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兒與傅懌清至侯府時恰好是未時。
這時孩子已經累了,便被奶娘抱到房中睡覺去了。
亥時時分,嫣兒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她望了一眼正在房內看書的丈夫,躡手躡腳的下了床走到他身邊,從背後摟著他像一個小姑娘似的撒嬌道:“夜深了,睡罷。”
他合上書,側過臉輕吻了一下妻子的側頰,柔聲說:“你先睡,我去外頭看書。”
她不情願的哼了兩聲,摟住他的脖子躺入他懷中道:“我睡不著。”
他聽她這般說,倒是笑了起來,隨後他將她抱了起來走至床邊,在她耳畔輕聲道:“因何事憂心?跟我說說。”
她道:“我隻是因為想起了四哥,所以睡不安穩。”
他將她輕放在床下,又將一層薄被蓋在她身上。
“陛下雖未說如何處置你四哥,但最壞也不過終生幽禁。”他說罷,將床邊的帷幔散了下來。
而後,他將適才未看完的書拿至床頭,又合衣倚在她身側將書翻到適才正在看的那一頁,見她閉目後才繼續翻閱。
宮牆之內,阿熒亦不曾入眠。也不知何時起她半夜總是會忽然驚醒而後直至天微微亮起時才肯睡過去。
她爬下了床,將一盞燒了一半的燭燈拿到床前,而後又縮回到被子之中。
此時正是六月,半夜寂靜之時還可聽到屋外傳來蛙鳴之聲。阿熒閉上雙目,靜靜地聽著屋外的風聲與蛙鳴,不知過了多久後終睡了過去。
第26章 若姝
仲秋之後,燕國有使臣來京與聖上商議兩國聯誼一事。聖上有兩一位公主,是張婕妤所生,但尚在繈褓,故此和親之人會在皇室宗女中選出。
阿熒亦在待選之列,但因她今年已二十,早已過了婚嫁的年齡,遂被聖上直接否決了,而先帝的兩個長公主又都有了婚約和親之人隻能在宗女中選出。
待聖上與群臣商議過後,決定封淑和縣主為長公主,遠嫁燕國。
這位淑和縣主阿熒是認得的。她喚做餘若姝,是阿熒的二妹,與阿熒同父異母。
阿熒曾與她有過一麵之緣,不過那時她尚且不過三歲,被父親抱入宮中參加外祖母的壽宴。
阿熒還記得她是個討人喜愛的小姑娘,縱使小小年紀卻一點也不怕生,再加上模樣俊美可愛,惹得不少皇族貴婦爭相抱她。
這一日是十月初三,屋外掛著大風,無數枯葉被風席捲到地上,卻又迎著風飛出高牆不知所蹤。
因為妹妹晉封長公主又不日即將遠嫁,阿熒便可經常看見她出入皇宮。隻是阿熒從不曾與她打過照麵,一來阿熒與她並不熟悉,二來阿熒也不願給妹妹行禮問安。
隻是這一日阿熒正在房內彈箏,忽的聽到門外在喊“長公主”,她探頭望去隻見一個與自己身量相當的少女走了進來。
那少女看著還不到十二歲,卻已被人喚做長公主,阿熒估摸著這女子並非是先帝的公主,那她便是自己的二妹了。
過不起來,那女子剛見了她便挽著她的手親昵的喚了一聲:“姐姐。”
阿熒不習慣別人這樣挽著她,遂下意識的將手抽了出來。而後,她又覺得這樣會徒增妹妹對自己的誤會,遂向她行了禮。
“姐姐快起來。”餘若姝速速扶起她道:“這裏沒有外人,況且阿姐腿腳不便,不必對我行禮。”
她扶著阿熒坐下,又道:“在不過半年我便要出嫁,想著這些年來也沒有怎麽見過姐姐,姐姐在宮中過得如何?”
阿熒客套道:“我一切安好,妹妹過得如何?”
“我亦一切都好。”餘若姝說罷,又眨了眨眼睛笑問阿熒,“姐姐怎麽不問父親過得如何?”
阿熒未言,隻聽餘若姝道:“父親自聽說我要遠嫁後一直抑鬱難解,總嘆他此生從未想像過兒女膝下承歡之樂。”
“姐姐九歲入宮,之後見父親的機會少之又少,弟弟不過兩歲便夭折了。” 她道:“如今我又要遠嫁,可能此生都無緣與父母相見,父親也就隻剩下姐姐可以相伴左右了。”
“你若不想和親,我亦替了你。”聽了妹妹的話,阿熒心中並沒有任何感觸。關於九歲之前的事情,她所記得的甚少,她幾乎快記不得父親的模樣了,與父親委實也沒有太多的情感。
“你今年還不到十二歲,這樣小的年紀便要遠嫁他國我實在不忍。”阿熒道:“你在國公府長大,與父親相伴多年,我想無論是父親還是你母親一定都不捨得你走。於我而言,去哪都是沒有所謂的。”
“姐姐莫要與我說笑。”餘若姝笑望著阿熒,“聖旨既下,就沒有更改的道理。”
“姐姐。”
阿熒欲要開口,便被妹妹打斷,“姐姐莫要覺得遠嫁和親會讓我受苦。我既有幸降生於皇族貴胄之家,遠嫁和親便是我的責任。再說,我和姐姐不同,姐姐的母親貴為公主,而我的生母不過是一個奴婢,我既有幸自小享受原本不屬於我的榮華富貴,便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更何況,我若和親,陛下便會加封和賞賜我的母親。”
“遠嫁和親,我其實求之不得。”若姝又道。
阿熒聽她這樣說,雖難以置信她小小年紀竟想得如此通透,但還是擔心妹妹無法適應遠嫁燕國之後的生活。畢竟,妹妹即將要侍奉的是燕國的君主,一個年紀這樣小的孩子如何能夠適應身居皇宮內院的日子。
這時孩子已經累了,便被奶娘抱到房中睡覺去了。
亥時時分,嫣兒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她望了一眼正在房內看書的丈夫,躡手躡腳的下了床走到他身邊,從背後摟著他像一個小姑娘似的撒嬌道:“夜深了,睡罷。”
他合上書,側過臉輕吻了一下妻子的側頰,柔聲說:“你先睡,我去外頭看書。”
她不情願的哼了兩聲,摟住他的脖子躺入他懷中道:“我睡不著。”
他聽她這般說,倒是笑了起來,隨後他將她抱了起來走至床邊,在她耳畔輕聲道:“因何事憂心?跟我說說。”
她道:“我隻是因為想起了四哥,所以睡不安穩。”
他將她輕放在床下,又將一層薄被蓋在她身上。
“陛下雖未說如何處置你四哥,但最壞也不過終生幽禁。”他說罷,將床邊的帷幔散了下來。
而後,他將適才未看完的書拿至床頭,又合衣倚在她身側將書翻到適才正在看的那一頁,見她閉目後才繼續翻閱。
宮牆之內,阿熒亦不曾入眠。也不知何時起她半夜總是會忽然驚醒而後直至天微微亮起時才肯睡過去。
她爬下了床,將一盞燒了一半的燭燈拿到床前,而後又縮回到被子之中。
此時正是六月,半夜寂靜之時還可聽到屋外傳來蛙鳴之聲。阿熒閉上雙目,靜靜地聽著屋外的風聲與蛙鳴,不知過了多久後終睡了過去。
第26章 若姝
仲秋之後,燕國有使臣來京與聖上商議兩國聯誼一事。聖上有兩一位公主,是張婕妤所生,但尚在繈褓,故此和親之人會在皇室宗女中選出。
阿熒亦在待選之列,但因她今年已二十,早已過了婚嫁的年齡,遂被聖上直接否決了,而先帝的兩個長公主又都有了婚約和親之人隻能在宗女中選出。
待聖上與群臣商議過後,決定封淑和縣主為長公主,遠嫁燕國。
這位淑和縣主阿熒是認得的。她喚做餘若姝,是阿熒的二妹,與阿熒同父異母。
阿熒曾與她有過一麵之緣,不過那時她尚且不過三歲,被父親抱入宮中參加外祖母的壽宴。
阿熒還記得她是個討人喜愛的小姑娘,縱使小小年紀卻一點也不怕生,再加上模樣俊美可愛,惹得不少皇族貴婦爭相抱她。
這一日是十月初三,屋外掛著大風,無數枯葉被風席捲到地上,卻又迎著風飛出高牆不知所蹤。
因為妹妹晉封長公主又不日即將遠嫁,阿熒便可經常看見她出入皇宮。隻是阿熒從不曾與她打過照麵,一來阿熒與她並不熟悉,二來阿熒也不願給妹妹行禮問安。
隻是這一日阿熒正在房內彈箏,忽的聽到門外在喊“長公主”,她探頭望去隻見一個與自己身量相當的少女走了進來。
那少女看著還不到十二歲,卻已被人喚做長公主,阿熒估摸著這女子並非是先帝的公主,那她便是自己的二妹了。
過不起來,那女子剛見了她便挽著她的手親昵的喚了一聲:“姐姐。”
阿熒不習慣別人這樣挽著她,遂下意識的將手抽了出來。而後,她又覺得這樣會徒增妹妹對自己的誤會,遂向她行了禮。
“姐姐快起來。”餘若姝速速扶起她道:“這裏沒有外人,況且阿姐腿腳不便,不必對我行禮。”
她扶著阿熒坐下,又道:“在不過半年我便要出嫁,想著這些年來也沒有怎麽見過姐姐,姐姐在宮中過得如何?”
阿熒客套道:“我一切安好,妹妹過得如何?”
“我亦一切都好。”餘若姝說罷,又眨了眨眼睛笑問阿熒,“姐姐怎麽不問父親過得如何?”
阿熒未言,隻聽餘若姝道:“父親自聽說我要遠嫁後一直抑鬱難解,總嘆他此生從未想像過兒女膝下承歡之樂。”
“姐姐九歲入宮,之後見父親的機會少之又少,弟弟不過兩歲便夭折了。” 她道:“如今我又要遠嫁,可能此生都無緣與父母相見,父親也就隻剩下姐姐可以相伴左右了。”
“你若不想和親,我亦替了你。”聽了妹妹的話,阿熒心中並沒有任何感觸。關於九歲之前的事情,她所記得的甚少,她幾乎快記不得父親的模樣了,與父親委實也沒有太多的情感。
“你今年還不到十二歲,這樣小的年紀便要遠嫁他國我實在不忍。”阿熒道:“你在國公府長大,與父親相伴多年,我想無論是父親還是你母親一定都不捨得你走。於我而言,去哪都是沒有所謂的。”
“姐姐莫要與我說笑。”餘若姝笑望著阿熒,“聖旨既下,就沒有更改的道理。”
“姐姐。”
阿熒欲要開口,便被妹妹打斷,“姐姐莫要覺得遠嫁和親會讓我受苦。我既有幸降生於皇族貴胄之家,遠嫁和親便是我的責任。再說,我和姐姐不同,姐姐的母親貴為公主,而我的生母不過是一個奴婢,我既有幸自小享受原本不屬於我的榮華富貴,便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更何況,我若和親,陛下便會加封和賞賜我的母親。”
“遠嫁和親,我其實求之不得。”若姝又道。
阿熒聽她這樣說,雖難以置信她小小年紀竟想得如此通透,但還是擔心妹妹無法適應遠嫁燕國之後的生活。畢竟,妹妹即將要侍奉的是燕國的君主,一個年紀這樣小的孩子如何能夠適應身居皇宮內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