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她。”何琰殊道。
阿熒將長命鎖放在他手裏,道:“這也是她娘給她的遺物,你收下的話你倆就扯平。”
何琰殊收下了長命鎖,道:“那我收下了。”
“哎!”阿熒覺得二哥的舉動出乎她的預料之外,忙道:“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還真拿人東西啊。”
何琰殊聽後未言,隻是將長命鎖好生收起來,撐著傘對阿熒一笑,道:“這傘,我改日再歸還。”
“歸還就不用了。”
阿熒話音未落,他便轉身走進了初下的夜雪之中。
第18章 壽宴
接連大雪過後之時新年亦是過去了,這一年是阿熒宮中度過的第三個新年。
三月份的時候,梅花早已零落成泥,桃李爭春多時,不久也要凋零。
這個時候天氣逐漸變暖,阿熒早已脫掉了厚重的襖子穿上了輕薄一點的衣裳。
這日阿熒和嫣兒剛下了學便聽到宮內的小黃門說官家今日忽的病重,連早朝都免了。
嫣兒聽了著急得快要哭了出來,拉著阿熒急忙去了旭東閣。
此時太子以至,正親自侍奉官家用藥。兩人踏進門後,何琰殊竟也不緊不慢的入了殿中。
阿熒正想跟官家請安,嫣兒便已含著淚上前拉住官家的手,忙問:“爹爹怎麽樣了?”
“爹爹沒事兒。”官家見女兒如此擔憂自己,便強笑著勸女兒寬心。
阿熒杵在原地,見舅舅看向了自己,遂欠了欠身,後道:“舅舅要好好休息,早些好起來才行。”
“舅舅知道了。”官家含笑說罷,又招招手讓阿熒到自己身邊來。
阿熒走到官家跟前,聽他忽而問道:“阿熒今年多大了?”
“十一。”阿熒道:“六月就過十一歲生辰了。”
“也不小了。”官家若有所思,但阿熒和嫣兒似乎都未曾看得出來。
二人從旭東閣出來之後,何琰川才急急忙忙的趕往官家的住處。
何琰川見阿熒和嫣兒剛從旭東閣出來,遂叫住阿熒和嫣兒問:“父親怎麽樣了。”
嫣兒道:“爹爹說是近來天氣忽冷忽熱,估計是著涼了。又說過一陣子就好了。”
“就是說無大礙咯?”何琰川雖這麽說,但他比阿熒和嫣兒都長幾歲,自然知道父親取消了早朝自然不是著涼這般簡單。況且他近來看母親與幾位朝中大員私下往來頻繁,怕是朝中眾臣皆以為父親將近油盡燈枯。
“爹爹說他沒事兒,過一陣子便會好的。”嫣兒又這樣說。
阿熒原本也以為舅舅不過幾日便會痊癒,殊不知待到四月份舅舅仍舊不見好轉,朝中諸事皆由太子代為掌管。
凝月閣的百花皆落時阿熒見到了太子妃。她雖與這位嫂嫂時常相見,但此次還是太子妃第一次到訪她的住處。
“嫂嫂怎麽今日想起來找我玩?”阿熒一邊將太子妃迎進來,一邊命下人給她上茶。
待到太子妃進了屋子坐下之後,遂道:“今日遂太子進宮給母親請安,想到了你就順便過來看看你。”
阿熒隨後又聽她道:“再過一個月就是太後的壽辰了,你可準備了什麽賀禮沒有?”
阿熒搖搖頭道:“外祖母說我什麽都不用準備,隻要我一直陪在她身邊就好,所以我便什麽都未準備。”
“你呀。”太子妃無奈笑說:“太後說歸這麽說,你做後輩的孝心還是要有的。”
“那些費心思的禮物後宮裏的嬪妃們都替外祖母準備好了,我無論準備什麽都不會比她們還要出彩的。”阿熒努了努嘴。
“但無論你準備什麽禮物太後都是最喜歡的。”太子妃笑道。
阿熒想了一會兒,仍舊不知自己應該給外祖母什麽什麽禮物祝壽。她手上雖有幾塊富庶的封地,但由於自己年紀太小的緣故她的錢財都由舅母代管,自己要送什麽稀世珍寶怕是不太可能。再加上自己既不會女紅,又不如嫣兒能歌善舞,要送出一件像樣的禮物實在太難。
時間一轉眼便是四月份,官家的病好似徹底好了一般,早朝如往常一般恢復。朝中大員看到聖上容光煥發並沒有萎靡的氣勢,前段時日流傳的聖上病危不久便要龍馭上賓的流言不攻自破。
四月初五是太後的壽辰,聖上早已命鴻臚寺著手準備。
壽宴擺在暢春園內,院內正中央又一三層戲台名曰“吟芳閣”。聆樂樓與吟芳閣相對,共有兩層,坐在樓內恰好可以觀賞吟芳閣內伶人戲子舉手投足。
阿熒來得遲了些,待她到暢春園內眾人早已用過了膳食正聽著戲台上咿呀不停。阿熒給太後和官家請過安後忙被太後喚來與她同坐。
眾王公大臣皆被安排在了聆樂樓一樓,太後以及帝後坐在二樓。阿熒走到太後身邊坐下後從樓下望去,似乎見著了父親帶著一個小姑娘。那小姑娘看著不過一兩歲大,被父親抱著坐在宴席中。她用一雙幹淨透徹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的四處的喧鬧和戲台上的鑼鼓升天,忽然又轉頭看向了正直直盯著她看的阿熒。
阿熒這才想起來,父親的妾室似乎給父親也生下了一個女兒名喚做若姝。
阿熒將長命鎖放在他手裏,道:“這也是她娘給她的遺物,你收下的話你倆就扯平。”
何琰殊收下了長命鎖,道:“那我收下了。”
“哎!”阿熒覺得二哥的舉動出乎她的預料之外,忙道:“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還真拿人東西啊。”
何琰殊聽後未言,隻是將長命鎖好生收起來,撐著傘對阿熒一笑,道:“這傘,我改日再歸還。”
“歸還就不用了。”
阿熒話音未落,他便轉身走進了初下的夜雪之中。
第18章 壽宴
接連大雪過後之時新年亦是過去了,這一年是阿熒宮中度過的第三個新年。
三月份的時候,梅花早已零落成泥,桃李爭春多時,不久也要凋零。
這個時候天氣逐漸變暖,阿熒早已脫掉了厚重的襖子穿上了輕薄一點的衣裳。
這日阿熒和嫣兒剛下了學便聽到宮內的小黃門說官家今日忽的病重,連早朝都免了。
嫣兒聽了著急得快要哭了出來,拉著阿熒急忙去了旭東閣。
此時太子以至,正親自侍奉官家用藥。兩人踏進門後,何琰殊竟也不緊不慢的入了殿中。
阿熒正想跟官家請安,嫣兒便已含著淚上前拉住官家的手,忙問:“爹爹怎麽樣了?”
“爹爹沒事兒。”官家見女兒如此擔憂自己,便強笑著勸女兒寬心。
阿熒杵在原地,見舅舅看向了自己,遂欠了欠身,後道:“舅舅要好好休息,早些好起來才行。”
“舅舅知道了。”官家含笑說罷,又招招手讓阿熒到自己身邊來。
阿熒走到官家跟前,聽他忽而問道:“阿熒今年多大了?”
“十一。”阿熒道:“六月就過十一歲生辰了。”
“也不小了。”官家若有所思,但阿熒和嫣兒似乎都未曾看得出來。
二人從旭東閣出來之後,何琰川才急急忙忙的趕往官家的住處。
何琰川見阿熒和嫣兒剛從旭東閣出來,遂叫住阿熒和嫣兒問:“父親怎麽樣了。”
嫣兒道:“爹爹說是近來天氣忽冷忽熱,估計是著涼了。又說過一陣子就好了。”
“就是說無大礙咯?”何琰川雖這麽說,但他比阿熒和嫣兒都長幾歲,自然知道父親取消了早朝自然不是著涼這般簡單。況且他近來看母親與幾位朝中大員私下往來頻繁,怕是朝中眾臣皆以為父親將近油盡燈枯。
“爹爹說他沒事兒,過一陣子便會好的。”嫣兒又這樣說。
阿熒原本也以為舅舅不過幾日便會痊癒,殊不知待到四月份舅舅仍舊不見好轉,朝中諸事皆由太子代為掌管。
凝月閣的百花皆落時阿熒見到了太子妃。她雖與這位嫂嫂時常相見,但此次還是太子妃第一次到訪她的住處。
“嫂嫂怎麽今日想起來找我玩?”阿熒一邊將太子妃迎進來,一邊命下人給她上茶。
待到太子妃進了屋子坐下之後,遂道:“今日遂太子進宮給母親請安,想到了你就順便過來看看你。”
阿熒隨後又聽她道:“再過一個月就是太後的壽辰了,你可準備了什麽賀禮沒有?”
阿熒搖搖頭道:“外祖母說我什麽都不用準備,隻要我一直陪在她身邊就好,所以我便什麽都未準備。”
“你呀。”太子妃無奈笑說:“太後說歸這麽說,你做後輩的孝心還是要有的。”
“那些費心思的禮物後宮裏的嬪妃們都替外祖母準備好了,我無論準備什麽都不會比她們還要出彩的。”阿熒努了努嘴。
“但無論你準備什麽禮物太後都是最喜歡的。”太子妃笑道。
阿熒想了一會兒,仍舊不知自己應該給外祖母什麽什麽禮物祝壽。她手上雖有幾塊富庶的封地,但由於自己年紀太小的緣故她的錢財都由舅母代管,自己要送什麽稀世珍寶怕是不太可能。再加上自己既不會女紅,又不如嫣兒能歌善舞,要送出一件像樣的禮物實在太難。
時間一轉眼便是四月份,官家的病好似徹底好了一般,早朝如往常一般恢復。朝中大員看到聖上容光煥發並沒有萎靡的氣勢,前段時日流傳的聖上病危不久便要龍馭上賓的流言不攻自破。
四月初五是太後的壽辰,聖上早已命鴻臚寺著手準備。
壽宴擺在暢春園內,院內正中央又一三層戲台名曰“吟芳閣”。聆樂樓與吟芳閣相對,共有兩層,坐在樓內恰好可以觀賞吟芳閣內伶人戲子舉手投足。
阿熒來得遲了些,待她到暢春園內眾人早已用過了膳食正聽著戲台上咿呀不停。阿熒給太後和官家請過安後忙被太後喚來與她同坐。
眾王公大臣皆被安排在了聆樂樓一樓,太後以及帝後坐在二樓。阿熒走到太後身邊坐下後從樓下望去,似乎見著了父親帶著一個小姑娘。那小姑娘看著不過一兩歲大,被父親抱著坐在宴席中。她用一雙幹淨透徹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的四處的喧鬧和戲台上的鑼鼓升天,忽然又轉頭看向了正直直盯著她看的阿熒。
阿熒這才想起來,父親的妾室似乎給父親也生下了一個女兒名喚做若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