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穀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3)
東京是日本各種時髦及流行的發源地,雖然這些街頭流行的服飾目前還不是日本時尚的主流,但這些青年男女個性裝扮的影響卻越來越大。這種影響現在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亞洲,一些歐美的世界頂級品牌在推出他們的新款服裝時,也要考慮到日本的流行時尚。
大西豐介紹說:“去年在日本年輕的女孩子當中最流行的款式是很浪漫的,非常女孩子氣,去年這些服裝賣得相當多,但是通過我們調查,今年人們已經煩了。今年春天有非常大的變化,我們叫激動性的變化。也就是說,從可愛的服裝變成比較酷的服裝。夏天以後,一些有性感的服裝會流行。”
在即將結束與時尚類話題有關的採訪的時候,我想起了南穀小姐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她說在109這棟一共8層的大樓裏頭,你找不到一件能夠長於膝蓋的裙子,反映了東京女孩子對時尚的一種態度。東京成為日本的首都隻有100多年的時間,因此它沒有多少像京都那樣顯赫的歷史可以誇耀,現代感和潮流感就成為它必須貼給自己的標籤,從這個角度來說,東京才成為不一樣的城市。
現在台北、上海、香港、北京等城市正在擺脫東京時尚對它的影響,創建著屬於自己個性的一種時尚,這是一件好事。
遊走在東京青少年時尚的海洋裏,我們盡量用鏡頭去尋找這裏的各種時尚符號和元素。都說日本東京特別是這一帶,是引領亞洲青少年時尚的源頭,可是對我們這些中年人來說,解讀這個話題確實有些困難。青少年時尚,在時尚雜誌編輯們的眼中,是一種流行文化,是可以解讀的各種色彩、材料的組合。可在我們眼中,僅僅就是奇裝異服、標新立異,甚至是荒誕不經,當然我對此並無貶意,隻是覺得這些東西離我的想法和興趣太遠而已。
從109出來後,在許多街區都可以看到一塊設計很好看的示意牌,它就設在馬路邊上的明顯處,或者在路口拐彎處的牆頭上,上麵還畫著地圖,名字叫“歷史文化散步道”。仔細看了看,盡管看不懂日文,但好在日本的地名都是中文字,大致意思也就看懂了。原來這些示意牌,是告訴你在這一片街區裏,有一些什麽樣的歷史文化參觀點,應該怎麽走,什麽時間開放或關門等等。真不錯,如果是一個外國人或者外地人,在雅興和閑暇時間在東京街頭轉一轉,街頭的“歷史文化散步道”示意牌會指引你很方便找到附近的歷史文化參觀點。東京是一個寺廟多、古蹟多的城市,有了這種指引,會感到很方便。這種方法為什麽北京不虛心學習一下呢?學習永遠是一種美德,即使你很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老子、爺爺,也需要學習嘛。毛主席不是也說了“虛心使人進步”嘛。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1)
中午又回到了大阪城裏,在大阪觀光局見到了三木女士和小淩。按照計劃,接下來我們要採訪的內容是垃圾處理。
下午先到了位於大阪舞州島上的舞州垃圾處理廠。這是一家外表像是安徒生童話裏的美麗莊園,內部卻是從事城市垃圾處理的工作。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對麵前色彩斑斕的建築物發出巨大的疑問,它究竟是幹什麽的呢?不對呀,這個地方把它的口號定位於科技和藝術的高度結合,那該是哪兒呢?不跟您兜圈子了,這是位於日本大阪的舞洲垃圾處理中心。一個垃圾廠設計成這樣?是啊,當初大阪市民也是這麽議論的,因為這個垃圾中心是用增值盈利的部分來建成的,因此很多市民說一個垃圾處理廠幹嘛請澳大利亞設計師把它設計得這麽漂亮。但是走進去就會發現,不僅它外表華麗,裏頭的內容也是實實在在的。
舞洲工場雖然是一個垃圾收集廠和大型垃圾處理廠,但工廠大樓的二層和三層卻都對外開放,市民和遊客可以自由地進入參觀,因而也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走在這個工廠的走廊裏,你會發現像進入了森林一樣,而且特別要注意的是,裏麵有很多專門為兒童設計、介紹環保知識的大屏幕,從這些獨特的設計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工廠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小學四年級的課程就有垃圾環保這方麵的內容,為了教育小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在設計上特別重視了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舞洲工場主要是對一些可燃垃圾和大型垃圾進行處理,這裏每天可以燃燒處理900噸的普通垃圾、100多噸的大型垃圾,基本上是24小時不間斷運轉。雖然看起來工作量很大,但因為大部分流程都是自動化,所以每個班同時在這裏工作的隻有9個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模型大致了解了垃圾處理的過程。
首先,汽車會把已經分完類的垃圾拉到廠子裏,然後就投入到垃圾坑裏,有兩個直徑六米的大黃色爪子把垃圾抓起來,一次能抓十多噸,然後投進一個焚燒爐。在焚燒爐裏頭的溫度會達到900度,經過分解、除臭等等,最後把它變成顆粒狀的物質排出。經過焚燒爐焚化之後的這種粉末性的物質,體積隻是原來的1/5,而重量隻是原來的1/15。在排出的過程中,它的氣體經過一係列高科技的處理,最後在煙囪裏排出的時候,已經沒有公害了。同時通過下水道被排走的廢水,經過了各種高科技的處理了之後,也已沒有公害,是安全的。
而大型垃圾的處理跟普通垃圾稍有不同,專門的切割設備會先將大型垃圾切碎成小塊,之後,還會有專門的設備將垃圾中的鐵和鋁分離出來,並加工成顆粒狀。經過這些處理之後,廢品就又成了“寶貝”,可以直接出售,產生經濟效益。而在這個垃圾工廠裏,變廢為寶還不隻這一個方麵。
進了舞洲垃圾處理廠,你的兩個感覺很強烈,它是一個小型的印鈔機,同時又像是進入到了一個兒童的科技館。先說印鈔機,它現在發電達到了21990千瓦,這是什麽樣的一個概念呢?它現在的發的這個電能供家庭用的吸塵器——一個也就大約500瓦,共44000多部吸塵器可以同時使用。它不僅供了自己用電,而且還能賣出去很多電,每年要賣出六億日元。它的收入還是可以的吧!
它又像一個兒童科技館,它將所有處理垃圾的環節進行了透明化的密封,然後在外圍建起了一個係統的科普觀摩走廊,不僅美觀清潔,而且各種關於環保的科普動漫琳琅滿目,很受兒童和家長的歡迎。針對兒童心理進行的研究和設計,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垃圾處理的流程,使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兒童自己會學會垃圾分類處理,還會督促自己的父母請做好垃圾分類。
據了解,舞洲工場是自負盈虧的,雖然投資很大,但因其先進的理念和設計,卻能保持略有盈利。不過,與這些經濟效益相比,讓記者感受最深的,還是這裏專為孩子們設計的方方麵麵。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感受到環保的重要,也許這才是這個工廠的最大價值。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2)
總之,這家垃圾處理中心,可以將所有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百分之百的無害化處理,最後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在這裏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再生產品,或者幹脆變成了無害的灰土回歸大地。從這家垃圾處理中心,可以看到日本對垃圾處理的高度重視和技術水準之高。同時,這家垃圾處理中心還能創收,真讓我們大開眼界,看來學習也不是都可以學得會、學得起的。
東京是日本各種時髦及流行的發源地,雖然這些街頭流行的服飾目前還不是日本時尚的主流,但這些青年男女個性裝扮的影響卻越來越大。這種影響現在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亞洲,一些歐美的世界頂級品牌在推出他們的新款服裝時,也要考慮到日本的流行時尚。
大西豐介紹說:“去年在日本年輕的女孩子當中最流行的款式是很浪漫的,非常女孩子氣,去年這些服裝賣得相當多,但是通過我們調查,今年人們已經煩了。今年春天有非常大的變化,我們叫激動性的變化。也就是說,從可愛的服裝變成比較酷的服裝。夏天以後,一些有性感的服裝會流行。”
在即將結束與時尚類話題有關的採訪的時候,我想起了南穀小姐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她說在109這棟一共8層的大樓裏頭,你找不到一件能夠長於膝蓋的裙子,反映了東京女孩子對時尚的一種態度。東京成為日本的首都隻有100多年的時間,因此它沒有多少像京都那樣顯赫的歷史可以誇耀,現代感和潮流感就成為它必須貼給自己的標籤,從這個角度來說,東京才成為不一樣的城市。
現在台北、上海、香港、北京等城市正在擺脫東京時尚對它的影響,創建著屬於自己個性的一種時尚,這是一件好事。
遊走在東京青少年時尚的海洋裏,我們盡量用鏡頭去尋找這裏的各種時尚符號和元素。都說日本東京特別是這一帶,是引領亞洲青少年時尚的源頭,可是對我們這些中年人來說,解讀這個話題確實有些困難。青少年時尚,在時尚雜誌編輯們的眼中,是一種流行文化,是可以解讀的各種色彩、材料的組合。可在我們眼中,僅僅就是奇裝異服、標新立異,甚至是荒誕不經,當然我對此並無貶意,隻是覺得這些東西離我的想法和興趣太遠而已。
從109出來後,在許多街區都可以看到一塊設計很好看的示意牌,它就設在馬路邊上的明顯處,或者在路口拐彎處的牆頭上,上麵還畫著地圖,名字叫“歷史文化散步道”。仔細看了看,盡管看不懂日文,但好在日本的地名都是中文字,大致意思也就看懂了。原來這些示意牌,是告訴你在這一片街區裏,有一些什麽樣的歷史文化參觀點,應該怎麽走,什麽時間開放或關門等等。真不錯,如果是一個外國人或者外地人,在雅興和閑暇時間在東京街頭轉一轉,街頭的“歷史文化散步道”示意牌會指引你很方便找到附近的歷史文化參觀點。東京是一個寺廟多、古蹟多的城市,有了這種指引,會感到很方便。這種方法為什麽北京不虛心學習一下呢?學習永遠是一種美德,即使你很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老子、爺爺,也需要學習嘛。毛主席不是也說了“虛心使人進步”嘛。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1)
中午又回到了大阪城裏,在大阪觀光局見到了三木女士和小淩。按照計劃,接下來我們要採訪的內容是垃圾處理。
下午先到了位於大阪舞州島上的舞州垃圾處理廠。這是一家外表像是安徒生童話裏的美麗莊園,內部卻是從事城市垃圾處理的工作。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對麵前色彩斑斕的建築物發出巨大的疑問,它究竟是幹什麽的呢?不對呀,這個地方把它的口號定位於科技和藝術的高度結合,那該是哪兒呢?不跟您兜圈子了,這是位於日本大阪的舞洲垃圾處理中心。一個垃圾廠設計成這樣?是啊,當初大阪市民也是這麽議論的,因為這個垃圾中心是用增值盈利的部分來建成的,因此很多市民說一個垃圾處理廠幹嘛請澳大利亞設計師把它設計得這麽漂亮。但是走進去就會發現,不僅它外表華麗,裏頭的內容也是實實在在的。
舞洲工場雖然是一個垃圾收集廠和大型垃圾處理廠,但工廠大樓的二層和三層卻都對外開放,市民和遊客可以自由地進入參觀,因而也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走在這個工廠的走廊裏,你會發現像進入了森林一樣,而且特別要注意的是,裏麵有很多專門為兒童設計、介紹環保知識的大屏幕,從這些獨特的設計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工廠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小學四年級的課程就有垃圾環保這方麵的內容,為了教育小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在設計上特別重視了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舞洲工場主要是對一些可燃垃圾和大型垃圾進行處理,這裏每天可以燃燒處理900噸的普通垃圾、100多噸的大型垃圾,基本上是24小時不間斷運轉。雖然看起來工作量很大,但因為大部分流程都是自動化,所以每個班同時在這裏工作的隻有9個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模型大致了解了垃圾處理的過程。
首先,汽車會把已經分完類的垃圾拉到廠子裏,然後就投入到垃圾坑裏,有兩個直徑六米的大黃色爪子把垃圾抓起來,一次能抓十多噸,然後投進一個焚燒爐。在焚燒爐裏頭的溫度會達到900度,經過分解、除臭等等,最後把它變成顆粒狀的物質排出。經過焚燒爐焚化之後的這種粉末性的物質,體積隻是原來的1/5,而重量隻是原來的1/15。在排出的過程中,它的氣體經過一係列高科技的處理,最後在煙囪裏排出的時候,已經沒有公害了。同時通過下水道被排走的廢水,經過了各種高科技的處理了之後,也已沒有公害,是安全的。
而大型垃圾的處理跟普通垃圾稍有不同,專門的切割設備會先將大型垃圾切碎成小塊,之後,還會有專門的設備將垃圾中的鐵和鋁分離出來,並加工成顆粒狀。經過這些處理之後,廢品就又成了“寶貝”,可以直接出售,產生經濟效益。而在這個垃圾工廠裏,變廢為寶還不隻這一個方麵。
進了舞洲垃圾處理廠,你的兩個感覺很強烈,它是一個小型的印鈔機,同時又像是進入到了一個兒童的科技館。先說印鈔機,它現在發電達到了21990千瓦,這是什麽樣的一個概念呢?它現在的發的這個電能供家庭用的吸塵器——一個也就大約500瓦,共44000多部吸塵器可以同時使用。它不僅供了自己用電,而且還能賣出去很多電,每年要賣出六億日元。它的收入還是可以的吧!
它又像一個兒童科技館,它將所有處理垃圾的環節進行了透明化的密封,然後在外圍建起了一個係統的科普觀摩走廊,不僅美觀清潔,而且各種關於環保的科普動漫琳琅滿目,很受兒童和家長的歡迎。針對兒童心理進行的研究和設計,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垃圾處理的流程,使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兒童自己會學會垃圾分類處理,還會督促自己的父母請做好垃圾分類。
據了解,舞洲工場是自負盈虧的,雖然投資很大,但因其先進的理念和設計,卻能保持略有盈利。不過,與這些經濟效益相比,讓記者感受最深的,還是這裏專為孩子們設計的方方麵麵。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感受到環保的重要,也許這才是這個工廠的最大價值。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2)
總之,這家垃圾處理中心,可以將所有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百分之百的無害化處理,最後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在這裏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再生產品,或者幹脆變成了無害的灰土回歸大地。從這家垃圾處理中心,可以看到日本對垃圾處理的高度重視和技術水準之高。同時,這家垃圾處理中心還能創收,真讓我們大開眼界,看來學習也不是都可以學得會、學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