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更迭
六月下旬的時候,官家已不能下床,朝中上下皆由太子監管。
七月之初天氣漸漸涼了起來,暢春園內的花草也已沒有了春日的嬌艷紛紛枯萎掉落在泥土中。
官家的病情似乎亦是每況愈下,皇後甚至住進了旭東閣,每日照顧官家的起居。
官家育有五子三女,除了早夭的大皇子和不諳世事的二皇子外,其餘子女皆每日陪在官家身側。
七月二日這一夜,阿熒見舅舅的幾個子女從旭東閣內出來之後方才偷偷摸摸的走了進去,此時屋內隻剩官家一個人,阿熒估摸著舅舅睡著了方才敢走到他跟前。
官家聽到腳步聲忽然睜眼,見是阿熒,忽然柔聲道:“來了?”
“嗯。”阿熒沉默了半晌後認真道:“舅舅你是不是要死了?”
官家聽後一笑,說:“阿熒日後說話可否委婉一些?這樣方不會得罪人。”
“好。”阿熒點頭,“我答應你。”
官家半倚在床上,看著阿熒忽而語重心長的道:“阿熒長大了,要更懂事一些,不要老是給舅母添麻煩。”
“嗯。”
“要和兄弟姊妹好生相處。特別是三哥,他是儲君,將來是一國之君,是天底下最尊貴之人。”
“好。”阿熒道。
“要孝順外祖母和舅母,她二人都很疼你。”
“嗯。”
而後,二人都沉默了半晌。
“回去罷。”官家最後這樣道。
這一夜子時,阿熒在房中聽到一聲“陛下駕崩了。”隨後眾人皆跪下,阿熒遂舅母和嫣兒一同到旭東閣。
隨後,由大內總管宣讀陛下遺詔。
其遺詔內容是先帝駕崩前夕命秉筆太監寫下,命三子琰勛繼承大統且追封已故的庶人李氏為皇貴妃與官家合葬。
在場眾人雖不敢出聲,但是隨後私底下卻對官家與李氏合葬一事議論紛紛。
李氏原是個風塵女子,卻不知為何要懷上了龍嗣被官家封為才人,但又在為官家生下第二子後恩寵大減,眾人皆不知道這其中緣故。再後來,李氏持刀刺殺聖上卻反被聖上所殺。
阿熒能猜到李氏是舅舅很在乎的女人,但是舅舅與這個女人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阿熒不知。
八月,何琰勛登基,阿熒與嫣兒也被冊封為長公主。太後搬入了坤寧殿,而太皇太後仍住在宜坤殿。
九月,太皇太後因喪子而重病,於同年十月歿。
十二月的時候,天上又下起了大雪。
新年又快來了,隻是這一個新年空蕩蕩的,阿熒總是感覺這個世界仿佛隻剩下她一個人。
年三十這日,舅母告訴阿熒鄭國公的姨娘如今又懷有身孕,胎兒已經四個月大了,明年五月孩子便會降生,這次估摸著是個弟弟。
阿熒並沒有感到特別欣喜,但亦沒有覺得難過。她總是覺得,自母親過世之後國公府的家便跟她再沒有關係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阿熒在坤寧殿給舅母請安的路上遇到了何琰殊。
前幾日他剛被封了親王,但卻未見到他眼中有神采,反而精神有一些萎靡。
“二哥。”阿熒叫住了他,“過年好。”
“過年好。”何琰殊對阿熒淡淡一笑並未多言。
二人到太後殿中時嫣兒與何琰川已經在了。何琰川雖未及冠,但亦是被新帝封了郡王並賜了林川郡王府,從上月起便在自己的府邸內居住了。往日都是阿熒,嫣兒和何琰川同在一塊玩兒,現在少了何琰川這樣阿熒和嫣兒都還有些不適應。
今年的大年初一好似與往年沒有什麽大不同,除了這座皇宮換了主人之外。
阿熒依舊住在凝月閣,閑來無事的時候便會去皇後處聊聊天。皇後好似甚是喜歡阿熒這個妹妹,說是希望自家的妹妹也能與阿熒一樣聰穎可愛,討人喜歡。
“嫂嫂有妹妹?”阿熒問:“多大了?”
“前個月剛滿六歲。”皇後淡淡一笑,“因為妹妹放在姑姑家寄養,我也就見過三次麵,也不知道如今長大了多少。”
阿熒聽了很是失落,“也是,加之嫂嫂嫁了人後若不是逢年過節的很難見上一麵的,入了宮之後能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
皇後聽罷,一笑:“所幸阿熒是在宮中長大,見到其餘的兄弟姊妹也都容易。”
“是啊。”阿熒望向皇後道:“我還以為官家登基之後會讓我回府去住,我還在想怎樣求舅母不讓我出宮呢。”
“官家其實是最疼你的,自然想將你留在他身邊。”皇後一邊說著一邊看向阿熒,而後柔聲道:“日後你對官家要好些,莫要總是故意忤逆他。”
“知道了,知道了。”阿熒不耐煩的捂住耳朵,“舅母昨日才對我這樣說過的,前幾日二哥也這麽對我說。我何曾故意惹他生氣了?”
皇後見阿熒這般不悅,則是嘆道:“既然他們都對你這樣說過,你便要時刻記得。從今往後他是皇帝,就不僅僅是你三哥了。”
從皇後處出來,阿熒帶著向雪和問薇穿過暢春園時見幾個太監小跑著過來說著官家來了。沿路的幾個宮女黃門立即跪下,阿熒本想繞道卻已然見到何琰勛朝她走了過來。
六月下旬的時候,官家已不能下床,朝中上下皆由太子監管。
七月之初天氣漸漸涼了起來,暢春園內的花草也已沒有了春日的嬌艷紛紛枯萎掉落在泥土中。
官家的病情似乎亦是每況愈下,皇後甚至住進了旭東閣,每日照顧官家的起居。
官家育有五子三女,除了早夭的大皇子和不諳世事的二皇子外,其餘子女皆每日陪在官家身側。
七月二日這一夜,阿熒見舅舅的幾個子女從旭東閣內出來之後方才偷偷摸摸的走了進去,此時屋內隻剩官家一個人,阿熒估摸著舅舅睡著了方才敢走到他跟前。
官家聽到腳步聲忽然睜眼,見是阿熒,忽然柔聲道:“來了?”
“嗯。”阿熒沉默了半晌後認真道:“舅舅你是不是要死了?”
官家聽後一笑,說:“阿熒日後說話可否委婉一些?這樣方不會得罪人。”
“好。”阿熒點頭,“我答應你。”
官家半倚在床上,看著阿熒忽而語重心長的道:“阿熒長大了,要更懂事一些,不要老是給舅母添麻煩。”
“嗯。”
“要和兄弟姊妹好生相處。特別是三哥,他是儲君,將來是一國之君,是天底下最尊貴之人。”
“好。”阿熒道。
“要孝順外祖母和舅母,她二人都很疼你。”
“嗯。”
而後,二人都沉默了半晌。
“回去罷。”官家最後這樣道。
這一夜子時,阿熒在房中聽到一聲“陛下駕崩了。”隨後眾人皆跪下,阿熒遂舅母和嫣兒一同到旭東閣。
隨後,由大內總管宣讀陛下遺詔。
其遺詔內容是先帝駕崩前夕命秉筆太監寫下,命三子琰勛繼承大統且追封已故的庶人李氏為皇貴妃與官家合葬。
在場眾人雖不敢出聲,但是隨後私底下卻對官家與李氏合葬一事議論紛紛。
李氏原是個風塵女子,卻不知為何要懷上了龍嗣被官家封為才人,但又在為官家生下第二子後恩寵大減,眾人皆不知道這其中緣故。再後來,李氏持刀刺殺聖上卻反被聖上所殺。
阿熒能猜到李氏是舅舅很在乎的女人,但是舅舅與這個女人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阿熒不知。
八月,何琰勛登基,阿熒與嫣兒也被冊封為長公主。太後搬入了坤寧殿,而太皇太後仍住在宜坤殿。
九月,太皇太後因喪子而重病,於同年十月歿。
十二月的時候,天上又下起了大雪。
新年又快來了,隻是這一個新年空蕩蕩的,阿熒總是感覺這個世界仿佛隻剩下她一個人。
年三十這日,舅母告訴阿熒鄭國公的姨娘如今又懷有身孕,胎兒已經四個月大了,明年五月孩子便會降生,這次估摸著是個弟弟。
阿熒並沒有感到特別欣喜,但亦沒有覺得難過。她總是覺得,自母親過世之後國公府的家便跟她再沒有關係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阿熒在坤寧殿給舅母請安的路上遇到了何琰殊。
前幾日他剛被封了親王,但卻未見到他眼中有神采,反而精神有一些萎靡。
“二哥。”阿熒叫住了他,“過年好。”
“過年好。”何琰殊對阿熒淡淡一笑並未多言。
二人到太後殿中時嫣兒與何琰川已經在了。何琰川雖未及冠,但亦是被新帝封了郡王並賜了林川郡王府,從上月起便在自己的府邸內居住了。往日都是阿熒,嫣兒和何琰川同在一塊玩兒,現在少了何琰川這樣阿熒和嫣兒都還有些不適應。
今年的大年初一好似與往年沒有什麽大不同,除了這座皇宮換了主人之外。
阿熒依舊住在凝月閣,閑來無事的時候便會去皇後處聊聊天。皇後好似甚是喜歡阿熒這個妹妹,說是希望自家的妹妹也能與阿熒一樣聰穎可愛,討人喜歡。
“嫂嫂有妹妹?”阿熒問:“多大了?”
“前個月剛滿六歲。”皇後淡淡一笑,“因為妹妹放在姑姑家寄養,我也就見過三次麵,也不知道如今長大了多少。”
阿熒聽了很是失落,“也是,加之嫂嫂嫁了人後若不是逢年過節的很難見上一麵的,入了宮之後能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
皇後聽罷,一笑:“所幸阿熒是在宮中長大,見到其餘的兄弟姊妹也都容易。”
“是啊。”阿熒望向皇後道:“我還以為官家登基之後會讓我回府去住,我還在想怎樣求舅母不讓我出宮呢。”
“官家其實是最疼你的,自然想將你留在他身邊。”皇後一邊說著一邊看向阿熒,而後柔聲道:“日後你對官家要好些,莫要總是故意忤逆他。”
“知道了,知道了。”阿熒不耐煩的捂住耳朵,“舅母昨日才對我這樣說過的,前幾日二哥也這麽對我說。我何曾故意惹他生氣了?”
皇後見阿熒這般不悅,則是嘆道:“既然他們都對你這樣說過,你便要時刻記得。從今往後他是皇帝,就不僅僅是你三哥了。”
從皇後處出來,阿熒帶著向雪和問薇穿過暢春園時見幾個太監小跑著過來說著官家來了。沿路的幾個宮女黃門立即跪下,阿熒本想繞道卻已然見到何琰勛朝她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