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湖不大,阿熒一眼便認出了站在湖那邊的是二哥。她向他揮了揮手,他好似沒看見,阿熒本打算向他走過去,卻見一女子已然走到他的身邊。
阿熒朝那女子看了許久,隻覺得那人自己應是見過幾麵的,但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名字來。她駐足看著對岸的二人,隻見那女子從懷中取出一個紅荷包交到了二哥的手中。
二哥將那女子送給她的荷包收下,又對她道了幾句。那女子聽了低頭轉身,一邊抽泣一邊取出帕子拭淚。
何琰殊見罷,從讓那女子轉過身來。他走近她好生了寬慰了那女子幾句,女子方終於停止了哭泣。
不過一會兒,那女子便離開了。阿熒見了想要去跟二哥打聲招呼,卻又見到二哥跟在女子身後也離去了。
第10章 落水
自午後開始阿熒便開始為今晚的宴會打扮起來,待到阿熒至慶餘殿時便已經疲乏不堪。這時候晚宴已經開始,她端坐於嫣兒身邊又望了望四周,確認過四周無人注視自己後便用手捂著嘴打了一個哈欠。
站在阿熒身後的問薇見了,忙低聲喚了句,“公主。”
阿熒砸了咂嘴,回頭抱怨道:“又沒人看到。”
這個時候,殿外有人姍姍來遲。來者是一個不過二十上下的女子,體態纖細,膚色白皙,五官雖算不上精緻,但因她身形小巧卻愈發讓人憐愛。
“妾身來遲,望陛下和皇後娘娘恕罪。”那女子頷首低眉,對皇帝和皇後恭聲行禮道。
阿熒看向舅舅,隻見舅舅沒有怪罪她的意思,而是笑說:“無妨,入座罷。”
那女子謝過陛下後,便入了席。
待她入席後阿熒方才認出了她,這女子是今日在湖畔給二哥紅荷包的女子,她今日是見過她的。
“適才來遲的女子是何人?”阿熒斜著身子小聲湊近身邊何琰川道。
“是馮美人。”何琰川亦是小聲回她,“父親的新寵,前個月才封的,之前是司衣司的女官。”
“是舅舅的人?”阿熒感到詫異,她看了看正坐在自己斜對麵自顧自斟茶的馮美人,心中十分詫異她為何會與二哥相識。
也不知是在場眾人誰先提起了名曲《陽春白雪》,惹得皇後提到了年少時曾聽到過江南一洞簫名手奏過此曲。而後是皇帝想起了次子琰殊擅奏簫,便又命其未眾人演奏一曲。
何琰殊倒是大方的站起來,在向皇帝以及皇後行過禮後接過一黃門遞給自己的洞簫,隨後便是音律悠揚,柔和婉轉。
一曲畢後,他腰間的紅荷包不知怎的落了下來。何琰殊見罷,剛要彎下腰去撿,便聽聞皇後笑說:“這荷包的樣式倒是新鮮,拿過來給本宮瞧瞧。”
何琰殊聽後有些遲疑,但又在拾起荷包之後到了一聲“是。”
皇後接過何琰殊手中的荷包,隻見上頭唯繡著一朵全然盛開的梨花。梨花花開似雪,與大紅相襯倒顯得白得異常惹人憐。
“這荷包繡得倒是極好。”皇後用手細細撫著荷包上的梨花,說道。
“不過是府中侍女胡亂繡的。”他故作平淡的道。
皇後聽了,隻將那荷包遞給了身邊的皇帝,說:“也不知是不是妾身看走了眼,隻覺得這樣式和官家平日戴著的差不多。”
阿熒看著舅舅從舅母的手中接過荷包後忽的神色微變,像是要大發雷霆了一般。她腦子雖不靈光,但亦是知道此番情景好似對二哥不利。她想也未想,也顧不得禮儀,隻道:“舅舅怎麽會有跟我繡給二哥同一樣式的荷包?”
她還未說罷,就匆忙離了席跑到舅舅跟前拿過荷包看了看,故作生氣的道:“這就是我送給二哥的,今天才送的,二哥怎麽會說是府中侍女繡的呢。”
“當真?”皇帝問道。
“舅舅不信可以問我的侍女問薇。”阿熒故作鎮定的道:“或者是馮姐姐,是她教我的。”
阿熒說著,用手指了指頷首坐在席間的馮美人。皇帝聽後又問馮美人阿熒所言是否屬實,隻見其怯生生的點了點頭。
“原是如此。”皇帝聽後笑著讓阿熒與何琰殊回了席,又誇了誇阿熒道:“這荷包繡得不錯。”
至此至晚宴過後一切平穩,直至阿熒第二日起來才忽然聽聞舅母被舅舅罰跪於文承殿前兩個時辰。她不知何故,遂去找人打聽,卻又聽聞馮美人昨夜被陛下賜死的消息。
所幸,舅舅並沒有責罰二哥,隻是也讓他在午門前跪上一日。這幾日都是晴天,而二哥身子一向硬朗,想來不會有事兒。
自晚宴過後,阿熒便被接到太後處居住了。眾人皆未告訴阿熒為何外祖母突然要將她接走,但阿熒自己心裏頭其實是清楚的,舅母和舅舅因自己而產生了隔閡,而外祖母又怕舅母而因此冷落了自己。
其實阿熒一點兒都不明白到底舅母做錯了什麽,馮美人又做錯了什麽,她亦是不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什麽。
她知道馮美人與二哥之間或許有著什麽舅舅不能接受的特殊情感,所以這惹得舅舅不高興了,可她不認為就因為一個荷包能讓舅舅心狠得殺了一個曾經與他同床共枕之人。
太後總怕阿熒因馮美人被聖上賜死一事而感到害怕,遂命阿熒身邊之人都不準對阿熒提到此事。但阿熒並非害怕,她隻是過於震驚、難過甚至很自責。她不明白為何平日裏待人那般和善的舅舅為何要逼死馮美人,如若隻是因為馮美人與二哥走的近了一些舅舅大可以冷落馮氏亦或是降其品階便是。
阿熒朝那女子看了許久,隻覺得那人自己應是見過幾麵的,但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名字來。她駐足看著對岸的二人,隻見那女子從懷中取出一個紅荷包交到了二哥的手中。
二哥將那女子送給她的荷包收下,又對她道了幾句。那女子聽了低頭轉身,一邊抽泣一邊取出帕子拭淚。
何琰殊見罷,從讓那女子轉過身來。他走近她好生了寬慰了那女子幾句,女子方終於停止了哭泣。
不過一會兒,那女子便離開了。阿熒見了想要去跟二哥打聲招呼,卻又見到二哥跟在女子身後也離去了。
第10章 落水
自午後開始阿熒便開始為今晚的宴會打扮起來,待到阿熒至慶餘殿時便已經疲乏不堪。這時候晚宴已經開始,她端坐於嫣兒身邊又望了望四周,確認過四周無人注視自己後便用手捂著嘴打了一個哈欠。
站在阿熒身後的問薇見了,忙低聲喚了句,“公主。”
阿熒砸了咂嘴,回頭抱怨道:“又沒人看到。”
這個時候,殿外有人姍姍來遲。來者是一個不過二十上下的女子,體態纖細,膚色白皙,五官雖算不上精緻,但因她身形小巧卻愈發讓人憐愛。
“妾身來遲,望陛下和皇後娘娘恕罪。”那女子頷首低眉,對皇帝和皇後恭聲行禮道。
阿熒看向舅舅,隻見舅舅沒有怪罪她的意思,而是笑說:“無妨,入座罷。”
那女子謝過陛下後,便入了席。
待她入席後阿熒方才認出了她,這女子是今日在湖畔給二哥紅荷包的女子,她今日是見過她的。
“適才來遲的女子是何人?”阿熒斜著身子小聲湊近身邊何琰川道。
“是馮美人。”何琰川亦是小聲回她,“父親的新寵,前個月才封的,之前是司衣司的女官。”
“是舅舅的人?”阿熒感到詫異,她看了看正坐在自己斜對麵自顧自斟茶的馮美人,心中十分詫異她為何會與二哥相識。
也不知是在場眾人誰先提起了名曲《陽春白雪》,惹得皇後提到了年少時曾聽到過江南一洞簫名手奏過此曲。而後是皇帝想起了次子琰殊擅奏簫,便又命其未眾人演奏一曲。
何琰殊倒是大方的站起來,在向皇帝以及皇後行過禮後接過一黃門遞給自己的洞簫,隨後便是音律悠揚,柔和婉轉。
一曲畢後,他腰間的紅荷包不知怎的落了下來。何琰殊見罷,剛要彎下腰去撿,便聽聞皇後笑說:“這荷包的樣式倒是新鮮,拿過來給本宮瞧瞧。”
何琰殊聽後有些遲疑,但又在拾起荷包之後到了一聲“是。”
皇後接過何琰殊手中的荷包,隻見上頭唯繡著一朵全然盛開的梨花。梨花花開似雪,與大紅相襯倒顯得白得異常惹人憐。
“這荷包繡得倒是極好。”皇後用手細細撫著荷包上的梨花,說道。
“不過是府中侍女胡亂繡的。”他故作平淡的道。
皇後聽了,隻將那荷包遞給了身邊的皇帝,說:“也不知是不是妾身看走了眼,隻覺得這樣式和官家平日戴著的差不多。”
阿熒看著舅舅從舅母的手中接過荷包後忽的神色微變,像是要大發雷霆了一般。她腦子雖不靈光,但亦是知道此番情景好似對二哥不利。她想也未想,也顧不得禮儀,隻道:“舅舅怎麽會有跟我繡給二哥同一樣式的荷包?”
她還未說罷,就匆忙離了席跑到舅舅跟前拿過荷包看了看,故作生氣的道:“這就是我送給二哥的,今天才送的,二哥怎麽會說是府中侍女繡的呢。”
“當真?”皇帝問道。
“舅舅不信可以問我的侍女問薇。”阿熒故作鎮定的道:“或者是馮姐姐,是她教我的。”
阿熒說著,用手指了指頷首坐在席間的馮美人。皇帝聽後又問馮美人阿熒所言是否屬實,隻見其怯生生的點了點頭。
“原是如此。”皇帝聽後笑著讓阿熒與何琰殊回了席,又誇了誇阿熒道:“這荷包繡得不錯。”
至此至晚宴過後一切平穩,直至阿熒第二日起來才忽然聽聞舅母被舅舅罰跪於文承殿前兩個時辰。她不知何故,遂去找人打聽,卻又聽聞馮美人昨夜被陛下賜死的消息。
所幸,舅舅並沒有責罰二哥,隻是也讓他在午門前跪上一日。這幾日都是晴天,而二哥身子一向硬朗,想來不會有事兒。
自晚宴過後,阿熒便被接到太後處居住了。眾人皆未告訴阿熒為何外祖母突然要將她接走,但阿熒自己心裏頭其實是清楚的,舅母和舅舅因自己而產生了隔閡,而外祖母又怕舅母而因此冷落了自己。
其實阿熒一點兒都不明白到底舅母做錯了什麽,馮美人又做錯了什麽,她亦是不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什麽。
她知道馮美人與二哥之間或許有著什麽舅舅不能接受的特殊情感,所以這惹得舅舅不高興了,可她不認為就因為一個荷包能讓舅舅心狠得殺了一個曾經與他同床共枕之人。
太後總怕阿熒因馮美人被聖上賜死一事而感到害怕,遂命阿熒身邊之人都不準對阿熒提到此事。但阿熒並非害怕,她隻是過於震驚、難過甚至很自責。她不明白為何平日裏待人那般和善的舅舅為何要逼死馮美人,如若隻是因為馮美人與二哥走的近了一些舅舅大可以冷落馮氏亦或是降其品階便是。