。
當媽的走到兒子跟前,問:“亞文,你今天怎麽對胖媽、對爸爸這樣子?”
兒子猛地轉過身,高高提起兩條褲腿,眼睛瞪著胖媽,汪著淚,大聲說:“我今天挨了打了!”
兒子兩腿上果然有幾處青腫。
局長像被魚刺卡住了嗓子,咳了幾聲。
她就這麽樣由賀家樓來到了嚴家院。
她就這麽樣由勤勤勞勞的傭人變成了忠忠實實的管家。
她就這麽樣由“潘阿姨”變成了“胖媽”。
那一年,她大概四十二歲。她不顯老。她隻有極少的幾根白髮,自己梳頭的時候才會發現,並且一發現就被拔下來。尤其是,她的身段還挺好看的,不像某些發福的女人一過四十便臃腫肥胖起來。局長老伴、市委辦公廳的副主任,每每打量著她,用揶揄的口氣說:“你年輕那會兒必是怪好看的呢!我們都叫你胖媽可真褻瀆了你!說正經的,你為什麽不找個人呢?願意,我就給你介紹一個,包你中意!”她光是笑笑,不回答什麽,扭身就找活幹去了。
其實,她是結過婚的女人。丈夫在婚後的第二年就不幸一病歸陰了。她是很愛他的。精明的婆婆為省下一筆錢,逼她“嫂嫁叔”,她為這才打家鄉逃出來的。她那麽勤快,那麽利落,眼裏處處是活兒。嚴局長曾很惱火地對她說:“我們可不是把你當傭人的!你歇閑一會兒是不是就難受得慌哇?”她,也不在意,也不生氣,抿嘴兒一樂,眼裏又溜見了什麽活兒。從此以往,局長夫婦也就隻好由她去。
她話不多。她是個愛恬靜的女人。沒什麽活兒可幹的時候,就把小婷婷抱在懷裏,搬個小板凳,坐到陽台上去。一邊輕輕拍著,晃著小婷婷,一邊小聲哼唱家鄉蘇北的歌謠。小婷婷是很淘氣的,但這時便非常乖,非常聽話,偎在她懷裏,聽她唱一支歌謠又唱一支歌謠,往往就在她懷裏睡著了。不久,四歲的小女孩也學會了唱好些個蘇北歌謠。於是她們再坐到陽台上,就不光是一個唱,一個聽,而是兩個一塊兒唱了。
“婷婷,咱今兒晚唱哪個?”
婷婷歪著腦瓜兒,似乎極認真地想一想,便回答唱哪個哪個,不唱哪個哪個,先唱哪個哪個,後唱哪個哪個。
她們便開始唱起來。一個中年女人的柔和纏綿的音調和一個嬌聲嬌氣兒、口齒不清的女孩的二重唱,常使局長夫婦出神地側耳聆聽。
唱一會兒,就會聽到陽台上有諸如此類的嚴肅而認真的談話:
“胖媽,下一個你說唱什麽,就唱什麽!”
“婷婷,下一個唱什麽,還是你說了算!”
“胖媽,為什麽老是我說了算呀?我還是跟你學會唱的呢!”
“你嘛,在我眼裏是小公主,金口玉牙!”
“公主?什麽叫公主呀?”
胖媽就講一個公主和驢皮王子的故事。
小婷婷屬於“十萬個為什麽”那類孩子,她往往還會懷著無盡的好奇再追問:“公主是金口玉牙?那吃飯能香麽?”
這些疑問便會把胖媽難倒。
“婷婷!別纏著胖媽不休!胖媽!你早點歇息吧!”解危的不是局長,便是局長老伴。他們的幹涉總是很及時地挽救了胖媽在小婷婷心目中無所不知的威望。
婷婷離不開胖媽了。吃飯,要胖媽親手盛到碗裏的,還要坐在胖媽膝蓋上。睡覺,要胖媽親手鋪蓋好小被小褥,還是胖媽摟著。胖媽幹活的時候,她殷殷勤勤地幫倒忙。要麽就撒嬌地雙手摟住胖媽的脖子,像口袋一樣吊在她背後。逢上過年過節,看電影,逛公園,胖媽不去,她是無論如何絕不肯去的。
她竟至於到了不肯去幼兒園的地步。要她去的話,須是胖媽也非去不可。
“我的心尖!”胖媽幾乎對她百依百順,不知從哪一天開始,竟用那四個字取代了婷婷兩個字。
“胖媽!”
“我的心尖!”
這個家庭好像有一台錄音機一天到晚開著,重複地播放著上邊那兩句話。
局長夫婦不無埋怨地說:“胖媽,你要把她縱慣壞了的!”
胖媽一笑:“哪能!我還能教育她不許說謊騙人,做了錯事要承認,要自己洗臉、洗腳、紮小辮哩!”
他們也無可奈何……
男孩子亞文,卻不像妹妹那麽戀著胖媽。倒不完全因為他比妹妹大四歲的緣故。他對胖媽很有禮貌,但那禮貌之中隱隱透露出一個初識世故的孩子對一個來自鄉下的女人那種疏遠。一個生長在局長家裏的孩子,一經懂得了待人接物的禮貌,也就幾乎同時學會了用小小的世故的眼光按周圍所有人的身份和地位而區別對待之。他們比一般家庭中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形形色色、身份地位有巨大差別的人。他們那種“區別對待”的信條是從周圍世界人與人的關係中發現、啟迪、奉守來的。他讀書的那所學校是a城獨一無二的“高幹子弟小學”。在那裏他們接受兩種教育,一種是課堂上、課本上的教育;一種是從同學關係中,從老師對父母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學生的關係中學到的。這兩種教育的結果往往在孩子們身上相互抵消。而家庭教育同那種社會大課堂的教育成果相比較,會顯得多麽渺小啊!
“胖媽不是我們家的傭人!是親人!記住,是家庭成員!”
爸爸不止一次說過這話。
媽媽也不止一次說過這話。
但當同學們談起這類話題時:
“我們家裏又辭退了一個傭人!”
“我們家裏又新雇了一個傭人!”
“我的衣服、襪子都是傭人給洗!”
……
他也會插上一句:“我們家也有傭人!我們都叫她胖媽!”
在這種話題中要是沒機會插上這麽一句,他那小小的心靈中便會產生一種羞恥感。
有一天,這孩子終於第一次公開對那女人表現出輕蔑。
在吃晚飯的時候,胖媽從廚房裏為他端進一滿碗滾熱的菜湯,他看著胖媽被燙得揪起眉,咧著嘴角吸冷氣,卻像課堂上端坐得最規矩最守紀律的模範生一樣,一動未動。
胖媽就差一步沒來及把那碗湯放到桌上,被燙得鬆了手。一碗湯扣在地上,碗摔成兩半。
“你怎麽不趕緊接一下?”當媽媽的隔著桌子斥責。
“那碗湯不灑我也不喝的!”兒子保持著那種一動不動的姿勢,很有理由地說,“你們沒看見她的手都沾到碗裏的湯了?”
站起身繞過桌子添飯的爸爸,停住腳,放下飯碗,問:“誰教你這麽說話的?”
兒子:“跟傭人說話也得像跟校長說話一樣嗎?”
“啪!”兒子後腦勺上挨了重重的一巴掌!
兒子摔下筷子,離開飯桌,麵對牆角抹眼淚。
當媽的走到兒子跟前,問:“亞文,你今天怎麽對胖媽、對爸爸這樣子?”
兒子猛地轉過身,高高提起兩條褲腿,眼睛瞪著胖媽,汪著淚,大聲說:“我今天挨了打了!”
兒子兩腿上果然有幾處青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